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训练监控与评价的指标_第1页
常用训练监控与评价的指标_第2页
常用训练监控与评价的指标_第3页
常用训练监控与评价的指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训练监控与评价的指标 一 生理学指标 1 心率 HR 是评定运动性疲劳最简易的指标 一般常用基础心率 运动 后即刻心率和恢复期心率对疲劳进行评价 基础心率 晨脉 基础心率是基础状态下的心率 即清晨 清醒 起床前 静卧时的心率 一般用脉搏表示 机体机能正常时基础心率相对稳定 大运动 负荷训练后 若经一夜的休息基础心率较平时增加 5 10 次 分以上 则认为有 疲劳累积现象 若续几天持续增加 则应调整运动负荷 在选用基础心率作为 评定疲劳指标时 应排除惊吓 恶梦 睡眠等其它因素的影响 运动中心率 可采用遥测心率方法测定运动中的心率变化 或用运动后即刻 心率代替运动中的心率 按照训练 适应理论 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 完成同样 运动负荷时 运动中心率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若一段时期内从事同样强度的定 量负荷 运动中心率增加 则表示身体机能状态不佳 运动后心率恢复 运动后心率包括运动后即刻心率和恢复期心率 恢复期心率 下降越快 恢复时间越短 心血管机能越好 相同运动负荷后 运动员心率恢复加 快 提示运动员对训练负荷适应或机能状况良好 运动后心率的恢复速度和程度 可衡量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水平或者身体机能状况 运动后心率一般从第 2 分钟开始测 6s 10s 或 30s 的心率 用于观察运动员对运动负荷和训练强度的 反应和恢复情况 通过对运动后心率的观测运用 以探求运动员取得最大化训练 效果的适宜运动负荷 2 测定肌力评价疲劳 指标测定方法测定方法 背肌力与握 力 早晚各测一次 求出其数值差 如次日晨已恢复 可判断为正常 呼吸肌耐力连续测 5 次肺活量 每次间歇 30 秒 疲劳时肺活量逐次下降 3 测定神经系统机能判断疲劳 膝跳反射阈值 随着疲劳的增加 膝跳反射的敏感性发生变化 引起膝跳反 射所需的叩击力量增加 因此 可根据运动前后膝跳反射的敏感性评价疲劳 反应时 反应时是指刺激信号 光 声音等 出现后机体迅速做出反应的最 短时间 分为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 疲劳时反应时明显延长 特别是选择 反应时延长更明显 表明大脑皮层分析机能下降 血压体位反射 测定心血管系统调节机能 植物神经 受试者坐位静息 5 分 钟后 测安静时血压 随即仰卧 3 分钟 然后将受试者扶成坐姿 推受试者背部 使其被动坐起 立即测血压 每 30 秒测一次 共测 2 分钟 若 2 分钟以内完 全恢复 说明没有疲劳 恢复一半以上为轻度疲劳 完全不能恢复为重度疲劳 4 测试感觉机能评价疲劳 皮肤空间阈 皮肤空间阈 也称两点阈 是指能引起皮肤产生两点感觉的两 刺激间的最小距离 运动后皮肤空间阈较安静时增加 1 5 2 倍为轻度疲劳 2 倍 以上为重度疲劳 闪光融合频率 受试者坐位 注视频率仪的光源 直到将光调至明显断续闪 光融合频率为止 即临界闪光融合频率 测三次取平均值 轻度疲劳时约减少 1 0 3 9Hz 中度疲劳时约减少 4 0 7 9Hz 重度疲劳时减少 8Hz 以上 5 用生物电评价疲劳 心电图 疲劳时 S T 段下移 T 波倒置 肌电图 疲劳时肌电振幅增大 频率降低 电机械延迟 EMD 延长等 脑电图 疲劳时由于神经元抑制过程发展 可表现为慢波成分的增加 6 主观感觉判断疲劳 心理指标 锻炼者在运动过程中根据 RPE 表指出自我 感觉的等级 以此来判断疲劳程度 若用 RPE 的等级数值乘以 l0 相应的得数 就是完成这种负荷的心率 二 生化指标 1 血液 1 血乳酸 糖酵解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代谢方式 在肌肉收缩初始和剧烈收缩 时 因氧供应有限 糖酵解速率加强 由于氧供应不足 糖酵解的终产物乳酸 也大量增加 乳酸的增加使肌肉中 H 浓度上升 PH 值下降 进而引起一系列 生化变化 是导致疲劳的重要原因 而疲劳的程度取决于乳酸在肌肉中的堆积 量 但在随着乳酸的不断堆积 肌肉活动过程的进行 乳酸的消除过程也在进 行 所以乳酸的消除速度是评定肌肉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正常情况下乳酸 的消除代谢途径有三条 1 在骨胳肌 心肌等组织中氧化成 CO2 与 H2O 2 在肝脏和骨胳肌内经糖异生途径转变成葡萄糖 3 在肝内合成脂肪酸 丙酮酸 等其他物质 这三个途径在消除乳酸的同时与有氧代谢有着紧密的联系 也就 是说提高肌肉中剧烈运动时有氧氧化在能量代谢中所占比例 将使糖酵解过程 中产生的乳酸不容易在肌肉中积累 从而可延缓疲劳的发生 而有氧代谢能力 的加强还可以使肌肉活动停止后过多的乳酸能够迅速被消除 这意味着能够较 快消除疲劳 因此 可通过测定运动前后不同时期血乳酸的含量来了解乳酸的 代谢情况 对肌肉的疲劳程度及恢复情况作出评价 1 评定有氧运动能力 我们把个体在渐增负荷中乳酸拐点定 义为 个体乳酸阈 乳酸阈是反映骨骼肌代谢水平和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 其可通过多级负荷实验和两点法做出的血乳酸 速度曲线来评定运动员所具有的 有氧能力 当血乳酸达到 4mmol L 时所对应的速度越高 说明有氧能力越强 另外 通过同等条件的第二次测试 在记录成绩的同时 检查血乳酸的变化 如果 4mmol L 时所对应的速度提高了 说明该运动员有氧能力也相应提高了 如果 4mmol L 时所对应的速度下降了 说明该运动员有氧能力也相应下降了 2 评定无氧能力 ATP CP 供能系统能力的评定 适宜于举重和田赛中的 投跳项目 做功大而乳酸值低者 说明 ATP CP 系统储备高 做功小乳酸值高 说明 ATP CP 系统储备低 糖酵解能力的评定 主要是测定最大血乳酸值 高水平运动员的血乳酸值越高 说明运动员机体耐受乳酸能力越高 糖酵解动 员快 供能多 肌肉适于参与剧烈运动 即无氧能力较好 反之 最大乳酸能 力较差 即无氧能力较差 2 血尿素 当机体长时间不能通过糖 脂肪分解代谢得到足够的能量时 机体蛋白质 与氨基酸分解代谢随之加强 由于谷氨酸在谷氨酸脱氢酶作用下将氨基脱下形 成游离氨 再经尿素循环生成尿素 使血中尿素含量增加 同时在激烈运动时 体内核苷酸代谢也随之加强 核苷酸以及核苷分解时都要脱下氨基而产生氨 再经尿素循环转变成尿素 这也使血尿素含量增高 实验证明 当负荷使运动 员血尿素含量超过 8 3mol l 时 尽管运动员主观上还没有疲劳的感觉 但此时 机体组织的肌肉蛋白质和酶都已开始分解而使机体受到损伤 可见血尿素对于 评价机体在体力负荷时的承受能力是一个非常灵敏的指标 检测运动员在长时 间运动时和恢复期的血尿素变化 可以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供能和合成 情况 以此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和疲劳程度 血尿素变化与运动负荷量的关系 较负荷强度更密切 当负荷量越大时 血尿素增加越明显 恢复也较慢 2 血清肌酸激酶 血清肌酸激酶 CK 又称磷酸肌酸激酶 CPK 是短时间剧烈运动时能量 补充和运动后 ATP 恢复的反应催化酶 与运动时和运动后能量平衡及转移有密 切关系 CP ADP ATP C 安静时 血清 CK 主要是由骨骼肌和心肌中 CK 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清 正常值为 男 10 100U L 女 10 60U L 运动时 骨骼肌局部缺氧 代谢产物堆积 自由基增多 细胞膜损伤和通透性增加 肌 细胞内的 CK 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液循环 导致运动后血清 CK 升高 由于 CK 在血清中上升与细胞损伤有关 因此血清 CK 活性变化可作为评定肌肉承受刺 激 骨骼肌微细损伤及适应与恢复的重要敏感指标 血清 CK 因此也是是评定 疲劳程度和恢复过程的重要指标 血清 CK 的变化受负荷强度的影响大于负荷 量 一般短时间极量强度运动后 5 6 小时血清 CK 升高 8 24 小时达高峰 48 小时后逐步恢复 负荷强度越大 恢复越慢 运动员疲劳后 血清 CK 活性 上升 在安静时可高达 300 500U L 但目前尚无量化评价标准 使用血清 CK 做评价时 需做 CK 同工酶的测定 同时测定血清 GOT 和 Mb 肌红蛋白 并 同其它临床诊断相结合 以区别于心肌炎时血清 CK 的上升 3 血清睾酮 皮质醇比值 睾酮有助于加速体内合成代谢 皮质醇可加速分解代谢 测定恢复期血清睾 酮 皮质醇比值 就可了解体内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平衡的状态 比值高时 是合成代谢过程占优势 比值下降 是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 机体仍处于消 耗占主导地位的状态 疲劳不能有效恢复 长期会导致过度训练 目前认为 此比值变化大于原值 30 时是过度训练的警戒值 2 尿液 1 尿蛋白 正常人在安静时尿中蛋白质含量甚微 日排出量 150mg 一般为 2 8mg 常规检验方法不能检出 故通常称为阴性 运动能使尿中蛋白质 排出量增加呈阳性 称为运动性尿蛋白 运动性尿蛋白属于功能性尿蛋白 一 般在 24 小时内可自行消失 运动后尿中蛋白质的排泄量因机体机能状态 运动 负荷的不同而不同 因此可根据运动后尿蛋白排泄量和组成成分来评定运动员 身体机能状态或其适应情况 1 评定一次训练课 通过测定运动后尿蛋白的排泄量 可以用来评定一次训练课的运动量 特别是 运动强度和运动员机能状态 为调整训练课的负荷 掌握运动员的机能状态提供 参考 运动后尿蛋白的个体差异较大 所以不宜在不同人之间用尿蛋白指标来比 较其负荷量 训练水平和机能状态 但对同一个体在完成相近的运动负荷或相同 项目比赛时 尿蛋白量相对比较稳定 在大运动量训练后 尿蛋白排出量增多 4 小 时后或次日晨完全恢复到安静时水平 表明机体适应此负荷 如果次日晨尿蛋白不 减少或反而增加时 要注意身体状态 适当减少运动量和强度 同一个体在完成相 同运动量时 尿蛋白相对稳定 当训练水平提高时 尿蛋白量减少 2 评定一个训练周期 尿蛋白还可以做为一个训练周期的监测指标 评价训练周期中运动员对运动 负荷的适应情况 通过一个训练周期一同测定尿蛋白 其主要的变化有两中情况 1 在训练周期初期 运动员对运动负荷不适应 表现为尿蛋白排泄增多 随着训练 时间的延续 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负荷逐渐适应 尿蛋白排泄量逐渐减少 2 在 整个训练周期中尿蛋白排泄量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 甚至尿蛋白排泄量继续增加 则说明运动员或是对运动负荷始终没有产生适应 或是身体机能水平下降 此时应 酌减运动强度或运动量 2 尿胆原 尿胆原是血红蛋白分解的代谢产物 在一般情况下 人每天由红细胞破坏而 释放出来的血红蛋白约 8 克 经代谢约有终产物胆色素 280 毫克 尿胆原排泄 量与运动负荷 肝功能 肾功能及其肾小管腔的酸碱度等因素有关 运动员在 大运动负荷时 体内溶血增多 尿胆原排出量增加 运动员血红蛋白下降 尿 胆原增加时是机能水平下降的表现 3 唾液 唾液 pH 值 由于长时间剧烈运动后 乳酸生成增多 血液 pH 值下降 使 唾液 PH 值也下降 因此 测定唾液 pH 值可用于判断运动性疲劳 三 心理学指标 1 主观感觉 人体运动时的主观体力感觉与工作负荷 心功能 耗氧量 代谢产物堆积等 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 运动时的自我体力感觉是判断运动性疲劳的重要标 志 1962 年瑞典生理学家冈奈尔 鲍格 Guenz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