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绿色建筑运行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模板 公共建筑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盖章 参与单位 盖章 标识类型 申报星级 申报时间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 编制 二 一二年 月 1 填写说明填写说明 1 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公共建筑 由申报单位填 写 一律采用 A4 规格的纸和 4 号宋体字打印 2 达标判定 项的填写方式 满足要求的项在 中填写 不满足要 求的项在 中填写 不参评的项在 中填写 规划设计阶段不 参评的项已用 标出 如因如因项项目目实际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评 请请在在该该条文条文 评评价要点价要点 中中阐阐明原因 并在明原因 并在 实际实际提交提交证证明材料明材料 中提中提 供供证证明材料 明材料 3 实际提交材料 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 4 本报告封面的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参与单位 请务必认真 仔 细填写 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 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 后果自负 5 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 可进行编辑性修改 但不应自行删除技 术内容和要求 2 目目 录录 一 一 自评总述自评总述 1 二 二 自评内容自评内容 3 5 1 节地与室外环境 5 5 2 节能与能源利用 23 5 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51 5 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65 5 5 室内环境质量 82 5 6 运营管理 100 三 附录三 附录 I 附录一 节能计算报告要求 I 附录二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 II 附录三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II 附录四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V 3 一 自评总述一 自评总述 1 1 公共建筑运行阶段评价划分等级的项数要求 公共建筑运行阶段评价划分等级的项数要求 一般项数 共 49 项 等级 节地与室外 环境 共 8 项 节能与能源 利用 共 10 项 节水与水 资源利用 共 7 项 节材与材料 资源利用 共 9 项 室内环境 质量 共 6 项 运营管理 共 9 项 优选项数 共 17 项 443534 5646458 68675712 2 2 项目自评估情况汇总 项目自评估情况汇总 节地与室 外环境 节能与能 源利用 节水与水 资源利用 节材与 材料资 源利用 室内环 境质量 运营 管理 优选 项数 总项数696473 达标 不达标 不参评 控制项 共 35 项 无法判定 总项数8107969 达标 不达标 不参评 一般项 共 49 项 无法判定 总项数35133217 达标 不达标 不参评 优选项 共 17 项 无法判定 创新项达标 星级 3 3 自评估结论 自评估结论 经自评估 本项目运行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 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 设计阶段 星级的标准 4 4 4 项目效果图 项目效果图 5 二 自评内容二 自评内容 5 1 节地与室外环境节地与室外环境 名名 称称 类类 别别 编号编号标准条文标准条文 达标达标 判定判定 5 1 1 绿色建筑的选址和建设不应破坏当地文物 自然水系 湿地 基本农田 森林和其他 保护区 并符合以下要求 1 场地的选择与建设符合北京市城市规划的要求 不得非法占用保护区用地 不应破 坏需要保护的自然资源 2 场地设计应保留和利用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 水系和植被等自然资源 确需改造的 在工程结束后应采取生态补偿措施 减少对原有场地水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5 1 2 建筑场地选址避免地质灾害 洪涝灾害 风灾及含氡土壤的威胁 建筑场地安全范围 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 爆 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5 1 3不影响周边建筑物的日照要求 5 1 4 不对周边建筑物及环境带来光污染 控制建筑外立面可产生反射光和眩光的材质以及 室外照明中射向夜空 住户外窗和溢出场地边界的光束 5 1 5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通过合理布局和隔离等措施降低污染源的影响 控控 制制 项项 5 1 6 施工过程满足 绿色施工管理规程 DB11 513 中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控制由于施工 引起的各种环境污染和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5 1 7 优先选择具有城市改造潜力 适合再开发的场地 以减少对空地或未开发场地的占用 5 1 8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不低于 25 5 1 9 优化场地风环境 保证室外活动区域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 控制建筑物周围人行区域 距地面 1 5m 高处的风速低于 5m s 5 1 10场地环境噪声符合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 的要求 5 1 11 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北京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 构成乔 灌 草及层间植物相结 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 5 1 12 合理采用屋顶绿化方式 屋顶绿化面积占建筑屋顶可绿化总面积的比例不小于 30 鼓励实施建筑垂直绿化 5 1 13 场地下垫面遮荫与浅色饰面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场地中不少于 30 的硬质地面有遮荫或铺设太阳辐射吸收率为 0 3 0 7 的浅色材料 2 不少于 75 的非绿化屋面为浅色饰面 坡屋顶饰面的太阳辐射吸收率小于 0 7 平 屋顶饰面的太阳辐射吸收率小于 0 5 3 无遮荫的地面停车位占地面总停车位的比例不超过 30 一一 般般 项项 5 1 14 场地交通组织合理 交通组织及停车设计满足以下三项要求中的两项 1 选址出入口的设置方便使用者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 主要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 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 500m 且有 2 条及以上公交线路 2 场地内机动车停车优先采用地下停车库或停车楼方式 鼓励减少地面停车 3 场地内配套有相应的自行车停车设施 5 1 15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 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 5 1 16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 并纳入规划项目 节节 地地 与与 室室 外外 环环 境境 优优 选选 项项 5 1 17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等于 40 注 注 达标判定 项的填写方式 满足要求的项填写 不满足要求的项填写 不参评的项填写 6 控制项控制项 5 1 15 1 1 绿色建筑的选址和建设不应破坏当地文物 自然水系 湿地 基本农田 森林和绿色建筑的选址和建设不应破坏当地文物 自然水系 湿地 基本农田 森林和 其他保护区 并符合以下要求 其他保护区 并符合以下要求 1 1 场地的选择与建设符合北京市城市规划的要求 不得非法占用保护区用地 不应破坏需场地的选择与建设符合北京市城市规划的要求 不得非法占用保护区用地 不应破坏需 要保护的自然资源 要保护的自然资源 2 2 场地设计应保留和利用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 水系和植被等自然资源 确需改造的 在场地设计应保留和利用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 水系和植被等自然资源 确需改造的 在 工程结束后应采取生态补偿措施 减少对原有场地水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工程结束后应采取生态补偿措施 减少对原有场地水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1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2 评价要点 评价要点 场地内是否有以下资源或地形 文物 自然水系 湿地 基本农田 森林 其他保护区 以上皆无 简要说明原有场地地形或资源概况 100 字以内 若含有上款所列资源或地形 简要说明采取的保护或改造措施和效果 200 字以内 3 3 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的项目审批文件 规划管理部门出具的土地勘测定界图或现状地形图 规划管理部 门出具的规划 选址 意见书 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 表 文物局 园林 局 旅游局或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相关证明文件 建筑总平面竣工图 竖向设计竣工图 相关处理 方案及实际效果的报告等 要求 1 土地勘测定界图或现状地形图应包括红线范围 竖向标高 原有地物等 2 如原场地内有以上资源或地形 应包括相应改造或生态复原措施和实施效果 实际提交材料 7 5 1 25 1 2 建筑场地选址避免地质灾害 洪涝灾害 风灾及含氡土壤的威胁 建筑场地安全建筑场地选址避免地质灾害 洪涝灾害 风灾及含氡土壤的威胁 建筑场地安全 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 爆 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 爆 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1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威胁或者危险源 抗震不利地段 如地震断裂带 易液化土 人工填土等 滑坡 泥石流 洪灾 风切变 含氡土壤 电磁辐射 如电视广播发射塔 雷达站 通信发射台 变电站 高压电线等 火 爆 有毒物质等 如油库 煤气站 有毒物质车间等 以上皆无 简要说明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措施 3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的项目审批文件 规划管理部门出具的土地勘测定界图或现状地形图 规划管理部 门出具的规划 选址 意见书 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 表 及相关专项检 测报告 如土壤氡检测报告 等 要求 1 土地勘测定界图或现状地形图应包括红线范围 竖向标高 原有地物等 2 如场地内包含可能的威胁或危险源 应提供针对不同类型威胁或危险源所采取的防护措施 以及运 行后的现场检测报告 实际提交材料 8 5 1 35 1 3 不影响周边建筑物的日照要求 不影响周边建筑物的日照要求 1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周边是否有居住建筑或其它对日照有特殊要求的建筑 是 否 如周边有居住建筑或其它对日照有特殊要求的建筑 本项目是否影响其日照要求 是 否 3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施工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竣工图 由设计单位或第三方提供规划审批部门认可的日照模拟分析报 告等 要求 1 总平面图中应反映本地块与周边居住类地块的空间相邻关系 距离 高度等 以及周边建筑的性 质等 2 日照模拟分析报告须通过北京市规划审批部门认可的计算软件对日照阴影及日照时间进行模拟计算 提供该地块可能产生日照影响范围内的日照分析图及详细的计算说明书 实际提交材料 9 5 1 45 1 4 不对周边建筑物及环境带来光污染 控制建筑外立面可产生反射光和眩光的材质不对周边建筑物及环境带来光污染 控制建筑外立面可产生反射光和眩光的材质 以及室外照明中射向夜空 住户外窗和溢出场地边界的光束 以及室外照明中射向夜空 住户外窗和溢出场地边界的光束 1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是否采用玻璃幕墙或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 是 否 如是 简要说明采用何种措施避免对周边建筑造成光污染 200 字以内 室外景观照明是否有直射光射入空中 是 否 3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施工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竣工图 建筑立面竣工图纸和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 玻璃幕墙或镜面式 金属装饰外墙等主要竣工文件 室外景观照明竣工图纸和设计说明 相关专项报告 由申报单位提供 建筑效果图及相关现场照片等 要求 相关专项报告应包含光污染分析的相关说明 在说明中明确玻璃反射率 实际提交材料 10 5 1 5 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通过合理布局和隔离等措施降低污染源的影响 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通过合理布局和隔离等措施降低污染源的影响 1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场地内是否有出现以下建筑或设施 餐饮类建筑 锅炉房 垃圾运转站 其他易产生烟 气 尘 噪声的建筑或设施 请填写 以上皆无 如有以上建筑或设施 简要说明避免排放超标和降低污染源影响的控制措施 200 字以内 3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施工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竣工图 可体现各控制措施的相关竣工图纸或说明 由具有资质的第三 方提供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 表 相关专向报告或运行后的现场检测报告等 要求 1 如有以上提到的建筑或设施 应在竣工图纸上标明各污染源的位置和类型 2 相关专项报告中应包括针对各污染源采取的控制措施 并与竣工图纸相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 11 5 1 6 施工过程满足施工过程满足 绿色施工管理规程绿色施工管理规程 DB11 513 中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控制由于施工中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控制由于施工 引起的各种环境污染和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引起的各种环境污染和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 对周边主要可能产生以下污染及影响 扬尘及大气污染 土壤侵蚀和污染 污水 噪声影响 光污染 人群 设施安全影响 其他污染或影响 请填写 以上皆无 如有以上污染或影响 简要说明控制措施 200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招投标文件 文明施工合同 实施单位编写的环境保护计划书 公布 公示的施工规程等含有环境 保护内容的相关施工文件 2 施工单位出具的严格照此要求施工的声明 3 项目实施记录文件 或评审过相关内容的省部级以上奖项的相关证明材料 4 环境保护结果自评报告或说明 以及当地环保或建设等有关管理部门对环境影响因子如扬尘 噪声 污水排放等评价的达标证明 审查文件等 要求 1 施工文件应涉及的内容包括控制扬尘及大气污染 土壤侵蚀和污染 污水 噪声 照明 现场围挡 设置等 2 实施记录文件包括实地照片 实时连续录像等 3 评审过相关内容的省部级以上奖项的相关证明材料 包括绿色文明安全施工奖等 实际提交材料 12 一般项一般项 5 1 7 优先选择具有城市改造潜力 适合再开发的场地 以减少对空地或未开发场地的占用 优先选择具有城市改造潜力 适合再开发的场地 以减少对空地或未开发场地的占用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1 原始场地为空地或未开发场地 是 否 是否选择利用具有城市改造潜力 适合再开发的场地 是 否 该地块已有建筑物的平均使用年限约为 年 主要建筑建成年代约为 该地块已有建筑容积率为 该地块已有建筑主要建筑层数为 2 简要说明场地现状以及改造或更新的合理性 3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规划管理部门出具的土地勘测定界图或现状地形图 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 表 以及项目立项书等 可证明场地为具有城市改造潜力 适合再开发的相关文件 包括对现有建筑状况的评估 及开发方式 的合理性分析等 要求 土地勘测定界图或现状地形图应体现原来已有建筑物的真实现状以及位置 高度等信息 实际提交材料 13 5 1 8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不低于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不低于 25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不参评 既有建筑改造项目此条不参评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是否有地下空间 是 否 地下建筑面积 m2 建筑占地面积 m2 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为 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为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施工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竣工图 地下各层平面竣工图 剖面竣工图和设计说明 要求 1 文档中应包括地下空间的功能 面积等 2 建筑总平面图中应包括详细的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中需明确地下建筑面积及建筑占地面积等相关数 据 实际提交材料 14 5 1 9 优化场地风环境 保证室外活动区域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 控制建筑物周围人行区优化场地风环境 保证室外活动区域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 控制建筑物周围人行区 域距地面域距地面 1 5m 高处的风速低于高处的风速低于 5m s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室外风环境模拟得到的建筑周围人行区域距地面 1 5m 处风速是否小于 5m s 是 否 简要说明本项目室外风环境情况或改善风环境的措施 2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施工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竣工图 由第三方或设计单位提供的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及措施或 运行后典型气候条件下的现场测试报告等 要求 1 室外风环境模拟报告中应提供建筑周围人行区域距地面 1 5m 处风速预测结果 2 如采取措施改善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环境 应提供相应说明 3 现场测试报告中所谓典型气候条件应与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过去几十年的风速 风向进行对比 实际提交材料清单 15 5 1 10 场地环境噪声符合场地环境噪声符合 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的规定 的规定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场地位于 声环境质量标准 类型 场地噪声标准值 dB 测试值 dB 昼间 夜间 如环境噪声值不达标 简要说明降噪声措施 2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表 运行后的环境噪声现场测试报告及现场措施落 实情况说明 要求 1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应包含对场地周边噪声情况的分析内容 以及环境噪声测试结果 2 若环境噪声测试值比标准规定值高 应提供降低噪声措施落实情况的说明 并通过场地声环境模拟 分析或现场测试报告对其效果给出明确结论 实际提交材料 16 5 1 11 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北京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 构成乔 灌 草及层间植物相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北京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 构成乔 灌 草及层间植物相 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 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绿化物种是否主要选用适宜北京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 是 否 是否采用包含乔 灌木的复层绿化 是 否 请列举本项目中的主要绿化物种 2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施工单位提供的景观总平面竣工图和设计说明 种植竣工图 苗木表等 以及苗木出圃证明 苗木 产地表和苗木产地位置示意图等相关证明材料 要求 1 苗木表应包括所有植物名称 规格 数量 乔灌等分类 并与图纸相吻合 2 苗木产地表中的物种应按乔木 灌木 藤本 赏竹 花卉 草坪及地被植物等进行归类 并注明各 物种的数量和产地 苗木产地位置示意图应标明所有苗木出圃地 以及建设场地 500km 的范围 实际提交材料 17 5 1 12 合理采用屋顶绿化方式 屋顶绿化面积占建筑屋顶可绿化总面积的比例不小于合理采用屋顶绿化方式 屋顶绿化面积占建筑屋顶可绿化总面积的比例不小于 30 鼓励实施建筑垂直绿化 鼓励实施建筑垂直绿化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是否采用屋顶绿化 是 否 是否采用垂直绿化 是 否 屋顶可绿化面积 m2 屋顶绿化面积 m2 屋顶绿化面积占屋顶可绿化面积比例 简要说明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 200 字以内 1 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的位置 方式等 2 主要植物种类等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施工单位提供的建筑竣工图设计说明 屋顶总平面竣工图 屋顶绿化竣工图 建筑立面竣工图 垂直 绿化竣工图 种植竣工图 相关构造图 以及实际种植效果证明 照片等 要求 1 屋顶绿化竣工图纸中应提供屋顶可绿化范围 明确绿化面积 屋顶绿化的做法 2 垂直绿化竣工图纸中应提供垂直绿化的位置 面积及做法 实际提交材料 18 5 1 13 场地下垫面遮荫与浅色饰面应满足以下要求 场地下垫面遮荫与浅色饰面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场地中不少于场地中不少于 30 的硬质地面有遮荫或铺设太阳辐射吸收率为的硬质地面有遮荫或铺设太阳辐射吸收率为 0 3 0 7 的浅色材料 的浅色材料 2 不少于不少于 75 的非绿化屋面为浅色饰面 坡屋顶饰面的太阳辐射吸收率小于的非绿化屋面为浅色饰面 坡屋顶饰面的太阳辐射吸收率小于 0 7 平屋顶 平屋顶 饰面的太阳辐射吸收率小于饰面的太阳辐射吸收率小于 0 5 3 无遮荫的地面停车位占地面总停车位的比率不超过无遮荫的地面停车位占地面总停车位的比率不超过 30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简要说明各项措施内容及相关指标 3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场地热环境优化措施分析报告 并根据需要提交相关施工图纸和说明 要求 1 措施分析报告应详细阐述所采用的措施 标明各项措施的位置及范围 并注明相关计算过程等 2 由施工单位提供的建筑竣工图设计说明 建筑总平面竣工图 屋顶平面竣工图 场地铺装竣工图及 说明 景观种植竣工图等 实际提交材料 19 5 1 145 1 14 场地交通组织合理 交通组织及停车设计满足以下三项要求中的两项 场地交通组织合理 交通组织及停车设计满足以下三项要求中的两项 1 1 选址出入口的设置方便使用者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 主要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选址出入口的设置方便使用者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 主要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 步行距离不超过步行距离不超过 500m500m 且有 且有 2 2 条及以上公交线路 条及以上公交线路 2 2 场地内机动车停车优先采用地下停车库或停车楼方式 鼓励减少地面停车 场地内机动车停车优先采用地下停车库或停车楼方式 鼓励减少地面停车 3 3 场地内配套有相应的自行车停车设施 场地内配套有相应的自行车停车设施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交通组织是否人车分行 是 否 场地主要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实际步行距离不超过 500m 是 否 公交线路有 条 线路名称 场地内机动车总停车位 辆 地面停车位 辆 场地内是否有自行车停车设施 是 否 请对交通组织和停车系统进行简要分析 3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申报单位提供的项目所在地最新交通地图 由施工单位提供建筑竣工图设计说明 建筑总平面图 场 地交通分析图等 要求 1 竣工图中应注明机动车停车方式 总停车位数和地面停车位数 以及自行车停车设施的面积及位置 等 2 交通分析图应标明处于住区出入口 500m 范围内公交站点的线路名称和位置 3 提供的当地最新交通地图应为正规交通地图 并标出项目所在位置 实际提交材料 20 优选项优选项 5 1 155 1 15 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 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 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 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是否利用废弃场地 是 否 所选废弃场地为 不可建设用地 仓库 工厂弃置地 其他 对原有场地是否进行检测或处理 是 否 简要说明该废弃场地情况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2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规划管理部门出具的土地勘测定界图或现状地形图 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 表 场地检测报告 处理方案 以及运行后的场地现场检测报告等 要求 1 土地勘测定界图或现状地形图应包括原有废弃场地地形 并标明废弃场地区域 2 说明对废弃场地采取的检测和处理措施 提供相应的检测 评估报告 实际提交材料 21 5 1 16 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 并纳入规划项目 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 并纳入规划项目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1 是否保留了尚可利用的旧建筑并纳入规划项目 是 否 2 保留和利用的旧建筑部分为 立面 环境 主体结构 室内空间 3 简要说明以下内容 300 字以内 1 原有旧建筑基本情况 2 对旧建筑如何进行再利用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规划管理部门出具的土地勘测定界图或现状地形图 旧建筑相关图纸或照片 由施工单位提供的旧 建筑改造总平面竣工图和设计说明 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旧建筑结构检测报告等 要求 1 需在总平面中标出旧建筑位置 2 说明原有旧建筑的功能 面积等基本情况 旧建筑的结构检测结果 3 旧建筑改造竣工图应明确被保留再利用的旧建筑原有的功能 面积等基本情况及改造后的方案 实际提交材料 22 5 1 17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等于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等于 40 1 达标自评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 m2 自然裸露地面 公共绿地 绿化地面和镂空面积大于等于 40 的镂 空铺地 如植草砖 以及符合产品标准 透水砖 C T 945 2005 要求的透水砖 室外地面面积 m2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 简要说明室外透水地面设计方案以及各类透水地面面积等 2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施工单位提供的景观总平面竣工图和设计说明 场地铺装竣工图 透水地面做法说明或详图等 要求 需在图纸或说明中根据透水地面类型分别标明室外透水地面位置 范围 面积 铺装材料等 实际提交材料 23 5 2 节能与能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 名名 称称 类类 别别 编号编号标准条文标准条文 达标达标 判定判定 5 2 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1 687 的要求 5 2 2 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 综合性能系数 锅炉热效率符合 公共建筑节能 设计标准 DB11 687 的要求 5 2 3不采用电热锅炉 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5 2 4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 规定的现行 值 5 2 5新建的公共建筑 冷热源 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5 2 6 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 建筑外门窗气密 水密 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 T 7106 规定的 6 级要求 透明幕墙的气密性能不应低于 建筑幕墙 GB T 21086 中规定的 2 级 5 2 7 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 30 建筑幕墙具有可开启部分 不具备开 启条件的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5 2 8对于存在采暖季需供冷的建筑物内区 充分利用自然冷源降温 控控 制制 项项 5 2 9全空气空调系统采取实现可调新风比的措施 5 2 10 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夏季利于自然通风 建筑的主 体朝向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5 2 11 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符合 公共建筑节能 设计标准 DB11 687 中的要求 5 2 12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 或预冷 处理 降低新风负荷 5 2 13 人员变化大的主要区域新风系统采用CO 浓度控制措施或全空气空调系统采取实现 全新风运行的措施 5 2 14选用余热或废热利用等方式提供建筑所需蒸汽或生活热水 5 2 15选用节能电气产品 同时电梯及自动扶梯选用具有节能拖动及节能控制方式的设备 5 2 16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 冷热源 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5 2 17合理采用蓄冷蓄热技术 5 2 18建筑设计总能耗低于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1 687 规定值的 90 一一 般般 项项 5 2 19 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生活热水量不低于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 25 或可再生能源技术承担了建筑总供暖供冷量的 25 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低 于建筑用电量的 1 5 2 20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低于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 规定的目标值 5 2 21建筑设计总能耗低于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1 687 规定值的 80 节节 能能 与与 能能 源源 利利 用用 5 2 22建筑设计总能耗低于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1 687 规定值的 75 5 2 23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生活热水量不低于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 50 或可再生能源技术承担了建筑总供暖供冷量的 50 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低 于建筑用电量的 2 优优 选选 项项 5 2 24合理采用新型的或符合行为节能的空调技术 24 控制项控制项 5 2 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1 687 的要求 的要求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评价要点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比较 参评建筑 热工参数单位 类型 I类型 II类型 II 标准要求 是否 满足 体形系数 东向 南向 西向 窗墙比 北向 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例 屋面传热系数 K W m2 K 外墙 包括非透明幕墙 传热系数 K W m2 K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 K W m2 K 东向 W m2 K 南向 W m2 K 西向 W m2 K 传热 系数 K 北向 W m2 K 东向 南向 西向 外窗 包括透明幕墙 遮阳 系数 SC 北向 传热系数 K W m2 K 屋顶透明部分 遮阳系数 SC 地面热阻 R m2 K W 地下室外墙热阻 R m2 K W 能耗计算 当所设计的建筑不能同时满足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所有规定性指标时 需按 照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1 687 中规定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进行能耗计算 计算结 果为 建筑分项能耗单位参照建筑实际建筑 全年采暖能耗kWh m2 全年空调能耗kWh m2 全年总能耗kWh m2 能耗比例 3 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施工单位提供的建筑竣工图设计说明 围护结构做法详图 设计单位或第三方单位提供的节能计算 报告 以审图单位批复后的复印件为准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登记表 节能工程专项 25 验收报告 建设监理单位及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的检验记录 建材热工性能检测报告 要求 1 建筑竣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完整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说明 其做法应与详图吻合 2 当所设计的建筑不能同时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所有规定性指标时 应提供节 能计算报告 详见附录一 3 检验记录包括 1 建设监理单位的进场验收 复验记录 2 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 3 相关管理部门的检查记录 4 建材热工性能检验报告等 实际提交材料 26 5 2 2 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 综合性能系数 锅炉热效率符合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 综合性能系数 锅炉热效率符合 公共建筑节能公共建筑节能 设计标准设计标准 DB11 687 的要求 的要求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评价要点 简要说明系统冷热源形式 输配系统形式 末端形式 150 字以内 设备性能参数 性能参数 W W 编号设备类型额定制冷量 kW 实际设备标准要求 3 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施工单位提供的暖通竣工图全套图纸 包括设计说明 设备列表 各层平面图及机房大样 具有资 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相关设备的型式检验报告或证明符合能效要求的检验报告 建设监理单位的进场验 收记录 要求 1 暖通竣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空调采暖系统的完整详细说明 并与设计图纸吻合 2 暖通竣工图设备列表中应有相关设备性能参数的完整详细说明 必要时附设备说明书 实际提交材料 27 5 2 3 不采用电热锅炉 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不采用电热锅炉 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评价要点 简要说明以下内容 300 字以内 1 空调采暖系统冷热源形式 2 若采用蓄热式电锅炉 利用夜间低谷电进行蓄热补充 需要对其蓄热能力及运行状况进行说明 并 提供主要设计参数 3 证明材料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施工单位提供的暖通竣工图设计说明 设备列表 机房图 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证明符合 能效要求的检验报告 建设监理单位的进场验收记录 要求 1 暖通竣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空调采暖系统的完整详细说明 并与设计图纸吻合 2 暖通竣工图设备列表中应有相关设备性能参数的完整详细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 28 5 2 4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 规定的现行规定的现行 值 值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评价要点 简要说明照明系统能源形式 节能灯具的选用 照明控制策略 200 字以内 照明功率设计值 照明功率密度 W m2 房间类型设计照度值 Lx 实际值现行值 3 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施工单位提供的照明竣工图设计说明 各层照明平面图 照明控制系统图 照明产品清单和照明功 率密度计算说明 要求 照明竣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照明系统 照明设计参数的完整详细说明 并与设计图纸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 29 5 2 5 新建的公共建筑 冷热源 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新建的公共建筑 冷热源 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不参评 如本项目为非新建建筑 此项不参评 2 评价要点 评价要点 简要说明独立分项计量系统 说明该系统的设计原则及相关监测 分析系统的设计思想 主要监测结 果分析 15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施工单位提供的电气竣工图纸及设计说明 建筑能耗分项计量系统图纸 配电系统图 物业及技术 支持单位提供的分项计量运行记录 至少有一个采暖季或空调季的记录数据 分项计量能耗分析报告 要求 电气竣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独立分项计量系统的完整 详细说明 并与设计图纸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清单 30 5 2 6 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 建筑外门窗气密 水密 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建筑外门窗气密 水密 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 T 7106 规定的规定的 6 级要求 透明幕墙的气密性能不应低于级要求 透明幕墙的气密性能不应低于 建筑幕墙建筑幕墙 GB T 21086 中规中规 定的定的 2 级 级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评价要点 外窗气密性等级为 级 透明幕墙气密性等级为 级 3 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施工单位提供的建筑竣工图设计说明 幕墙竣工图 外窗产品气密性检测检验报告 必要时 需提 供现场抽样检测报告 由建设监理单位提供的检验记录 要求 1 建筑竣工图设计说明 幕墙竣工图中 应有对外窗气密性等级的设计说明 2 检验记录包括 1 建设监理单位的进场验收 复验记录 2 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等 实际提交材料 31 5 2 7 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 30 建筑幕墙具有可开启部分 不具备 建筑幕墙具有可开启部分 不具备 开启条件的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开启条件的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评价要点 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 外窗尺寸 编号外窗类型 宽度 m 高度 m 数量 个 可开启面积比例 总计 若该建筑设有幕墙 则幕墙应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设备 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 幕墙尺寸 编号幕墙类型宽度 m 高度 m 数量 个 可开启面积比例 总计 若幕墙内设有通风换气系统 简要说明幕墙通风换气系统 并说明设计参数及预期通风效果 100 字 以内 3 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由施工单位提供的门窗表及门窗大样竣工图纸 幕墙竣工设计说明及计算书 2 依据建筑透明围护性质 外窗或幕墙 提供外窗和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计算书 要求 1 门窗表中应有外窗详细尺寸说明 并与大样图吻合 2 幕墙设计说明中应有可开启扇的详细尺寸说明 3 若幕墙内设有通风换气系统 则应对通风换气系统进行简要阐述 实际提交材料 32 33 5 2 8 对于存在采暖季需供冷的建筑物内区 充分利用自然冷源降温 对于存在采暖季需供冷的建筑物内区 充分利用自然冷源降温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不参评 如本项目不存在内区此项不参评 如利用水环热泵系统此项不参评 2 评估要点 评估要点 是否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 是 否 最大总新风比为 是否大于 70 是 否 是否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是 否 采暖期完全利用冷却塔提供冷水供冷 且设计采用的室外 最高湿球温度设计值不低于 5 是 否 简要说明以下内容 建筑内区采用的空调系统形式及采用的自然冷源 1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施工单位提供的暖通竣工图设计说明 暖通专业空调系统竣工图系统与平面图 冬季内区制冷控制 策略 物业及技术支持单位提供的空调系统运行记录 至少有一个采暖季的记录数据 能耗分析报告 要求 暖通竣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建筑内区空调系统利用自然冷源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并与详图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 34 5 2 9 全空气空调系统采取实现可调新风比的措施 全空气空调系统采取实现可调新风比的措施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不参评 如本项目未采用全空气系统 此项不参评 2 评估要点 评估要点 新风比调节设计说明 调节新风比的措施 新风比的调节范围 1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施工单位提供的暖通竣工图 暖通专业全空气空调系统竣工图系统与平面图 空调机房详图 由物 业单位提供的可调新风运行记录 要求 暖通竣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全空气系统形式 调节新风比措施的详细说明 并与详图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 35 一般项一般项 5 2 10 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夏季利于自然通风 建筑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夏季利于自然通风 建筑 的主体朝向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的主体朝向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估要点 评估要点 简要说明建筑朝向和布局的设计原则 1 当地气候条件特点的概述 以及在建筑朝向 布局设计时如何考虑冬季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 风向 夏季利用自然通风 并防止太阳辐射与暴风雨的袭击等 150 字以内 2 概述自然通风效果优化模拟计算结论 100 字以内 3 概述自然采光效果优化模拟计算结论 1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施工单位提供的建筑竣工图设计说明 由设计单位或第三方提供的自然通风效果优化模拟计算报告 自然采光效果优化计算模拟报告 要求 1 建筑竣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建筑总平面设计原则的简要阐述 如有必要 需补充相应的自然通风 自然采光优化模拟计算报告 2 自然通风 自然采光模拟报告中应对模拟计算的计算模型 初始条件 计算参数 计算结果 自然 通风效果 自然采光效果 进行详细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 36 5 2 11 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符合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符合 公共建筑公共建筑 节能设计标准节能设计标准 DB11 687 中的要求 中的要求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估要点 评估要点 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 设备类型设备编号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 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为 3 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施工单位提供的暖通竣工图设计说明 暖通竣工图设备列表 电气竣工图设计说明 风机的单位风 量耗功率和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的计算书或测试记录 由厂家提供的设备性能曲线 物业及技术 支持单位提供的系统运行记录 要求 1 暖通竣工图设备清单中应有通风空调系统风机 水泵的详细参数 2 暖通竣工图中应有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的计算说明 并与图纸吻合 若设计说明中缺少相关数 据 则须提供相应计算书 实际提交材料 37 5 2 12 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 或预冷 处理 降低新风负荷 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 或预冷 处理 降低新风负荷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估要点 评估要点 简要说明排风热回收经济技术分析 对不同的排风热回收系统的能量投入产出收益进行分析 确定合 理的排风热回收系统形式 100 字以内 简要说明排风热回收系统设计说明 对该建筑中采用的排风热回收系统进行简要阐述 对其系统形式 设备选型 及预期收益的说明 1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申报单位提供的新风预热 或预冷 系统设计说明 设备列表 暖通空调系统风系统原理图及机房 详图 节能效益分析 厂家提供的相关产品说明及型号 第三方检测机构检验报告 建设监理单位的 竣工验收资料 风量 热交换效率的检验记录 物业及技术支持单位提供的风量 温度运行记录 要求 1 排风热回收系统设计说明中应有对不同的排风热回收系统的能量投入产出收益的分析 及该建筑采 用的排风热回收系统的设计说明 2 设备列表中应有热回收设备的效率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 38 5 2 13 人员变化大的主要区域新风系统采用人员变化大的主要区域新风系统采用 CO2浓度控制措施或全空气空调系统采取实现浓度控制措施或全空气空调系统采取实现 全新风运行的措施 全新风运行的措施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估要点 评估要点 请进行简要说明并包括以下内容 概述 CO2浓度控制措施及与新风系统联动情况等 100 字以内 全空气系统概述 系统形式 全年运行模式 1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1 人员变化大的主要区域新风系统采用 CO2 浓度控制措施建议提交材料 运行阶段评价时 建议提交由施工单位提供的暖通竣工图设计说明 电气专业提供的 CO2 浓度控制新 风原理图 由物业单位提供的 CO2 浓度控制新风运行记录 2 全空气空调系统采取实现全新风运行的措施建议提交材料 运行阶段评价时 建议提交由施工单位提供的暖通竣工图设计说明 暖通专业全空气空调系统竣工系 统图与平面图 由物业单位提供的全新风运行记录 要求 1 暖通竣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 CO2浓度控制措施及与新风系统联动情况说明 2 建筑智能化竣工图中应有对该系统的说明 并与详图吻合 3 暖通竣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全空气系统形式 调节新风比措施的详细说明 并与详图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 39 5 2 14 选用余热或废热利用等方式提供建筑所需蒸汽或生活热水 选用余热或废热利用等方式提供建筑所需蒸汽或生活热水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估要点 评估要点 简要说明生活热水系统设计 系统概述 热源形式 设备选型和热水用量 100 字以内 若建筑中使用余热或废热利用等方式提供蒸汽或生活热水 简要说明系统形式和系统能力 100 字以 内 3 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施工单位提供的给排水和暖通专业竣工图设计说明和系统设计图纸 物业及技术支持单位提供的系 统运行记录 要求 给排水竣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生活热水系统 包括利用余热 废热 提供蒸汽 或生活热水 系统 的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 40 5 2 15 选用节能电气产品 同时电梯及自动扶梯选用具有节能拖动及节能控制方式的设备 选用节能电气产品 同时电梯及自动扶梯选用具有节能拖动及节能控制方式的设备 1 达标自评 达标自评 达标 不达标 2 评估要点 评估要点 是否采用节能变压器 是 否 是否对供配电系统进行动态无功补偿 是 否 是否对供配电系统进行谐波治理 是 否 是否采用节能型电梯 是 否 节能电器产品型号 节能型电梯控制方式 3 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 由施工单位提供的电气专业竣工图设计说明及系统设计图纸 由厂家提供的节能电气及电梯铭牌及说 明书或第三方提供的节能认证报告 由物业或技术支持单位提供的系统运行记录 要求 节能设计说明应包括电梯节能设计 实际提交材料 41 5 2 16 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 冷热源 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 冷热源 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紫灵芝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长期职工劳动合同书6篇
- 伤害赔偿协议书模板6篇
- 洋白菜种植回收合同书6篇
- 合同范本之采购合同保密条款5篇
- GB/T 46084-2025燃煤锅炉火焰温度图像检测技术规范
- 外聘律师委托代理合同终止协议6篇
- 农副产品定期收购协议书6篇
- 公司联合摄制电视剧合同7篇
- 2025年工程挖机租赁合同5篇
- 儿童近视防控课件
- 品牌推广策划方案(3篇)
- 儿童游乐园活动方案
-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洁消毒
- 2025-2030中国钙钛矿光伏产业运行态势展望与投资前景规模研究研究报告
- T/CAPE 11005-2023光伏电站光伏组件清洗技术规范
- 钢结构主体验收评估报告
-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八单元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教学设计
- 更换钢板施工方案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家政三方合同协议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