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1 证实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流行病学方法是证实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流行病学方法是 D A 现况调查现况调查 B 抽样调查抽样调查 C 筛检试验筛检试验 D 实验性研究实验性研究 E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2 实验性研究有以下特点 除了实验性研究有以下特点 除了 C A 可以证实病因假设可以证实病因假设 B 可以在临床和社区进行可以在临床和社区进行 C 先选择病例 再比较暴露因素先选择病例 再比较暴露因素 D 可以在人群中观察某预防措施的效果可以在人群中观察某预防措施的效果 E 可以在临床观察某新药或新疗法的疗效可以在临床观察某新药或新疗法的疗效 3 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 D A 尽可能减少失访尽可能减少失访 B 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 C 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 D 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 E 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 4 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与分析性研究的基本区别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与分析性研究的基本区别 C A 需要计算样本量需要计算样本量 B 需要以盲法观察需要以盲法观察 C 由研究者控制研究因素由研究者控制研究因素 D 同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同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 E 病例需要以公认的诊断标准确定病例需要以公认的诊断标准确定 5 临床试验中 某一药物的双盲试验是指临床试验中 某一药物的双盲试验是指 E A 实验组服药 对照组服安慰剂实验组服药 对照组服安慰剂 B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不知道如何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不知道如何分组 C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不知道谁是观察者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不知道谁是观察者 D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不知道谁服药物或安慰剂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不知道谁服药物或安慰剂 E 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均不知道如何分组和谁服药物或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均不知道如何分组和谁服药物或 安慰剂安慰剂 6 6 以下是临床试验效果的评价指标 除了以下是临床试验效果的评价指标 除了 B B A A 有效率有效率 B B 患病率患病率 C C 治愈率治愈率 D D 生存率生存率 E E 保护率保护率 7 7 由于实验性研究以人为研究对象 所以必须慎重考由于实验性研究以人为研究对象 所以必须慎重考 虑虑 A A A A 医德问题医德问题 B B 调查员的培训调查员的培训 C C 研究的持续时间研究的持续时间 D D 开展研究的医院开展研究的医院 E E 调查对象的样本量调查对象的样本量 8 8 为避免各种偏倚的影响 最佳的对照类型是为避免各种偏倚的影响 最佳的对照类型是 C C A A 非随机对照非随机对照 B B 历史性对照历史性对照 C C 随机同期对照随机同期对照 D D 不同医院的对照不同医院的对照 E E 不同病种的对照不同病种的对照 9 9 以下哪项研究宜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以下哪项研究宜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 C C A A 某人群某人群 HbsAgHbsAg 筛查筛查 B B SARSSARS 发病与吃果子狸关系的研究发病与吃果子狸关系的研究 C C AIDSAIDS 疫苗保护效果的评价疫苗保护效果的评价 D D 肺癌肺癌 5 5 年生存率研究年生存率研究 E 流感病毒基因变异规律研究流感病毒基因变异规律研究 1010 100100 名失眠患者接受气功疗法治疗 随访名失眠患者接受气功疗法治疗 随访 3 3 个月 个月 8080 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E E A A 气功治疗失眠有效 气功治疗失眠有效 B B 气功治疗失眠无效 气功治疗失眠无效 C C 因样本量不大而无法下结论 因样本量不大而无法下结论 D D 因观察时间不长而疗效可疑 因观察时间不长而疗效可疑 E E 因未设立对照组而无法下结论 因未设立对照组而无法下结论 1111 为探讨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作用 研究者为探讨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作用 研究者 选择了选择了 1010 万名孕妇 随机分为服用叶酸的实验组和万名孕妇 随机分为服用叶酸的实验组和 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 追踪全部孕妇的胎儿出生情况 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 追踪全部孕妇的胎儿出生情况 观察有无神经管畸形发生 这种研究方法是观察有无神经管畸形发生 这种研究方法是 C C A A 现况调查现况调查 B B 队列研究队列研究 C C 实验性研究实验性研究 D D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E E 以上都不是以上都不是 1212 如果要评价某一新疗法是否确实有效 最好采用如果要评价某一新疗法是否确实有效 最好采用 B B A A 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 B B 安慰剂对照 安慰剂对照 C C 已知有效药物对照 已知有效药物对照 D D 该药不同剂量的比较 该药不同剂量的比较 E E 人群对照 人群对照 1313 为探讨某治疗方案的疗效 先将患者随机分为为探讨某治疗方案的疗效 先将患者随机分为 A A 组和组和 B B 组 实验的第一阶段组 实验的第一阶段 A A 组接受治疗 组接受治疗 B B 组接受组接受 安慰剂 观察两组的疗效 此阶段结束后 两组患者安慰剂 观察两组的疗效 此阶段结束后 两组患者 均停药一段时间进行洗脱 之后将两组在接受治疗措均停药一段时间进行洗脱 之后将两组在接受治疗措 施上对调 施上对调 A A 组改为接受安慰剂 组改为接受安慰剂 B B 组接受治疗 这组接受治疗 这 种设计称为种设计称为 A A A A 交叉对照设计交叉对照设计 B B 自身对照设计自身对照设计 C C 历史性对照设计历史性对照设计 D D 标准疗法对照设计标准疗法对照设计 E E 以上都不是以上都不是 1414 在某药物的临床试验中为使两组具备充分的可比性 在某药物的临床试验中为使两组具备充分的可比性 研究者以研究对象的病历号末位的单双数进行分组 研究者以研究对象的病历号末位的单双数进行分组 这种方法称为这种方法称为 E E A A 完全随机化完全随机化 B B 区组随机化区组随机化 C C 分层随机化分层随机化 D D 系统随机化系统随机化 E E 未作随机化未作随机化 1515 某项临床试验结果中 以下各项参数表示临床疗某项临床试验结果中 以下各项参数表示临床疗 效的大小 除了效的大小 除了 A A A A P P 值值 B B 相对危险度减少 相对危险度减少 RRRRRR C C 绝对危险度减少 绝对危险度减少 ARRARR D D 为预防一次不良结果事件所需治疗人数 为预防一次不良结果事件所需治疗人数 NNTNNT E E 相对有效增加率 相对有效增加率 RBIRBI 1616 多选 在随机对照试验中 常见的偏倚和影响 多选 在随机对照试验中 常见的偏倚和影响 结果的因素有结果的因素有 ABCDABCD A A 选择性偏倚选择性偏倚 B B 测量偏倚测量偏倚 C C 干扰和沾染干扰和沾染 D D 依从性依从性 E E 混杂偏倚混杂偏倚 17 关于疾病预后研究 最常选择的研究设计方案是关于疾病预后研究 最常选择的研究设计方案是 D A 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 B 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 C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D 队列研究队列研究 E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 18 在预后研究中以下哪种分析方法最为常用在预后研究中以下哪种分析方法最为常用 E A 随机化方法随机化方法 B 限制限制 C 配对配对 D 分层分层 E COX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 19 小样本未分组资料计算生存率用小样本未分组资料计算生存率用 B A 寿命表法寿命表法 B Kaplan Meier 法法 C 时序检验时序检验 D t 检验检验 E F 检验检验 20 大样本分组资料计算生存率用大样本分组资料计算生存率用 A A 寿命表法寿命表法 B Kaplan Meier 法法 C 时序检验时序检验 D t 检验检验 E F 检验检验 21 某医师近来欲研究急性白血病的生存率和预后因某医师近来欲研究急性白血病的生存率和预后因 素 随访本院素 随访本院 1990 年至年至 2000 年期间诊断的急性白血年期间诊断的急性白血 病病人 并分析其发病时的临床特征 白血病类型 病病人 并分析其发病时的临床特征 白血病类型 治疗反应等 研究其预后 这一研究属于治疗反应等 研究其预后 这一研究属于 D A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B 前瞻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 C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 D 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 E 成组病例分析成组病例分析 22 白血病人依次记录有白血病人依次记录有 5 个日期 个日期 住院日期 住院日期 开始治疗日期 开始治疗日期 缓解日期 缓解日期 复发日期 复发日期 死亡死亡 日期 研究该疗法的复发率 应使用日期 研究该疗法的复发率 应使用 C A 开始日期为开始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B 开始日期为开始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C 开始日期为开始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D 开始日期为开始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E 开始日期为开始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23 白血病人依次记录有白血病人依次记录有 5 个日期 个日期 住院日期 住院日期 开始治疗日期 开始治疗日期 缓解日期 缓解日期 复发日期 复发日期 死亡死亡 日期 研究该疗法的缓解率应该使用日期 研究该疗法的缓解率应该使用 A A 开始日期为开始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B 开始日期为开始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C 开始日期为开始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D 开始日期为开始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E 开始日期为开始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24 白血病人依次记录有白血病人依次记录有 5 个日期 个日期 住院日期 住院日期 开始治疗日期 开始治疗日期 缓解日期 缓解日期 复发日期 复发日期 死亡日死亡日 期 研究该疗法的生存率应使用期 研究该疗法的生存率应使用 B A 开始日期为开始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B 开始日期为开始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C 开始日期为开始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D 开始日期为开始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E 开始日期为开始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终止日期为 25 某医院共收治白血病患者某医院共收治白血病患者 200 例 治疗后例 治疗后 100 例缓解 其中例缓解 其中 30 例在例在 2 年内复发 年内复发 20 例因复发而死例因复发而死 亡 白血病复发率是亡 白血病复发率是 D A 30 200 B 20 100 C 20 30 D 30 100 E 20 200 病例对照研究习题病例对照研究习题 1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数据如下表 其 OR 值为 病例 对照 合计 暴露 18 12 30 非暴露 13 19 32 合计 31 31 62 A 3 21 B2 33 C2 19 D0 5 E1 6 C 2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500 名病例中有暴露史名病例中有暴露史 者者 400 例 而例 而 500 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 100 例 有暴露史的发病率为 例 有暴露史的发病率为 E A 80 B 40 C 20 D 100 E 无法计算无法计算 3 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得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得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 示 示 x2 12 36 P130mg 130mg 100ml100ml 和和 160mg 160mg 100ml100ml 时 这时 这 意味着意味着 C C A A 采用前一标准时试验的假阴性率较采用后一标准采用前一标准时试验的假阴性率较采用后一标准 时更高时更高 B B 采用前一标准时试验的特异度较采用后一标准时采用前一标准时试验的特异度较采用后一标准时 更高更高 C C 采用前一标准时试验的灵敏度较采用后一标准时采用前一标准时试验的灵敏度较采用后一标准时 更高更高 D D 采用前一标准时试验的约登指数较采用后一标准采用前一标准时试验的约登指数较采用后一标准 时更高时更高 E E 采用前一标准时试验诊断糖尿病的准确程度较采采用前一标准时试验诊断糖尿病的准确程度较采 用后一标准时更高用后一标准时更高 6 6 反映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反映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 E E A A 灵敏度灵敏度 B B 特异度特异度 C C 约登指数约登指数 D D 阳性似然比阳性似然比 E E 符合率符合率 7 7 反映筛检试验信度的指标是反映筛检试验信度的指标是 E E A A 灵敏度灵敏度 B B 特异度特异度 C C 约登指数约登指数 D D 阳性似然比阳性似然比 E E 符合率符合率 8 8 诊断试验的可靠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诊断试验的可靠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C C A A 受检者的个体变异 观察者变异 医院环境变异的受检者的个体变异 观察者变异 医院环境变异的 影响影响 B B 受检者的个体变异 生活环境变异 试验方法变异受检者的个体变异 生活环境变异 试验方法变异 C C 受检者的个体变异 观察者变异 试验方法变异受检者的个体变异 观察者变异 试验方法变异 D D 医院环境变异 观察者变异 试验方法变异医院环境变异 观察者变异 试验方法变异 E E 医院环境变异 生活环境变异 试验方法变异医院环境变异 生活环境变异 试验方法变异 9 9 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 A A A A 被试验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被试验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 B B 是重复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是重复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 C C 是观察者对测量结果判断的一致程度是观察者对测量结果判断的一致程度 D 是试验结果表明有无疾病的概率是试验结果表明有无疾病的概率 E E 指病例被试验判为阳性的百分比指病例被试验判为阳性的百分比 1010 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D D A A 一般可从真实性 可靠性 效益三方面评价诊一般可从真实性 可靠性 效益三方面评价诊 断试验断试验 B B 评价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评价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 KappaKappa 值值 C C 评价诊断试验效益的指标是预测值评价诊断试验效益的指标是预测值 D D 评价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灵敏度和特异度 E E 评价诊断试验真实性的指标是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诊断试验真实性的指标是灵敏度和特异度 1111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A A A 灵敏度也称真阳性率灵敏度也称真阳性率 B B 灵敏度也称真阴性率灵敏度也称真阴性率 C C 灵敏度也称假阳性率灵敏度也称假阳性率 D D 灵敏度也称假阴性率灵敏度也称假阴性率 E E 灵敏度也称符合率灵敏度也称符合率 1212 下列哪项不是评价诊断试验的指标下列哪项不是评价诊断试验的指标 B B A A 符合率符合率 B B 相对危险度相对危险度 C C 预测值预测值 D D 似然比似然比 E E KappaKappa 值值 1313 评价某诊断试验诊断某病的价值时 研究对象必评价某诊断试验诊断某病的价值时 研究对象必 须为须为 B B A A 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和一组被金标准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和一组被金标准 排除该病的健康人排除该病的健康人 B B 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和一组被金标准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和一组被金标准 排除该病而且未患能影响试验结果的疾病的人排除该病而且未患能影响试验结果的疾病的人 C C 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和一组被金标准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和一组被金标准 排除该病的其他疾病患者排除该病的其他疾病患者 D D 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 E E 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到医院就诊的患者 1414 在在 10001000 名名 6060 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PSA 测定 该人群前列腺癌的现患率为测定 该人群前列腺癌的现患率为 1010 测定 测定 人群中有人群中有 7070 例前列腺癌病人例前列腺癌病人 PSAPSA 检查异常 该资料检查异常 该资料 能否计算能否计算 PSAPSA 检查的灵敏度检查的灵敏度 C C A A 不能 因为没有非患者人数不能 因为没有非患者人数 B B 不能 因为没有患不能 因为没有患 者人数者人数 C C 能 因为可计算患者人数能 因为可计算患者人数 D D 能 因为可计算非患能 因为可计算非患 者人数者人数 E E 以上都不对以上都不对 1515 在在 10001000 名名 6060 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PSA 测定 该人群前列腺癌的现患率为测定 该人群前列腺癌的现患率为 1010 非患 非患 者中有者中有 9090 人人 PSAPSA 检查异常 该资料能否计算检查异常 该资料能否计算 PSAPSA 检检 查的特异度查的特异度 D D A A 不能 因为没有非患者人数不能 因为没有非患者人数 B B 不能 因为没有患不能 因为没有患 者人数者人数 C C 能 因为可计算患者人数能 因为可计算患者人数 D D 能 因为可计算非患能 因为可计算非患 者人数者人数 E E 以上都不对以上都不对 1616 在在 10001000 例例 6060 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PSA 测定 该人群的前列腺癌病人中有测定 该人群的前列腺癌病人中有 7070 例例 PSAPSA 检检 查异常 非患者中查异常 非患者中 9090 人人 PSAPSA 检查异常 该资料能否检查异常 该资料能否 计算计算 PSAPSA 检查用于该人群前列腺癌筛检时的阳性预测检查用于该人群前列腺癌筛检时的阳性预测 值值 A A A A 能 因为有能 因为有 PSAPSA 检查异常者数检查异常者数 B B 能 因为有能 因为有 PSAPSA 检查正常者数检查正常者数 C C 不能 因为没有该人群的总人口数不能 因为没有该人群的总人口数 D D 不能 因为没有该人群的病例数不能 因为没有该人群的病例数 E E 以上都不对以上都不对 1717 在在 10001000 名名 6060 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PSA 测定 该人群前列腺癌的现患率为测定 该人群前列腺癌的现患率为 1010 该病 该病 患者中有患者中有 7070 例例 PSAPSA 检查异常 该资料能否计算检查异常 该资料能否计算 PSAPSA 检查的粗一致性检查的粗一致性 A A A A 不能 因为没有非患者人数不能 因为没有非患者人数 B B 不能 因为没有患不能 因为没有患 者人数者人数 C C 能 因为可计算患者人数能 因为可计算患者人数 D D 能 因为可计算非患能 因为可计算非患 者人数者人数 E E 以上都不对以上都不对 1818 在在 10001000 名名 6060 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PSA 测定 该人群前列腺癌的现患率为测定 该人群前列腺癌的现患率为 1010 该病 该病 患者中有患者中有 7070 例例 PSAPSA 检查异常 该资料能否计算检查异常 该资料能否计算 PSAPSA 检查的阳性似然比 检查的阳性似然比 A A A A 不能 因为没有非患者人数不能 因为没有非患者人数 B B 不能 因为没有患不能 因为没有患 者人数者人数 C C 能 因为可计算患者人数能 因为可计算患者人数 D D 能 因为可计能 因为可计 算非患者人数算非患者人数 E E 以上都不对以上都不对 1919 在在 10001000 名名 6060 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PSA 测定 该人群前列腺癌的现患率为测定 该人群前列腺癌的现患率为 1010 患者 患者 中有中有 7070 例例 PSAPSA 检查异常 非患者中检查异常 非患者中 9090 人人 PSAPSA 检查异检查异 常 该资料能否计算常 该资料能否计算 PSAPSA 检查的约登指数检查的约登指数 A A A A 能 因为具备计算条件能 因为具备计算条件 B B 能 因为可计算非患者人数能 因为可计算非患者人数 C C 不能 因为没有非患者人数不能 因为没有非患者人数 D D 不能 因为没有患者人数不能 因为没有患者人数 E E 以上都不对以上都不对 共同题干共同题干 20 20 21 21 将一子宫颈癌筛检试验应用于将一子宫颈癌筛检试验应用于 400400 名经活检证实名经活检证实 患子宫颈癌的妇女和患子宫颈癌的妇女和 400400 名未患子宫颈癌的妇女 子名未患子宫颈癌的妇女 子 宫颈癌妇女中有宫颈癌妇女中有 100100 人出现阳性结果 未患子宫颈癌人出现阳性结果 未患子宫颈癌 的妇女中有的妇女中有 5050 人出现阳性结果 人出现阳性结果 2020 该试验的灵敏度为该试验的灵敏度为 C C A A 8888 B B 6767 C C 2525 D D 5454 E E 5656 2121 该试验的特异度为该试验的特异度为 A A A A 8888 B B 6767 C C 2525 D D 5454 E E 5656 A A 灵敏度高些灵敏度高些 B B 特异度高些特异度高些 C C 粗一致性高些粗一致性高些 D D 约登指数低些约登指数低些 E E 约登指数高些约登指数高些 问题问题 22 22 23 23 2222 漏诊可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时 要求诊断试验漏诊可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时 要求诊断试验 A A 2323 误诊可给病人造成严重精神负担时 要求诊断试验误诊可给病人造成严重精神负担时 要求诊断试验 B B A A 约登指数升高约登指数升高 B B 特异度升高特异度升高 C C 阳性预测值升高阳性预测值升高 D D 阴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升高 E E 灵敏度升高灵敏度升高 问题问题 24 24 25 25 2424 两个诊断试验串联时 可使两个诊断试验串联时 可使 BCBC 2525 某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升高时某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升高时 A A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Screening Screening 筛检筛检 通过快速的检验 检查或其他措施 通过快速的检验 检查或其他措施 将可能有病但表面健康的人 同那些可能无病的人区将可能有病但表面健康的人 同那些可能无病的人区 分开来 分开来 金标准金标准 是指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可是指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可 靠的方法 也称标准诊断 靠的方法 也称标准诊断 灵敏度灵敏度 指金标准确诊的病例被试验判为阳性的百分指金标准确诊的病例被试验判为阳性的百分 比 可衡量正确地诊断出患某病者的能力 比 可衡量正确地诊断出患某病者的能力 阳性似然比阳性似然比 是试验结果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之比 是试验结果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之比 特异度特异度 指金标准确诊的非病例被试验判为阴性的百指金标准确诊的非病例被试验判为阴性的百 分比 可衡量正确地识别非病例的能力 分比 可衡量正确地识别非病例的能力 阳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 指真阳性人数占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