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论文_第1页
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论文_第2页
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论文_第3页
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论文_第4页
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文库 D 厂叶片抛光提效改善研究 摘要 D厂是中国生产汽轮机的典型的装备制造厂 面临着日益激烈而残酷的市场 竞争 越是大型的企业越需要不断地提升自我竞争力 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目前 D厂正在大力推行降本增效 并启动了降本增效项目 而叶片抛光提效就是 其中一个重要部分 所以针对D厂生产情况 运用IE思想及方法研究本课题改善研究 内容如下 1 通过现场的采集与跟踪的数据 绘制生产布局图 加工路线图等来 分析D厂的现状 通过5W1H ECRS等手法对流程进行优化 得到更优的生产流程 2 记录测量加工时间 确定评比系数和宽放率 然后制定标准工时 将其与D厂 实际工时定额进行对比分析 3 根据厂内现场实际情况 通过定性分析 进行布 局优化 达到缩短搬运时间和减少搬运距离的目的 4 设计叶片抛光工序的 SOP 规范员工作业 使员工作业标准化 最终通过提效改善达到提高D厂叶片抛光 加工的效率 并降低成本的目的 关键字 抛光 提效 标准工时 布局优化 SOP 111111 精选文库 On the study abou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blade polishing in D factory Abstract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larger scale one enterprise is the more necessity it need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lower the cost which make it more competitive in this more and more fierce business world And D factory is just in this situation Recently D factory is trying its best to practice the policy of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cost reduce in which the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f blade polishing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So considering the situation of D factory by the means of IE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following several parts 1 finding a better producing process line by using 5W1H ECRS after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data drawing the production layout and the processing line to figure out the situation of the factory 2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the time of processing and making comparison between it and the actual time 3 shortening the time and distance of material handing by analyzing the working site layout and improving 4 designing the SOP of blade polishing and regulating the operation of workers By all the means the goal of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cost reducing will be realised Key words Polishing Efficiency Standard working hours Layout optimization SOP 精选文库 目 录 第第 1 章章 绪绪 论论 1 1 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 1 1 1 提效的意义 1 1 1 2 设计 SOP 的意义 2 1 2 国内外现状 3 1 3 研究内容及思路 3 1 4 论文结构 4 第第 2 章章 D 厂叶片抛光现状分析厂叶片抛光现状分析 6 2 1 研究对象描述 6 2 1 1 抛光班简介 6 2 1 2 产品分析 7 2 1 3 工艺流程分析 7 2 1 4 设备及布局分析 9 2 2 生产现状分析 10 2 3 生产需求分析 13 2 4 生产率测定 14 第第 3 章章 测定标准时间测定标准时间 17 3 1 优化生产流程 17 3 1 1 5W1H ECRS 优化流程 17 3 1 2 优化后的生产流程 19 3 2 确定标准时间 19 3 2 1 测量标准时间的意义和用途 19 3 2 2 划分操作单元 20 3 2 3 确定观测次数 20 3 2 4 记录观测时间 20 3 2 5 计算正常时间 22 3 2 6 确定宽放系数 24 精选文库 3 2 7 计算标准时间 25 第第 4 章章 布局优化布局优化 26 4 1 布局改善方案 26 4 1 1 分区抛光 26 4 1 2 U 型设计 27 4 2 改善前后对比 28 第第 5 章章 设计与制定设计与制定 SOP 30 5 1 SOP 的设计 30 5 2 标准化后 SOP 的制定 30 5 2 1 前期准备 30 5 2 2 物料外观及尺寸检查 31 5 2 3 叶片抛光 32 5 2 3 叶片检查和装箱 34 第第 6 章章 效果评价效果评价 35 总结总结 36 致谢致谢 3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38 精选文库 第 1 章 绪 论 1 1 选题目的及意义 D 厂是中国生产汽轮机的典型的装备制造厂 目前 D 厂正在大力推行降本增 效 并启动了降本增效项目 而叶片抛光提效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 然而抛光工 段 由于自身的一些特殊性 例如 手工作业 抛光没有明确的标准 依靠员工经 验等 导致抛光提效成为了本厂降本提效项目的难点 于是选择这一研究课题 希 望能根据对现场实际资料的收集 借助 IE 的分析手法进行分析 获得更优的工序成 本 提高生产效率 质量及市场竞争力 为 D 叶片厂后期的抛光提效项目提供一定 的数据资料和理论支持 通过对 D 叶片厂叶片抛光工序的现场调查分析 提出相应 的改善方案 最终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1 1 1 提效的意义 效率 是现在的世界经济中尤为重要跟关键的主题 从国际方面来讲 全世界 的自然资源正在不断耗竭 为了更好的节约资源 需要我们以减少的输入资源来获 取更多的输出 也就是要提高资源的输入输出比率 从国家方面来讲 衡量经济发 展的速度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效率的高低 它也是一个国的国民财富增长快 慢的象征 从公司与企业方面来讲 较高的效率水平您能够为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 率和强有力的竞争力 可以使公司与企业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公司与企业经营的 最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 要能够快速的发展 就必须有强劲的竞争力和顽强的生命 力 公司与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其实就是公司与企业的生产效率在实际的现有市 场运行过程中能量的转换 能承受的能量的转换越快 其竞争力越强 整体公司与 企业的员工工作效率的总和的提升是生产效率的提高 对公司与企业效率问题的深 入研究既是国内外经济学的热点也是弱点 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我国 效率低的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瓶颈 长 期以来的文化糟粕和陈旧 不科学 不合理的管理体制跟方法 一直都制约着我国 的现有企业效率 使我国的企业在同类行业失去了应有的竞争力 研究企业效率问 题 提高企业效率 使我们当前必须解决的最迫在眉睫的事情 对促进整个国民经 济的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那么 研究效率问题的现实意义总结起来主要可 以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精选文库 1 提高效率是我国经济效益内涵的必然要求 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2 提高效率是我国发展社会先进的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 第一步 众所周知对于效率提升问题的讨论和研究跟深入 从微观方面来讲是能够促进 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帮助企业更快更稳的发展 从宏观方面来讲能够有效的节约 生产资料 推动我国生产力的提高 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 只有全面深入的推进降本增效工作 干实事 才能不断的提高企业自身发展的质量 和效益 从而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资源积累能力 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最 终让自己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并使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有效化 所以在 当今社会严峻的经济形势下 D 厂正在为了持续 健康发展大力倡导与推行提效 这也是它不得不走的路 1 1 2 设计 SOP 的意义 所谓的 SOP 到底是什么呢 SOP 的全称叫 标准作业指导书 既然是标准作业 指导书 标准作业程序 则不是根据大概的实际情况随随便便写出来的 需要通过 理论知识的支撑和实践经验的辅助以及实践实施的验证 最终通过不断的改善优化 总结而设计出最优化 最简化 最实用 最有效的作业程序 在进行 SOP 的设计过 程中 需要尽可能地将作业的程序进行具体化 细化 量化和优化 通过设计 SOP 将企业中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实用有效的经验与技术收录起来 整合这些各方面的 资源 制定出一个标准文档 为员工们提供一个参考学习的可视化资料和参见标准 也可有效的避免企业中因为技术人员的流动导致技术流失 减少企业的损失 有了 标准作业指导书企业就能够对操作工人进行短期培训 让他们快速掌握合理的 正 确的操作技术 有了标准作业指导书 企业可以快速的查找出现不良品的根本原因 有了标准作业指导书 实现规范管理和流程简单化 标准化 形象化 就能真正的 兑现说 写 做的一致性 而不是众说纷纭 也能更好的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真 枪实干的抓质量 得到顾客的满意 信赖和认可 既然标准作业指导书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则说明标准化已经成为一种 需求 而我们在从事标准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时候都是围绕着能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能够大面积的复制 为企业产生更大的利益 所以 D 厂特意启动了设计跟制定 SOP 的项目 就是想要通过作业标准化来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降本提效 精选文库 1 2 国内外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制造业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的支柱 而随着经济的全球 化和加入 WTO 我国逐步成为了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所以中国有 制造大国 之称 然而 制造大国 并非 制造强国 的事实不得不让我国在面临制造业激烈的市场 竞争时去思考如何提高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方式跟途径有很 多 但是标准化作业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国外做的比较好的例如丰田 丰田推精 益 做标准化 对于我国来说 企业要想发展壮大 也必须走标准化道路 采用标 准化战略以标准化为目标不断优化改善 最终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我国的企业已 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也正在不断转型并将向国外学习先进的经验 近百年来 各国的标准化专家与学者一直都致力于研究标准化等基础理论 进 行无数的案例分析验证 在 1952 年 国际标准化组织特意成立了标准化原理研究常 设委员会 并规定了这个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在标准化原理 标准化推行实施方法 和技术方面担当顾问 在经济 制造等各个领域 考虑并运用标准化 使其发挥更 大的优势 最终推动标准化理论的研究和运用型研究 自从企业开始设计SOP 推行SOP后 它给企业带来了很多有形无形效益跟价 值 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重视SOP 希望通过实施SOP来来提高企业的生产 效率 1 3 研究内容及思路 通过对 D 厂抛光工段生产现场进行全面透彻的数据采集跟分析 最后跟踪发现 叶片抛光生产过程中存在人员操作无标准 布局不合理 工时制定不合理以及搬运 时间与距离都较长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该厂的发展 较低的生产效率也 成为了该厂急需解决的大问题 因此选择本次课题进行提效研究 希望通过改善跟 优化制定标准化工时以及抛光的 SOP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如下 1 实地考察 搜集资料 通过跟经验资深的师傅面对面的交谈也就是面谈 法 详细的数据采集 绘制并分析现有作业流程 人工作业时间 产品 加工工艺程序图 人员和产品的流程程序图以及现有的加工布局图 2 生产率测评 客观地度量和计算抛光系统的人员与设备的生产率 对人 员和设备生产率进行测评 为诊断效率问题建立可行的检查点 为分析 现场问题提供依据 3 标准化作业 对作业程序进行流程分析 通过 5W1H ECRS 等专业手法 精选文库 进行优化 从而得到操作单元标准化的合理有效的方案 实现人工标准 作业目的 通过对抛光的作业进行测定 参考获得评比系数 对正常时 间进行宽放 最终制定出 T 型菱形叶根叶片加工的标准时间 4 布局优化改善 通过与老师傅的交流 遵循可使用性原则 确定布局优 化改善方案 达到缩短搬运时间的目的 5 SOP 的设计 针对该厂原有 SOP 的缺点 结合之前的作业时间的测定跟 布局优化改善重新进行 SOP 的设计 使设计出的模板更加能反映每一个 细节 更加有效的指导工作有序展开 6 SOP 的制作 根据设计的 SOP 模板 对具体的叶片抛光的操作流程进行 细分 然后进行详细的 SOP 的制作 7 效果评价 对提效改善的结果进行评价 课题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图图 1 1 研究思路研究思路 1 4 论文结构 本课题主要是以一类叶片抛光为例进行抛光提效研究 各章节的内容大致如下 第1章 绪论 主要阐述了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课题研 究内容 方法和思路 论文结构安排等 现场实际 情况调研 进行生产 率测评 人工 作业 现状 分析 5W1H ECRS 人工 作业 标准 化分 析 作业时间测定 评定系数及放宽率的确定 合 理 的 现 场 布 局 S O p 的 设 计 作业 时间 标准 化 提 高 表 面 抛 光 的 生 产 效 率 精选文库 第2章 D厂叶片抛光现状分析 通过对该厂抛光的生产车间实地考察 详细学 习并了解叶片抛光的生产流程 结合专业手法 定性定量分析生产现状 进行生产 率测评 统计分析现场的实际情况 并提出提升效率的必须性 紧迫性以及重要性 第3章 测定标准时间 通过对现场的分析 发现效率低的一个较大原因就是工 时定额的不合理 跟其抛光作业的特殊性有关 本章将运用专业所学方法优化其生 产流程 对时间进行抽样采集 记录测量加工时间 参照评比系数和宽放率确定标 准 然后制定标准工时 使计划组在安排计划的时候更加合理 进而达到推动员工 工作 从而达到提效 第4章 布局优化 结合D厂实际情况 通过专业人士的指导 制定出适合D厂的 实用的生产布局 第5章 SOP的制定 设计SOP的模板 然后将也片抛光的每个板块进行细分 结合制定的标准工时各布局优化 制订T型叶根菱形叶片加工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第6章 效果评价 评价通过作业标准化及SOP设计在工厂带来的效益 精选文库 第 2 章 D厂叶片抛光现状分析 2 1 研究对象描述 2 1 1 抛光班简介 汽轮机的核心部件是叶片 D 厂生产就是叶片 叶片的主要部分是 叶冠 叶 根 型线 径向面 出汽侧 进汽测 而本课题研究的抛光就是主要对叶片汽道进 行的 抛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叶片的耐用度 叶片完工的抛光是叶片分厂的提效项目关注重点 现目前本班组有抛光机 33 台 与除尘器 18 台共计 51 台设备 人员主要由抛光工组成 现有成员 70 人 其中正式 工 8 人 外包职工 62 人 本班组主要承担叶片的叶片汽道抛光 叶片除锈 叶片汽 道型线尺寸 外观质量修复 叶片光亮工程实施 修磨动导叶等叶片抛光工序 为 满足叶片外观质量 装配要求而服务 抛光的主要工具有手动抛光机 见图 2 1 双头抛光机 见图 2 2 修磨器 见图 2 3 金相抛光机 见图 2 4 等 使用的辅助工具有 80 砂带 主要用于抛 余量 图图 2 1 手动抛光机手动抛光机 图图 2 2 双头抛光机双头抛光机 图图 2 3 内弧修磨器内弧修磨器 图图 2 4 金相抛光机金相抛光机 精选文库 图图 2 5 80 砂带砂带 图图 2 7 120 砂带砂带 图图 2 8 240 砂带砂带 图图 2 9 尼龙轮尼龙轮 见图 2 5 120 砂带 主要用于粗抛 见图 2 6 240 砂带 主要用于精抛 见图 2 7 尼龙带 主要用于光亮处理 见图 2 8 2 1 2 产品分析 叶片分厂有将近 7000 种叶片 而每一种叶片都需要进入完工进行表面处理 所 以抛光需要处理的叶片种类繁多 需要抛光的部位和要求也不尽相同 加工的工序 也有不同之处 根据本抛光提效课题的研究需要 将选择以下二类典型的主要的叶 片进行分析 第一类 T 型叶根菱形冠叶片 叶片大小 重量中等 选择其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它的加工过程包含了抛光的 整个抛光流程 从领工票 尺寸检验 粗抛到精抛 直至检验合格装箱 每一个工 序都有涉及 具体图样见图 2 9 第二类 有突台型大叶片 产品特征 有突台 料大且重 人员抛光需抱着叶片操作消耗体力 容易疲劳 加 工工序主要三部分 抛纹路 双头抛光机 抛突台 手动抛光机 尺寸检验 抛汽 道其余各部分 关于这种叶片抛光大多数都是金相抛光机在抛光 这种叶片就只进 行布局研究 具体图样见图 2 10 图图 2 9 T T 型叶根菱形冠叶片型叶根菱形冠叶片 图图 2 10 有突台型大叶片有突台型大叶片 2 1 3 工艺流程分析 D 厂一般将毛坯进行外包 让其它公司进行叶片的粗加工 自己进行其他工艺 的加工 在完成加工粗铣精铣等工序后 所有叶片都回流转到完工进行最后的工序 而抛光是完工工段的一个部分 具有连续性 直观性等特点的工艺程序图 可以很 直观的反应出产品加工的顺序 有效的避免操作者出错 是管理者更加容易管理 所以具体的叶片的加工工艺程序图见图 2 11 精选文库 1 来料 2 物料外观及尺 寸检查 抛猝火区 3 领取工票 工艺 量具 120 砂带 4 80 砂带 粗抛汽道型线 尺寸检查1 粗抛叶冠 叶根 凸台 进出气边 R 安装千叶 轮 6 精抛汽道型线 240 砂带 安装尼龙轮 7 检查物料尺寸 弧 8 50 尼龙带 9 光亮汽道各处 10 检查外观及 尺寸 完成装箱 5 精抛叶冠 叶根 凸台 进出气边 R 2 图图 2 11 叶片的加工工艺程序图叶片的加工工艺程序图 1 2 3 打磨叶顶 刻标识 浇方箱 4 粗精铣叶根 5 6 7 拆方箱 刻标识 来料 粗铣汽道型 线 8 7 校型 9 7 精铣汽道型线 10 07 校型 11 07 1 抛光汽道型线 完工检验 1 12 07 13 07 14 07 磁粉 探伤 退磁 锯断叶顶 铣准叶顶圆柱 面 15 07 钳工锉削 2 16 07 17 07 2 2 18 07 19 07 称重 测 频 喷丸强化 刻标识 完工检验 2 材质检验 清洗 烘干 涂油 包装 入库 出库 精选文库 图图 2 12 有突台型大叶片抛光工艺程序图有突台型大叶片抛光工艺程序图 图图 2 132 13 T T 型叶根菱形冠叶片生产实际工艺流程图 改善前 型叶根菱形冠叶片生产实际工艺流程图 改善前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就是叶片加工工艺流程图中画圈的工序 抛光汽道型线 抛光 车间是进行叶片除锈 叶片汽道型线尺寸 外观质量修复 叶片光亮工程实施 修 磨动导叶等叶片抛光工序 为满足叶片外观质量 装配要求而服务 其中最主要的 就是叶片汽道的抛光 而 D 厂典型的两类叶片的抛光工艺程序图详见图 2 12 图 2 13 T 型叶根菱形冠叶片在抛光作业中具有代表性 所以选择以 T 型叶根菱形冠叶 片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现场的调查 发现现场生产的流程是交错的 产品没有固定 2 物料外观及尺 寸检查 粗抛汽道型线 3 领取工票 工艺 量具 120 砂带 4 安装千叶轮 粗抛汽道内弧 5 安装千叶轮 粗抛汽道背弧 6 抛光进出气边 R 1 2 尺寸检验 50 尼龙带 7 精抛汽道型线 安装尼龙轮 安装尼龙轮 8 精抛汽道内弧 9 精抛汽道背弧 弧 10 安装尼龙轮 11 光亮叶根 叶冠各处 12 13 检查外观及 尺寸 完成装箱 光亮汽道各处 1 工具准备 来料 精选文库 的加工流程 工人在加工过程中也比较随性 其现场实际的流程图见图 2 13 总结 出 T 型叶根菱形冠叶片抛光在工艺流程上主要存在以下两种问题 1 工序之间存在严重的交错 2 工艺流程不标准 不统一 2 1 4 设备及布局分析 抛光由于加工粉尘多 噪音大 所以专门有一个抛光的车间 其抛光车间有抛 光机 33 台与除尘器 18 台共计 51 台设备 在这些抛光机中有些有特殊限制 只能加 工特定的几个部位 其中第 1 类是抛光机专门加工背弧抛光机床 只能加工叶片背 弧和大叶片内弧 第 2 类是多功能抛光机 既可粗抛也可精抛背弧和内弧 第 3 类 是双轴抛光机 只能精抛背弧内弧 图 2 15 就是其抛光车间具体布局图 各类抛光 机的具体位置 也已经在图中做了相应的标志 图图 2 15 抛光布局图抛光布局图 也正是因为生产线的这种设施布局的特殊性 所以我们在进行后面的布局改善时 应考虑到这个问题 安全通道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1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防倾倒架 防倾倒架 防倾倒架 工作台 防倾倒架 工 作 台 待加工区 防倾倒架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抽风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第 1 类 专门加工背弧抛光机床只能加工叶片背弧和大叶片内 弧 第 3 类 双轴抛光机进行精加工背弧和岀加工背弧 第 2 类 抛光机可以初加工也可精加工背弧内弧 精选文库 2 2 生产现状分析 上面的数据已经反映出了人员的利用率不高 为了找出根本原因 我们对现场进 行了多次的跟踪调查 通过对现场的多次跟踪 绘出了现场的相应生产的现状图和 现场的加工布局图以及加工流程程序图 如实反映现场加工的实际情况 为后续分 析提供基础信息 部分图例见图 2 16 图 2 17 图 2 18 图 2 19 才 图图 2 16 现场加工布局图现场加工布局图 从图 2 16 中 可以看出 生产现场在生产布局上是凌乱的 分散的 搬运距离 较远 不符合集中性生产原则 加工产品编号 E1 CQ 0080 04 加工产品编号 M009 201000A001 和 D660T 204010A004 安全通道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1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防倾倒架 防倾倒架 防倾倒架 工作台 防倾倒架 工 作 台 待加工区 防倾倒架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抽风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工作台 工作台 加工产品编号 D660T 204010A004 加工产品编号 2013 G02017产品编号 X300P 011100A001 精选文库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工 作 台 工 作 台 工 作 台 检验工作台 物料物料 工作台 手动抛凸台 尺寸检验 抛纹路 手动抛汽道 图图 2 17 某叶片现场粗抛光加工路线图某叶片现场粗抛光加工路线图 注 代表叶片抛光的流向 1 工 作 台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2 3 1 11 1 抽风机 抽风机 抛 光 机 抛 光 机 3 检验台 2 工 作 台 2工作台物料 物料 图图 2 18 某叶片现场精抛光加工路线图某叶片现场精抛光加工路线图 精选文库 图号 页号 总页数 次数时间 s距离 m 152651 操作人 日期 182 25 51 15 51 11 19 9 制表人 日期 2120 3616 420 60 525 150 525 160 30150 32 120 180 1015 660 210 10 210 53 190 5200 218 7280 335 6240 240 4160 120 5200 240 4160 199 5200 191 8320 247 5200 326 6240 316 流程程序图 人员 物料 设备型 统计 地点 编号 对象 活动 操作 2 领取工票 3 至工装夹具库房 4 借取工艺 量具 1 至工段办公室 方法 搬运 等待 审定人 日期 检查 储存 说明距离 m时间 s 符号 备注 8 放置工具在工作台 9 等待料箱移至测量平台 10 检查外观和尺寸并做好标记 5 至班组工具箱 6 领取工具 7 至抛光机A 14 拿起砂带 15 移至抛光机A 16 安装砂带 11 等待移走不合格物料 12 移至抛光机A 13 移至砂带放置处 20 移至下一工序 21 粗抛汽道背弧 22 移至下一工序 17 拿起物料粗抛汽道型线 18 移至下一工序 19 粗抛汽道内弧 26 移至下一工序 27 精抛汽道型线 28 移至下一工序 23 抛光进出气边R 24 移至下一工序 25 尺寸检验 32 移至下一工序 33 汽道光亮处理 34 移至下一工序 29 精抛汽道内弧 30 移至下一工序 31 精抛汽道背弧 合 计1195902 35 叶根 叶冠光亮 37 检查尺寸外观装箱 38 等待搬运 36 移至下一工序 注 代表叶片抛光的流向 1 代表精抛汽道型线 2 代表精抛内弧 3 代表精抛背弧 1 工作台 吹粉尘并记录编号 2 工作台 抛相贯线 R 图图 2 192 19 T T 型叶根菱形叶片加工流程程序图 改善前 型叶根菱形叶片加工流程程序图 改善前 从图 2 17 2 18 中 可以看出产品的流线是交叉 迂回的 造成了人员的浪费 资源的浪费 从图 2 19 的工流程程序图中 可以发现加工过程中搬运时间竟然占到 了总加工时间的 40 从工业工程的角度来说这是不符合经济型原则的 综上所诉 D 厂的实际生产主要存在三点问题 1 加工产品的流水线混乱 2 加工不符合集中性加工原则 3 搬运距离太长 所以为了提高效率 减少人员和资源的浪费就必须对布局进行整理和规划 第四 章将会详细讲到具体的改善方案 精选文库 2 3 生产需求分析 目前 D厂正在大力推行精益 启动了降本增效等多个精益项目 主要内容包括 TPM MES SOP 标准化等 现阶段关注的两个重要部分就是到SOP和标准化 通过对现场的实际调查与详细分析 发现D厂的抛光工序存在效率低 成本高等问题 通过前面对现场的详细的记录 通过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因果分析图来 分析其根本原因 因此 东汽叶片厂抛光存在的问题分析如图2 20所示 图图 2 20 鱼骨图鱼骨图 效率低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1 布局安排不合理 生产布局不合理导致人员存在多次检查和路径迂回 而且 人员还存在等待情况 现有的生产流程作业步骤比较多 不简化 耗时又费 力 效率低 2 人员操作无标准 操作工人在抛光过程中没有参照标准 全部都是根据经验 进行操作 也没有一个标准的 SOP 以至于极其容易造成工人疲劳 抱怨 3 物料的搬运搬运时间距离长 因为叶片的大小不一 有的叶片太大太重 在 加工流动的时候搬运方式单一造成了时间过久 加之加工布局零散不集中造 成搬运距离较长 2 4 生产率测定 提高生产率贯穿了整个生产 也是工业工程改善的终极目标 而生产率测定与 人员物料机器 测量环境方法 操作不标准操作不标准 工作积极性 不高 有部分故障 维修 利用不合理不合理 工具放置 不合理 测量方法不 标准 加工布局安加工布局安 排不合理排不合理 料重且大小料重且大小 不一不一 要求不一样 人员分配人员分配 不合理不合理 噪音大 粉尘多 效率低 成本高 精选文库 评价 是对某一生产 这里我们需要分析的就是抛光这个生产 服务系统 组织 或者社会经济系统的生产率进行测定 评价及分析的活动和过程 所以为了得出抛 光现在的抛光的实际生产率 我们需要进行生产率的测定 所以我们采用了间接时 间研究 宽放抽样的方式对作业者的工作状态 进行瞬时观测 了解加工人数与实际 人数的发生次数及发生率并进行研究 用统计学方法推断两个观测项目变化情况 于是随机抽取了 5 天进行了人员工作情况的统计 得出了员工的现场人数和加 工人数统计表 详情见以下表 1 表表 2 1 人随机五天的工作人数统计表人随机五天的工作人数统计表 1 2345 时间实际 人数 加工 实际 人数 加工 实际 人数 加工 实际 人数 加工 实际 人数 加工 8 1526 172040016300 8 3030 2728232516271542 8 4528 213121281928173115 9 0031 233019311823143115 9 1532 242918282030173421 9 3027 1528202872772923 9 450 000001272510 10 000 000110000 10 1525 182210221326142416 10 3030 182923291930 182618 10 4525 182618241929 1730 20 11 00262025 18 11 1527 1615023429192713 11 300 033000000 13 000 010000000 13 1526 1627 2026 1725 182210 13 3025 1328 1630 2030 182923 13 4529 1729 1328 1725 182618 14 0030 2229 2031 1930 272823 14 1527 1525 1627 1528 213121 14 300 00 00 00 000 15 0020 1315 7231223152615 15 1528 2027 19291830232920 15 3029 1928 18281628182916 15 4527 1129 16291926152717 16 0020 1226 14271325172615 精选文库 16 1516 620 410525102612 通过上表 得出了人员的利用率 60 6 于是对完工抛光外包 4 月份完成考核工时及生产任务量进行数据整理 从 4 月 起管理组对完工抛光生产现场进行了巡查 并综合考勤数据 工时数据及工段收集 的一些情况和意见 4 月完工生产任务完成比一季度各月都好 各班组都完成考核 的生产任务和工时 从 4 月考勤情况和工时完成情况分析 得出完工抛光外包工 4 月份出勤率及完成工时情况分析表 表表 2 2 完工抛光外包工完工抛光外包工 4 月份出勤率及完成工时情况分析表月份出勤率及完成工时情况分析表 综上所述 人员利用率仅有 60 6 而最后根据对四月份的完成工时情况进行 分析 发现实际出勤天数工时完成率既然超过了 100 最高达到了 129 9 通过这 一系列的数据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值得我们去探究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到 底什么 也侧面的说明抛光工序存在很大的效率提升空间 序 号 班组 人 数 按考核 工时应 有天数 全员应 出勤天 数 各种 请假 加 班 全员 实际 出勤 天数 出勤率 空间 度 完成工 时 按实际 出勤天 数基本 工时 实际出勤 天数工时 完成率 1 李云小 组 1226312562422070 5 29 5 22871760129 9 2 高官兵 小组 122631252627387 5 12 5 22932184105 0 3 舒真兵 小组 1426364531825971 2 28 8 29242072141 1 合计38269881146875276 1 23 9 75046016124 7 加入到生产的实际人数 生产投入的总人数 1754 2893 精选文库 精选文库 第 3 章 测定标准时间 3 1 优化生产流程 3 1 1 5W1H ECRS 优化流程 从生产流程可以看 作业步骤比较多 有些操作步骤是可以合并或简化的 所 以对于抛光的生产流程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对于流程分析常用的分析技术是 5W1H ECRS 四大原则 表表 3 1 流程优化表流程优化表 5W1H 步 骤 做什 么 What 为何做 Why 何时 做 When 何处 做 Where 何人 做 Who 如何做 How ECRS 原则 优化后步骤 1 领工 具 工艺 量具 抛光工具 抛光 前 休息 室工 具箱 操作 员 根据分配的任 务选择所需要 的工具 2 工具 准备 为后续抛光 做准备 抛光 前 车间 加工 台 操作 员 将需要的工具 准备就绪 领取 后就 可以 拿到 加工 台准 备好 C 前期准 备 1 3 物料 外观 及尺 寸检 查 确认物料是 否完好以及 数量是否正 确 开始 抛光 前 车间 检验 区 操作 员 用圆头千分尺 半径规 游标 卡尺 等进行 检查 2 4 粗抛 汽道 型线 粗抛汽道的 型线 开始 抛光 车间 检验 区 操作 员 抛光机上用 120 砂带抛光 3 5 粗抛 汽道 内弧 保证汽道的 光亮 检查 完物 料后 车间 抛光 区 操作 员 抛光机上用千 叶轮进行内弧 抛光 4 6 粗抛 汽道 背弧 检查抛光后 汽道型线有 没有质量问 题 内弧 抛光 前后 车间 抛光 区 操作 员 抛光机上用千 叶轮进行内弧 抛光 5 精选文库 7 抛光 进出 气边 R 粗抛汽道 背弧 内弧 抛完 后 车间 抛光 区 操作 员 抛光机上用 120 砂带抛光 6 8 尺寸 检验 检查尺寸是 否达到要求 为后面精抛 提供数据支 撑 粗抛 结束 后 车间 检验 台 操作 员 用圆头千分尺 半径规 游标 卡尺 等进行 检查 7 9 精抛 汽道 型线 精抛汽道型 线确保达到 要求 尺寸 检验 后 车间 抛光 区 操作 员 安装 50 尼龙 带抛汽道型线 8 10 精抛 汽道 内弧 确保内弧表 面抛光粗糙 度为 0 8 汽道 型线 抛好 后 车间 抛光 区 操作 员 抛光机上安装 尼龙轮抛光 9 11 精抛 汽道 背弧 背弧表面粗 糙度为 1 6 精抛 内弧 前后 车间 抛光 区 操作 员 抛光机上安装 尼龙轮抛光 10 12 光亮 汽道 各处 抛其他部分 确保汽道光 亮度 抛完 汽道 的内 背弧 后 车间 抛光 区 操作 员 安装尼龙轮抛 光 11 13 光亮 叶根 叶冠 各处 确保叶根叶 冠光亮度 汽道 抛完 后 车间 抛光 区 操作 员 安装尼龙带和 尼龙轮抛光 12 14 检查 外观 及尺 寸 进行尺寸 光滑度和漏 光度检查 所以 的部 分抛 光完 成后 车间 检验 台 操作 员 用圆头千分尺 半径规 游标 卡尺 型线样 板 型线框架 等进行检查 15 完成 装箱 装箱 移走 尺寸 检查 完 车间 抛光 区 操作 员 将抛光检验好 的叶片进行装 箱 尺寸 检验 跟装 箱可 同时 进行 C 检查并 装箱 13 精选文库 3 1 2 优化后的生产流程 由于生产实际中的作业交错现象 额外增加了检查和等待的时间 所以除了进行 工序内容合并 现场出现的交错工序应该进行取消 形成流水化生产 最终优化后 得到的生产作业工艺流程改善图如图 3 1 图图 3 1 T T 型叶片生产工艺流程图 改善后 型叶片生产工艺流程图 改善后 3 2 确定标准时间 3 2 1 测量标准时间的意义和用途 标准时间是时间研究的基准 凡是想对某一领域 某一过程的时间序列进行科 学性的有效性的分析研究 都需要计算相应的标准时间 否则无法进行相应的比较 分析 定量的考察 它可应用于 计划工作 日常管理和评价 计划组主要包括编 制作业计划 确定工作量等 管理组可以对生产状况等进行督察 可以进行成本控 制等 在研究叶片抛光的课题上 为了提效我们必须进行合理的工作计划 计划定太 高 就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 计划定太低 则会严重降低生产效率 而且有了标准 时间就能更好的对生产和状况进行日常的管理 也可对方法进行比较和改善 对工 作者进行评价 时常进行生产率测评 研究工作标准 最终到达提效的目的 所以 1 来料 物料外观及尺 寸检查 粗抛汽道型线 2 前期准备 120 砂带 3 安装千叶轮 粗抛汽道内弧 4 安装千叶轮 粗抛汽道背弧 5 抛光进出气边 R 1 2 尺寸检验 50 尼龙带 6 精抛汽道型线 安装尼龙轮 安装尼龙轮 7 精抛汽道内弧 8 精抛汽道背弧 弧 9 安装尼龙轮 11 检查外观及 尺寸和装箱 汽道光亮处理 10 安装尼龙轮 光亮叶根 叶冠各处 精选文库 对叶片抛光进行标准作业时间的测定来达到提效的目的具有可实施性 接下来将进 行标准作业时间的测定 3 2 2 划分操作单元 为便于观测数据和分析需要某一作业加以细分成若干个操作单元 然后用秒表 测时进行观测记录 得到记录表 根据作业分解的原则 对抛光的操作者的作业单 位进行划分 得到如下的作业分解表 表 3 2 表表 3 2 T T 型叶根菱形冠叶片抛光作业分解表型叶根菱形冠叶片抛光作业分解表 序列操作单元序列操作单元序列操作单元 1前期准备8粗抛汽道背弧15安装尼龙轮 2物料外观及尺寸检查9抛光进出气边 R16精抛汽道背弧 3安装 120 砂带10尺寸检验17安装尼龙轮 4粗抛汽道型线11安装 50 尼龙带18汽道光亮处理 5安装千叶轮12精抛汽道型线19安装尼龙轮 6粗抛汽道内弧13安装尼龙轮20光亮叶根 叶冠各处 7安装千叶轮14精抛汽道内弧21检查外观及尺寸和装箱 T 型叶根菱形叶片抛光从刚开始抛光到抛光完成装箱移至三坐标处总检 共分 为 19 个操作单元 分开多次测量每个单元所花的时间 而间歇性单元将考虑到操作 宽放中 3 2 3 确定观测次数 通过查阅相关时间研究手册 根据作业周期来确定需要观测的次数 具体的观 测次数确定标准见表 3 2 表表 3 23 2 观测次数确定标准表观测次数确定标准表 通过测算产品编号为的 T 型叶根菱形叶片抛光加工周期 40min 左右 根据比对 观察次数确定标准表 确定最终观察次数为 5 次 3 2 4 记录观测时间 通过作业测定来实现确定标准时间 而作业测定是通过一定的方法 用于确定 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标准 完成某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在选择作业测定对象时 作业周期 min0 10 250 50 751 02 05 010 020 040 040 0 以上 观测次数200100604030201510853 精选文库 其操作技术必须达到最基本的要求 即达到合格工人的标准 表表 3 33 3 T 型叶根菱形叶片型叶根菱形叶片观测时间记录表观测时间记录表 序号操作单元12345平均时间 1前期准备6006506456251200744 2物料外观及尺寸检查180190188170202186 3安装 120 砂带125140160155130142 4粗抛汽道型线190210205225220210 5安装千叶轮122130145133120130 6粗抛汽道内弧218220232240220226 7安装千叶轮127529130133120207 8 8粗抛汽道背弧335330335343337336 9抛光进出气边 R240236244258242244 10尺寸检验120137129131133130 11安装 50 尼龙带1982221650230220504 12精抛汽道型线240259242248261250 13安装尼龙轮125137135133130132 14精抛汽道内15安装尼龙轮120157780133140266 16精抛汽道背弧1912092101500220466 17安装尼龙带和尼龙轮120152147133128136 18叶片光亮处理247259245261238250 19安装尼龙轮700136138129147250 20光亮叶根 叶冠各处326334351349340340 21检查外观及尺寸和装箱316315325333331324 注 红色标记的为异常值 应剔除 现场记录之后 应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 必须检查 分析并剔除观测数值内 的异常值 异常值是指某单元的时间由于外来因素的影响 而使其超出正常范围的 数值 其中表中红色标记的为异常值 应剔除 表表 3 43 4 T 型叶根菱形叶片型叶根菱形叶片观测时间最终表观测时间最终表 序号操作单元12345平均时间 1前期准备600650645625 630 2物料外观及尺寸检查180190188170202186 3安装 120 砂带125140160155130142 4粗抛汽道型线190210205225220210 5安装千叶轮122130145133120130 6粗抛汽道内弧218220232240220226 7安装千叶轮127 130133120127 5 精选文库 8粗抛汽道背弧335330335343337336 9抛光进出气边 R240236244258242244 10尺寸检验120137129131133130 11安装 50 尼龙带198222 230220217 5 12精抛汽道型线240259242248261250 13安装尼龙轮125137135133130132 14精抛汽道内15安装尼龙轮120157 133140137 5 16精抛汽道背弧191209210 220207 5 17安装尼龙带和尼龙轮120152147133128136 18叶片光亮处理247259245261238250 19安装尼龙轮 136138129147137 5 20光亮叶根 叶冠各处326334351349340340 21检查外观及尺寸和装箱316315325333331324 3 2 5 计算正常时间 正常时间是指以正常速度完成操作单元或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观测时间经 过评定后为正常时间 根据现场操作者的作业实际情况 采用平准化法对操作者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