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生态综合治_第1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生态综合治_第2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生态综合治_第3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生态综合治_第4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生态综合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 概 述 一 基本情况 根据根据农业综合开发相关文件精神 经过实地充分考察论证 受池州市贵池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委托 我院于 2015 年 10 月编制 了 2015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生态综合治理项 目初步设计 2015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生态 综合治理项目位于贵池区棠溪镇 棠溪镇位于池州市贵池南部山区 南面分别与石台县的七井 贡溪乡毗邻 东面分别与青阳的阳陵 南 陵及九华山二天门接壤 距市区 43 公里 现有 9 个村委会 1 2 万 余人口 国土面积 251 平方公里 是贵池区面积最大的镇 其中山场 37 万亩 耕地 1 万余亩 是一个 九山两河半亩田 半分道路和庄 园 的山区镇 发源于九华山楼台山的龙舒河 由东而西贯穿全镇 沿途流经石 门 百安 曹村 棠溪 留田 双桥 炼剑等村 西去梅村 原国务 院副总理姚依林同志的祖籍就在离乡五公里的姚街村 境内公路主干 线齐 山 石 门 县区公路 由北经过乡中心 东去百安 石门 另有几条县乡公路相通 交通便利 开通了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讯 信 息设施完备 棠溪因山中多野生棠花树 沟壑汇集溪流较多而得名 由于丘陵 山地为主的地形地貌和溶岩地质构造特征及植被良好 降水充沛等小 气候 地上地下资源尤其是水力资源丰富 有着独特的矿产资源和生 态农业资源 不仅有方解石 石灰石 白云石 大理石 花岗石等非 金属矿 还有铅 锌 钨 钼 铜 磁铁等金属矿 同时 棠溪盛产 竹木柴炭 是贵池区主要林产区 盛产久负盛名的历朝贡品 西山焦 枣 七山茶叶 老山香菇 珍珠菜 等诸多纯天然绿色 食品 棠溪不仅物产丰富 而且风景秀美 境内有一条近上九华 远 到徽州的古道 是秋浦仙境三大景区之一 景区内景点多 分布广 密度大 大梅山的悟真寺 虾湖遗址 太白石床 太白长啸处 青莲 洞 白笔陂 桃花坞 年关 遗址 胭脂桥 滴水崖仙境 平天河 以及保存完好的高氏宗祠和徽派古民居 海拔 1156 米的老山原始森 林也座落其中 现已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林中国家级野生珍稀保护 动植物种类繁多 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 不失为观光揽胜的 好处所 这块曾经因为棠花遍地 溪流纵横而使历代文人墨客留连忘 返 留下了 仙山仙水仙世界 石门石壁石弥陀 等千古佳句之地 正以开明开放的姿态 吸引着富有战略眼光的投资者 项目区涉及棠溪镇西山 东山两个行政村 西山村位于贵池区棠 溪镇西部 占地 3 8 万亩 其中山场面积 3 万亩 耕地面积 0 11 万 亩 海拔 500 米 16 个村民组 350 户 全村总人口 1180 人 流出 人口 328 人 党员 37 人 流动党员 8 人 焦枣合作社 7 家 风景秀 丽 西山焦枣 为该村所特有产品 是历代皇家贡品 西山枣树生 产在高海拔的山上 特殊的气候土壤使西山枣树结的枣子青时清甜脆 嫩 皮薄核小 肉质细腻 含多种维生素 具有益阳补血 调理生机 养心定神 防止动脉血管硬化等功效 焦枣制作工艺独特 用西山枣 子制成的焦枣 色如紫晶 形如玛瑙 人若啖之 经年不忘 这里还 有个日服一枣 长生不老的说法 虽然这只是个玩笑 但也说明了焦 枣的影响力 东山村合并于 2003 年 10 月 位于棠溪镇的东北面 龙 须河沿村而过 环境优雅 风景秀丽 民风淳朴 是戏剧活化石傩戏 发源地之一 盛产焦枣 茶叶 中药材 山野菜 辖区面积 19005 7 亩 现有 11 个村民组 常住人口 1088 人 项目区此次规划治理面积为 2000 亩 其中西山村片及东山村片 各治理 1000 亩 现项目区内土地及山场分别由池州市金品西山枣业 发展有限公司和安徽福田有机农场有限公司流转承包 项目区主要以 种植焦枣为主 西山焦枣为安徽省传统名特产 其生产始于五代时期 据记载 从宋仁宗天圣年间 1023 1032 起 西山焦枣 就是贡 品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贵池县志 记载的贵池十三种地方土 特产品中 西山焦枣名列第一位 素有 西山焦枣 贵池之宝 色如 紫晶 形似玛瑙 风味独特 国内稀少 的美誉 西山焦枣含有多种 维生素 具有益阳补血 调理生机 养心定神 防止动脉血管硬化等 功效 鲜枣的 Vc 含量 924 5mg 100g 果肉 加工成焦枣果品 Vc 含量 773 56mg 100g 果肉 钾含量 726 97mg 100g 钙含量 41 09mg 100g 总皂甙含量 220 0mg 100g 含水量 20 38 蛋白质含量 4 07g 100g 总糖含量 60 15 其中 Vc 含量在国内枣鲜果和加工品 中名列前茅 1 西山村片土地由池州市金品西山枣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承 包 山上主要种植焦枣 枣园坐落在皖南山区九华山脉 誉为 云间 仙枣世界 海拔 450 米 山上土壤肥沃 阳光照射充足 日夜温差 大 给予了西山焦枣果实成熟 味道上品 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 池 州市金品西山枣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建于 2011 年 11 月 注册资本 1300 万元 是一家集科研 生产 销售为一体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企 业 建筑面积 10000 平方米 建有年产 100 吨焦枣加工生产线 1 条 2700 亩标准化枣园 加工车间 6000 平方米 1500 吨农产品储藏保鲜 库 并聘请了河北农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农学院 江南大学 食品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以及安徽农科院专家 教授授课 对枣农 大户 进行培训 促使了西山枣业的产出质量化 标准化 金品公 司还特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和北京农业研究所引进加工生产工艺 由 专门的科研团队现场指导 使产出更加优质化 产业更加合理化 金 品公司在与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共同研制的 西山焦枣良种选育及 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获安徽省科学技术成果 并依托安徽农业 大学园艺学院成立了 池州市贵池区西山焦枣研究所 科技类民办 非企业单位 采用北京农学院和陕西省果蔬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提 供烘制技术工艺所生产西山焦枣在 2013 年安徽省第三届优质果品展 中荣获三等奖 并在 2014 年省林业厅组织参加的第七届中国义乌国 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中获得最佳参展奖 同时 来枣我 牌西山焦枣 也获得了第七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金奖 池州市金品西山枣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以来 通过不断的开展产 学研合作 公司基地和合作社社员的种植和烘制技术有较大的提升 公司一直坚持 一流设备 一流工艺 一流质量 一流品质 生产的 产品深受广大客户的好评 产品畅销 供不应求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于 2012 年被评为池州市农业产业龙头企业 公司生产的西山焦枣在 2013 年在安徽省第三届优质果品展中荣获三 等奖 公司研制的 西山焦枣示范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获安徽省科学技术成果 2014 年获 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 此 外公司还制定了绿色无公害 西山焦枣 加工标准 完善了集约型西 山焦枣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并通过了 QS 质量体系生产许可认证 于 2012 年注册申请了 来枣我 商标 以 公司 合作社 农户 的产 业化经营模式 领办成立了 池州市真心西山焦枣种植专业合作社 直接带动 350 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使种植 加工 销售得到了 有力的保障 也增加了农户收入 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通过多年的研究 2014 年研究所选育出适宜于本地枣栽培区的 鲜食及加工优良品种 晶瓜枣 项目采用优质丰产栽培综合新技术 营造 晶瓜枣 丰产示范林 300 亩 标准化育苗示范基地 100 亩 带 动周边农户新发展枣园 2000 亩 生态效益显著提高 并申请相关专 利 6 项 栽培优良品种 晶瓜枣 加之优质丰产栽培综合新技术的 应用 亩产量提高 20 以上 枣果品质和价格显著提高 预计仅池州 市金品西山枣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两年后可实现年产鲜枣果达 300 万 kg 可加工焦枣 60 万 kg 产值可达 6000 万元 利税可达 900 万 元 自 2002 年起 池州市金品西山枣业发展有限公司一直在修筑盘 山公路以及果园间道路 开展西山焦枣质量体系认证等一系列的措施 如今山上交通 通讯 供电 供水等条件十分方便 并通过推行良好 农业规范 无公害食品焦枣生产技术规范 焦枣质量安全控制规范 推广晶瓜枣良种等措施 大力发展示范枣园 来保障农产品安全质量 提高农产品品质 提升农品科技含量 并通过省林业厅组织地方良种 审定 其矮化密植栽培技术也在合作社成员中予以推广应用 同时 公司通过紧密的利益关系和相互监督的有效机制 使枣农能够自觉的 按公司的要求进行生产 企业的效益与发展 就是农民自身的效益与 发展 保障焦枣的安全质量 提高焦枣的品质 是枣农的共同选择 因此直至目前 公司带动农户 350 户 户均增收 2 万元 年产量 65 吨焦枣 预计到 2018 年 公司将带动农户达到 600 户 户均增收 5 万元 年产量达到两百吨 力争建立焦枣科技示范基地 4000 亩 完 善建立焦枣加工生产线 2 条 拓展相关加工产品 2 3 个 再选育适宜 焦枣加工的新品种 1 2 个 最终达到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的目标 池州市金品西山枣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枣园种植基地都采用无农 药栽培 所有肥料皆为有机无污染肥料 在虫害方面 采用的是频振 式杀虫灯 粘虫黄板以及阻虫带 确保所有产品皆为绿色无公害有机 产品 2 东山村片土地由安徽福田有机农场有限公司流转承包 安 徽福田有机农场成立于 2013 年 7 月 注册资金 2000 万元 公司现有 员工 114 人 主要经营主体 池州市特色农产品枣树的种植 研发 各类果树种植 果蔬研发及深加工 销售 中草药 茶叶种植及销售 公司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响应政府的农业振兴计划 现已承租 贵池区棠溪镇东山村 3020 亩山地开垦枣园 承租时间 50 年 其中山 场 2556 亩 山地 464 亩 公司遵循以研发为先导的原则 在枣园规 划 开垦 苗圃 枣树种植 病虫害防治 采收 储蓄和加工等环节 加大科技投入 并且聘请了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杨军教授为代表的 课题组为技术指导 深入到 规划 育苗 种植和管理各个环节把 关 在经费投入上高起点 严要求 为枣树种植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 2012 年元月开始 公司在山场整理 山地修渠 修路 平整 通 水 通路 通电 及育苗栽培等方面已投入 1700 万元 完成 2000 亩 枣树的栽植 今年计划再投入 1500 万元 完成一期承租的所有面积 种植 二期 2000 亩土地承租正在恰谈中 预计 2016 年完成 5000 亩 种植目标 枣树嫁接育苗当年结果 两年枣龄树 当年的收入可以满 足当年的所有管理费用 三 五年枣龄树 每棵树可以结枣 50 公斤 每亩栽植 50 株 鲜枣按 10 元 斤计算 一期收益 盛产期可产鲜枣 5000 吨 产值达亿元 完成所有种植目标 加上林下经济种植 产 值可达数亿 经济效益可观 又能带动周边老百姓的发展 安徽福田有机农场公司产品规划将来枣园跟池州旅游结合 作为 一个景点对外开放 带动产业更进一步发展 2015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生态综合治理项 目位于棠溪镇境内 项目区内受益村为西山 东山两个行政村 治理 流域面积共 2000 亩 项目计划于 2016 年 1 月份实施 2016 年 4 月 份完工 建国以来 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 项目区内广大干群艰苦奋 斗 大搞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为农业生产的发展 社会进步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是这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项目区内制约农业生产发 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还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区内由于处于山区 大部分土地均为林地 现有的排 涝干渠均为自然状态 每到洪水季节 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严重阻碍 了项目区内农村经济的发展 2 项目区内的配套建筑物相当少 沟渠缺少必要的桥 涵等 建筑物 导致生产交通因洪水经常中断 3 项目区内现有的机耕道路不仅数量少 而且路况差 均为 砂石路 洪水冲刷后形成的雨淋沟使得原有的道路坑凹不平 农业机 械化的推广难度很大 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与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不相适应 4 项目区灌溉用水主要为提水灌溉以及收集自然降水 因此 缺少必要的蓄水设施 东东山片道路山片道路现现状状 西山片道路西山片道路现现状状 项目区内部分道路现状 道路经过排洪沟处无桥涵配套设施 二 开发的指导思想 原则和目标 2015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生态综合治理项 目的指导思想是 按照国家农发办和省委 省政府关于 三农 工作 的总体部署 认真落实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立足农业综合开发基本任务 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 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推进粮食核心产区建设 保护和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积极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有效推进土 地适度规模经营 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推进 现代农业发展 本次规划设计总体思路和原则是 1 坚持统筹协调 根据 全国新增 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2009 2020 年 以下 简称 新增千亿斤规划 和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 的有 关要求 以落实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建设任务 和目标为主线 结合各地区农业自然资源条件 科学布局农业综合开 发高标准农田建设 并注重与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相衔接 形成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合力 2 坚持连片开发 按灌区 流域和区域整体规划 打破行政 区域界限 确定重点建设地区 统一规划设计 采取集中投入 连片 治理 整体推进的开发方式 确保开发一片 成效一片 努力发挥高 标准农田的规模效益 3 坚持综合治理 针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 因地制宜 抓住关键 多措并举 切实把田间水利灌排工程建设摆在优先位置 实行水利 农业 道路 林业和科技等综合措施 进行田水路林山综 合治理 努力实现建设高标准农田目标 4 坚持多元投入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不断加大投入 充分 调动农民合作社 专业大户 家庭农场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积极性 在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 鼓 励农民筹资投劳 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增加投入 努力形成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合力 5 坚持机制创新 按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 不断探索 农业可持续发展 培育壮大农民股份合作社 促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 模经营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新机制 新举措 努力促进高标准农 田建设可持续发展 本次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目标是 通过渠道衬砌及蓄水工程提高 渠系水利用系数 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 通过项目区工 程配套 改善人们的生产 生活条件 改善生态环境 总之 通过农 业综合开发 使项目区旱能灌 涝能排 农田稳产高产 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三 总体规划 项目区开发治理总体工程规划布局为 以项目区内现有蓄水池及 当家塘为主要灌溉水源 通过新建多处蓄水池为区内提水灌溉提供优 越保障 彻底解决项目区的灌溉水问题 通过硬化道路及新建路边排 水沟渠解决区内排水以及生产道路问题 按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基 本要求对项目区进行治理 1 排灌沟渠工程 以现有的十条干支渠为骨架 规划新建浆 砌砖衬砌渠道 4 5km 2 机耕道路 在原有机耕路的基础之上 因地制宜 结合沟 渠开挖 按照机耕农路标准对项目区内主要道路进行整修 道路面层 浇筑 18cm 厚砼 规划修筑机耕路 4 5km 3 配套建筑物工程 对规划布置的沟 渠 路要进行桥 涵 闸等建筑物配套 以达到渠相通 路相连 旱能灌 涝能排 需新建 机耕桥 4 座 4 小型蓄水工程 规划新建蓄水工程 14 座 其中 新建 50m3蓄水池 9 座 发酵池 5 座 四 开发治理措施 1 水利措施 a 排灌渠系工程 以现有的十条干支渠为骨架 规划新建浆砌 砖衬砌渠道 4 5km b 配套建筑物工程 对规划布置的沟 渠 路要进行桥 涵 闸等建筑物配套 以达到渠相通 路相连 旱能灌 涝能排 需新建 机耕桥 4 座 c 小型蓄水工程 规划新建蓄水工程 14 座 其中 新建 50m3 蓄水池 9 座 发酵池 5 座 2 农业措施 规划修筑机耕路 4 5km 在原有机耕路的基础之上 因地制宜 结合沟渠开挖 按照机耕农路标准对项目区内主要道路进行整修 道 路面层浇筑 18cm 厚砼 五 投资规模及效益分析 1 总投资 2015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生态综合治理项 目土地治理面积达 2000 亩 工程总投资为 219 8 万元 其中中央财 政资金 157 万元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62 8 万元 在总投资中 水利 措施 134 63 万元 农业措施 75 29 万元 其他工作及措施 9 88 万元 2 效益分析 通过综合治理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枣树亩产由过去的每亩 750 公斤提高到 800 公斤 产出率提高近 6 7 这样 项目区枣子产 量将增加 175 吨 按现行市场价格计算 扣除生产成本后 项目区全 年将增加收入 127 万元 人均收入增加 561 元 通过棠溪镇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 改善小流域面积 2000 亩 一是提高项目区行洪保障能力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可接纳 部分农村劳动力 为农民解困和劳动力转移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 三 是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逐步完成后 将为地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旅游环境 投资环境 有效地促进该地区的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与利于维护地区生态涵养和当地水质的安全保障 同时通过项目的实 施肯定能培养一批生态治理工程的科技骨干 为后续的综合治理工程 建设储备科技力量 六 组织管理 1 组织机构 为了高起点 高标准 高质量地完成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区政府 已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为首的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 财政局 农经委 水务局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 下设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其办公室设在区财政局 有 3 位同志具体办公 池州市金品西山枣业 发展有限公司和安徽福田有机农场有限公司也将联合成立农业综合开 发建设办公室 对工程项目进行协调和管理 整个项目实行 双业主 制 2 资金管理 该项目资金财政设专户 专帐 专款专用 项目资金实行县级报 帐制 工程施工过程中 视工程进度拨款 须经专业组长建议 填写 工程拨款建议单方可申请拨款 保证开发资金发挥最大作用 工程按 时结束前 预留 40 工程款 待工程竣工验收合格 办理竣工验收合 格证明后 拨付 30 工程款 留 10 工程款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 待 一年后若工程质量无问题再予以拨付清帐 3 施工管理 1 项目区水利工程设计由贵池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委托池 州市水电勘测设计院承担 2 项目区建筑物工程施工需由水利专业或有一定水利工程施 工经验的施工队伍承担 对工程施工实行公开招标的办法确定其承建 单位 3 项目开工前由池州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采取公开招标方 式确定监理单位 池州市金品西山枣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安徽福田有机 农场有限公司也将共同聘请一名监理人员 整个项目严格实行 双监 理制 水利工程质量由区开发办水利专业组 监理人员 负责督促 施工单位按图施工 负责建筑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 定期开展工程质 量评比工作 并督促其严格按项目设计施工 4 实施计划安排顺序为 先土方后配套 先骨干工程后一般 工程 坚持高起点 高标准 高质量 5 区水务局配备技术干部常驻工地现场 负责工程技术指导 同时监督工程质量 了解和掌握工程进度及拨款计划 如遇水利工程 施工质量问题 区开发办水利专业组 监理人员 可责令施工队伍停 工 返工 翻工 池州市金品西山枣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安徽福田有机 农场有限公司应指派专人配合和协助区水务局驻项目区的技术干部工 作 6 工程完工后 应由施工单位向贵池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提出申请 贵池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工程竣 工初步验收后 再向上级部门提出验收申请 接受验收 为扎扎实实地搞好开发 保证治理的高标准 高质量 切实抓好 工程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 不允许任意变更项目位置和项目内容 对施工中确实需要变更的内容 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变更设计 第二部分 水利措施 第一章 项目提要 一 设计依据 1 依据 2015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生态综 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农发项 2010 99 号文颁发的 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 项目初步设计编制规程及审批意见 以下简称 99 号文 3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4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 5 其它农业综合开发相关政策规定 6 水利行业设计规范 规程 防洪标准 GB50201 2014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 2000 灌区规划规范 GB T50509 2009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L T191 2008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 SL104 95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 99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18 2004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50363 2006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SL72 2013 二 建设地点及建设规模 2015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生态综合治理项 目位于棠溪镇境内 项目区内受益行政村为东山 西山两个行政村 治理耕地面积共 2000 亩 全部为林地 项目区内土地治理涉及到 水利 农业等部门 总投资 219 8 万元 项目区农业生产以枣树为主 项目区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方便 有利于发展城乡经济 我区已于 2015 年 8 月编制上报了 2015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池 州市贵池区棠溪镇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现为该项目 的初步设计文件 三 主要建设内容和投资 效益 1 主要建设内容 a 排灌渠系工程 以现有的十条干支渠为骨架 规划新建浆砌 砖衬砌渠道 4 5km b 配套建筑物工程 对规划布置的沟 渠 路要进行桥 涵 闸等建筑物配套 以达到渠相通 路相连 旱能灌 涝能排 需新建 机耕桥 4 座 c 小型蓄水工程 规划新建蓄水工程 14 座 其中 新建 50m3 蓄水池 9 座 发酵池 5 座 2 工程投资 本工程水利措施需总投资 134 63 万元 详情请见表 5 1 预算 汇总表 资金来源于中央及省级财政资金和市 县财政配套资金 资 金投向主要是沟渠硬化及其他配套工程 3 工程效益 1 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完成后 通过综合治理和先进适用技 术的推广 枣树亩产由过去的每亩 750 公斤提高到 800 公斤 产出率 提高近 6 7 这样 项目区枣子产量将增加 175 吨 按现行市场价 格计算 扣除生产成本后 项目区全年将增加收入 127 万元 人均收 入增加 561 元 2 社会效益 通过棠溪镇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 改善小 流域面积 2000 亩 一是提高项目区行洪保障能力 保障人民生命财 产安全 二是可接纳部分农村劳动力 为农民解困和劳动力转移提供 广泛的就业机会 三是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逐步完成后 将为地区 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旅游环境 投资环境 有效地促进该地区的生 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与利于维护地区生态涵养和当地水质的安全 保障 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肯定能培养一批生态治理工程的科技骨干 为后续的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储备科技力量 3 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 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涵养 水源 植被盖度将得到大幅提高 防冲刷能力增强 起到了蓄水保土 净化水质的效果 生态平衡得到加强 增加绿色植被 对农业可持续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为今后的观光产业 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 好的条件 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状况 一 自然条件 1 1 水文 气象 水文 气象 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和 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 根据池州气象站资料统计 多年平均气温为 16 1 极端最高气温 40 5 极端最低气温 16 0 全年无霜期约 240 250 天 初霜出 现在 11 月上旬 终霜出现在 3 月上旬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14 14m s 池州市属亚热带地区 受华东季风 温暖地带的大气环流影响 四季分明 降雨丰沛 但时空分布不均 根据池州气象站 1952 2010 年资料统计 多年平均降雨量 1481 7mm 年降水量最多 的年份 1999 年达 2216 8mm 最少的年份 1978 年仅 887 7mm 多年平 均降雨天数 142 天 年内出现暴雨的时间一般为 5 7 月 主汛期 6 7 月 降雨量占全年的 29 7 6 月中旬至 7 月上 中旬为 梅 雨期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北移 冷暖两股气团在长江下游对立 形成长期阴雨季节 梅雨量大于 300mm 的年份占 48 池州市历年 最大 24h 3d 7d 降雨量统计见表 1 1 表 1 1 池州气象站最大 24h 3d 7d 降雨量统计表 年份 最大 24h 最大 3d 最大 7d 年份 最大 24h 最大 3d 最大 7d 1952 79 136146 1983157229335 19532453874581984104170172 19541942142811985100103113 19551121202021986134188247 1956 128 150169 1987165179202 1957 93 209242 1988131147191 1958 49 123142 198993122125 1959 84 87157 1990107166187 1960 85 148151 1991130223326 1961 89 115131 1992103138170 1962 145 151163 199392102138 1963 1001161781994698791 19641432783001995120249323 19651521571811996153287412 1966849215019978489129 1967851471761998121167100 196870921431999139258495 1969137162319200078111189 1970226295317200186111133 1971901401502002126155209 1972819612220036077142 197314116722620046989136 1974 93 112 1542005216251251 1975136225272200662 166130 2 1976821351612007110 6130149 0 1977206257260200863 9104104 2 19787072992009176 2254 5268 0 19791031472522010170 6257 3353 6 1980159172191 平均 117 5160 7205 9 1981136146246 最大 245387486 1982113124190 最小 497291 2 2 水资源情况 水资源情况 项目区内水资源十分丰富 区内蓄水池及当家塘为抗旱灌溉提供 了保障 综合可利用水量远大于本区实际需水量 3 3 地形 地貌 地质及土壤 地形 地貌 地质及土壤 该项目区为山区 区内 2000 亩土地均为林地 涉及东山 西山 村各 1000 亩 项目区地处海拨 400 以上的山区地带 区内为石灰岩 石砾土壤 土壤疏松孔隙度大 透水 透气性强 非常适应枣树等经 果类植物生长 4 4 社会经济状况 社会经济状况 1 人口与劳力 项目区位于东山 西山村 涉及两个行政村 27 个村民组 受 益人口达 2268 人 其中劳力 1361 人 2 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内 0 2 万亩土地全部为林地 3 农民年人均收入 据 2014 年贵池区情 统计 棠溪镇 2014 年财政收入为 2270 6 万元 农民人均收入达 9560 元 二 水利工程现状 1 水利骨干工程现状 项目区内现有蓄水池 23 座 排灌渠道硬化 1 57km 近年来 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经过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 在项目区内修建了一些农田水利工程 但项目区内林地面积较大 以 往投入的资金有限 所建水利设施数量远不能满足现有的农业生产需 要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国以来 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 项目区内广大干群艰苦奋 斗 大搞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为农业生产的发展 社会进步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是这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项目区内制约农业生产发 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还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区内由于处于山区 大部分土地均为林地 现有的排 涝干渠均为自然状态 每到洪水季节 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严重阻碍 了项目区内农村经济的发展 2 项目区内的配套建筑物相当少 沟渠缺少必要的桥 涵等 建筑物 导致生产交通因洪水经常中断 3 项目区内现有的机耕道路不仅数量少 而且路况差 均为 砂石路 洪水冲刷后形成的雨淋沟使得原有的道路坑凹不平 农业机 械化的推广难度很大 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与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不相适应 4 项目区灌溉用水主要为提水灌溉以及收集自然降水 因此 缺少必要的蓄水设施 第三章 项目总体规划设计 一 规划设计总体思路和原则 本次规划设计总体思路和原则是 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充分 利用现有水利设施 依据现有水系总体格局 对山 水 田 林 路 进行综合治理 高起点 高标准 高质量 严要求 通过新建工程及 技改 配套 整治和局部调整等工程技术措施 巩固和提高防洪排涝 能力 提高项目区农田灌溉保证率 努力把项目区建成 田成方 树 成行 渠相通 路相连 旱能灌 涝能排 的高产稳产田园 达到提 高农业综合开发效益之目的 使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增强农业发展 后劲 二 规划目标及设计标准 1 1 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 本次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目标是 通过渠道衬砌 提高渠系水利用 系数 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 通过沟渠硬化 达到排涝 沟渠通畅 通过项目区工程配套 改善人们的生产 生活条件 改善 生态环境 总之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使项目区旱能灌 涝能排 农 田稳产高产 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2 2 设计标准 设计标准 1 设计规范 规程 防洪标准 GB50201 2014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 2000 灌区规划规范 GB T50509 2009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L T191 2008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 SL104 95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 99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18 2004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50363 2006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SL72 2013 2 排涝标准 项目区内洪水由区内排洪沟渠排入龙舒河 排 涝标准为 10 年一遇 沿河无其他排涝设施 3 灌溉标准 灌溉保证率为 85 项目区内灌溉任务一般来 说 干旱期灌溉的主要水源来自蓄水池蓄水灌溉 丰水期主要利用季 节性河流 塘坝引水灌田 本次设计对渗漏严重的主要渠道进行衬砌 硬化 4 工程等别和标准 项目中的工程等别均为 等 灌排沟渠 配套建筑物等工程级别 均为5级 桥梁荷载等级按农桥 级考虑 5 项目区农路建设标准为 主要路面宽为 2 5m 三 工程布局 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1 1 工程布局 工程布局 项目区开发治理总体工程规划布局为 以项目区内现有蓄水池及 当家塘为主要灌溉水源 通过新建多处蓄水池为区内提水灌溉提供优 越保障 彻底解决项目区的灌溉水问题 通过硬化道路及新建路边排 水沟渠解决区内排水以及生产道路问题 按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基 本要求对项目区进行治理 1 排灌沟渠工程 以现有的十条干支渠为骨架 规划新建浆 砌砖衬砌渠道 4 5km 2 机耕道路 在原有田间机耕路的基础之上 因地制宜 结 合沟渠开挖 按照机耕农路标准对项目区内主要道路进行整修 道路 面层浇筑 18cm 厚砼 规划修筑机耕路 4 5km 3 配套建筑物工程 对规划布置的沟 渠 路要进行桥 涵 闸等建筑物配套 以达到渠相通 路相连 旱能灌 涝能排 需新建 机耕桥 4 座 4 小型蓄水工程 规划新建蓄水工程 14 座 其中 新建 50m3蓄水池 9 座 发酵池 5 座 2 2 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1 主要建设内容 a 排灌渠系工程 以现有的十条干支渠为骨架 规划新建浆砌 砖衬砌渠道 4 5km b 配套建筑物工程 对规划布置的沟 渠 路要进行桥 涵 闸等建筑物配套 以达到渠相通 路相连 旱能灌 涝能排 需新建 机耕桥 4 座 c 小型蓄水工程 规划新建蓄水工程 14 座 其中 新建 50m3 蓄水池 9 座 发酵池 5 座 2 主要工程工程量 a 渠道衬砌工程 主体工程量为 土方 7043m3 石 砖 方 1532m3 混凝土 402m3 b 小型蓄水工程 土方 1483m3 石方 167m3 混凝土 219m3 c 农用交通桥工程 土方 1160m3 石方 366 7m3 混凝土 22 4m3 钢筋 2 4T d 机耕路 混凝土 1688m3 以上主体工程合计工程量为 土方 9686m3 石 砖 方 2066m3 混凝土 2331m3 钢筋 2 4T 4 工程造价 整个工程总造价 不含农业措施 其他工作及措施费 为 134 63 万元 其中 建安工程费用 126 45 万元 施工临时工程费 1 85 万元 独立费用 6 32 万元 第四章 项目工程设计 一 渠道衬砌工程典型设计 1 渠道衬砌型式选择 渠道衬砌的型式直接影响到渠道流量和渠道断面尺寸的设计 目 前渠道衬砌的断面型式主要有梯形式 U 形式和矩形式 渠道衬砌选 用的材料大部分是现浇混凝土 砼预制块或者浆砌砖 通过以往水利 工程施工和使用比较 以上三种断面型式中 采用 U 形板式的渠道水 力条件最好 用地最少 造价也低 在相同条件下 比梯形断面节省 用地面积 但施工时土方开挖及 U 形板后回填土质量要求较高 采用 预制块梯形式断面渠道衬砌施工较为简单 造价也不高 但板后的回 填土质量要求较高 否则直接影响其稳定性 针对该项目区原实际渠 道断面都是矩形断面 为了节约工程造价 因地制宜的使用材料 本 次工程项目渠道衬砌的形式选择矩形断面 采用 M10 浆砌砖衬砌渠道 施工工艺较为简单 造价相对也不高 使用寿命较长 防渗效果也相 当好 2 渠道防渗工程 项目区内现有渠道为土质渠道 渗漏严重 排水不畅 本次设计 拟对项目区渠道进行防渗处理 总长 4 5km 本次设计取西山 1 渠防渗工程作为典型设计 断面根据渠道的 现状情况而定 渠道坡降为 1 3000 渠道超高包括衬砌超高和渠堤 超高 依据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18 2004 的规定衬砌超 高取 10cm 渠堤超高取 20cm 结合已建工程实践 设计矩形渠道墙 厚 24cm 浆砌砖 砼底板厚 10 cm 根据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18 2004 和 灌溉与排水 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 99 规定进行渠道防渗断面设计 防渗渠 道不冲流速取 2 5m s 渠道不淤流速取 0 4m s 防渗渠道为浆砌砖 衬砌 取糙率 n 0 017 西山 1 渠断面为矩形 设计流量 Q 0 02m3 s 初设 b 0 3m h 0 3m 作为第一次试算的断面尺寸 计算断面 的各水力要素 过水断面 b h 湿周 x b 2h 水力半径 R x 谢才系数 C R1 6 n 流速 v C Ri 0 5 通过计算 Q计算 0 57m3 s 0 570 3 0 470 05 0 57 QQ Q 计算 从上看出 流量校核不满足要求 需更换 h 值 重新计算 表表 5 4 1 矩形渠道过水断面水力要素矩形渠道过水断面水力要素 h m b m A m3 P m R m C m1 2 s Q 计算 m3 s 0 50 0 3 0 15 1 30 0 12 41 04 0 07 0 45 0 3 0 14 1 20 0 11 40 87 0 06 0 40 0 3 0 12 1 10 0 11 40 66 0 05 0 35 0 3 0 11 1 00 0 11 40 40 0 04 0 30 0 3 0 09 0 90 0 10 40 08 0 04 0 25 0 3 0 08 0 80 0 09 39 65 0 03 0 20 0 3 0 06 0 70 0 09 39 06 0 02 0 15 0 3 0 05 0 60 0 08 38 20 0 01 按表中计算的结果绘制 h Q 计算绘制关系曲线图 从曲线上查得 Q 0 02m3 s 相对应的 hd 0 2m 校核渠道流速 0 3 0 5m s 0 6 Q V A 设计 渠道的设计流速 V 设计 符合下列条件 V 设计 V 不冲 考虑暴雨雨 山洪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取渠道断面 底宽 0 3m 渠道深 0 3m 斗 支渠交叉口均设置闸板槽 以控制渠道分段供水 另根据地 块灌水及排水需要 沿渠道两侧设置 300 400 涵管排水口 各渠道流量计算见设计成果表六 2 蓄水池工程设计 项目区内现有蓄水池 32 座 远远不能满足枣树灌溉需要 现规 划新建蓄水池 14 座 其中 新建 50m3蓄水池 9 座 发酵池 5 座 本 次设计取西山 1 蓄水池工程作为典型设计 本蓄水池为开敞式矩形蓄水池 按五级建筑物根据有关规范进行 设计 水池长 7m 宽 6m 高 1 5m 池蓄水量为 50m3 水池池底为 20cm 厚素混凝土 墙体采用 37cm 厚浆砌砖结构 池内外壁及池壁顶 采用 2cm 厚 C15 砂浆抹面 池四周拐角处采用拉筋加固 外侧填土高 度为 0 8m 第五章 工程投资规划 资金来源及投向 本工程需总投资 134 63 万元 不含农业措施 其他工作及措施 费 详见表 5 1 预算汇总表 资金来源于中央及省级财政资金和 市 县财政配套资金 资金投向主要是渠道衬砌及小型蓄水工程 表表 5 15 1 水利措施预算汇总表水利措施预算汇总表 单位 万元 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量 100m 100m3 3 编号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工程或费用名称建安工程费建安工程费设备费设备费 施工临时工施工临时工 程费程费 独立费用独立费用合合 计计 土方土方石方石方混凝土混凝土 1 12 23 3 4 4 5 5 6 6 7 78 8 9 9 1010 一一渠道衬砌工程渠道衬砌工程 4 5km 4 5km 39 7439 74 0 000 00 0 400 40 0 600 60 40 7440 74 32 4332 43 6 186 18 1 831 83 1 1 西山片 0 3 0 3m b h 渠道衬砌工程 长 2100m 39 7388 0 3974 0 602 40 738 32 430 6 180 1 830 1 2 东山片 0 3 0 3m b h 渠道衬砌工程 长 2400m 54 6043 0 5460 0 827 55 977 38 000 9 140 2 190 二二 小型蓄水工程 小型蓄水工程 1414 座 座 17 3317 33 0 000 00 0 170 17 0 260 26 17 7617 76 14 830014 8300 1 67001 6700 2 19002 1900 2 1西山片 50m3 蓄水池工程 5 座 6 1405 0 0614 0 093 6 295 6 050 0 750 0 520 2 2东山片 50m3 蓄水池工程 4 座 4 9253 0 0493 0 075 5 050 4 840 0 600 0 420 2 3西山片发酵池工程 3 座 3 7435 0 0374 0 057 3 838 2 330 0 190 0 750 2 4东山片发酵池工程 2 座 2 5163 0 0252 0 038 2 580 1 610 0 130 0 500 三三 农用交通桥工程 农用交通桥工程 4 4 座 座 14 7814 78 0 000 00 0 740 74 0 230 23 15 7515 75 11 600011 6000 3 66703 6670 0 22400 2240 3 1 西山片新建 4 3 5m 农用交通桥工程 4 座 14 7757 0 7388 0 233 15 748 11 600 3 667 0 224 四四工程监理费工程监理费 4 404 40 4 4004 400 五五工程总造价工程总造价 71 8571 85 0 000 00 1 311 31 5 495 49 78 6578 65 58 8658 86 11 5211 52 4 244 24 第六章 工程效果分析 一 经济效益 通过综合治理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枣树亩产由过去的每亩 750 公斤提高到 800 公斤 产出率提高近 6 7 这样 项目区枣子产 量将增加 175 吨 按现行市场价格计算 扣除生产成本后 项目区全 年将增加收入 127 万元 人均收入增加 561 元 二 社会效益 通过棠溪镇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 改善小流域面积 2000 亩 一是提高项目区行洪保障能力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可接纳 部分农村劳动力 为农民解困和劳动力转移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 三 是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逐步完成后 将为地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旅游环境 投资环境 有效地促进该地区的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与利于维护地区生态涵养和当地水质的安全保障 同时通过项目的实 施肯定能培养一批生态治理工程的科技骨干 为后续的综合治理工程 建设储备科技力量 三 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 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涵养水源 植被盖度将 得到大幅提高 防冲刷能力增强 起到了蓄水保土 净化水质的效果 生态平衡得到加强 增加绿色植被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为今后的观光产业 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第七章 工程管理 一 施工组织设计 1 组织机构 为了高起点 高标准 高质量地完成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区政府 已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为首的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 财政局 农经委 水务局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 下设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其办公室设在区财政局 有 3 位同志具体办公 池州市金品西山枣业 发展有限公司和安徽福田有机农场有限公司也将联合成立农业综合开 发建设办公室 对工程项目进行协调和管理 整个项目实行 双业主 制 2 资金管理 该项目资金财政设专户 专帐 专款专用 项目资金实行县级报 帐制 工程施工过程中 视工程进度拨款 须经专业组长建议 填写 工程拨款建议单方可申请拨款 保证开发资金发挥最大作用 工程按 时结束前 预留 40 工程款 待工程竣工验收合格 办理竣工验收合 格证明后 拨付 30 工程款 留 10 工程款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 待 一年后若工程质量无问题再予以拨付清帐 3 施工管理 1 项目区水利工程设计由贵池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委托池 州市水电勘测设计院承担 2 项目区建筑物工程施工需由水利专业或有一定水利工程施 工经验的施工队伍承担 对工程施工实行公开招标的办法确定其承建 单位 3 项目开工前由池州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采取公开招标方 式确定监理单位 池州市金品西山枣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安徽福田有机 农场有限公司也将共同聘请一名监理人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