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黄沙坪完小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docx_第1页
简谈黄沙坪完小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docx_第2页
简谈黄沙坪完小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docx_第3页
简谈黄沙坪完小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docx_第4页
简谈黄沙坪完小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诵经典做君子少年简谈黄沙坪完小经典诵读活动的做法和意义 夏柳【摘要】: 黄沙坪完小行走在追求“书香校园”特色创建的路上。“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故学校积、极倡导学生“诵读经典做少年君子”,经典诵读活动应运而生。【关键词】:经典诵读 少年君子诵读意义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灿若星河,它凝聚了前贤的大彻大悟,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像微风细雨般默默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真正做到了“进人耳,入人心”。 黄沙坪完小行走在追求“书香校园”特色创建的路上。“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故学校积极倡导学生“诵读经典做少年君子”,经典诵读活动应运而生。 一、诵读美文,做少年君子诵读经典,传承文明,这是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继往开来,更是语文教学大有裨益。“经典”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时间的洗涤存留下来的著作,是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经典诵读”,即指在诵读唐诗宋词、背诵经典美文而达到文学积累、情感熏陶与人格培养的目的。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曾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对一个国家发展进程的影响,比经济和政治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如果说,经济发展改变的是一个国家的面貌,那么文化繁荣则可以化育一个民族的风骨。”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我们的宝贵的精神遗产,作为拥有灿烂民族文化的炎黄子孙,我们在骄傲与自豪之余,更应该有一种使命感,让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的努力下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而“经典诵读”就是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诵读经典最有效的年龄段我认为是在人年幼的时期,中小学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而且人的道德、习惯、修养都在发展时期,诵读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世界文化经典,可以夯实文学基础,健全儿童人格、道德和智慧,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做出贡献。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也曾提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们黄沙坪完小就是在此大背景下以“弘扬国学经典、营造书香校园”为旨意,开展了“诵经典做君子少年”活动,师生们一起浸润在古典文化的氛围里去感受源远流长的民族优秀文化,朗读、背诵、积累、感染,积极接受中华经典文化的熏陶。二、情系校本,自编教材为了有效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带领教师到萸江学校学习了他们的先进经验,学校也组织了语文教师的专题培训,并成立校本研发编写小组,小组成员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精心研究国学经典,并进行精选汇编成校本教材我爱阅读,此次编纂工作立足我校实情及学生的学情,校本教材我爱阅读共编排六个学年的内容,每期18个课时。选定了语文课程标准优秀诗文推荐的70首古诗为主,再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发展特点选择三字经、千字文、论语成语、谚语等内容。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本方便、实用的校本读物。三、落到实处,掷地有声为保证经典诵读活动落到实处,学校制定了学期工作方案,的效果,从最初的每天中午10分钟老师带读,到把经典诵读纳入校本课程,每周一节校本课确定为经典诵读课,语文老师进教室指导、教学。还将“经典诵读”纳入到教学考核过程中,并将经典诵读的教学质量作为督导、检查、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内容。四.无心插柳,墙内开花墙外香我与小学生经典诵读结缘是在2012年,学校接到通知选送一个经典诵读节目参加县局组织的经典诵读比赛,学校把这个任务安排给了我。查阅大量资料、影像后,我将节目的主题定为“君子少年”,节目的意义是陶冶性灵,开阔心胸,端品行引领孩子们争做少年君子。学生初次接触这样的活动很新鲜也很配合,很幸运我们初战告捷拿了一个一等奖回来。第二次参赛作品主题为“月亮里的诗”,这次编排以情景展开,融入音乐、舞蹈,选编了诵月的经典古诗、宋词、现代诗、童谣等内容,通过情景剧的形式把一首首经典的诵月诗歌展示出来,参赛结果也给予了我最大的肯定(一等奖第一名)参加的学生来自各个班级,他们把排练中学到的内容分享给同学,那段时间学校掀起了一股诵读之分,所以文昌阁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水到渠成地开展起来。我深知文化熏陶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缓慢过程,学生和家长们难以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现在我们黄沙坪完小的经典诵读活动还是第一阶段:营造诵读氛围。通过老师们的鼓动宣传、言传身教和每天规定诵读时段让校园充满读经典诵美文的良好氛围。现在校园里时长可以看到三两学生在花坛旁、在树下读书的情景。 学校还鼓励家长和学生一起诵读经典,学生根据我爱阅读推荐的篇目,或读给家长听,或家长与学生互动。现阶段我校正在启动“书香家庭”评选活动,让经典诵读行动既辐射到了家庭,又使经典诗文、美文得以广泛传扬。五.经典诵读活动的重要意义在教师工作如此紧张、学生学习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诵读国学经典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问题中,我们为什么还要把经典诵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进行呢?因为这不仅仅是着眼于孩子眼前的分数,不单单是关注孩子的现在,我们眼于孩子的明天,关注他们的未来!第一、诵读经典,传承中华美德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如今的中国,在飞速的发展,如果他从来没有读过诗经、老子、论语、唐诗、宋词如果他对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优秀品质、“天下为公”的理念、自强不息”,“厚得载物”的生命厚度,“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傲气风骨、“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精神、“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共处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这一切都一无所知,他就没有资格说他是炎黄子孙!如果我们把这些精华全部丢掉,那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的根也就不存在了。一个没有了文化内涵和没有了根的民族,那又能走多远呢?第二、诵读经典,培养君子少年播种一个理念,你将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只有时时刻刻把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中华美德予以己任,将经典诵读教育放在心上,以“经典”为载体,培养文明行为习惯的同时,提高学生道德情操,使学生在经典诵读中获得文学美的陶冶,塑造纯净优雅、阳光向上的气质,让我们的学生继续呈现出彬彬有礼、谦谦君子的高雅形象。著名作家余秋雨说:“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就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仁”、“孝”、“家庭和谐”等传统价值观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对孩子们身心浸染、熏陶、化育的最佳文化盛宴。因此,诵读经典美文,引领孩子们争做少年君子,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成了我们必然的选择。第三、诵读经典,提高文化素养在学生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们接触最具智慧最具价值的经典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从而提升其文化素养、培养其人文精神。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同志曾讲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小时候读书、背书,犹如在天空布云彩,云彩积厚了,自然就会落雨。进行经典诵读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持久的大量诵读经典,能够形成一个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人一生发展的基础。“能读千赋,则能为之”、“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诵读经典,可以积累丰富的文学材料,把他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第四、经典诵读,利于健全人格现代社会包罗万象,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课堂上时常能听到不雅的网络用语等,孩子们似乎少了从前的天真、烂漫,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攀比、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做外在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开展经典诵读就是要经过长期的语言浸染、文化熏陶在他们内心种下一颗优秀的文化树苗,让经典融入孩子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第5、 诵读经典,增强记忆力。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是“口”的发音过程,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朗读更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通过自己不同的理解,眼、口、耳、心、等多种感官并用。学习语言,主要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而语言正是在反复的诵读中形成一种习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对学习能力的影响正是建立在对记忆力的拓展和优化基础上的。 第6、 诵读经典,助提高写作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的黄金时期,教师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了解语言的魅力,就能在无形中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经典与现代文的阅读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熟读而后能悟,悟而后能用,用而后能生巧,巧而后出新,诵读就是把书上的变成自己的,随用随取。用多了,自然心灵手巧,会有神来之笔、天造之功。孩子们每天读经典,耳濡目染被文化的韵味而感染,陶冶情操,丰富语汇,在作文中可以引经据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学底蕴。论语,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孔子的思想学说,甚至可以窥见孔夫子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形象;比如诫子书,我们可以感受到诸葛亮的品格高洁、才学渊博,可以领悟到他临终前对儿子的一番谆谆告诫、殷殷期盼审美观念、审美心境和审美理想,构建大审美观念,这些都需要从小培养。经典诵读,有利于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