七年级下课外诗词10首_第1页
七年级下课外诗词10首_第2页
七年级下课外诗词10首_第3页
七年级下课外诗词10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诗词赏析七年级下诗词赏析 山中杂诗山中杂诗 山际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窥 从缝隙中看 檐 房檐 山边飘来的烟霭 从竹林的缝隙里看到落日 山边飘来的烟霭 从竹林的缝隙里看到落日 鸟儿在屋檐上飞来飞去 远远看去天边的云气好鸟儿在屋檐上飞来飞去 远远看去天边的云气好 象是从窗里流出来的一样 象是从窗里流出来的一样 解说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 山峰环绕 竹木茂盛 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 最有趣的是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 这是描写日落景象的一首小诗 清人沈德潜称赞它 四句写景 自成一格 黄昏时分 山边 暮霭弥漫 竹林中透出落日余辉 这是头两句所描写的画面 山 而特意点出是 山际 竹 而特意点出是 竹中 这别致的观赏角度使画面平添了几分幽谧气氛 在苍茫暮色中 倦飞的 鸟儿纷纷归巢 栖息在茅檐下 山风吹拂 晚云飘浮 仿佛是从窗里飘出 整个画面透出一股 飘逸出尘的韵味 展示着诗人闲淡自得的情怀 竹里馆竹里馆 作者 王维作者 王维 翻译 翻译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 皎洁的皎洁的 月亮从空中映照 月亮从空中映照 评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表达诗人宁静 淡泊的心情 诗的用字造语 写景 幽篁 深林 明月 写人 独坐 弹琴 长啸 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 然平淡的笔调 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 融情景为一体 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 术魅力 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 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 以明月的光影 反衬深林的 昏暗 表面看来平平淡淡 似乎信手拈来 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 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歌 李白李白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意境明朗 语言浅近 音韵流畅 诗从 峨眉山月 写起 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以 秋 字又形容月色之美 信手拈来 自然入妙 月只 半轮 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 即今青 衣江 源出于四川芦山县 流至乐山县入岷江 次句 影 指月影 入 和 流 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 意言月影映入江水 又随江水流去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 定位观水中月影 任凭江水怎样流 月影却是不动的 所以此句不仅写出 了月映清江的美景 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境中有人 第三句中人已露面 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 向三峡驶去 乍离乡土 对故国故人 不免恋恋不舍 江行见月 如见故人 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 于是只能 仰头看明月 寄情千里 光 了 末句 思君不见下渝州 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 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 平羌江 清溪 渝州 三峡 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 旅图 明月可亲而不可近 可望而不可接 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 凡咏月处 皆抒发江行思友 之情 令人陶醉 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城闻笛 李李 白白 注释注释 洛城 就是洛阳 今属河南 玉笛 形容笛的精美 折柳 指 折杨柳 曲调 曲 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故园 故乡 家乡 峨眉山升起半轮秋月峨眉山升起半轮秋月 月影映入青衣江随着江水流去 月影映入青衣江随着江水流去 夜晚我乘的船从清溪出发驶向山峡夜晚我乘的船从清溪出发驶向山峡 思思 念你却不能看见你 我乘的船驶下渝州 念你却不能看见你 我乘的船驶下渝州 诗人在客居洛城的一个夜晚 听到笛子吹奏 折杨柳 曲调 于是感慨到 此时此地听到这 支曲子 谁能不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呢 赏析 洛城就是现在的洛阳 在唐代称为东都 一个春天的夜晚 诗人客居在这里 夜 深人静 喧嚣的都市归于沉寂 忽然间 不知何处传来凄清婉转的笛声 笛子吹奏的是一支 折杨柳 曲 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 表依依不舍之意 折柳 既实指曲名 又代表一种风 俗 一种情绪 折杨柳 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 在这样一个春夜 耳边 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的曲子 诗人不禁油然而生故园之思 推己及人 诗人想 那些跟他一 样在外漂泊的游子 又有谁能不动情呢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 闻 字 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 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 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 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 的听众 这就是 谁家玉笛暗飞声 的 暗 字所包含的意味 散入春风满洛城 是艺术的夸张 在诗人的想象中 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 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 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 生活的依据 笛声本来是高亢的 又当更深人静之时 再加上春风助力 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 至于过分的 笛声飞来 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 细细听了一会儿 才知道是一支 折杨柳 所以 写到第三句才说 此夜曲中闻折柳 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 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 而说在乐曲 中听到了折柳 这 折柳 二字既指曲名 又不仅指曲名 折柳代表一种习俗 一个场景 一种 情绪 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 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 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 新激荡起来 何人不起故园情 好象是说别人 说大家 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 自己吗 逢入京使逢入京使 岑参岑参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 路途遥远迷漫 满面龙钟两袖淋漓 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 路途遥远迷漫 满面龙钟两袖淋漓 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 修书却无纸笔 唯有托你捎个口信 回家报个平安 修书却无纸笔 唯有托你捎个口信 回家报个平安 天宝八载 749 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 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 子 跃马踏上漫漫征途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 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 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 立马而谈 互 叙寒温 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 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 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 故园 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 东望 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离开长 安已经好多天 回头一望 只觉长路漫漫 尘烟蔽天 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 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 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 龙钟 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 龙钟 和 泪不干 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 深情神态 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 走马相逢 没有纸笔 也顾不上写信了 就请你给我捎个 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 岑参此行是抱着 功名只向马上取 的雄心 此时 心情是复杂的 他一 方面有对帝京 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 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不假雕琢 信口而成 而又感情真挚 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 口里要说的话 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 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 清人刘熙载曾说 诗能于 易处见工 便觉亲切有味 见 艺概 诗概 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 自能深入人 心 历久不忘 岑参这首诗 正有这一特色 滁滁 州州 西西 涧韦应物涧韦应物 注释 1 滁州 现在安徽省滁县 2 西涧 在滁县城西 俗名上马河 3 怜 爱 4 深树 枝叶茂密的树 5 野渡 郊野的渡口 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 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 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 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 但经诗人的点染 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 韵之画 韦应物先后做过 三卫郎 和滁州 江州 苏州等地剌史 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 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 但他无能为力 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诗的前二句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是说 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 草 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 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独怜 是偏爱 的意思 偏爱幽草 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 首二句写春景 爱幽草而轻黄鹂 以喻乐守节 而嫉高媚 后二句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是说 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 郊野的渡口没有 行人 一只渡船横泊河里 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 和水急舟横的景象 蕴含一种不在其位 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注释 1 李龟年 是唐玄宗开元 天宝年间著名音乐家 2 岐王 唐睿宗的第四个儿子 名叫李范 他爱好文艺 封为岐王 3 崔九 名涤 中书令崔湜之弟 他是玄宗的宠臣 任殿中监 简析 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晚的一篇 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 770 年 明皇杂录 中记载 开元中 乐工李龟年善歌 特承顾遇 于东都大起第宅 其后流落江南 每遇良辰胜景 为人 歌数阕 座中闻之 莫不掩泣罢酒 杜甫尝赠诗 即指此诗 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 曾 与李龟年相熟 四十年后国家已经衰败 两人穷途相遇 不胜今昔之感 就写下了这首深沉的 诗 开首两句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是追忆昔日长安繁华时期的情谊 岐王 宅 崔九堂 是开元时期京都长安的王侯第宅 是他们两人的相逢之地 寻常见 几度闻 写两 人相会的频繁 后两句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写今日相逢正是风光秀丽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 花的时节 这 落花时节 包含不少内容 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 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 作为人生的岁月 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 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 又 字抒发了诗人抚 今追昔 感时伤世之情 四句诗 从岐王宅里 崔九堂前的 闻 歌 到落花江南的重 逢 闻 逢 之间 联结 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 人生巨变 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 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 喟 读者却不难感受到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乱的阻影 以及它 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 确实可以说 世运之治乱 华年之盛衰 彼此之凄凉流落 俱在其中 孙洙评 正象旧戏舞台上不用布景 观众通过演员的歌唱表演 可以想象出极广 阔的空间背景和事件过程 又象小说里往往通过一个人的命运 反映一个时代一样 这首诗的 成功创作似乎可以告诉我们 在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生活体验的大诗人那里 绝句这样 短小的体裁究竟可以具有多大的容量 而在表现如此丰富的内容时 又能达到怎样一种举重若 轻 浑然无迹的艺术境界 刘长卿刘长卿 送灵澈上人送灵澈上人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 俗姓汤 字源澄 会稽 今浙江绍兴 人 出家的 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 竹林寺在润州 今江苏镇江 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这首 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 它即景抒情 构思精致 语言精炼 素朴秀美 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 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 点明时已黄昏 仿佛 催促灵澈归山 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 灵澈戴着斗笠 披带夕阳余晖 独自向青山走 去 越来越远 青山 即应首句 苍苍竹林寺 点出寺在山林 独归远 显出诗人伫立目送 依 依不舍 结出别意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 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 送别往往黯然情伤 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约客约客 诗中描述雨夜候客 久等不至 只得对着棋盘推敲 独自消遣 表现诗人的寂寞心情 情景 交融 写得清新可爱 作者介绍 赵师秀 1219 南宋诗人 字紫芝 号灵秀 又号天乐 永嘉 今浙江 温州 人 光宗绍熙元年 1190 进士 宁宗庆元元年 1195 任上元主簿 后为筠州推官 晚年宦 游 逝于临安 赵师秀是 永嘉四灵 中较出色的作家 诗学姚合 贾岛 尊姚 贾为 二妙 所编 二妙 集 选姚诗 121 首 贾诗 81 首 绝大部分是五言诗 又编 众妙集 从沈 期起 共 76 家 排 除杜甫 而选刘长卿诗却多达 23 首 编选宗旨与 二妙集 相似 大约是对 二妙集 的补充 作诗尚白描 反对江西派的 资书以为诗 然而他自己在写诗实践中 对姚 贾诗及与姚 贾 风格近似的诗 往往或袭其命意 或套用其句法 如姚合 送宗慎言 驿路多连水 州城半在 云 赵诗 薛氏瓜庐 则有 野水多于地 春山半是云 即是一例 诗人玉屑 卷十九引黄 语 他比较擅长五律 中间两联描写景物 偶有警句 如 桐柏观 中的 瀑近春风湿 松多晓日青 之类 然而通体完整者不多 自称 一篇幸止有四十字 更增一字 吾末如之何矣 刘克庄 野谷 集序 引 可见枯窘之状 七绝 约客 写道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