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煤气输配管网向液化石油气混空气过渡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问题_第1页
人工煤气输配管网向液化石油气混空气过渡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问题_第2页
人工煤气输配管网向液化石油气混空气过渡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问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煤气输配管网向液化石油气混空气过渡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问题人工煤气输配管网向液化石油气混空气过渡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近几年来 在我国沿海城市都陆续相继抛弃了原行成本高昂 环境污染严重的人工煤气 转向为液化石油 气混空气的称之为人工制造天然气 Manufactured Mixed Gas 的新气源的技术 这就解决了这些区域内现 在急需用天然气 Natural Gas 与暂时还不能接通天然气的矛盾 使之将来天然气到达该地区后 再置换天 然气 而输配管网和户内设备无需更换 使一次投资到位 实践证明 这种新的气源的确具有工艺技术成 熟 热值稳定 干净无毒和成本低廉的特点 但是对于要求气种转换的煤气公司来讲 首先将会碰到的是原来的人工煤气输配管网和各种有关设施 装置对这种新气源的过渡适配性如何 以及输配管网的安全可靠性怎样 这就成为了能否进行气种转换的成 败关键 在此 我把我公司实施此项技改工程投用近三年来的所做的有关工作和探索 介绍给出席本届年 会的同行 供大家探讨和参考 舟山市燃气公司成立于 1991 年 当时设计规模日产 5 万 M3 人工煤气 煤气热值 13 4MJ NM3 输配 管网二级压力制 中压 P 0 15MPa 低压 P 1650Pa 建有 270KM 的输配管网 主管材为灰口铸铁 管 N1 型柔性机械接口连接 配镀锌钢管 环氧沥青玻璃丝布特加强级防腐 进户 户内为镀锌钢管明管铺 设 丝扣连接 白漆麻丝密封 该系统一直安全运行到 97 年新气源投入运行前 我公司于 96 年初率团考 察海口市的混气技改工程后 于该年年底投入资金 3600 万元进行了气源改造工程 并于 97 年 11 月 8 日 正式投入新气源的配气和输送 已安全运行至今 从该技改工程可行性酝酿之初起 直至四年后的现在 为使原输配管网系统能安全可靠地适应新气源 我公司在不断的探索中做了许多工作 现介绍如下 一 关于新气种与将来天然气互换性的问题 用不同的制 混 气方法所获得的燃气 其成份 热值 密度和燃烧特性都不相同 而任何一种燃具都 是按一定的燃气成份设计的 当燃气成份发生变化时 燃具的燃烧工况就会改变 但只要两种燃气的华白 数 W 相等 则就能在同一燃气压力和同一燃具上获得相同的热负荷 即具有互换性 一般规定两种燃气 互换的首要条件是华白数的变化范围不大于土 5 一 10 根据我国天然气的分类归为五类 分别是 4 T 6T 10T 12T 13T 天然气 我们对照了东海油气田的天然气是属于 10T 类别的天然气 其极限的燃 气华白数 W 标准状态下低限为 41 2MJ NM3 高限为 47 3MJ NM3 因此 我们的混气厂就以 10T 天 然气为依据来确定液化石油气混空气的相应混合比例 从而使混合气的华白数 W 接近 10T 天然气的特性 空混气华白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W 华白指数 MJ NM3 Hh 燃气高热值 MJ NM3 S 燃气相对密度 其中 Sc3 Sc4 Sair 丙烷 正丁烷 空气相对密度分别为 1 554 2 09 1 Hhc3 Hhc4 丙烷 正丁烷的高热值 分别为标准状态下 101 203MJ NM3 133 798MJ NM3 Xc3 Xc4 液化石油气 c3 c4 的混合比例 V X 空混气中液化石油气含量 V 我燃气公司湿气厂所确定的空混气设计参数为 1 根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空混气按 10T 天然气确定液化石油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为 40 60 2 混合气组份 体积 V 3 低热值 45 2MJ NM3 10800Kcal NM3 高热值 46 36MJ NM3 11190 98Kcal NM3 4 密度 1 728KG NM3 相对密度 S 1 336 5 华白指数 W 40 5MJ NM3 6 燃烧势 CP 38 6 7 空混气露点 P 0 11Mpa 表压 下 17 至于混气厂具体操作调整华白指数值 则可用色谱法 华白指数或热值法和氧分析法等设计思路 我 们是采用氧分析法 通过 24 小时连续分析空混气中的 O2 含量 并在热值仪的监控下指导调节掺混比例 效果理想 二 关于液化石油气混空气的安全性问题 液化石油气混空气作为燃气具有无毒 干净 稳定等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有人担心其中含有许多 空气是否安全 我们知道液化石油气各种组份在空气中的爆炸范围为 1 5 一 9 8 若燃气的体积含量 远离该范围就不会爆炸 燃气设计规定 将安全界限定为爆炸上限的 1 5 倍 而我们按液化石油气 40 比例配气 是爆炸上限的 4 倍 同时它的爆炸范围又比人工煤气窄 因此是足够安全的 我们经过多次 模拟测爆试验 充分证明了这一结论 几年来我们已多次在输配管道上进行带气 管内须保持 500Pa 一 800Pa 压力 动火焊接和带气接头 也证明是安全的 三 两种气源转换前后应考虑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1 对已有人工煤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