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与大肠病辨证_第1页
肺与大肠病辨证_第2页
肺与大肠病辨证_第3页
肺与大肠病辨证_第4页
肺与大肠病辨证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居胸中 与大肠相表里 肺主气 司呼吸 知嗅觉 发声音 主皮毛 主治节 主宣发肃降 肺 能通调水道 为水之上源 肺开窍于鼻 涕为肺之液 肺在声为哭 在志为悲 其肺病证型如下 肺气虚 症状 气短喘促 咳痰无力 自汗怕冷 面色苍白 痰多清稀 舌淡苔白 脉虚弱 病因病机 本证多系久病喘咳 耗伤肺气 或禀赋不足 或其他脏腑病变影响等所致 肺阴虚 症状 干咳无痰 或痰少而稠 或痰中带血 午后潮热 颧红盗汗 五心烦热 或口干咽燥 舌红 少苔 脉细数 病因病机 此病或由久咳伤肺 或由邪热恋肺 耗损肺阴 或因劳损等所致 风寒束肺 症状 咳嗽声重有力 吐痰稀白 鼻塞流涕 恶寒发热 头痛 无汗 苔薄白 脉浮紧 病因病机 此证由外感风寒 邪袭肺卫所致 肺合皮毛而主卫外 风寒外袭 则营卫不利 风热犯肺 症状 咳嗽气粗 痰黄而稠 口渴 咽红疼痛 头痛 身热恶风 苔薄黄 脉浮数 病因病机 此系外感风热之邪 侵犯肺卫所致 风热犯肺 肺失宣降 痰热壅肺 症状 咳嗽喘促 呼吸气粗 发热胸痛 口渴 尿黄 便秘 甚则鼻翼煽动 咯痰黄稠 或咳唾脓 血腥臭 舌质红 苔黄腻 脉滑数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风热犯肺 或寒郁化热 火热炼液成痰 热与痰结 壅阻于肺而成 痰浊阻肺 症状 咳嗽气喘 痰多泡沫或白色而粘 易于咯出 胸闷 喉中痰鸣 甚则不能平卧 苔薄白 脉 滑 病因病机 此多因长期咳嗽 损伤肺气 肺不布津 聚液成痰 或由脾虚生湿 凝而生痰 上渍于 肺所致 燥邪犯肺 症状 干咳少痰 痰粘难咯 或喘咳唾白沫 鼻燥咽干 咳甚则胸痛 舌干苔薄而少津 脉细数 或兼有发热 恶风寒 头痛等表证 病因病机 多由秋季感受燥邪 耗伤肺津所致 亦有因风温诸邪伤津化燥而成 大肠湿热 症状 发热 腹痛 腹泻 肛门灼热 或大便脓血 里急后重 小便短赤 舌苔黄腻 脉滑数 病因病机 多因饮食不节 过食生冷 或饮食不洁 致暑湿热毒之邪侵及肠胃 湿热蕴结 下注大 肠 损伤气血而成 大肠津亏 症状 大便干结 甚如羊粪 口干咽燥 舌红少津 苔黄燥 脉细 病因病机 多见于老年人或产妇 或由阴亏血虚 或由热病伤津耗液所致 脾与胃病辨证 脾处中焦 与胃相表里 脾主运化 布津液 主肌肉和四肢 主升 统血 脾喜燥恶湿 开窍于口 其化在唇 涎为脾之液 脾在声为歌 在志为思 其脾病证型如下 脾气虚 中气下陷 症状 食少纳呆 食后脘腹胀满 少气懒言 四肢倦怠 面色萎黄 形体消瘦 大便溏薄 舌淡苔 白 脉缓弱 若中气下陷 亦称脾气下陷 则兼见脱肛 胃下垂 子宫脱垂等 或小便频数等 病因病机 病由劳倦伤脾 或饮食失节 或吐下太过 损伤脾气 或素体虚弱 久病虚损所致 脾不统血 症状 便血 肌衄 或妇人月经过多 崩漏 以及其它出血症 同时兼可见脾气虚或脾阳虚的证候 病因病机 此多因久病脾气虚弱 或劳损伤脾等所致 脾阳虚 症状 纳减腹胀 大便溏薄 四肢不温 或脘腹隐痛 喜温喜按 或见面肢浮肿 小便不利 或妇 人白带清稀而多 舌质淡嫩 苔白滑 脉沉细或迟弱 病因病机 此证多由脾胃气虚发展而来 或久病伤脾 或饮食失调 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损伤 脾阳所致 寒湿困脾 症状 脘腹胀闷 不思饮食 泛恶欲吐 口粘不爽 腹痛溏泄 头重身困如肿 苔白腻或舌胖嫩 脉濡缓 病因病机 多由贪凉饮冷 致寒湿停于中焦 或冒雨涉水 居住潮湿 寒湿内侵脾胃 或素体湿盛 脾阳受遏 以致寒湿中生 脾胃湿热 症状 脘腹胀满 恶心欲吐 厌油腻 口粘而甜 肢体困重 大便溏泄不爽 小便短赤不利 或面 目肌肤发黄 或有身热起伏 汗出热不解 苔黄腻 脉濡数 病因病机 此证多因感受湿热之邪 或过食肥甘厚味 湿热内生 或饮食失节 损伤脾胃 湿郁化 热所致 胃寒证 症状 胃脘冷痛 轻则绵绵不已 重则拘急剧痛 遇寒则甚 得温则减 口淡不渴 口泛清水 或 食后作吐 肠鸣漉漉 舌淡苔白滑 脉弦或迟 病因病机 多因胃阳素虚 复受饮食寒凉之侵 或偏嗜生冷 或脘腹受寒而致寒凝于胃 胃火炽盛 症状 胃脘灼热疼痛 渴善冷饮 消谷善肌 泛酸 食入则吐 口臭 牙龈肿痛 或溃疡出血 大 便秘结 舌红苔黄 脉滑数 病因病机 本证多由邪热犯胃 或情志不遂 肝火犯胃 或过食辛辣 胃火素盛等所致 食积胃脘 症状 脘腹胀满或疼痛 嗳腐吞酸 厌食 呕吐 失气酸臭 大便秘结或泻泄 舌苔厚腻 脉滑 病因病机 此证多由饮食不节 食入过多所致 食滞胃脘 胃失和降 胃阴不足 症状 口舌干燥 饥不欲食 或干呕呃逆 胃痛嘈杂 或脘痞不适 大便干燥 舌红苔少或无苔少 津 脉细数 病因病机 病多因湿邪久羁 或肝火犯胃 内热伤阴等所致 肾与膀胱病辨证 肾位于腰部两侧左右各一 与膀胱表里 肾藏精 主生殖 主水 主纳气 主骨生髓 为先天之本 肾司二阴 开窍于耳 其华在发 唾液为肾之液 在声为呻 其肾病证型如下 肾阴虚 症状 头晕目眩 耳鸣 腰膝酸软无力 低热 颧红 口干 盗汗 手足心热 舌红 脉细数 病因病机 本证多由房事不节 耗伤肾精 或因其他脏腑之阴虚导致肾阴亏虚 肾阳虚 症状 畏寒肢冷 腰膝冷痛 男子阳萎 早泄 女子宫寒不孕 小便清长 夜尿多 或尿少浮肿 舌淡苔白 脉沉迟 尺部弱 病因病机 此证多由禀赋不足 素体阳虚 或年老体弱 阳气虚衰 或房事过度 阴损及阳等所致 肾气不固 症状 精神疲乏 腰膝酸软 小便频数而清 尿后余沥不尽 夜尿频多 甚或遗尿 小便失禁 或 滑精 早泄 妇人白带清稀 胎动易滑 舌淡苔白 脉沉弱 病因病机 此多由年老肾气衰弱 或幼年肾气未充 或久病劳损伤肾等致肾气亏耗 无力封藏 固 摄所致 肾不纳气 症状 气短喘促 呼多吸少 动则喘甚 声低气怯 咳逆汗出 腰膝酸软 四肢不温 面部虚浮 舌淡 脉虚 病因病机 此证多由久咳伤肺 由肺及肾 或因房劳伤肾 气不归元 肾失摄纳所致 膀胱湿热 症状 小便灼痛 尿频 尿急 或见血尿 或尿液浑浊 或有砂石 苔黄腻 脉滑数或濡数 病因病机 病多由外感湿热 蕴结膀胱 或饮食不节 湿热内生 下注膀胱所致 膀胱虚寒 症状 小便频数而色清 或小便淋漓失禁 或周身浮肿而小便短少 舌淡苔白 脉虚弱 病因病机 此证多由肾气虚而不固或肾阳虚而不化水所致 脏腑兼病 凡两个以上脏器相继或同时发病的 称为脏腑兼病 心脾两虚 症状 心悸健忘 失眠多梦 饮食减少 腹胀便溏 面色萎黄 倦怠乏力 或皮下出血 妇人月经 过多色淡 或经少经闭 舌淡 脉细弱 病因病机 此多因病后失调 慢性出血 思虑过度 或饮食不节等所致 心肾不交 症状 虚烦失眠 心悸健忘 眩晕耳鸣 腰膝酸软 梦遗早泄 五心烦热 舌红少苔 脉细数 病因病机 此系久病劳伤 或恣情纵欲 或多思妄想 损伤心肾之阴而致 心肾阳虚 症状 形寒肢冷 心悸怔肿 尿少身肿 唇甲青紫 舌质青紫暗淡 苔白滑 脉沉微 病因病机 本证多因久病不愈 或劳倦内伤等而致 心肺气虚 症状 心悸气短 咳喘少气 胸闷发憋 自汗乏力 动则愈甚 面色苍白或暗滞 甚则可见口唇青 紫 舌质暗淡或见瘀斑 脉细弱 病因病机 此多因劳倦过度 或久病咳喘 耗伤心肺之气所致 肝脾不调 症状 胁肋胀痛 胸闷叹息 烦躁易怒 饮食减少 腹胀肠鸣 大便溏薄 或腹痛即泻 妇人月经 不调 经前乳房胀痛 苔白 脉弦缓 病因病机 本证多是情志不遂 肝气郁结 横逆犯脾 造成脾气虚弱 肝胃不和 症状 胸胁闷胀 烦躁易怒 胃脘胀痛 痛引两胁 嗳气吞酸 苔薄黄 脉弦 病因病机 此证多因情志不遂 气郁伤肝 横逆犯胃 胃失和降所致 肝火犯肺 症状 胸胁灼痛 急躁易怒 头晕目赤 烦热口苦 咳嗽阵作 甚则咳血 舌红苔薄黄 脉弦数 病因病机 此系情志郁结 或邪热蕴结肝经 郁而化火 上灼于肺所致 肝肾阴虚 症状 头晕目眩 耳鸣胁痛 腰膝酸软 咽干口燥 五心烦热 颧红盗汗 男子遗精 女子经少 舌红少苔 脉细数 病因病机 病多由久病阴血内耗 或房劳过度 肾精亏虚 或早婚多育 精血亏损等所致 脾肺气虚 症状 短气乏力 咳喘痰多而稀 食欲不振 腹胀便溏 甚则面足浮肿 舌淡苔白 脉细弱 病因病机 病多由久病喘咳 肺气虚弱 损及于脾 或脾气久虚 精微不足 而肺气虚弱所致 脾肾阳虚 症状 畏寒肢冷 面色苍白 腰膝或少腹冷痛 纳减便溏 或下利清谷 甚则五更泄泻 或小便不 利 面肢浮肿 甚则水臌胀满 舌淡肿 脉沉弱 病因病机 此证多因久病耗气伤阳 水邪久踞 或脾虚久泻 以致肾阳虚衰所致 肺肾阴虚 症状 咳嗽痰少 或痰中带血 口燥咽干 或声音嘶哑 腰膝酸软 心烦少寐 骨蒸潮热 盗汗颧 红 男子遗精 女子月经不调 舌红少苔 脉细数 病因病机 本证多因久咳伤肺 肺虚不能布津滋肾 或房事 劳倦太过 肾阴虚竭 以致阴津不能 上承 或虚火灼肺 而致肺肾阴虚 脏腑辨证 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 病理表现 结合病因 八纲 气血津液等理论 将四诊所收集 的资料 进行分析归纳 借以推究病因病机 判断疾病的部位 性质 邪正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是中医辨证理 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脏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脏腑之间也存在着表里相合关系 因此 腑腑病证之间具有相互传 变 交叉错杂的特点 从而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脏腑同病 数脏合病的证候 脏腑辨证具体来讲 可以从心与小肠病辨证 肺与大肠病辨证 脾与胃病辨证 肝与胆病辨证 肾 与膀胱病辨证和脏腑兼证几方面探讨 心与小肠病辨证 心位居胸中 与小肠相表里 心主神明 主血脉 主汗液 主火 开窍于舌 其华在面 在志为喜 在声为舌 其心病常见证型如下 心气虚 心阳虚 症状 二者共同脉症为心悸 气短 活动时加重 脉细弱或结代 兼见面色苍白 神疲体倦 自汗 少气 舌淡苔白等症者 为心气虚 若见畏寒 肢冷不温 面色滞暗 胸闷痛 舌淡 紫暗而胖嫩者为心阳虚 若大 汗淋漓 四肢厥冷 口唇青紫 呼吸微弱 脉微欲绝 神志模糊甚至昏迷者 为心阳虚脱之危症 病因病机 多由久病体虚 或年老脏气衰弱 或汗下太过 或暴病伤阳耗气 或禀赋不足等所致 心血虚 心阴虚 症状 二者共同症状为心悸 健忘 失眠 多梦 若兼眩晕 面色不华 唇舌色淡 脉细弱 则为 心血虚 若兼五心烦热 口咽干燥舌红少津 脉细数 则为心阴虚 病因病机 多由于生化之源不足 或发于失血之后 或热病伤阴 或七情内伤 阴血暗耗等所致 心火亢盛 小肠实热 症状 心中烦热或失眠 口渴饮冷 尿黄赤 舌尖红 舌体糜烂 脉数 小肠实热还可见尿血 尿 道灼热疼痛等 病因病机 本证多因情志刺激 或六淫郁而化火 或过食辛辣 温补之品等所致 心脉痹阻 症状 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或憋闷 心悸 甚则面青 唇紫 四肢发凉 舌质暗红或见瘀斑 脉细 涩或结代 病因病机 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