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1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之专题训练之专题训练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三角函数类三角函数类 专题专题 1 1 三角函数部分三角函数部分 1 已知函数 log 1 3 01 a yxaa 且 的图像恒过点 P 若角 的终边经过点 P 则 2 sinsin2 的值等于 3 13 2 已知 求 5 tan 3 22 sin 3cos 3 2 2sin 4cos cos 2 2sin 22 3 设 则 D 2sin24 sin853cos85 2 sin47 sin66sin24 sin43 abc A B C D abc bca cba bac 4 已知 且 则的值为 1 sincos 2 0 2 cos2 sin 4 14 2 6 若 则 C 0 2 0 2 1 cos 43 3 cos 423 cos 2 A B C D 3 3 3 3 5 3 9 6 9 7 已知函数 若 1f x 则 x 的取值范围为 B 3sincos f xxx xR A 3 x kxkkZ B 22 3 xkxkkZ C 5 66 x kxkkZ D 5 22 66 xkxkkZ 8 已知 ABC中 a 4 b 4 3 A 30 则 B等于 D A 30 B 30 或 150 C 60 D 60 或 120 9 已知函数 则的值域是 C 11 sincos sincos 22 f xxxxx f x A B C D 1 1 2 1 2 2 1 2 2 1 2 10 若函数是奇函数 则等于 D 3cos 3 sin 3 f xxaxa a A B C D kkZ 6 kkZ 3 kkZ 3 kkZ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2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11 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将的图像向左平移个 0 4 sin wRxwxxf xfy 单位长度 所得图像关于 y 轴对称 则的一个值是 D A B C D 2 8 3 4 8 12 已知函数 2 3 0 sin 0 f xxf x dx 且则函数 f x 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 A A 5 6 x B 7 12 x C 3 x D 6 x 13 关于有以下例题 其中正确命题是 B 3sin 2 4 yx 若 则是的整数倍 函数解析式可改为 函数图象关于 12 0f xf x 12 xx 3cos 2 4 yx 对称 函数图象关于点对称 8 x 0 8 A B C D 14 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满足 且在 3 2 上是减函数 是锐角三角形的两 f x 1 f xf x 个角 则 A A B C D sin cos ff sin cos ff sin sin ff cos cos ff 15 已知 0 则 A sincos2 tan A 1 B C D 1 2 2 2 2 16 若 则的取值范围是 D 22 sincosxx x A x 2k x 2k k Z B x 2k x 2k k Z 3 4 4 4 3 4 C x k x k k Z D x k x k k Z 4 4 4 3 4 17 已知函数 sin yAxn 的最大值为 4 最小值为 0 最小正周期为2 直线 3 x 是其图像 的一条对称轴 若 0 0 0 2 A 则函数的解析式 2sin 4 2 6 yx 18 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小值 并写出该函数在上的单调 44 sin2 3sin coscosyxxxx 0 递增区间 5 0 36 19 函数 2 6cos3sin3 0 2 x f xx 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如图所示 为图象的最高点 A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3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为图象与轴的交点 且为正三角形 BCxABC 1 求的值及函数的值域 f x 2 3 2 3 2 若 且 求的值 76 5 0 8 3 5 f x 0 10 2 33 x 0 1 f x 20 已知函数 2 2 3sincos2cos1 f xxxxxR 求的值域 2 2 f x 21 已知向量 函数 2sin 3cosaxx sin 2sinbxx f xa b 1 求的单调递增区间 f x xf2sin 2 1 6 x 3 6 Zkkk 2 若不等式都成立 求实数m的最大值 0 2 0 xmxf对 22 已知函数 2 2cos sin 3sinsin cos 3 f xxxxxx 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求的最小值及取得最小值时相应 f x 2sin 2 3 f xx f x 的的值 x 5 12 xk 23 已知函数 其中 的图象与 x 轴的交点中 相 sin f xAxxR 0 0 0 2 A 邻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 且图象上一个最低点为 2 2 2 3 M 1 求的解析式 f x 2sin 2 6 f xx 2 当 求的值域 1 2 12 2 x f x 24 已知曲线上的一个最高点的坐标为 由此点到相邻最低点间sin 0 0 yAxA 2 2 的曲线与轴交于点 若 x 3 0 2 2 2 1 试求这条曲线的函数表达式 1 2sin 24 yx 2 写出 1 中函数的单调区间 单增 单减 3 4 4 22 kkkZ 5 4 4 22 kkkZ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4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25 已知函数 2 sin 2 21 6 f xxcos x 1 求函数的单调增区间 f x 36 kkkz 2 在中 分别是 A B C 角的对边 且 求的面积 ABC a b c 1 1 2 2 abcf A ABC 3 4 26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点 1 cos cos 1 4 4 Px Qxx 1 求向量和的夹角的余弦值 OP OQ 2 2cos cos 1 cos x x 2 令 求的最小值 cosf x f x min 2 2 3 f x 专题专题 2 2 解三角形部分解三角形部分 1 设 ABC的内角A B C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 则 ABC的形状为 AcoscossinbCcBaA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确定 2 在 ABC 中 内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已知 cosA 2cosC2c a cosBb 1 求 sin sin C A的值 2 2 若 cosB 1 4 b 2 ABC 的面积 S 15 4 3 在 ABC 中 角 A B C 所对应的边为 cba 1 若 cos2 6 sin AA 求 A 的值 3 2 若 cbA3 3 1 cos 求 Csin 的值 1 3 4 在中 a b c 分别是角 A B C 的对边 S 为的面积 且 ABC ABC 2 4sinsin cos213 42 B BB 1 求角 B 的度数 2 33 B 或 2 若 求 b 的值 4 5 3aS 2161或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5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5 设锐角三角形 ABC 的内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2 sinabA 1 求 B 的大小 2 求的取值范围 6 cossinAC 3 3 22 6 已知是的三个内角 向量 且 A B C ABC 1 m 3 cos sin nAA 1m n 1 求角 A60A 2 若 求 22 1 sin2 cossin 3 B BB tanC 8 5 3 11 tanC 7 一艘缉私巡逻艇在小岛 A 南偏西方向 距小岛 3 海里的 B 处 发现38 隐藏在小岛边上的一艘走私船正开始向岛北偏西方向行驶 测得其速度22 为 10 海里 小时 问巡逻艇需用多大的速度朝什么方向行驶 恰好用 0 5 小 时在 C 处截住该走私船 14 海里 小时 方向正北 Z 参考数据 5 33 3 sin38 sin22 1414 解析 如图 在中 AB 3 AC 5 1200 ABC BAC 由余弦定理可知 BC2 AB2 AC2 2AB AC 32 52 49cosCAB 1 2 3 5 2 所以 BC 7 则巡逻艇的速度为 14 海里 小时 6 分 在中 AB 3 AC 5 BC 7 由余弦定理可知 ABC 222 cos 2 ABBCAC B AB BC 11 14 又 则 所以 0 5 3 sin38 14 0 11 cos38 14 0 38B 所以 巡逻艇用 14 海里 小时的速度朝正北方向行驶 恰好用 0 5 小时在 C 处截住该走私船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函数类函数类 专题专题 1 1 函数部分函数部分 1 已知集合 则集 1 349 46 0 AxR xxBxR xtt t AB 25 xx 2 若函数 12f xxxa 的最小值为 3 则实数a的值为 D A 5 或 8 B 1 或 5 C 1 或4 D 4 或 8 3 若关于x的不等式 2 3ax 的解集为 51 33 xx 则a 3 4 已知 2 1 lgfx x 求 yf x 2 lg 1 f x x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6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5 若函数满足 则的解析式是 B f x 2 2 log x x f xx f x A B C D 2 log x 2 log x 2 x 2 x 6 设函数在内可导 且 则 2 f x 0 xx f exe 1 f 1 f 7 已知是 R 上的增函数 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1 3 3 4 1 log 1 a a xa x f x x x a 8 用 min a b c 表示 a b c 三个数中的最小值 设 则的最 min 2 2 10 0 x f xxxx f x 大值为 C A 4 B 5 C 6 D 7 9 函数的图象恒过定点 A 若点 A 在直线 mx ny 1 0 上 其中 mn 0 则log 3 1 0 1 a yxaa 的最小值为 8 1 m 2 n 10 若函数 f x 在 0 3 上单调递增 则 a 1 3 2 3 log 1 axa a 11 已知函数 当时 则此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A 2 log 23 a yxx 2x 0y A B C D 3 1 1 1 12 若函数与函数在区间 1 2 上单减 则的取值范围是 D 2 2f xxax 1 a g x x a A B C D 1 0 0 1 1 0 0 1 0 1 0 1 13 若 则 C 13 1 ln2lnlnxeaxbxcx A B C D 0 讨论曲线y f x 与曲线 公共点的个数 2 0 ymxm 解析 f x 的反函数 设直线y kx 1 与相切与点xxgln xxgln 所以 22 0 0 0 00 00 x x 1 xg k lnx1kx 则 则 y则P x eke 2 ek 当 x 0 m 0 时 曲线y f x 与曲线 的公共点个数即方程 2 0 ymxm 2 mxxf 根的个数 由 222 2 2 x xxe xh x e xh x e mmxxf xxx 令 则 h x 在 h 2 h x 2 0 上单调递减 这时 h x h 2 h x 2 这时上单调递增在 4 h 2 2 e 的极小值即最小值 是h x h 2 y 所以对曲线y f x 与曲线 公共点的个数 讨论如下 2 0 ymxm 当 m 时 有 0 个公共点 当 m 有 1 个公共点 当 m 有 2 个公共点 4 0 2 e 4 2 e 4 2 e 26 已知 2 ln 3 f xxx g xxax 1 求函数上的最小值 2 f xe e在 2 对一切恒成立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0 2 xf xg x a 解 1 ln1fxx 当单调递减 当单调递增 1 0 0 xfxf x e 1 0 xfxf x e 所以函数上单调递增 1 e e 2 f xe e在 minlnf xeee 2 则 2 2 ln3xxxax 3 2lnaxx x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12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设 则 3 2ln 0 h xxxx x 2 3 1 xx h x x 单调递减 0 1 0 xh xh x 单调递增 1 0 xh xh x 所以 对一切恒成立 所以 min 1 4h xh 0 2 xf xg x min 4ah x 27 已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 32 3f xaxbxx 1x 1 求函数的解析式 f x 3 3f xxx 2 求证 对于区间 1 1 上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 都有 12 x x 12 4f xf x maxmin 4fxfx 3 若过点 A可作曲线的三条切线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 2 1 2 m m yf x m 28 设函数 ln m f xxmR x 1 当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时 求的最小值 2 me e f x 2 讨论函数零点的个数 时无零点 或有一个零点 3 x g xfx 2 3 m 2 3 m 0m 时两个零点 2 3 0m 3 若对任意恒成立 求的取值范围 0 1 f bf a ba ba m 1 4 29 设函数 其中是的导函数 ln 1 0f xx g xxfx x fx f x 1 求的表达式 11 nn g xg x gxg gxnN n gx 1 n x gx nx 2 若恒成立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f xag x a1a 3 设 比较与的大小 并加以证明 nN 1 2 ggg n nf n 证 已知不等式等价于 111 ln 1 231 n n 由 2 中取 可得 1a ln 1 0 1 x xx x 令 则 1 xnN n 11 ln 1 n nn 又 1 ln2ln1 2 1 ln 1 ln 1 nn n 上述各式相加可得 111 ln 1 231 n n 30 已知函数 f x lnx mx m m R 1 已知函数 f x 在点 l f 1 处与 x 轴相切 求实数 m 的值 2 求函数 f x 的单调区间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13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3 在 1 的结论下 对于任意的 0 a 2 则关于实数 x 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R 2xaxb 7 设 且 则的最小值为 a b m nR 22 5 5abmanb 22 mn 5 专题专题 3 3 数列部分数列部分 第 2 y 1 第 1 1 x 第 1 AC D E 第 第 21第 第 O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17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1 若 1 1 n n xa 为 的展开式中含 1 n x 项的系数 则数列 1 n a 的前 n 项和为 D A 2 3 nn B 2 1 nn C 1 n n D 1 2 n n 2 在等比数列 n a中 若 14 1 4 2 aa 则 12 n aaa 的值 1 1 2 2 n 3 根据下列条件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 a 1 在数列中 n a 11 1 2n nn aaa 21 n n anN 2 在数列中 n a11 2 4 nn n aaa n 2 1 n an nnN 3 在数列中 n a 11 3 21 nn aaa 1 21 n n anN 4 在数列中 n a 11 3 2 nn aaa 21 n annN 5 在数列中 n a 11 2 2 nn aaa 2 n n anN 6 在各项为正的数列中 若 求该数列通项式 n a 22 11 1 144 nnn aaaa nN n a21 n n a 4 已知等比数列各项均为正数 数列满足 数列的前项和为 n a n b 36 lg 18 12 nn ba bb n b n 求的值 n S n S2 224 23 nn bnSnn 5 设函数 已知数列是公差为 2xxf a log 1 0 aaa为常数且 1 xf 2 xf n xf 的等差数列 且 2 1 ax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18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1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 x 2 当时 求证 2 1 a 3 1 21 n xxx 解 1 nnxfdaxf na 22 1 2 22log 2 1 6 分 n nna axnx 2 2log 即 2 当时 2 1 a n n x 4 1 12 分 3 1 4 1 1 3 1 4 1 1 4 1 4 1 4 1 21 n n n xxx 6 已知数列满足 其中为其前项和 n a3 2 nn Sna nN n S n1 2a 1 证明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n a 1 n an n 2 求数列的前项和 1 n ann T 1 n n 7 数列的前项和记为 已知 n a nn S 11 2 1 1 2 3 nn n aaSn n 求证 1 数列是等比数列 n S n 2 1 4 nn Sa 8 已知正数数列的前 n 项和为 且满足 n a n s 1 1 1 2 2 21 n n n S Sna S 1 求证 是等差数列 2 求该数列通项公式 1 n S n a 37 22 2 2 2 2 1 2 n nn n a n 9 已知正数数列的前 n 项和为 且对任意的正整数 n 满足 21 nn Sa n a n s 1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1 n an n a 2 设 1 1 n nn b aa 求数列 n b 的前 n 项和 n B 2 1 n n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19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10 已知数列是正项数列 其前n项和为 n S 且满足 1 1a 2 221 nnn SaanN 1 求数列 n a的通项公式 1 2 n n a 2 若 数列 n b前n项和为 4 2 3 n n n S b n n T 1 1 22 n n Tn 11 已知数列是各项均不为0的等差数列 公差为d 为其前n项和 且满足 n a n S 2 21nn aS n N 数列满足 n N 为数列的前n项和 n b 1 1 n nn b aa n T n b 1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 a n a 2 求数列的前n项和并证明 1 2 n T n b n T 解 1 在 2 21nn aS 中 令 1 n 2 n 1分 得 3 2 2 1 2 1 Sa Sa 即 33 1 2 1 1 2 1 dada aa 2分 解得 1 1 a 2 d 21 n an 5分 又 21 n an 时 2 n Sn 满足 2 21nn aS 21 n an 6分 2 由 1 知 1 11111 21 21 2 2121 n nn b a annnn 7分 111111 1 2335212121 n n T nnn 10分 111 1 2212 n T n 12分 12 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 且 n an n S 422 4 21 nn SS aa 1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 a21 n an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20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2 若数列满足 求的前项和 n b 12 12 1 1 2 n n n bbb nN aaa n bn n T 23 3 2 n n n T 13 设是公比大于 1 的等比数列 为数列的前项和 已知 且是和的等差中项 3 7S 2 3a 1 3a 3 4a 1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 a 1 2n n a 2 设 数列的前项和为 求证 1 1 1 n n nn a b aa n bn n T 1 2 n T 14 数列的前项和记为 n an n Sta 11 21 nn aSn N 1 当 为何值时 数列是等比数列 t 1 t n a 2 在 1 的条件下 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有最大值 且 又 n bn n T15 3 T 11 ba 22 ba 成等比数列 求 33 ba n T 2 205 n Tnn 15 已知函数 22 2 1 57f xxnxnn 1 设函数的图像的顶点的纵坐标构成数列 求证 为等差数列 yf x n a n a38 n an 2 设函数的图像的顶点到轴的距离构成数列 求的前项和 yf x x n b n b nn S 38 nn ban 2 2 133 12 2 31328 3 2 n nn n S nn n 16 如图 从点 1 0 0 P做 x 轴的垂线交曲线 x ye 于点 1 0 1 Q曲线在 1 Q点处的切线与 x 轴交于点 2 P 再从 2 P做 x 轴的垂线交曲线于点 2 Q 依次重复上述过程得到一系列点 1122 nn PQ PQP Q记 k P点的坐标为 0 1 2 k xkn 1 试求 1 x与 1k x 的关系 2 kn 1 1 2 kk xxkn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21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2 求 112233 nn PQPQPQPQ 1 12 1 1 1 1 11 nn n eee eee ee 17 已知数列 对于n N 点 nn p n a 都在经过 A 1 0 与 B 1 2 3 的直线l上 n a n b 并且点 C 1 2 是函数 0 1 x f xaaa 图像上的一点 数列的前 n 项和 1 n Sf n n b 1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1 22 2n nn anb n a n b 2 记数列 1 1 ln nn ab 的前 n 项和为 n T 求证 1 2ln2 n T 18 设 ax f x xa 0 a 令 1 1a 1 nn af a 又 1 nnn aab n N 1 判断数列 1 n a 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并证明 2 求数列 n a 的通项公式 1 a nn a a 3 求数列 n b 的前n项和 2 1 aa nnn an an a bTa 19 设是公比不为 1 的等比数列 其前项和为 且成等差数列 n an n S 534 a a a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22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1 求数列的公比 2 2 证明 对任意 成等差数列 n akN 21 kkk SSS 20 设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 n a 1 导的前n项和公式 n a 2 设q 1 证明数列不是等比数列 1 n a 21 设Sn表示数列的前n项和 n a 1 若为等差数列 推导Sn的计算公式 n a 2 若 且对所有正整数n 有 判断是否为等比数列 1 1 0aq 1 1 n n q S q n a 22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 且 为正整数 n a nn S 1 1a 1 323 nn aS n 1 求数列通项公式 n a 1 1 3 n n a 2 记 S 3 2 若对于任意正整数 恒成立 求实数的最大值 2 3 nn kSS k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直线与圆锥曲线类直线与圆锥曲线类 专题专题 直线与圆锥曲线专题训练直线与圆锥曲线专题训练 1 设是曲线上的点 则 C P x y 22 1 259 xy 12 4 0 4 0 FF A B 12 10FPF P 12 10FPF P C D 12 10FPF P 12 10FPF P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23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2 过点 A 11 2 作圆的弦 其中弦长为整数的共有 C 22 241640 xyxy A 16 条 B 17 条 C 32 条 D 34 条 3 圆 0142 22 yxyx 关于直线 0 22Rbabyax 对称 则 ab 的取值范围是 A A 4 1 B 4 1 0 C 0 4 1 D 4 1 4 在圆内 过点 E 0 1 的最长弦与最短弦分别是 AC 和 BD 则四边形 ABCD 的面积为 A 22 2xy A B C D 2 24 26 28 2 5 已知条件 条件 直线与圆相切 则是的 A p3k q2ykx 22 1xy pq 充分不必要条件 必要不充分条件 AB 充要条件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CD 6 下图是抛物线形拱桥 当水面在 时 拱顶离水面 2 米 水面宽 4 米 水位下降 1 米后 水面宽 l 米 2 6 7 若椭圆 22 22 1 xy ab 的焦点在x轴上 过点 1 1 2 作圆 22 1xy 的切线 切点分别为 A B 直线 AB恰好经过椭圆的右焦点和上顶点 则椭圆方程是 22 1 54 xy 8 已知椭圆以坐标轴为对称轴 且长轴是短轴的 3 倍 并且过点 P 3 0 求椭圆的方程 2 2 1 9 x y 或 22 1 819 yx 9 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若双曲线两顶点距离是 6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30 xy 或 22 1 94 xy 22 1 981 4 yx 10 以椭圆的中心为圆心 焦距为直径的圆与椭圆交于四点 若这四点与两焦点组成正六边形 则这个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24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椭 圆的离心率是 A 赋值法 令 PF 1 A B C 1 2 D 31 21 2 2 11 若一个椭圆长轴的长度 短轴的长度和焦距成等差数列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B A 4 5 B 3 5 C 2 5 D 1 5 12 设 F1 F2分别是双曲线 22 22 1 xy ab 的左 右焦点 若双曲线上存在点 A 使 F1AF2 90 且 AF1 3 AF2 则双曲线离心率为 B A 5 2 B 10 2 C 15 2 D 5 13 若点在双曲线的左准线上 过点且方向向量为的光线 3 1 p 2 2 22 1 0 0 y x ab ab p 2 5 a 经直线反射后通过双曲线的左焦点 则这个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2y A B C D 4 3 15 3 3 3 5 3 14 以点 5 0 A 为圆心 双曲线 1 916 22 yx 的渐近线为切线的圆的半径是 B A 5 B 4 C 3 D 1 15 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C 2 2 22 1 y ab x 4 3 yx A B C D 5 3 4 3 5 4 7 4 16 如图所示 下列三图中的多边形均为正多边形 M N 是所在边的中点 双曲线均以图中的 F1 F2为焦点 设图中的双曲线的离心率分别为 e1 e2 e3 则 D A e1 e2 e3 B e1 e2 e3 C e1 e3 e2 17 设 分别是双曲线的左 右焦点 A B 是以 O 坐标原点 为圆心 1 F 2 F 22 22 10 0 xy ab ab 以为半径的圆与该双曲线左支的两个交点 A B 且是等边三角形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1 OF 2 F AB D A B C D 35 5 2 13 18 如图 F1 F2是双曲线 C 的左 右焦点 过 F1的 22 22 10 0 xy ab ab 直线 与 C 的左 右 2 个分支分别交于点 A B 若为等边三角形 l 2 ABF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B 1 2 3 MM P N N F1 F1 F1 F2F2 F2 A B F2F1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25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A 4 B C D 7 2 3 3 3 19 过抛物线的焦点作直线 交抛物线于 A B 两点 若线段 AB 的中点横坐标为 3 则直线 的方 2 4yx ll 程为 1 yx 20 P 是抛物线 y2 x 上的点 F 是该抛物线的焦点 则点 P 到 F 与 P 到 A 3 1 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 是 13 4 此时 P 点坐标是 1 1 21 已知抛物线 C 的焦点为 F 直线与 C 交于 A B 两点 则 D 2 4yx 24yx cosAFB A 4 5 B 3 5 C 3 5 D 4 5 22 过抛物线的焦点作斜率为 1 的直线与该抛物线交于 A B 两点 A B 在 x 轴上的正射 2 2 0 xpy p 影分别为 D C 若梯形 ABCD 的面积为 求 p 的值 p 2 12 2 1221 1 2 Syyxx 23 设 P 是曲线 y2 4x 上的一个动点 1 求点 P 至点 A 1 1 距离与点 P 到直线 x 1 的距离之和最小值 5 2 若 B 3 2 点 F 是抛物线的焦点 求 PB PF 的最小值 4 24 过双曲线 22 220 xy 的右焦点作直线l交双曲线于 A B两点 若 4AB 则这样的直线l有 C A 1 条 B 2 条 C 3 条 D 4 条 25 已知圆 C 圆 C 关于直线对称 圆心在第二象限 半径为 22 30 xyDxEy 10 xy 2 1 求圆 C 的方程 22 2430 xyxy 2 已知不过原点的直线 与圆 C 相切 且在 x 轴 y 轴上的截距相等 求直线 的方程 ll 或 10 xy 30 xy 26 已知以坐标原点为中心 焦点为 F1 F2 且长轴在 X 轴上的椭圆 C 经过点 A 点 P 1 1 满足 3 0 12 0PF PF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26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1 求椭圆 C 的方程 2 2 1 3 x y 2 若过点 P 且斜率为 K 的直线与椭圆 C 交于 M N 两点 求实数 K 的取值范围 或 0k 1k 27 如图 设 P 是圆 22 25xy 上的动点 点 D 是 P 在 x 轴上的摄影 M 为 PD 上一点 且 4 5 MDPD 1 当 P 在圆上运动时 求点 M 的轨迹 C 的方程 22 1 2516 xy 2 求过点 3 0 且斜率为 4 5 的直线被 C 所截线段的长度 41 5 28 已知点 动点 P 满足 且 10A 10B 2APB 2 cos1PAPB 1 求动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 2 2 1 2 x y 2 过点 A 的直线 交曲线 C 于 E F 两点 若的面积等于 求直线 的方程 lBEF 4 3 l 1 01 0 xyxy 或 29 已知双曲线 2 2 1 2 y x 1 求以点 A 1 2 为中点的弦的方程 x y 1 0 2 求过点 A 1 2 的各弦中点 M 的轨迹 2 21 1 2 1 33 42 x y 30 已知椭圆 C 的离心率为 其中左焦点 F 2 0 22 22 1 0 0 xy ab ab 2 2 1 求椭圆 C 的方程 22 1 84 xy 2 若直线与椭圆 C 交于不同的两点 A B 且线段 AB 的中点 M 在圆 x2 y2 5 上 求的值 yxm m 3m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27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31 已知直线经过椭圆的一个顶点 E 和一个焦点 F 622 60 xy 22 22 1 0 xy ab ab 1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2 1 106 xy 2 若过焦点 F 作直线 交椭圆于 A B 两点 且椭圆上有一点 C 使四边形 AOBC 恰好为平行四边形 求 直线的斜率 K 方法 1 中点弦 方法 2 OAOBOC 1k 32 已知椭圆的一个顶点为 B 0 4 离心率 直线 交椭圆于 M N 两 2 2 22 1 0 y x ab ab 5 5 e l 点 1 若直线 的方程为 求弦 MN 的长 l4yx 40 2 9 2 如果的重心恰好为椭圆的右焦点 F 求直线 的方程的一般式 先利用得 MNBMN l2BFFQ 中点 Q 3 2 再利用中点弦知 65280 xy 33 在已知抛物线 y x2上存在两个不同点 M N 关于直线对称 求的取值范围 9 2 ykx k 11 44 k 34 已知椭圆 C 的短半轴长为 2 离心率 直线与 C 交点 22 22 1 0 xy ab ab 2 2 e A B 的中点为 M 2 2 3 3 1 求椭圆 C 的方程 22 1 84 xy 2 点 N 与点 M 关于直线对称 且 求的面积 yx 2OPON ABP 10 26 5 220 2 10 35 AB xyABdS 35 已知椭圆 椭圆以的长轴为短轴 且与有相同的离心率 2 2 1 1 4 x Cy 2 C 1 C 1 C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28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1 求椭圆的方程 22 1 164 yx 2 C 2 设 O 为坐标原点 点 A B 分别在椭圆和上 求直线的方程 yx 或 1 C 2 C2OBOA AB yx 36 已知动点M x y 到直线l x 4 的距离是它到点N 1 0 的距离的 2 倍 求动点M的轨迹C的方程 过点P 0 3 的直线m与轨迹C交于A B两点 若A是PB的中点 求直线m的斜率 解析 点 M x y 到直线 x 4 的距离 是到点 N 1 0 的距离的 2 倍 则 1 34 1 2 4 22 22 yx yxx 所以 动点 M 的轨迹为 椭圆 方程为1 34 22 yx P 0 3 设 21212211 3202 B Ayyxxyxyx 由题知 椭圆经检验直线 m 不经过这 2 点 即直线 m 斜率 k 存在 3 0 3 0 和的上下顶点坐标分别是 联立椭圆和直线方程 整理得 3 kxym方程为设直线 2 21 2 21 22 43 24 43 24 02424 43 k xx k k xxkxxk 2 3 2 9 24 43 24 2 52 2 2 1 2 2 21 21 2 21 1 2 2 1 k k k xx xxxx x x x x 所以 直线 m 的斜率 2 3 k 37 已知动圆过定点A 4 0 且在y轴上截得的弦MN的长为 8 求动圆圆心的轨迹C的方程 xy8 2 抛物线方程 已知点B 1 0 设不垂直于x轴的直线 与轨迹C交于不同的两点P Q 若x轴是的lPBQ 角平分线 证明直线 过定点 1 0 l 答案 定点 1 0 xy8 2 抛物线方程 解析 A 4 0 设圆心 C 2222 2 ECMECMCA MN MEEMNyx 由几何图像知线段的中点为 xyxyx84 4 22222 点B 1 0 2 2 21 2 121212211 8 8 00 xyxyyyyyyxQyxP 由题知设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29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直线 PQ 方080 8 8811 21122121 2 2 2 2 1 1 2 2 1 1 yyyyyyyy y y y y x y x y 程为 8 1 2 1 12 11 12 12 1 yx yy yyxx xx yy yy 1 088 8 12 2 112112 xyxyyyyxyyyyyy 所以 直线 PQ 过定点 1 0 38 设 F1 F 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 2 2 1 4 x y 1 若 P 是该椭圆上的一个动点为 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max 1 min 2 12 pFpF 2 设过定点 M 0 2 的直线 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 A B 且为锐角 其中 O 为坐标原点 求直线 lAOB 的斜率 K 的取值范围 由判别式可得 由为锐角得 则 l 33 22 kk 或 AOB 22k 33 22 22 kk 或 39 椭圆的对称中心在坐标原点 一个顶点为 2 0 A 右焦点F与点 2 2 B 的距离为2 1 求椭圆的方程 1 412 22 yx 2 是否存在斜率 0 k 的直线l 2 kxy 使直线l与椭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 NM 满足 ANAM 若存在 求直线l的倾斜角 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6 或 6 5 40 已知椭圆 1 C 的方程为 2 2 1 4 x y 双曲线 2 C 的左 右焦点分别是 1 C 的左 右顶点 而 2 C 的左 右顶点 分别是 1 C 的左 右焦点 1 求双曲线 2 C 的方程 2 2 1 3 x y 2 若直线 2lykx 与双曲线 2 C 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和B 且 2OA OB 其中O为原点 求k的范 围 33 33 1 1 41 已知椭圆 的离心率 原点到过点 C 22 22 1 xy ab 0 ab 3 2 e 0 A a 0 Bb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30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的直线的距离是 4 5 5 1 求椭圆的方程 C 2 若直线交椭圆于不同的两点 且 都在以B为1ykx 0 k CEFEF 圆心的圆上 求k的值 解 1 因为 所以 3 2 c a 222 abc 2ab 因为原点到直线 的距离 AB1 xy ab 22 4 5 5 ab d ab 解得 4a 2b 故所求椭圆的方程为 2 2 1 164 xy 5 分C 2 由题意 消去 整理得 22 14 8120kxkx 22 1 1 164 ykx xy y 可知0 设 的中点是 11 E x y 22 F xyEF MM M xy 则 所以 12 2 4 214 M xxk x k 2 1 1 14 MM ykx k 21 M BM M y k xk 所以 即 20 MM xkyk 22 4 20 1414 kk k kk 又因为 所以 所以 0k 2 1 8 k 2 4 k 4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点 P 到两点 0 3 0 3 的距离之和等于 4 设点 P 的轨迹为C 1 写出 C 的方程 2 2 1 4 y x 2 设直线 1ykx 与 C 交于 A B 两点 且 求的值 OBOA AB 17 654 AB 43 已知定点及椭圆 过点的动直线与该椭圆相交于两点 1 0 C 22 35xy C A B 1 若线段中点的横坐标是 求直线的方程 AB 1 2 AB 310 xy 2 在轴上是否存在点 使为常数 若存在 求出点的坐标 如果不存在 请说明理 xMMA MB M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31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由 7 3 0 4 9 44 已知椭圆点 离心率为 左右焦点分别为 F1 c 0 经过 0 1 2 2 2 2 ba b y a x 3 0 2 1 1 求椭圆的方程 2 2 43 1 y x 2 若直线 y 与椭圆交与以 F1F2为直径的圆交与 C D 两点 且满足求直线lmx 2 1 4 35 CD AB 的方程 l 22153 2 23 5 4 54 ABmCDmm 45 如图 曲线由上半椭圆和部分抛物线C 22 1 22 1 0 0 yx Caby ab 连接而成 的公共点为 其中的离心率为 2 2 1 0 Cyxy 12 C C A B 1 C 3 2 1 求的值 a 2 b 1 a b 2 过点的直线 与分别交于 均异于点 若 求直线 的方程 Bl 12 C C P Q A BAPAQ l 由题知 直线 与 x 不重合也不垂直 设其方程为l 1 0 yk xk 联立得 由韦达定理知 得 2222 4 240kxk xk 2 2 4 4 1 k p k x 28 4 k p k y 同理得 Q 由知 则有 2 1 2 kkk APAQ 8 3 k 8 3 1 yx 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概率类概率类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32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专题专题 概率概率 1 某一批花生种子 如果每 1 粒发牙的概率为 4 5 那么播下 4 粒种子恰有 2 粒发芽的概率是 B A 16 625B 96 625C 192 625D 256 625 2 5 1 2 a xx xx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 2 则该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D A 40 B 20 C 20 D 40 3 设 21 21 2 210 21 1 xaxaxaax 则 aa 0 4 设a b分别是甲 乙各抛掷一枚骰子得到的点数 已知乙所得的点数为2 则方程 2 0 xax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概率为 A A 2 3 B 1 3 C 1 2 D 5 12 5 从单词 education 中选取 5 个不同的字母排成一排 则含 at at 相连且顺序不变 的概率 A A 1 18 B 1 378 C 1 432 D 1 756 6 设二项式 3 1 3 nx x 的展开式的各项系数和为 p 所有二项式系数的和是 若272ps 则n C A 6 B 5 C 4 D 8 7 10 张奖券中只有 3 张有奖 5 个人购买 每人 1 张 至少有 1 人中奖的概率是 D A 3 10 B 1 12 C 1 2 D 11 12 5 7 5 10 1 C C 8 已知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如下 12345678910 P 2 3 2 2 3 3 2 3 4 2 3 5 2 3 6 2 3 7 2 3 8 2 3 9 2 3 m 则 C 利用分布列中概率之和是 1 完成 10 P A B C D 9 2 3 10 2 3 9 1 3 10 1 3 9 隋机变量的分布列如下 其中 a b c 成等差数列 若 则的值是 5 9 1 3 E D 10 设离散型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为 1 2 3 4 又的数学期望 1 2 3 4 Pkakb k 则 a b 0 1 3E 11 某保险公司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 对投保车辆进行抽样 样本车辆中每辆车的赔付结果统计如下 赔付金 额 元 01000200030004000 101 Pabc 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基训练手册 主编主编 邬小军邬小军 33 数学专题训练数学专题训练 理科理科 车辆数 辆 500130100150120 1 若每辆车的投保金额均为 2800 元 估计赔付金额大于投保金额的概率 0 27 2 在样本车辆中 车主是新司机的占 在赔付金额为 4000 元的样本车辆中 车主是新司机的10 占 估计在已投保车辆中 新司机获赔金额为 4000 元的概率 0 24 20 12 某电视台 挑战主持人 节目的挑占者闯关时 需要回答两个问题 其中和一个问题回答正确得 10 分 回答不正确得 0 分 第二个问题回答正确得 20 分 回答不正确得 10 分 如果一位挑战者第一题回答正 确的概率是 0 8 第二题回答正确的概率是 0 6 且各题回答正确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1 求这位挑战者总得分 不为负分 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产项目资金管理规定
- 时尚男装设计创意方案
- 企业供应链管理流程规
- 艺术金融统计学考研备考心得分享
- 地下生物的生活规划
- 嵌入式硬件指南规定
- 云计算智能化管控方案
- 零售业商品管理细则
- 2025西安经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眼科学科理论知识检测答案及解析
-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第一章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绪论课件
- 住宅外墙饰面层损伤特性分析与防治
- 足浴店租赁合同
- 2025-2030中国术中神经生理监测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YS-T621-2021百叶窗用铝合金带、箔材》
- 卫生院厉行节约、降低运营成本实施方案
- 模块2 电阻式传感器
- T-GDEIIA 56-2024 垂直起降低空航空器起降场基础设施配置技术要求
- 《CRISPR-Cas9及基因技术》课件
- 宁夏银川九中教育集团阅海一校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数学试卷
- 亚朵酒店前台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