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报必修5《说木叶》导学案_第1页
高二语文报必修5《说木叶》导学案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富源县第六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富源县第六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 编号 编号 43 章节 必修章节 必修 5 第第 3 单元单元 使用时间 使用时间 课型 讨论课型 讨论 展示展示 课时 课时 2 编制人 张芳编制人 张芳 侯永军侯永军 包科领导 包科领导 班级 班级 小组 小组 姓名 姓名 组内评价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 1 信心是信心是命运命运的主宰的主宰 海伦凯勒海伦凯勒 2 你若对自己诚实 日积月累 就无法对别人不忠了 你若对自己诚实 日积月累 就无法对别人不忠了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 1 课题 说木叶课题 说木叶 学学 习习 内内 容容笔笔 记记 学习 学习目标 1 品味文中诗句 理解古代诗歌中 木叶 意象的意蕴 比较 落 木 叶 与 树 叶 的不同 把握 木 的艺术特征 2 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 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 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 提高诗歌的阅读欣 赏能力 学习重难点 1 理解 木 与 树 树叶 与 木叶 落木 与 落叶 木叶 与 落木 的不同意味 了解其所造成的诗歌的意境差别 木 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的理解 2 学习文章由 木叶 这一特殊意象入手分析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有暗示 性的从小处着手的写法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 学生通过诵读课文 完成预习问题 再深入探究 教师点拨解决疑难问 题 2 本文的学习要学会联系诗歌鉴赏中的意象 举一反三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预习案预习案 一 背景知识 说 属于议论文体 本文是文化随笔 文艺短评 木叶 是文 章论题 本文是就古诗中 木叶 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木叶 即 树叶 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 树 的 有用 叶 的 就是用 树叶 的十分 少见 由于作者是一个学者 也是诗人 有着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联想力 因而对 树 与 木 树叶 与 木叶 木叶 与 落叶 木叶 与 落木 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 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 析 使我们对古诗词艺术中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 值得我们借鉴 学习这篇课文需要我们逐字逐句认真 细致地读 把整篇文章贯穿起来 各个部分融会贯通 就可以把握文意 二 文学常识 林庚 1910 年 2 月 22 日 2006 年 10 月 4 日 字静希 1910 年 2 月 22 日生于北京 福建闽侯人 诗人 文史学家 1933 年毕业于清华大 学中文系 后留校任教 编文学刊物 1933 年初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 夜 以后又先后出版了 北平情歌 冬眠曲及其他 等 1937 年到 厦门大学任教十年 1947 年为燕京大学教授 1952 年至今为北京大学教授 曾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 早年以诗闻名于世 与戏剧家曹禺 小说家吴 组缃 并称 清华三才子 是著名的唐诗楚辞研究专家 对明清小说也 很关注 并提出颇多精辟的创见 著有 唐诗综论 诗人屈原及其作品 研究 和 中国文学简史 等多部著作 获国家教委教材一等奖 出版过 春野与窗 问路集 等六部新诗集 他数十年如一日 谆谆教导后学 桃李满天下 2006 年 10 月 4 日林庚先生病逝于北京 享年 97 岁 三 基础知识梳理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恽 灼灼 寒砧 窸窣 筌 冉冉 翩翩 征戍 2 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 理清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 说 木叶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3 阅读 1 3 段 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段的重点在哪里 主要讲了什么 第二段针对的对象主要有哪几个 他们的关系如何 第三段主要对象有哪些 他们的关系如何 预习小结 富源县第六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富源县第六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 编号 编号 43 章节 必修章节 必修 5 第第 3 单元单元 使用时间 使用时间 课型 讨论课型 讨论 展示展示 课时 课时 2 编制人 张芳编制人 张芳 侯永军侯永军 包科领导 包科领导 班级 班级 小组 小组 姓名 姓名 组内评价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 1 信心是信心是命运命运的主宰的主宰 海伦凯勒海伦凯勒 2 你若对自己诚实 日积月累 就无法对别人不忠了 你若对自己诚实 日积月累 就无法对别人不忠了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 2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探究一 作者在论述时 引用了大量的诗句 传递的意境各有不同 结合 课文说说 树叶 与 木叶 落木 与 落叶 的区别有哪些 意象颜色触觉意味或韵味 树叶 木叶 落木 落叶 探究二 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 它们如 木叶 一样 成为内涵丰 富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如月 梅 柳 杜鹃等 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 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 体味下面两古诗中的 月亮 意象的艺术特点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 下眉头 却上心头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 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 当堂检测 在我国诗歌中 有些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蕴 但同 一意象在不同的诗人或语境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 比较下面三首诗词 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 试分析梅的三种不同形象 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 的梅赋予了怎样的情感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 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