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鸟语》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 余巧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描摹具体事物的方法。2.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去追求自由、快乐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1.掌握描摹具体事物的方法。2.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抒发的思乡之情。教学方式点拨式和合作探究式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海浪声、鸟叫声 2、教师:同学们在刚才的两段音频中你们能听出什么,或者能想到什么呢?学生回答:想到可以在海滩边捡贝壳,鸟儿在欢快的歌唱教师:是的,无论你们从这声音中听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这都是你们内心情感的一种体现,人们在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的时候总是把自己的思想也融入了进去,寄托着自己内心的各种情感,我们今天就来品味空山鸟语,倾听作家郭枫的心声。(通过这个导入,让学生明确,这篇课文并不是单纯的写景之文,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了一定的把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配乐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聆听过程中给陌生字词注音。(音乐:云水禅心)2、学生自己设计朗读,读给同桌听,并勾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3、请学生起来读自己设计的朗读。(设计意图:学生可以在教师范读时的情感熏陶下,体味本课优美的语言、意境,爱上本课,激发起学习兴趣)三、字词积累,巩固基础。1、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教师讲解。2、婆娑(po1 suo1) 飒爽(sa4 shuang3)鹧鸪(zhe gu )3、学生自己记忆字词。四、品读课文,合作探究。(一)、提问:回忆文章的题目反映了文章哪些内容?文章的主旨情感,或者文章的写作对象,或者文章的内容,或者文章的线索那么本篇课文的题目反映的是:文章的内容(1-2段写空山,(3-写鸟语)(二)、空山: 1、齐读 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找出描写了山上哪些风景,这些风景是怎样写出来的? 花、树、岩石、云朵、清风,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来表现山上优美的环境 3、模仿课文中描写山上风景的句子,自己创造几个句子,说给同桌听。 4、教师请学生起来说出所仿写的句子,并加以点评。(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写作能力)5、作者喜欢到山上来,尤其是喜欢到山上来听鸟叫,且在课文第一段就热情的宣告,思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开门见山的点明了中心(三)鸟语:过渡:山上的风景如此的美丽,真是让人留连忘返,可是作者不去浏览如此美丽的风景却喜欢到山上来听鸟叫,这是为什么呢?(用课文的原句回答) 因为:鸟儿的鸣声是时间最美的语言。1、学生齐读课文3-4自然段。2、 请学生读出这段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句子: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3、为什么这句话让大家印象深刻:采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4、教师创设情境学生仿写句子。如:山村教师爱岗敬业的情境。(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以及写作能力)5、学生自己朗读第五自然段,并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说出你为什么喜欢它,它好在哪里?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他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这句话用叠词和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鸟儿鸣声的特点:婉转、悠扬、缠绵,“透明”二字再次证明了鸟儿们的鸣声在诉说着动人、纯真的爱情,同时把这种情意比作是青石上的一线灵泉。 “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种鸟呢?想着想着,自己却不禁失笑了。真是太傻!名字有什么用?人们喜欢各种好听的名字,鸟不一定喜欢,鸟喜欢唱的歌,人不一定能听懂;其实人爱不爱听都是一样,鸟是唱给鸟听的。 ” 这几句话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红喙鸟”的外形和特点 ,并由此想到了人。6、问:作者在清晨来到山上,听到了晨无名小鸟的二重唱,他们没有名字,只有歌唱,自己随心所欲,想怎么唱就怎么唱,不管别人喜欢还是不喜欢,那么这些鸟儿们到底是在歌唱什么呢? 学生回答:歌唱自由,歌唱美满的爱情,歌唱幸福的生活7、 讨论:联系残酷地现实社会,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山林中的鸟儿自由自在,没有世事的羁绊,没有世俗的媚骨,它们不求好听的名字,只求自己内心的欢快,由此可见,这是源于作者对自私、冷酷、暴力、唯利是图等社会现象的憎恶。渴望远离物欲横流的尘世,鄙弃追名逐利的欲望,不媚悦权贵,不迎合他人,说自己想说的话,唱自己想唱的歌,做一个真正自由幸福的人。8、学生自己由感情的朗读第6自然段,并思考、交流作者在午后的山林里听到了什么并想到了什么?9、简单介绍作者郭枫:郭枫是台湾作家,祖籍在江苏。10、简单介绍鹧鸪鸟:(出示鹧鸪图文介绍:羽毛近于黑色,散布着卵圆形白斑,栖于草被茂密,疏林及灌丛山丘地带。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是一种候鸟,即使生活在北方,冬天要返回南方去。这种鸟身上一般都寄托着文人墨客们的思乡之情)。11、教师总结:作者在鹧鸪鸟,奢靡莫测、虚无缥缈的鸣声中想到了自己的家乡江南,想要重温家乡的梦。过渡:作者深沉的怀念家乡江南,哪里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景致,让作者如此的沉沦呢?12、欣赏“江南小镇“的图片,并思考这里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让学生只管感受到江南的那种淡泊、宁静、幽雅、古朴的社会)五、再读课文,深层理解。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你怎样理解:“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这句话? 这句话分为两个层次:“自然的消息”是指,像鸟儿一样的自由自在,单纯快乐的生活;“人世的沧桑”则是指物欲横流、唯利是图、媚悦权贵、迎合他人的社会现实。作者由最初的喜欢到山上来听鸟叫,到最后甚至迫不及待的想变成一只鸟 ,那么你怎样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