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 外 的 价 值运动和力单元教学案例谈一、 案例背景运动和力单元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中的首单元,主要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围绕小车的运动展开的探究和制作活动。学生将研究拉力的大小怎样影响小车运动,橡皮筋的圈数和方向与小车运动的关系,小车载重以后的速度会加快还是减慢,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是什么,运动与摩擦力关系并且将自己设计和制造一辆小赛车,举办赛车会。通过有结构的探究活动,学生将认识使小车运动起来的力:重力、弹力、反作用力和反冲力,认识力的大小、小车重量和摩擦力的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还将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我们用了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共同来经历此单元的探究研讨活动。由于教材的活动性强,研究的对象“小车”又是学生们感兴趣的,再加上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富有儿童情趣的科学探究活动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探究的欲望,从而饶有兴致地参与到科学学习的整个活动之中。所以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对探究的内容保持着相当高涨的热情,并能比较认真的对问题进行实验的设计,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以及对实验过程中的数据、现象进行分析整理,最后得出结论。但回顾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每一堂课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对教学预设的冲击和干扰。现在采撷几朵意外之花,回过去看时,她们独具欣赏的价值。二、 案例描述:窗帘被拉下来后星期三上午10:50,五(1)班的科学课。我搬着电脑,走进科学专用室。刚到门口,小调皮贺立、丁遥远等三,四个男同学七嘴八舌大声嚷嚷地向我告状:“周老师,周家慧把窗帘拉下来了,你看。”我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看“咦,窗帘还真掉了。”“好好的窗帘怎么会掉呢?”“周家慧?不可能把?她可是五(1)班的 乖乖女,成绩好,人缘好,威信高。只见她一脸难过的样子,急得就差眼泪没掉下来了。我走到掉下来的窗帘前,叫周围的同学一起帮忙把厚重的窗帘折叠起来。好事的小调皮们还站在在一旁煽风点火:“哦,这下惨了,周家慧居然把窗帘拉下来了。真是大力士。”叮呤呤,上课铃响了。我示意大家回到座位上。刚好是五分钟的眼保健操时间。我轻轻地询问周家慧:“原来是她想把窗户打开,不知怎么一拉窗帘,可能用力过猛,窗帘一端的轨道套断了,里面的滑轮都掉了下来,就变成现在这样子。”“没关系,你不是有意的。”我安慰周家慧。这时她的脸上才露出放松如释重负的笑容。我们捡起洒落一地的滑轮。“咦,这不是今天我们这堂课研究的好材料吗?真是踏破铁鞋无寻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上课了,我把事情原因向大家作了简单的解释,就切入本课的研究内容“运动与摩擦(二)”,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讲到运动和摩擦力,谁能来说说运动和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 生1:摩擦力大小和表面光滑有关;生2:和物体的重量也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越轻摩擦力越小;生3:老师,我认为和物体接触面的大小也有关。师:很好,虽然我们没有针对这一点研究过,但确实是有关的,希望你自己验证一下。生4:和摩擦方式也有关。师:看来大家学得不错,这节课我们要继续研究摩擦力,你们认为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值得进一步研究?生1:我们可以研究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生2:研究摩擦力的利弊。生3:我们可以研究怎么减少摩擦力。生4:增大摩擦力的办法有哪些?师生共同确定本堂课研究的主题:以小车为例,说说生活中的摩擦力,(举例)。了解生活中摩擦力的利弊,交流在生产生活中的利用克服。增大和减少摩擦力可以采用的多种方法。课堂在同学们的交流讨论中展开。可是当我出示书本P15(右图)中的轴承,让学生分析“在车轮和轴之间安装滚动轴承,是属于增大还是减少摩擦力时,学生一下被闷住了。好问的杨明说:“老师,轴承是什么呀?在什么地方有这种轴承的?”我当即意识到,自己预设教案时忽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认识水平,轴承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太陌生了。怎么办?对了,刚才窗帘上掉下来的“滑轮”不是和轴承是同一原理吗?我当即向大家解释说:“轴承一般是运用在各种各样机器、工具的机械运动中,如自行车的两个轮胎中间也有轴承,和链子联系着。今天我们意外掉下来的窗帘上就有这种类似轴承的“滑轮”。大家看。”我把“滑轮”放在实物投影下,里面的滚珠清晰可见,陌生的轴承一下子在“滑轮”的引入下变的熟悉起来,然后,我把十多个“滑轮”分到各小组,大家好奇地观察着,交流着。“现在你们明白在车轮和轴之间安装滚动轴承,是属于增大还是减少摩擦力?”“减少摩擦力。”大家异口同声的说着。“看来,今天周家慧把窗帘拉下来是别有价值呀!”小调皮丁遥远俏皮地说。“是啊,这窗帘掉的太是时候了。”我开玩笑着。大家笑了,周家慧更是甜甜的,一扫刚才事发时的不安,拘谨和难受。书本、椅子、瓷砖的妙用“赛车比赛喽!”五(2)班的同学们兴高采烈的相互说着,手里都拿着组装好的四驱车、超车王等。“准备好,每个同学都有一次试开和两次正式比赛的机会,从起跑线出发,返回起跑线三次,时间少者为胜,班级取前五名。请各位同学准备好,到室外参加比赛。”大家欢呼雀跃的,来到赛车轨道前。几个直性子的男孩子早已按捺不住,把手中车子放在轨道上开起来。“哎呀,老师,这边的轨道碎了,有个大缺口,不能开了。”我一看轨道外圈裂开了一个8厘米左右的缺口,心想这可糟了,轨道损坏不说,这节课怎么进行呢?“用胶布好了。”人群中马上有人提议。“好,我这有。”孙世豪拿出胶布,大家你撕我粘,解决了。可没等2、3位同学试开好,弊端就出来了。胶布太软了,四驱车、超车王的速度都很快,一下撞过去,软软的胶布就会把小车给堵住。看来这办法不行。大家赶紧把胶布给拆了,旁边一位女孩子受里拿着一本科学书,机灵的姜卓昕看了,马上把书给拿来,“借我们一用。”她蹲下来,用书挡住了缺口。我当即肯定了姜卓昕的做法,男同学的兴奋细胞又活跃起来。正式比赛开始。“第一位,郭佳辉。预备,开始”赛车飞快地在轨道上行驶,一圈,两圈,2295;第二位,孙世豪,1706;哇,人群中一阵掌声呼喊;第三位朱光伟,3406;大家千姿百态的笑着。第四位李丛辉,他可是今天的种子选手,超光速马达,弹簧导轮,连装备也不一样。预备,开始赛车立刻飞跑起来,大家睁大眼睛,不时地尖叫着。“快,快。”“加油,好样的。”突然,意外发生了,堵缺口的科学书上半部分垂了下来,和赛车碰撞,赛车马上飞出了轨道。“哎呀!”大家惊奇地叫着。李丛辉更是丧气,把四驱车捡来,嘟囔着:“都是姜卓昕,弄本科学书来挡。”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下好事变坏事了,姜卓昕面露委屈的神色,其他同学有的帮忙找赛车配件,有的静静地看着我。说实话,对于又一意外,我真是失料不及,同学们都在兴致上,可不能不比呀,否则太扫兴了。我首先表扬肯定姜卓昕的做法,然后请同学们再想想办法:“周围的哪些材料适合来填补这个缺口呢?”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生1:老师,用我们以前做摩擦力实验的那块长木板好了。生2:木板太长了,挡住缺口,那又要用一个人专门扶着了,很累的。生3:那用我们的铅笔盒好了。生4:铅笔盒也要有人扶的,麻烦!生5:哈,你们看,把我们的实验凳子倒翻,用凳子面挡住就行了(马上行动)大家一看,咦,旁边还有一点缺口,会影响小车运动吗?“这行不行呀?”方便倒是挺方便的。“试试看好了。”我也将信将疑的,但总得试试吧!“好,如果由于缺口原因造成小车中途失败的,允许重来。”我讲道。“李丛辉,你快来,可以重开的。”男孩子们特别兴奋,比赛又开始了,真是不试不知道,一试还挺管用。用凳子面堵的缺口既方便不用人扶,而且稳定性也好。李丛辉1419;吴乔源1810;黄一凡2666;夏日2514比赛结束了,我宣布前五名同学进入年级段比赛,当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很快他们忘了,因为还有7分钟时间是给他们自由追尾。车轮与轨道的摩擦声,马达的转动声,同学们的欢呼声,此时我也陶醉在其中,我浮想联翩地认为:孩子们对这种玩具赛车的喜爱,对速度的追求,其实和成人世界里的越野文化不断挑战,勇于突破,追求无极限,冒险刺激等不都有相同因素吗?“老师,你看这块瓷砖。”我回过神来,只见内向的徐豪手中拿着一块白色瓷砖,“这是我从旁边花坛中找到的,我在水泥地上磨过了,大小和缺口差不多,用它去堵缺口好了,那下个班级不用凳子了。”我心里暗暗窃喜,真聪明呀!虽然徐豪没有参与赛车比赛,但这块瓷砖不就是他另一层面的参与吗?下课时,我和徐豪及几位男生把瓷砖装在缺口处,一开始还有点大,我们又磨掉一些,直到刚好吻合,再用透明胶粘牢,大家开心地笑了。捡来的螺旋浆星期四下午第三节,五(4)班科学课给小车安个螺旋浆。在大家讨论螺旋浆的功能后,我们动手安装螺旋浆小车。这时急性子的王嘉倩跑过来告状“我的小车二个轮胎不见了,肯定被人偷去了。”“那怎么办?你和同桌拼着组装一辆吧!”“不行,我要自己装。你给我两个轮胎。”“我真的没有多余轮胎。”“那你到何付凯(她同桌)地方去拿两个,让我来做。”王嘉倩使出她惯有的任性霸道和不依不饶。“怎么可以这样呢?”“那算了,我不做了。”说完,王嘉倩把手中拿着的螺旋浆扔进了纸篓。真是个“刁蛮的公主”,我心想,反正她是这样的人,我们似乎也习惯了。大家安静的制作着,我在各小组之间查看边指导,陈子晗对我说他材料袋中螺旋浆没有,怎么办?我想起王嘉倩扔掉的螺旋浆,示意陈子晗去捡来,权当“废物利用。”事不凑巧,眼尖的王嘉倩看到陈子晗捡走了她的螺旋浆,马上从座位上跑过去,抢了过来,课堂丢进了小石子,“波折”荡漾开来。大家都指责王嘉倩,“既然你自己不要做,扔掉了,干嘛还要来抢。”“对呀,去拿来好了。”“王嘉倩真是不讲理。”班级的舆论果然是把利剑,直击王嘉倩,当然她早已习惯一意孤行,而且你越硬她也越犟。“就是不给他,我自己做其它的东西。”我一看王嘉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模样,心想:“吃软不吃硬。”于是我示意大家安静。“请问,当一方缺少两个轮胎,一方缺少螺旋浆,为了完成一辆完整的螺旋浆小车,我们该采取什么办法呢?”同学们显然明白我的言下之意,都说:“两人拼起来。”“对呀,我们科学课上老师经常强调合作,难道你们不知道合作的好处?”“陈子晗,发扬一下男士风度,把轮胎借给她。王嘉倩,你愿意和陈子晗合作吗?”“愿意。”看我没批评她,王嘉倩反而觉得不好意思起来,课堂恢复了平静。在安装完小车后,我们对橡皮筋圈数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作了对比研究。最后一个环节是“比比谁的小车跑得远”。结果王嘉倩和陈子晗合作的六轮螺旋浆小车夺得了第一。虽然大家对他们的“六轮车”有点见意,说不公平,但总的来说同学们都被六轮螺旋浆车吸引了,因为这一组合实在太有创意,威力十足。在课的总结里,我让大家谈谈感受。生1:螺旋浆小车绕像皮筋圈数多,开得距离远。生2:如果我们把几辆小车组装起来,多几个螺旋浆产生的反作用力也大,小车开得更远。生3:人多力量大。其中王相淳的回答最具精辟,“给别人一个机会,也是留给自己一个机会。”我想这堂课里,让孩子们感受到的不应该仅仅是橡皮筋绞紧圈数与小车运动的关系,更多的是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处理同学之间矛盾的方法和相互支持的力量。三、 案例分析:在上面描述的三个案例中,我分析他们具有以下几个共同之处:1、都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超出教学预设所发生的意外事件,直接关系影响着当堂课的继续;2、事件的主人公都是学生,他们在意外事件发生的时候,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情感;3、意外事件的发生都需要教师因势利导,运用教学机智做出最好引导,化干戈为玉帛;4、每一个小案例中,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即课堂生成性资源。我们除了关注本学科相关的内容外,不可忽视学生道德情感的教育引领。四、 案例反思:1、多一份平和的心态对待我们遭遇到的每一次邂逅的意外每一次意外事件发生的时候,当事者学生和教师的心理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如果是有利于教学的,正面的意外,我们学生往往会表现出高兴,骄傲,成功感等心理特征,教师也是乐于接受。但很多时候的意外,是由学生的错误造成,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气质,会有不同的反映。然大多数学生都会表现出不安、焦虑、烦躁、难过、害怕,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我们教师处理每一次意外事件都要抱着一种平和的心态,先调整控制自己情绪。正如马卡连柯说的那样,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不能成为好教师,而要做到控制自己的情绪首先就需要修炼超越自我的宽容心态,仁慈厚爱地悦纳学生的错误,学会聆听。这一点我认为是随着个人阅历和修养的提高,对学生和自我的不断认识了解而会趋于完善,成熟。2、意外的背后是什么让意外产生智慧,挖掘潜能在我们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科特征,遇到各种各样人为或环境材料等引发的意外事件是很多的,有的和我们的教学完全不相关,我们可以采取回避、淡化的态度处理;有的和我们的教学有点相关,可以采用引导迁移的方法;而对于直接影响教学进程的意外,我们要善于利用,挖掘包含的教育教学资源。往往突发的意外事件给学生会带来更强烈的印象和教育力度,学生主体性的参与也会更强烈。如上述中讲到的学生寻找各种材料工具来修补那个缺口就是主体性参与的体现。当然,只有学生们在内心深处产生自我的需求,才会激发他们的探究创造潜能。3、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宽容,相互支持,创造奇迹每一个科学老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都非常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而合作的目的显性地看是为了实验完成,结论得出。其实,我们忽视了合作更深层次的意义。真正的合作,会让我们的心灵在合作过程中有归属感,责任感,信任感,从而爆发出强大的潜能,创造奇迹。在案例“捡来的螺旋桨”中,王和陈本是对立双方,由于材料和教师同学的引导,结成合作体,互相信任,创造了“超速六轮螺旋桨小车”。当然,我们教师要让孩子有合作的机会,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合作方法,(倾听、参与、交流、整和等)体验到实实在在的合作的快乐收获,正面引导孩子在合作过程中所表现的不良情绪态度,及时进行个体交流辅导,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心态。“创造一种每个人都能相互支持、对别人的想法和能力表示欣赏的氛围,能将一个班级或其他任何一个需要团队协作的地方改造成完全不同的世界。”意外始终伴随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让我们从容面对,让意外产生意外的价值!科学课中的“怎么办”作者:戴建国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42 更新时间:2007-3-26近日听了两堂常态下的科学课,执教者精心准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课上得很实在,由此也暴露了科学课堂教学中客观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但这真实的遗憾更能引起我们对科学这门基础性、综合性课程的思考。实验现象有较大误差怎么办?在研究摆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假设影响摆的摆动快慢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并让学生自主选择先研究哪一方面,这些都是课堂教学中非常成功的地方。当学生研究“摆幅的大小可能影响摆的摆动次数”时,他们很投入,为了能得到准确的数据,他们不厌其烦连续实验五次,这真是我们科学课上要达到的情感目标,即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可是在整理实验所取得的数据时,结果令我们失望:改变了摆幅的大小,十个小组只有两个小组前后结果相同,其他八个小组有的摆幅大次数多,摆幅小次数少,有的却相反。面对这样的结果,执教老师感到很难展开讨论,也很难让学生接受“摆幅的大小不会影响摆摆动的快慢”这一结论,而如何体现教学机智,体现科学的求实精神,因为对事物地发展趋势、运动变化做出预测,然后客观的从事实中去求“是”,是社会发展要求人们应搞具备的科学素质,这正是接下来教师所要做的,可惜,执教老师则来了个“缓兵之计”,把这个生成的教学资源搁在一边,原来,教师担忧的是四十分钟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学时间不够怎么办?好多科学课往往要通过学生的实验来验证有关的科学问题,这就是学生的探究活动,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能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一些科学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研究大多是属于求证型的,大致要经过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这几个阶段,当学生经历了一个个的探究活动,对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技能和科学精神是很有帮助的。可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不足,实验操作要领掌握不够,实验材料准备不充分,实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不到位,对实验现象分析不一致等,往往四十分钟感到很快过去。像上述应用对比实验,揭示摆的秘密,准确无误的实验操作至关重要,但由于学生对信号反应的准确性较弱,在操作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或受好奇性的支配或仪器使用不当,出现操作有误,就显得十分正常的,十分需要教师去积极引导,作进一步的实验,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但教师往往考虑的是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只能“望时兴叹”,草草收场,学生兴致未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