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一、 作用、原则和编制依据:由于矿区范围内煤层赋存条件较好,储量丰富,为充分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淘汰落后生产力、优化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矿井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水平和矿井安全保障能力,延长矿井服务年限,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本设计在严格执行上栗县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上栗县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编等有关规程、规范的基础上,根据矿井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情况,矿井资源储量和矿井现有条件和状态,在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因地制宜,生产环节简单,工程量小,投资省、见效快。编制依据1、江西省煤矿设计院2018年6月编制上栗县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2、江西省煤矿设计院2018年7月编制上栗县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编。3、江西省煤炭行业管理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安监总煤装2018146号文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通知赣煤行管字2018134号文);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833号)。7、煤炭工业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装备配置标准GB 50581-2018)8、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GB/T50518-2018);9、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标准GB/T 50554-2018);10、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 50383-2006);11、煤矿井下排水泵站及排水管路设计规范GB 50451-2008;12、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417-2007;13、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14、煤矿安全规程2018版)、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50399-2006)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和规定;二、 矿井及改扩建工程简况1、工程简况:上栗县杨岐乡杉窝煤矿位于上栗县城南东125方位,直距约9km,矿区有简易公路与319国道在南源相连,至上栗县城14km,至萍乡市30km,该矿井由江西省煤矿设计院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0.6Mt/a,采用平硐开拓。利用现有+480m平硐为回风平硐,利用矿区范围内已施工的+428.91m平硐为主平硐,开采矿区内+430m标高以下煤层。由于矿井煤层大多赋存在+400+200m标高,设计采用平硐暗斜井开采,初期自+428主平硐内开口布置主、副暗斜井至+270m标高作井底车场及相关硐室。主暗斜井兼作采区轨道上山、副暗斜井兼作采区回风上山,通过+430m运输石门将主暗斜井与主平硐连通,通过+430m回风石门及+430+480m回风斜巷将副暗斜井与+480回风平硐连通,形成生产系统。后期在2煤底板布置轨道下山及回风下山至+200m标高,开采+270m+200m标高煤层。主暗斜井及后期轨道下山倾角28,采用单钩串车混合提升,担负矿井的煤、矸提升,材料设备下放,人员上下、并铺设排水管路,副暗斜井及后期回风下山倾角28。主平硐及回风平硐均作为矿井安全出口。地质水文简况:2、区域地质A、区域地层杨岐山矿区出露的地层自新至老有白垩系上统南雄组K2n)、三叠系上统安源组T3a)、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B、区域构造上栗县杨岐乡杉窝煤矿位于前古塘矿区西南部,北为九岭隆起,南为武功隆起,前古塘煤矿区位于两个隆起带之间的萍乐凹陷带西端北侧,处于长坪-杨岐山复向斜的东部,北西为澄潭江-东风界复向斜,南东为峡山口-东源复向斜。前古塘煤矿区所在的萍乡北部地区自印支运动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区域构造呈现极为复杂的构造景观,主要构造线在平面上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向西宽背斜窄,多为隔档式褶皱类型,得出产状变化大,且长出现倒转。断裂发育,段层面多倾向南东且多为走向断层,主要含煤地层为龙潭煤系和安源煤系,安源煤系则缺失底部砾岩亚段。九岭推覆构造的前缘到达前古塘煤矿区北部。C、矿区地层杉窝煤矿矿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Q)、三叠系上统安源组三丘田段T3a3)、三叠系上统安源组三家冲段T3a2)、三叠系上统安源组上统紫家冲段T3a1)、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有新至老描述如下:a、第四系Q)分布于冲沟、坡脚。灰色、杂色坡积物、残积物,由历史、砂土、亚砂土、亚粘土组成。,厚度010m,平均5m。与下部地层不整合接触。b、三叠系上统安源组三丘田段T3a3)出露于杉窝煤矿矿区范围北部一带,中上部为灰色深灰色粉砂岩夹细砂岩及泥岩、灰质泥岩;下部灰色菱铁质粉砂岩,含薄煤二层,底部为燧石沿岩屑,中细角砾岩或中粒石英砂岩夹灰色砂质粉砂岩。产植物化石和少量瓣鳃动物化石。厚约143m。c、三叠系上统安源组三家冲段T3a2)出露于杉窝煤矿矿区东部,由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薄层粉砂岩及细砂岩,局部含砂质条带,显平行层理,含黄铁矿、菱铁矿结核,产大量瓣鳃类动物化石及少量植物化石。厚度197.60346.50m,平均272.20m。d、三叠系上统安源组紫家冲段T3a1)出露于杉窝煤矿矿区南部、西部。有深灰色粉砂岩夹黑色泥岩组成,灰色石英砂岩,燧石岩屑中细角砾沿,夹煤层、炭质泥岩组成,产大量植物化石。平均厚度204.16m。e、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出露于杉窝煤矿矿区西南边界外附近。由青灰色泥质灰岩,局部为和灰色千枚岩,薄至中厚层状,产少量瓣鳃类及海百合茎化石,厚约300m。D、构造杉窝煤矿位于长坪杨岐山复式向斜的东段,基本构造形态为一个被一组走向正断层破坏的向斜构造。a、褶区前古塘向斜是杉窝煤矿区范围的主要褶曲构造,杉窝煤矿区范围位于该向斜的东段。前古塘向斜是被一组走向正断层破坏的向斜构造,向斜轴向N62E,向斜轴面向南东方向倾斜;北西翼地层倾角5060;南东翼倾角5085,局部具倒转现象,向斜轴部地层为安源组三丘田段,两翼地层依次为安源组三家冲段、安源组紫家冲段,安源组地层的沉积基底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组地层。由于受F1、F2走向正断层的破坏,平面上向斜南东翼三家冲段地层重复,出露变宽;北西翼三家冲段和部分紫家冲段地层缺失,出露明显变窄。b、断层杉窝煤矿矿区范围内主要发育一组基本上与地层走向一致的正断层。洪水田后古塘走向正断层:断层走向NE45NE55,倾向南东,倾角6575,地层断距约100m,出露于杉窝煤矿矿区北西角,与F3断层相交。牛脑壳大婆山走向正断层(F3:断层走向NE50,倾向南东,倾角75,断层落差约150m。F3断层使得杉窝煤矿矿区范围在向斜北翼含煤地层平面上,剖面上均出现缺乏,尤其是对安源组紫家冲段上部地层破坏较大,使向斜北翼中部砾岩之上的4、5、6煤层沿走向出露不连续,剖面上被断开。c、岩浆岩杨岐矿区南侧万杉窝处见有小型煌斑岩脉侵入三叠系下统大冶组地层中,在杉窝煤矿矿区范围内未发现有岩浆岩侵入煤系地层,未发现该岩体对煤层和煤系地层有破坏作用。综上所述本矿区构造复杂程度应属中等。E、 煤层及煤质a、煤层矿区范围主要含煤地层有三叠系上统安源组三丘田段(T3a2、三叠系上统安源组紫家冲段(T3a1。本矿井范围三丘田段仅含不可采薄煤层,主要含煤地层为三叠系上统安源组紫家冲段(T3a1,出露于杉窝煤矿矿区南部、西部,主要为深灰色粉砂岩夹灰黑色泥岩,灰色石英砂岩,燧石岩屑,中细角砾岩,夹煤层、炭质泥岩组成,产大量植物化石,平均厚度204.16m。紫家冲段含煤地层可分为9层。1)、三家冲段底至6煤顶,厚8.9346.55m,平均32.99m。深灰色粉砂岩夹灰黑色泥岩,夹14层细砂岩,顶部多为灰色砾岩,6煤为局部可采煤层厚01.40m,平均0.57m。2)、煤底至5煤层顶,厚11.2240.77m,平均30.33m。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岩为主,夹一层灰色石英细砂岩或中砾岩。5煤厚01.27m,平均0.53m,见有零星可采点。3)、煤层底至4煤层顶,厚12.3978.77m,平均43.05m。灰黑色粉砂岩为主,夹16层灰色石英细砂岩及一层中砾岩。4煤层厚01.73m,平均厚0.69m,为局部可采煤层。4)、4煤层底至中部砾岩顶,厚5.1428.00m,平均13.13m。以灰黑色、深灰色粉砂岩为主,夹灰黑色泥岩,夹砂质条带及薄层细砂岩。5)、中部砾岩,厚1.5339.14m,平均12.05m。灰色、深灰色细中角砾岩,砾石成分以燧石为主,次为石英、硅质岩屑,砂岩屑,硅质胶结,夹薄层粉砂岩。为辅助对比标志层。6)、中部砾岩底至3煤顶,厚15.7231.18m,平均22.56m。深灰色粉砂岩,夹泥岩、细砂岩。3煤厚0.302.36m,本区平均1.5m。为全区大部分可采煤层。7)、3煤底至2煤顶,厚6.5635.19m,平均16.85m。以深灰色、灰黑色粉砂岩、泥岩为主,夹一层灰色石英细砂岩或砾岩。2煤层厚0.301.80m,本区平均0.81m,为本区主要煤层,局部可采。8)2煤底至1煤顶,厚6.3427.21m,平均14.65m。1煤一般为炭质泥岩为主夹煤线,一般厚0.50m。9)1煤底至大冶组顶,厚6.3423.45m,平均14.90m。灰色粉砂岩,含鲕粒细砂岩及砂质粉砂岩组成,产大量植物化石。其中本矿井主要可采煤层为2煤、3煤。2煤为杉窝煤矿主要可采煤层,该煤层位于紫家冲段下部,与3煤层间距6.5635.19m,平均16.85m,煤层顶底板均为深灰色、薄层状粉砂岩,煤层结构简单,较稳定,煤厚0.301.80m,平均1.51m。3煤为杉窝煤矿主要可采煤层,该煤层位于紫家冲段中下部,上距中部砾岩底界15.7231.18m,平均22.56m,与4煤层的间距为47.74m,煤层顶底板均为深灰色薄层状粉砂岩,煤层结构简单,较稳定,煤层厚度0.302.36m,平均1.5m。b)、煤质肉眼观察为深灰至灰黑色,具似金属光泽,条痕深黑色,以粉煤为主,少量块煤,断口参差状,宏观煤岩组分以亮煤为主,少量暗煤、镜煤、宏观煤岩类型为半亮至光亮型。原煤煤质资料见表。煤层煤质分析结果表:煤层编号水份Mad)灰份Ad)挥发份Vdaf)全硫St,d)发热量Qnet,dMJ/kg3煤2煤1.3312.776.940.7531.29c)、煤的工业牌号及利用方向通过鉴定, 2号煤层属低中灰分、低硫分、特高热值煤;3号煤层中灰分、低硫分、高热值煤。2、3号煤类均为无烟煤。主要作民用燃料,块煤可作合成氨原料。F、水文地质a、地表水系杉窝煤矿矿区属低山丘陵地貌。山势陡峭,地形相对高差大,矿区范围内最大相对高差559.5m,地表植被茂盛,冲沟发育。矿区范围内无地表水体,在开采范围以东500m处,建有前古塘水库,坝址海拔高程630m,最大水面0.054km2,库容25万m3,汇水面积1.5 km2,对杉窝煤矿开采范围无影响。b、含水层1)、第四系孔隙含水层,灰色至杂色坡积物、残积物,由砾石、砂土、亚砂土、亚粘土组成,厚010m,含水微弱,主要为孔隙自由水,局部具承压性质,有泉水出露,但旱季多干涸,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较大,一般对煤矿的生产影响不大。2)、中部砾岩裂隙含水层:紫家冲段中部砾岩,以杂色中角砾岩为主,夹粗砂岩及粉砂岩,含孔隙,裂隙水,厚1.5339.14m,走向变化不大,沿倾向往深部有变薄的趋势,含水性差,在井下巷道中有滴水现象。C、隔水层1)、三家冲段隔水层:岩性以灰黑色泥岩为主,含少量粉砂质泥岩,夹薄层细砂岩,岩性致密,裂隙少,不含水,不透水,位于主要煤层的上方,总厚272.20m,是良好隔水层。2)、三叠系下统大冶组隔水层:由灰黄灰绿色硅泥质灰岩,板状泥岩组成厚约300m,是三叠系上统安源组含煤地层的沉积基底,是良好隔水层。d、矿坑充水条件1)大气降水:是杉窝煤矿矿坑充水的主要因素,矿坑涌水量与大气降水有很强的相关性,矿坑涌水量随大气降水的变化而变化。雨季矿坑涌水量可以是旱季的35倍。2)老窿采空区水:由于老窑采空区多与地表连通,大气降水很容易沿采空区顶部裂隙进入井下,部分采空区、老窿形成了含水体,是矿坑充水的重要因素。3)中部砾岩裂隙水:中部砾岩厚度不大,含水较弱,对矿坑充水影响不大。e、断层导水性杉窝煤矿区范围内发育一组走向正断层,断层断距落差)不大,末发现这组走向正断层有连通区域含水层的迹象。总上所述,杉窝煤矿区范围内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大气降水为主要的矿坑充水因素,由于矿区范围内老窑开采历史悠久,老窑开采深度不明,采空区、老窿可能形成较大的含水体,是煤矿生产的一大隐患,因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探放水工作,尤其是生产巷道接近老窿和开采边界,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f、预计矿坑涌水量根据矿井储量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本区矿坑涌水量为:正常涌水量为10m3/h,正常涌水量为15m3/h,在扩界后的范围内设计采用比拟法估算+270m水平开采区的涌水量。计算公式为 Q=Q0式中:Q0目前水量):正常涌水量10m3/h 最大涌水量15m3/hF0杉窝煤矿目前开采平面积)=63640m2;F杉窝煤矿+270m以上储量计算平面积)=116480m2。计算结果: Q正常=Q=10=13.5m3/h Q最大=Q=15=20.3m3/h考虑受深部断层的影响,矿井水量可能有所增加,设计按照正常涌水量为15m3/h,最大涌水量为25m3/h。g、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根据矿井储量报告及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设计认为本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为二类二型,即以裂隙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类型的矿床。综上所述:地质报告及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认为本区为直接含水层含水空间特征及直接含水层的富水性、补给条件,本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设计结合矿井地质报告及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综合分析,本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大气降水为主要的矿坑充水因素,由于矿区范围内老窑开采历史悠久,老窑开采深度不明,采空区、老窿可能形成较大的含水体,是煤矿生产的一大隐患,因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探放水工作,尤其是生产巷道接近老窿和开采边界,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G、瓦斯2009年上栗县杨岐乡杉窝煤矿进行了瓦斯等级鉴定,鉴定结果见表3-2-1。矿井未进行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及煤层透气性等测定,揭煤后应尽快进行瓦斯等级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等进行测定。杉窝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表年度CH4绝对涌出量m3/min)CH4相对涌出量m3/t)CO2相对涌出量m3/t)瓦斯等级批复单位或文号20092.0219.6626.50高瓦斯赣煤行管字2009170号H、煤尘爆炸性及煤层自燃倾向性根据江西正源矿用设备安全监测站2018年9月鉴定,2、3号煤层煤尘无爆炸性,自燃倾向性为不易自燃,鉴定结论见表3-2-3。该鉴定结果未标明取样地点、取样表高等,矿井新水平揭煤后应重新取样进行煤尘爆炸性及自燃倾向性鉴定。杉窝煤矿煤层鉴定资料表煤层编号Mad%)Ad%)Vdaf%)TRt/m3)St,d%)火焰长度吸氧量ml/g干煤)爆炸性自燃倾向性3号1.8420.704.851.900.6301.11无爆炸性不易自燃2号2.4429.754.711.980.5301.30无爆炸性不易自燃I、 煤层顶底板杉窝煤矿矿区范围内主要煤层顶底板均为粉砂岩,较致密,中等到硬度,煤巷容易支护、维修,垮塌冒落现象不多,在原“报告”中304孔施工发现距3煤顶1.80m以上有2m左右泥岩岩芯比较破碎,与靠近F2断层有关。综上所述,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J、 地温杉窝煤矿矿区范围内未见地温异常现象,与邻区对比,恒温带温度18.16,地温梯度为1.82/100m,属正常地温区。三、施工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工作A、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贯彻上栗县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上栗县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编等有关规程规范。B、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单位共同编制单项工程施工作业规程、措施。C、工程技术人员要保证做好施工图的供应。D、测量利用原有的测量基点和井筒十字桩及其现有巷道坐标资料。2、工程准备A、场地平整利用现有的工业广场具备施工条件,不需要较大的平整工作。B、供电利用矿现有10/0.4kV变电所,供主扇、绞车、压风机、水泵等电气设备用电。C、供水利用矿现有的生活、工业用水。D、地面排水地面排水利用现有的地面排水系统。E、临建设施利用矿现有的设施,不再建设新的设施。F、通讯利用矿现有的程控电话交换机,负责井口、各车间及办公室、井下的通讯联络。G、测量利用原有的测量基点和井筒十字桩及其现有巷道坐标资料。3、物资准备A、掘进工作面所需要的设备掘进工作面设备配置表一班二班三班四班一、矿井1原煤生产工380井下配合工人9777301.338地面工人664201.25252管理人员443111.213原煤生产人员合计343031241263服务人员955191.4264其他人员533111.415人员合计4838392415619792 / 92矿井安全劳动定员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安全监测、安全救护等专职人员,按岗位本矿井共需安全劳动定员83人。其中:安全专职人员68人,安全管理人员15人;生产中可根据实际的安全人员需求做相应调整。本煤矿安全专用工程设施劳动定员包括:a、矿井通风、粉尘检测专职人员;b、矿井防尘、防爆、隔爆工程设施操作、维护专职人员;c、矿井安全装备和仪器仪表保管、维护、收发专职人员;d、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巡视、维护专职人员;e、井上、下消防材料库硐室)材料、器材发放、保管专职人员;f、瓦斯抽放工程人员;g、瓦检员;h、安检员;i、防突人员;j、防灾工程人员;k、防灭火人员l、井口急救站医护人员m、特殊电工。o、放炮员;p、绞车工;q、技术人员;r、辅助矿山救护队员。矿井安全劳动定员表序号工种或岗位定员人数在籍 系数在籍 人数一班二班三班合计一安全专职人员1通风、粉尘检测人员11131.342防尘、防爆、隔爆工程设施操作、维护人员11131.343安全装备和仪器仪表保管、维护、收发人员11131.344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巡视、维护人员11131.345井上、下消防材料库材料、器材发放、保管人员11131.346瓦斯抽放工程人员22261.277瓦检员11131.348安检员11131.349防突人员22261.2710防灾工程人员11131.3411防灭火工程人员22261.2712井口急救站医护人员1121.5313电工11131.3414放炮员11131.3415绞车工11131.34小 计1818185468二安全管理人员1矿级管理5552辅助矿山救护队员101010小 计1515总 计3318187983B、培训工作a、培训人员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实行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实施。必须经安全培训,取得煤炭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安全资格证书。未经培训的人员,不许指挥生产,不准上岗操作。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每年应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本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5)、煤矿瓦斯检查工、井下爆破工、安全检查工、主提升机操作工、井下电钳工、采煤机司机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参加具备相应资质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组织的安全作业培训,经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6)、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的考核,由特种作业人员或用人单位或培训单位向当地负责特种作业人员考核的单位提出申请,经考核单位考核合格的,发给特种作业证。b、培训内容国家有关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及有关行业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b安全生产的管理的基本知识、方法与安全生产技术,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c重大事防范、应急救援措施及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d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e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b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劳动卫生知识和安全文化知识,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c工伤保险的法律、法规、政策;(d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方法;(e事故现场勘验技术、以及应急处理措施;(f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方法;(g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h典型事故案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b矿井简况、工作环境及井下危险因素,所从事工种可能造成的职业健康伤害和伤亡事故,该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c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和撤离现场的责任、义务与权利;(d应急救援预案和发生瓦斯爆炸、水害、火灾、顶板等灾害的自救、互救方法与避灾路线;(e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f自救器等安全逃生装备和设施的使用与维护;(g入井需知、通风安全系统、报警系统和安全指示标志;(h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性质、危害及瓦斯积聚的预防;(i其它相关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本领,包括:1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政策;2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3安全生产管理经验;4典型事故案例。(b对新从业人员,应进行矿、区队、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1矿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是: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作业场所和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关事故案例等。2区队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是:本车间(工段、区、队安全生产状况和规章制度;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事故案例等。3班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生产设备、安全装置、劳动保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事故案例等。4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是:安全生产新知识、新技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事故案例等。C、培训计划a、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b、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c、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d、煤矿井下新职工上岗前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少于72学时,考试合格后,必须在有安全工作经验的职工带领下工作满4各月,再经考试合格后方可独立工作。e、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车间(工段、区、队安全生产教育培训。f、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由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g、要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对在岗的从业人员应进行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是:安全生产新知识、新技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事故案例等。结合矿井实际生产情况,由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建立年度培训档案,培训内容、记录要完善。批准的安全技术培训计划,应同企业的其它计划一样,必须保证完成。h、培训计划a)、每年分两期对井下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第一期培训:培训时间:每年3月15日22日讲课教师:培训对象:井下各工种作业人员培训内容:1、煤矿安全规程) 2、安全生产法、各级政府及行业部门文件和会议精神第二期培训:培训时间:每年8月15日22日讲课教师:培训对象:井下各工种作业人员培训内容:1、煤矿安全规程) 2、安全生产法、各级政府及行业部门文件和会议精神 3、十五项规程制度 4、采掘作业规程 5、各工种技术操作规程b)、日常安全教育活动1)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和一般教案方法一样,多种多样,各有特色。在应用中要针对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灵活选择。安全教育可采用讲授法。实际演练法、案例研讨法、读书指导法、宣传娱乐法等。2)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的形式有:每天的班前后会上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活动日;安全生产会议;各类安全生产业务培训班;事故现场会;张贴安全生产招贴画、宣传标语及标志;安全文化知识竞赛等。四、建设施工方案1、井筒施工方案设计矿井主平硐及风井均为利用井筒,巷道断面不满足要求的应予以刷大。主平硐及风井均可作为安全出口。井筒特征见表1-1利用的巷道断面,人行道宽度不能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时,必须予以扩刷。矿井主井及回风井为均为利用,主暗斜井断面见图1-1-1,运输、回风石门断面见图1-1-2,轨道、回风上山断面见图1-1-3。图1-1-1 主暗斜井断面图图1-1-2 主平硐、主要运输巷、回风石门、主要回风巷断面图图1-1-3副暗斜井、轨道、回风上山断面图 表11 井 筒 特 征 表顺序指 标单位井 筒主平硐风 井平硐)1井口座标:Xm30800653080216Ym3848584538485900Zm+428.91+4802井筒方位角15249113倾角334井底标高m5长度m11106106井筒规格净m2500257023002450掘m27002750240025507井筒断面净m25.54.9掘6.65.78支护方式锚网砼)锚网砼)9井筒装备2.5t蓄电池电机车井口防爆门备注利用利用2、采区巷道施工方案在+428主平硐内开口布置主、副暗斜井至+270m标高作井底车场,主暗斜井兼作采区轨道上山、副暗斜井兼作采区回风上山,通过+430m运输石门将主暗斜井与主平硐连通,通过+430m回风石门及+430+480m回风斜巷将副暗斜井与+480回风平硐连通,形成生产系统。设计回采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选用DZ18-25/100Q型单体液压支柱,最大支撑高度1800mm,最小支撑高度1080mm,行程720mm,额定工作阻力250kN,额定工作液压31.16Mpa,初撑力153.5 kN,配备HDJA-1000型铰接顶梁,排距0.8m,柱距1.0m。最大控距4空,最小控顶距2空。端头支护选用DZ22-25/100Q型单体液压支柱,最大支撑高度2200mm,最小支撑高度1440mm,行程760mm,额定工作阻力250kN,额定工作液压31.16Mpa,初撑力153.5 kN,配备HDJA-1000型铰接顶梁。3、施工顺序根据施工条件和技术装备,管理水平等因素,井巷施工月成巷进度如下:斜巷)井: 60m/月岩石平巷: 70m/月煤层平巷: 100m/月切 眼: 80m/月矿井移交标准为完成设计全部井巷工程施工、安装好提升、运输、通风、压风、排水、供电、消防洒水、安全监控系统等主要环节,并完善井口工业广场生产系统、安全、环保、福利等设施。按标准进行施工验收。按上述施工月成巷进度,最多时3个掘进队施工,完成全部井巷工程,井巷施工共需19个月,设备安装及试运转2个月,则矿井建井工期为21个月。详见表。 五、主体井巷工程施工方法:1.施工方法:矿井主井、风井、主要运输巷、主要回风巷、暗斜井都是利用原有巷道刷大。采用YZ-28型凿岩机打眼,3级煤矿许用炸药配1-5段毫秒雷管串联一次性起爆破岩;扒碴机出碴;平巷人力推车运输。2、作业方式:A、工作制度:“四、六制”工作制度,即每天分为四班,每班工作时间为六小时。B、循环方式:一班一循环C、正规循环作业图表:D、劳动组织见劳动组织表)工种打眼工大工)出碴工放炮员检修工班长合计人数2411193、钻眼爆破A、爆破方式:分次装药、分次爆破。B、爆破器材:炸药类别三级煤矿许用炸药放炮母线绝缘铜蕊母线雷管类别1-5段毫秒雷管放炮机型号MFd-50100)C、炮眼布置三视图: D、炮眼布置及装药量表眼号炮眼名称炮眼个数个)炮眼深度静压H(Pa效率h(%电机型号功率N(kWFBCDZ-6-NO13B215.233.7463175075YBFe225M-630x2b、工况确定1)、初期风机及网路特性曲线:效率75%;叶片角46/382)、后期a)、通风网路静压特性方程H=1.75470Q2Pa)风机及网路特性曲线见图5-2-1b)、工况点参数工况点2参数:风量:25m3/s;风压:=1097Pa=112=1.2(160+5.5=198.6(mc、初选水泵根据计算流量和扬程,选D43-307型多级离心泵3台,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水泵额定流量:Q=43m3/h,水泵额定扬程H=210m。效率:=72%;转速:2950r/min。配防爆电机: YB2225M-2、45kW、380V/660V。C、排水管路选择a、排水管直径:Dg=0.0188=0.0188=0.0830.101 (m取Dg=100mmb、排水管壁厚计算:壁厚 :取d=0.5(cm排水管路选无缝钢管D1085;吸水管选无缝钢管D1335。D、排水系统:排水管路采用2趟管路沿排水主暗斜井井筒敷设,见排水系统示意图:E、水泵运行工况点参数排水管路新管及旧管淤积后)管路特性曲线为:新管:H=166+0.011742Q2旧管淤积后):H=166+1.70.011742Q2分别作排水管路淤积前后管路特性与水泵性能特性曲线见图,及新管工况点M1和旧管淤积后)工况点M2参数如下:图5-3-2a、工况点M1新管)参数流量Q=49m3/h扬程 H=27.77=193.9m效率=68%b、工况点M2旧管)参数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