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先进事迹——托起生命的希望_第1页
血战先进事迹——托起生命的希望_第2页
血战先进事迹——托起生命的希望_第3页
血战先进事迹——托起生命的希望_第4页
血战先进事迹——托起生命的希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6血战先进事迹托起生命的希望一、责任重如山2016 年 7 月的一天,骄阳似火,暑气逼人。常德市中心血站站长屈贵顺驱车飞快地向澧县大堰垱镇驰去。昨天,他跟镇里的刘书记通了电话,并跟刘书记讲好, 趁镇里召开镇属各单位的负责人会议的机会,给他安排点时间,见缝插针宣讲无偿献血的意义和相关知识。澧阳平原的田园风光在车窗外一闪而过,他无心欣赏大自然的绝妙景致,整个心境沉浸在常德无偿献血事业工作的思索中常德市是个用血大市,人口 604 万。拥有综合、中医、专科等医院 49 家;各类卫生院 222 家;妇幼保健医疗机构 8 家;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1 家。年总用血量约 11 吨,在全省排名第三。自 1998 年 10 月国家颁布实施献血法 ,全国推行无偿献血制度以来,最初几年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无偿献血工作没有得到社会普遍的重视,严重阻碍了全市采、供血工作的开展,导致血源处于短缺状态,闹“血荒”现象频频发生。面临严重的“血荒”局面,市献血办、市卫生局、市中心血站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仍不能有效缓解用血紧张的矛盾。 “血荒”成了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与安全,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定时炸弹” ,血液供应曾一度拉响了“红色警报” 。2 / 16常德市中心血站成立于 1993 年 2 月,市卫生系统职工以自筹资金加借贷的方式,租用市卫生局的原食堂建立了有史以来常德第一家采供血机构。十几年来,血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一条艰辛的创业之路。在这条荆棘丛生,布满坎坷的路上,血站人克服了重重困难,一步一个脚印成长发展起来。2002 年 5 月 18 日,常德市中心血站迁至武陵区长庚路中段,占地亩,业务用房6005 平方米,固定资产 2820 万元;在职工作人员 76 名,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54 名,中高级职称 17 人。设有献血招募办、献血服务科、供血服务科、检验科、质管科、输血指导科、办公室、信息财务科、后勤科、爱心献血屋等规范完整的采供血职能机构。拥有设备齐全、功能先进、环境舒适的采血车 4 台,送血车 5 台。全自动酶免检测系统,酶标仪、大容量低温离心机、血细胞分离机,专用储血冰箱和血小板保存箱、净化台等各种先进采供血仪器近130 台件,具备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资格和较强的血液检测能力。可开展全血,机采血小板采集和制备浓缩红细胞,冰冻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冷沉淀等 10 余种成分血,采供血全过程实行计算机管理。献血者档案记录完整,血液制品跟踪服务完善。2016 年 12 月,血站血液质量管理通过了IS9001 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在市政府的重视关注下,市中心血站的硬件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具备了采供血保3 / 16障市民生命安全需要的能力。为了提高广大市民的思想认识,推进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1998 年 11 月 3 日,我市首次在原汉寿街(注:现朗州路)举办了献血法宣传一条街活动。1999 年 3 月,市政府成立无偿献血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市长刘春林任组长。2016 年 8 月、2016 年 6月,由副市长张元英、万成贞先后任组长。市政府出台了常德市公民献血管理暂行办法 ,明确市卫生局、市中心血站等单位具体承担组织发动,宣传推广采供血工作。2000 年 1 月 17 日,市政府召开无偿献血妇幼卫生工作会议,正式布署全市无偿献血工作,并下达无偿献血指导性计划。2016 年 1 月 20 日,市政府首次召开全市无偿献血总结表彰及动员大会。同年10 月 29 日,市人大四届八次会议对全市贯彻实施献血法情况开展执法检查。2016 年 3 月 18 日,市政府召开全市无偿献血工作会议,献血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和各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予以考核。市、县两级献血办相应成立,全市献血工作走上了统一管理、统一采血、统一供血的轨道。常德是个供血大市,日用量 120 袋左右,这意味着每天必须保持有自愿献血者 120 人以上。遇到突发事件,需血量更是无法估计。血液存放时间短,尤其是血小板,存放时间只有三至五天。如何保证高质及时地供应血液,切实做到不因血液问题病人不能安全平稳地走下手术4 / 16台,需要血站科学细致地进行采供血调度。屈贵顺深切地知道,血液资源奔流在人体的血管中,需要符合献血条件的自然人的积极参与配合,自觉自愿地献出自己的血液,并不是件轻松就能做到的事。由于有人受世俗观念的影响,对血液缺乏科学认识,以为血液流失等同损耗生命。也有人对无偿献血认识不高,在社会快节奏的发展中,要做的事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精力消耗在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甚至还有人认为,我无偿献血了,却让你们血站人卖钱发奖金增加福利。面对各种各样的消极因素,如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创建和谐的无偿献血环境,是摆在血站人面前的主要问题。在与那些陈腐观念的搏斗中,血站人必须站在保障市民生命安全的高度,把宣传无偿献血,确保采供血安全为己任,加强宣传力度,做好方方面面的思想工作,将无偿献血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重托汽车驰进了镇政府院子。屈贵顺跳下车,一股炙人的热浪直往身上扑,他来不及进休息室喝口水,大步跨进了镇政府大会议室,开始了激情洋溢的演讲二、真情融于血我市无偿献血工作起步较晚,1993 年市中心血站成立,到 1998 年国家颁布献血法期间,全市医疗临床用血主要依靠职业献血者有偿提供,无偿献血工作基本5 / 16处于停滞状态。 献血法颁布后,无偿献血工作开始全面启动。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这项工作的进展并不理想,医疗临床用血难以保证,全市经常出现“血荒” 。这件关系到市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领导从百忙中挤出时间召开各种专题会议,研究布署无偿献血工作。市委书记卿渐伟,市委宣传部长覃清香,副市长万成贞等市领导多次来血站检查指导工作。市长陈文浩在市长卫生现场办公会议上明确指示;血站问题要一揽子解决,无论人员问题还是设备资金投入问题,因为血液是关系到人命关天的大事。领导的重视,使许多困扰人的问题迎刃而解。市长们和卫生局长等领导亲自垂范,带头无偿献血。市卫生局局长郑家火多次献血,为推进常德无偿献血的健康发展树立了榜样。市献血办主任符中智还走上街头,宣讲献血法 ,号召市民积极行动起来,为了他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贡献出自己宝贵的血液。并亲自带领献血办工作人员到卷烟厂等单位联系无偿献血工作。领导们的决心和行动,推进了全市无偿献血活动的开展,也极大地鼓舞了血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几乎忘记了上班下班的时间概念。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日日夜夜为采血而奔忙,足迹踏遍了常德市城乡的每一片土地,崇山峻岭中晃动着他们的身影,沅澧大地回响着他们宣讲无偿献血的声音。6 / 162016 年 10 月 24 日,副站长李建华、办公室刘主任带着几个人去石门县采血。他们在县城郊区新关镇采完血,已到下午四点多种了。按时间安排,25 日上午八点在罗坪乡采血。罗坪乡离县城有一百多公里山路,坡陡弯急,晴好天气汽车也要在大山中爬行几个小时。为了明天能按时工作,他们顾不上休息,决定立即动身,可天老爷偏不作美,正要上路时,飘飘洒洒有滋有味地下起了雨。有人担心雨天行车不安全,劝他们明天再走。他们想到明天走就不能准时赶到工作现场,除了影响工作,还会因失约损害血站人的形象。他们婉言谢绝了一些好心地挽留,毅然出发了。汽车穿过雨帘,很快隐没进大山深处。车上的几个年轻人沉浸在工作的喜悦中,忙碌了一天,谁也不觉得累。他们热爱这项工作,被取得的成绩鼓舞着,高兴地谈论着一天的收获,憧憬着美好的前景,大家兴奋不已。七点多种了,深山沟黑乎乎的。明亮的车灯剌破黑暗,耀眼的光亮时而爬上山岭,时而滑到山脚,轰鸣的汽车声撕破了大山的沉寂。翻上磨市山岭下山时,突然发现有户农家修房子的砖砂堆在公路上。带着下坡惯性的汽车很快冲到了砖砂堆前,这时,一辆卡车迎面冲过来绕过砖堆抢占了车道。眼看两车就要相撞了,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司机采取了急刹车措施。突然, “轰”地一声巨响,汽车在惯性作用下撞在路边的防护桩上,一根水泥桩被连根拔起掉7 / 16下了山谷,眼看连人带车就要跌落万丈深渊,幸好汽车被另一根防桩卡住了。人们惊恐万状地从驾驶室门钻出来,看见前车轮一边已经悬空了,车底下黑糊糊一片,冷森森的风从谷底吹过来,使人感到毛骨悚然。磨市卫生院知道情况后,很快开来了救护车,将心有余悸的工作人员接到雁池休息。刘主任与司机守护在现场,当夜十多点钟修好车,他们才赶往雁池与同伴们会合。人员集合后,他们当即决定马上出发赶路。石门的同志劝他们休息一晚,因为前面的路更险,风雨交加的黑夜行车更困难。血站的工作人员考虑到山区早上可能有雾,按时赶到罗坪乡很难保证。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一定坚持要连夜走。从石门县城租车赶到的李建华果断地跳上修好的汽车,稳稳地抓住方向盘出发了。石门的同志被他们敬业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目送他们的身影消逝在黑夜中。将近凌晨一时,他们终于到了罗坪乡。大家只打了个盹,天就亮了,一个个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就开始做起了采血前的准备工作血站工作人员一心扑在事业上,服从工作大局,克服各种困难,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在大街小巷,城市乡镇之间奔波,流动采血车成了血站人坚实的流动阵地。汩汩流进病人血管中的每一滴血液,都凝聚着血站人的辛勤汗水,融进了血站人的一片真情。2016 年冬天,几名工作人员去石门太平镇采血,一直忙到下午五点多钟。工作8 / 16人员没顾上歇口气,就匆匆赶往另一个采血点壶瓶山。汽车在浓重的夜幕中行驶,嗡嗡地引擎声成了人们的催眠曲,累乏了的几名工作人员打起了瞌睡。迷糊中,汽车猛烈地颠簸了一下,车上的人全惊醒了,一个个跳下车,发现汽车陷进了泥坑中,汽车发怒似地吼叫了一阵,除了溅起一片泥星,却不能爬起来。大伙见状,有人在地上摸石头往坑里扔,有人则去找农家借锄头。掏出了稀泥,车子还是爬不上来。这时,有人摸到了堆在公路边的水泥砖,连忙找到物主想买几块垫在车轮下。尽管大伙讲尽了好话,出人意科的是当这位朴实的山民弄清他们是血站的工作人员后,居然每块砖开价二十元,一分也不能少。他们做的工作这样不被人理解,大家都觉得心里很难受。当人们七手八脚将车弄起来时,时间已是九点多了。他们跳上车,汽车在僻静的山路上行驶了三个多小时,到达壶瓶山时已是第二天凌晨了。三、名利淡如水无偿献血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的社会化工作,必须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社会合力,千方百计地将一切努力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多年来,血站人尽职尽责地坚守在自已的岗位上,不图名不为利,用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动,构筑起了一道保护生命安全的屏障;用对人民的满腔热忱,托起了生命的希望。他们不惜千言万语,不怕坐冷9 / 16板凳,用火热的心肠与人交往沟通,精心编织着心心相印的纽带;他们不辞千辛万苦,不分白天黑夜,致力营造出温馨和谐的供血环境。他们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全市无偿献血冠军周双美定期献血,从 1998 年起累计献血 8100毫升。她就是血站的一名工作人员。血站人用自己生命燃烧的光和热,照亮病人生命的旅程。2016 年 8 月,市第一人民医院有名孕妇生小孩出现了大出血。这位病人因失血过多生命垂危,需要大量输血,可是,这位病人的情况非常特殊,她的血型是 Rh 阴性稀有血型。俗称熊猫血。据有关资料显示,这种血型的人在人群中少于 3。十多年来,血站从数十万献血者中才发现 100 余人。然而,在如此有限的人群中,能与这位孕妇合血型的仅有 40 余人,而这些人还分散在常德各地。即使能找到这些人,他们的身体状况如何?哪些人能献血?哪些人同意献血?一时都难以确定。面对一长串问号,短时间内需要大量这样的血液,简直是超级难题。为了抢救这位孕妇的生命,再难的事也难不倒血站人!病人的需要,就是行动的命令,只要有 1%的希望,也要做出 100%的努力。血站人雷厉风行,立即启动了紧急方案,全站干部职工默契配合,像一架机器高速运转起来。一边利用现代化的通讯通过多种渠道与相关人取得联系,一边出车寻找需要的对象。训练有素的血站人忙而不乱,方方面面的工作在有10 / 16条不紊的进行中。很快,以血站为中心撒开了一张大海捞针的网,无线电波连接着常德城乡每个角落,飞速旋转的车轮穿棱于沅澧大地。血站人不惜一切代价,花费了无法估量的人力物力,用满腔真诚感动了献血人的良知。终于,善于攻坚打硬仗的血站人成功了,鲜红的热血流进了孕妇的血管。一双双充满温情的手,从死神的魔掌又夺回了一个鲜活的生命。人们不会忘记,2016 年春节前夕,市第四人民医院一位患白血病的病人,需要 O 型血和血小板。血小板必须在采集的鲜血中六个小时之内提取,且在特定的环境中只能保存三至五天。在洋溢着春节欢乐的气氛中,人们都沉浸在亲人团聚的欢乐里。下午七点半钟,值班人员接到医院通知,急需 O 型血液,12 个单位的血小板。血库里没有现成的血小板,值班人员心急如焚,立即将情况向站领导作了汇报。特殊时刻的特殊需要,考验着血站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病人的需要就是行动的号令。站领导当即决定立刻行动。血站人反应神速,一个个很快从充满温情的家赶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他们知道,医院需要血小板的数量,要有二十人以上的献血者才能满足,即便在平时,晚上一下联系这么多献血者都有困难,可现在放了假,一时找到这么多血源就不是件简单的事了。为了解决燃眉之急,他们集思广议,决定向新闻媒体求援,立即出动几路11 / 16人马与常德市广播电台,1068 鼎城广播电台等媒体联系,从晚上 8 点到深夜 12 点滚动播放求援广告,许多富有爱心的出租车司机、市民、乘客、甚至来城里探亲的亲友,听到求援广告后,纷纷赶到血站,慷慨地献出宝贵的血液。凌晨一时,终于采足了血液。为了保证用血安全,工作人员对血液一丝不苟地进行了检测,按程序进行分离提炼出足够的血小板,送到医院到了凌晨五点。忙碌了一夜,一个个熬红了眼睛,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时,远远近近响起了一片喜庆春节和鞭炮声。2016 年 7 月 11 日深夜十一点多钟,石门县中医院接诊了一名孕妇,因突发下腹胀疼,通过诊断,医生给他在联合腰麻下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娩出一活女婴,见胎盘膜紧密粘连,人工剥离后子宫收缩乏力出现了大出血。虽经药物纱布等填充处理,仍流血不止,生命危在旦夕。病人的情况引起了石门县卫生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立即赶往医院,迅速组织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建院、县妇产科抢救中心的领导专家会诊指导抢救。经过紧张地联合会诊救治,白衣天使们终于从死神的魔掌中夺回了病人的生命。要使病人脱离危险,还需要输注大量的 A 型全血。在充满人间真情挚爱的特殊时刻,一场抢救孕妇生命的爱心接力赛紧张有序的展开了凌晨六时,市中心血站火速将第一批成份血送12 / 16往石门途中,与石门县中医院医疗救护车对接。不到一个小时,第一批血液输完了,病人病情却没有缓解,情况十分危急。石门县卫生局局长范晓军又与市中心血站站长屈贵顺联系,市中心血站迅疾抢运第二批血液,渗透人们深情的血液源源不断地流进了病人的身体,却没有出现人们期待的效果。这时,专家们只好建议给病人输注新鲜全血。只有大量的新鲜全血,才有可能使眼看就要凋零的生命之花重新开放。病人的安危系住了血站人的心,站长屈贵顺,副站长李建华立即赶到了血站献血中心,他俩一边组织人员联系血源,准备采血器材物品,一边号召员工紧急献血。时值周末,酷暑难耐。然而,再大的困难也压不倒血站人,倾刻间,近十名工作人员纷纷来到血站服务中心要求献血。在符勇韬、魏国华、周烈等人献血时,一位身材娇小的女士秀丽的面庞露出了激动憔虑的神色,伸出胳膊果断地说:“我是 A 型血,救人要紧,快抽我的血吧!”她叫胡冬珍,从担任站长的丈夫来往的电话中知道了医院需要血液的紧急情况后,心急如焚地赶来献血了。同一时刻,石门县中医院也向全体医务人员倡议紧急献血,从凌晨六点多钟起,他们一批又一批急赴市中心血站献血。下午三时许,在市中心血站与石门县卫生局共同组织下,将采集到的 3000 多毫升鲜血及时送到了医院。病人得救了!人们用自觉无私的行动,奏响了一曲充满人间温情的乐章。13 / 16四 希望系在心走进宁静整洁的血站院子,两行鲜红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质量与安全是血站的生命线” 、 “爱岗敬业求真务实是血站人的精神。 ”沉静稳重的站长屈贵顺说,这两句话是血站干部职工对照自己工作的镜子,前一句警醒人对待工作要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的严谨,后一句则勉励人扎实勤恳努力工作的态度,血站人每天看到这两句话,就会进入良好的精神状态,用自己的行动阐释鲜红大字的意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十年来,常德的无偿献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常德市卫生局精心布署,统筹安排,为血站推动各项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了使无偿献血工作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常年坚持在常德日报 、 常德晚报等主流媒体开辟宣传栏目,介绍血液知识、输血常识、血液管理及献血方面的法律法规,推介无偿献血的先进典型。市电视台新闻、公共、都市频道每天 4 次播出无偿献血公益广告宣传片。 天气预报栏目插播无偿献血标语、图文信息频道全天 24 小时滚动“无偿献血,有益健康” 、 “无偿献血,健康保险” 、 “无偿献血、德高情深”等字幕。这种听有音,看有影的强势宣传,促进了无偿献血工作的蓬勃开展。市中心血站乘势而上,结合不同群体,不同季14 / 16节,以及不同节假日,根据市民的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总结创新形成特色,推动献血扎根校园。真诚与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同德学院,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等我市主要大专院校合作,文艺搭台,活动唱戏,激发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献血的深度广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利用名星企业的社会效应,推动无献血进工厂、进车间、进班组。利用重要节日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加入献血行列,促进了无偿献血活跃在街头。2016 年圣诞节,他们在市区步行街组织了“热血平安夜,浓情圣诞节”大型献血活动。电台同步直播献血实况,两天时间,950 余名市民自发献血,创下了我市街头无偿献血的最高纪录。在切实加强献血阵地建设,有计划实施无偿献血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同时,积极拓宽工作渠道,坚持城市街头自愿献血与农村无偿献血同时并举。大胆探索与实践中,无偿献血工作机制日趋完善。为他人奉献爱心,逐步变成了人们自觉的行动。按照卫生部“统一采血,统一供血、统一管理”的要求,确保全市医疗临床用血的安全。独特的工作性质,时代赋予的紧迫感,决定了血站无论干部还是职工对待工作如履薄冰。用血的安全,血站终身负责,发生用血事故,责任人谁也逃避不了责任。屈贵顺清楚地知道,血站不是行政机关,是个公益服务性单位,这就决定了服务态度的15 / 16好坏直接关系到工作成绩的优劣。全站干部职工,必须时刻保持优质服务的理念,把切实加大采供血管理力度,推行血液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维护献血者的合法权益看成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只有精益求精做好了方方面面的工作,严格把好采供血质量关,让人们有安全感,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广大献血者的支持。基于这种认识、特别注重强化了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