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三语文综合习题(三).doc_第1页
2006年高三语文综合习题(三).doc_第2页
2006年高三语文综合习题(三).doc_第3页
2006年高三语文综合习题(三).doc_第4页
2006年高三语文综合习题(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年高三语文综合习题(三)第卷(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伉俪 高亢 沆瀣一气 引吭高歌B邂逅 螃蟹 坚持不懈 浑身解数 C险峻 骏马 如期竣工 怙恶不悛 D累赘 连累 累累硕果 危如累卵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国藉 良莠不齐 掂量 鞠躬尽瘁 B竣工 川流不息 裨益 殚精竭虑C濒临 如火如茶 部署 瑕瑜互见 D编纂 沿木求鱼 骁勇 动辄得咎3选出对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组 A陈词滥调(空泛)殒身不恤(顾虑) 大放厥词(错误)B一见钟情(深)休戚与共(喜悦) 怙恶不悛(悔改)C厚今薄古(重视)匪夷所思 (不是) 坚壁清野(营垒)D形骸(形体和尸骸)龃龉(上下牙齿不合,比喻意见不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杂技演员们在空中飘来荡去,潇洒自如,一个个惊险刺激的劝作让人感到触目惊心!B 看到这些洋字码登堂入室夹在方块字中间,老祖宗仓露面一定分发出九斤老太之感吧!C 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坚决地舍弃个人利益,不应该畏首畏尾。D法国大昆虫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台湾当局对结束两岸的敌对状态缺乏应有的诚意,反而一面做出伤害两岸同胞感情的事,甚至_升高敌意,制造对抗。(2)勇于_,勇于创新,是我们对新时期学生的要求。(3)光盘是一种区别于软盘的存贮_,它有点类似我们见到的CDS唱片。(4)按照古老的习俗,这个村的居民到了春节祭祖的时候,要把家中早已准备好的食品 在祖先牌位前。A刻意 质疑 媒介 供奉B蓄意 质疑 媒体 贡奉C刻意 置疑 媒体 贡奉D蓄意 置疑 媒介 供奉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前不久,在加拿大召开的有20个国家,400多位科学家参加的第八届激光学术会议上,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颇高评价。 B文章里的中心思想确定以后,还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认真地组织、选择材料。 C其实,只要部分观众适应了字幕版的放映方式,根本就没有必要不因为配音这一环节而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消耗。 D血液是运送生命物质的长河,一旦病毒、细菌等病害侵入我们的身体,它也是保护我们身体的卫士。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科学与艺术科学与艺术,在人类文明的早期,本来是结合在一起的。大约从16世纪开始,科学进入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同时科学与艺术就隔膜起来。分道扬镰使两者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给两者带来困窘。本来,人的左脑专司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则司形象思维功能和综合功能,二者通过处于中间位置的结合胼胝而传递信息,交互作用。然而,一些潜入科学深宫或钻入艺术象牙塔而目无旁顾的人,由于思维长期集中在一边的脑半球内进行,便易产生心态失衡,乃至心理畸形。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就患有神经过敏症,荷兰的伟大画家梵高则患有抑郁症。也许是这种绝对分离,使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感到孤寂和厌倦,所以近百年来,许多科学家便涉猎于艺术,而不少艺术家也开始垂青于科学。结果,不仅有益于心灵的健康,而且有助于事业的创新。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不仅给个体的科学家或艺术家带来福音和成就,而且使科学群体和艺术群体呈现新的前景。正因为如此,当今的一些科学大师、艺术大师都力图推翻科学与艺术之间人为的藩篱,实现两者的大融合。高科技与艺术各行其道,怎会走到一起?李政道先生的一席话可谓鞭辟入里: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科学和艺术是不能分割的,她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而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道路吗?没有智慧,情感能够达到完美的成果吗?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她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7文中列举物理学家牛顿患神经过敏症和画家焚高患抑郁症,其病因分析不当的是 A从十六世纪开始,科学进入了分门别类的研究。B长期潜人科学深宫或艺术象牙塔而目无旁顾。C思维长期集中在一边的脑半球内进行,易产生心态失衡,乃至心理畸形。D左脑和右脑专司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功能未能交互作用。8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这句话的意思A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B科学和艺术都需要智慧和情感,虽然各有侧重,但又不可分割。C科学和艺术是一个完美的结合体,一面是智慧,一面是情感。D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深刻性、普遍性和富有意义。9对科学和艺术能够结合的依据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A人的左右脑专司的思维功能,可以交互作用,传递信息。 B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有益于心灵的健康,也有助于事业的创新。 C科学和艺术的分离必然导致科学家和艺术家心态失衡。 D既能给个体的科学家或艺术家带来福音和成就以使科学群体和艺术群体呈现新的前景。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约从16世纪开始,科学与艺术开始分道扬镰。 B科学与艺术分离之初,它们都得到了飞快的发展。 C科学与艺术分离之后,科学家和艺术家专心于自己:的领域,容易产生心理畸形。 D智慧和情感不能分离,如果分离了,科学和艺术就不能得到发展。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捲,救斗者不搏击,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节选自史记)1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君弟:您只管B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再胜:第二次取胜C齐威王欲将孙膑将:率领D士卒亡者过半矣亡:死亡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B赵急,请救于齐受任于败军之际C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扁鹊望桓侯而还走D齐因乘胜尽破其军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3对下列各句中“其”字指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指代前文中的“(田)忌”B据其街路指代前文中的“大梁”C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指代前文中的“庞涓”D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指代前文中的“斫大树白”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孙膑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居辎车中,坐为计谋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阴隘,可伏兵。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ABCD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膑原在魏国,因受迫害而沦为刑徒,后来,他暗地里见到并说服了齐国使者,得以逃到齐国,受到齐国将军田忌的信任和像对待客人一样的款待。B在田忌与齐王等人赛马时,孙膑教给田忌用下等马与对方的上等马对比,用上等马与对方的中等马对比,用中等马与对方的下等马对比,结果一负、一平、一胜,赢了齐王千金。C本文记叙的“围魏救赵”和“马陵道之役”的故事,充分表现出孙膑的卓越的军事才能。期中“马陵道之役”的胜利,更是由于他通过仔细研究,充分掌握了敌我情况而取得的。D文章刻画人物的性格面貌,生动逼真。写孙膑的出谋献策,往往只说做法,不讲原因,到了,才看到它的作用。这种写法,曲折有趣,引人入胜。第卷(105分)四、(15分)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2分)译文: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3分)译文:17读下面的一首词,按要求回答。(6分) 南乡子唐李珣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1)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_。 (2分)(2)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_。(2分)(3)“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2分)答: _18(1)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两题任选一题)(4分)谁言寸草心,_。(唐孟郊游子吟)_,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_,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纸上得来终觉浅,_。(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津)(2)默写宋代苏轼的描写西湖美景的诗歌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_,_。_,_。2003年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四)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从一个微笑开始刘心武又是一年春柳绿。春光烂熳,心里却丝丝忧郁绞缠,问依依垂柳,怎么办?不要害怕开始,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勇敢些,请现出一个微笑,迎上前!一些固有的格局被打破了,现出一些陌生的局面,对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慌慌,真想退回到从前;但是日历不能倒翻,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无妨对镜沉思,从现出一个微笑开始,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为坦然。是的,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失落、更多的背叛,也会有更多的疑惑、更多的烦恼、更多的辛酸;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穿过世事的云烟,就可能沉着应变。努力耕耘,收获果实,并提升认知,强健心弦,迎向幸福的彼岸。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达成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藏的遗憾。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当然,开怀大笑与嚎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动,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将微笑遗忘,惟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欢。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相视,仍可报之以粲然一笑;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微笑毋庸学习,生而俱全,然而微笑的能力却有可能退化。倘若一个人完全丧失了微笑的心绪,那么,他应该像防癌一样,赶快采取措施,甚至对镜自视,把心底的温柔、顾念、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从一个最淡的微笑开始,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再次将胸怀拓宽。微笑吧!在每一个清晨,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在每一个春天,面对着地上第一针新草;在每一个起点,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相信吧,从一个微笑开始,那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远!(选自开发新大陆吉林人民出版社)19文章开头横线句“又是一年春柳绿”中为何用“柳”而不用“春草绿”?(4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从写法上看有哪些特点,试分析其中的两个特点及其作用。(6分)21文中画双线句“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应怎样理解?(5分)22下列对本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3分)A本文是一剂调适心灵的良药,号召大家从一个微笑开始,坦然地面对世界、社会和自己。B本文采用象征手法,用了如白杨礼赞样托物言志的手法。C这篇文章和一首歌的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有异曲同工之妙。D作者认为,只有微笑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E本文在语言运用上很有创造力,就内容而言,也做到了条分缕析,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六、23请以“那是一个热闹场面”作为主干,扩展句子,扩展部分不少于30字。(2分) 24对“我在书店”扩展语句,分别以下列两个写作重点,写两段文字,每段不少于30字。 (1)以“书”为重点: (2)以“我”为重点: 25续写恰当的语句,与前文标有横线的部分语意相连,且句式相同。(4分)激情是灿烂的花朵,芳香四溢,沁人心脾。但若不精心培育,花儿就会枯萎。激情是跳荡的火焰, , 。 , 。激情是茂盛的树林, , 。 , 。重庆市綦江打通中学2003级高三月考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七、作文。(6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信息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时时处处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交流:与历史交流,与时代交流,与国际交流,与父母交流,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交流交流,成了我们每天必做的事情。选择一个适当的角度,按下面的题目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题目:交流2003年高考全真模拟题(六)参考答案:一、1B xi2 B ( A藉-籍 C 茶荼 D沿缘)3 C(A厥:其,他的,B钟:集中,专注,D形骸:人的形体)4 D(“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它符合语言环境。A“触目惊心”:为所见的情况而震惊,形容问题之严重。意思上不合语境。从搭配上看,“惊心”放在“感到”后面尚可,“触目”就不应该放在“感到”后面了。此处可用“惊心动魄”。B“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C根据语境,这不是恐惧与否的问题,而是态度坚决与否、行动果断与否的问题。应该将“畏首畏尾”改为“瞻前顾后”(指顾虑太多,犹豫不定)5A(蓄意:早就有这个意思,指坏的 。 刻意:用尽心思 。 置疑:怀疑,用于否定。 质疑:提出疑问。 媒体: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告、广播等。 媒介: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供奉:指敬奉,常与“神佛”、“父母”等搭配。 贡奉:指给朝廷。)6D(A项“给予了颇高评价”一句残缺主语;B项“组织选择材料”语序不当;C项应删去“不因为”的“不”字) -梅州二、7(“与科学进入分门别类的研究”没有直接关系。) 8B(联系上文理解。)9C(“必然导致”的说法有误)10、D(智慧和情感分离,影响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并非不能得到发展。)三、11、A(B项“再胜”应为“两次取胜”;C项“将”应为“使孙膑为将”;D项“亡”应为“逃往”)12、C(A组中,第一句中的“与”意为“和、同”,第二句中的“与”应为“给”;B组中两个“于”,前者为“向”,后者为“在”;C组中两个“而”皆为连词,表顺承关系,可不译;D项中两个“因”,前者为“于是”,后者为“通过”)13、D(“其”应指代“大树白”)14、D(第1句侧重表现孙膑的“智慧”;第3句前一分句的主语是“庞涓”,后一分句的主语是田忌,都与孙膑无关;第5句是司马迁对“马陵”地理环境的客观叙述)15、B(应为“一负二胜”)文言文参考译文:齐国全都来到魏国都城大梁,孙膑以受刑囚犯的身份暗中求见齐使。齐使认为孙膑是一位奇才,就私下用车把他载到齐国。齐将田忌认为孙膑有才就像对待客人那样对待他。田忌屡次与齐国几位贵公子下很重的赌注赛马,孙膑见田忌的马匹与对手的马匹相关不远,这些马匹分上、中、下三等。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孙膑的话对,(于是)和齐王及各位公子下了千金的赛马赌注。等到临近比赛,孙膑说:“今天用您的下等马匹与他们的上等马匹比,用您的上等马匹和他们的中等马匹比,用您的中等马匹与他们的下等马匹比。”双方赛马完毕,田忌一负二胜,终于赢得齐王千金。这以后,魏国进攻赵国,赵国危急,向齐国请求救兵。齐威王要让孙膑担任统帅,孙膑推辞说:“遭受重刑的人难当重任。”齐王于是让田忌担任统帅,而让孙膑担任军师,坐在有篷盖车中,为齐军出谋划策。田忌要率领齐军直奔赵国,孙膑说:“理乱丝只能用手徐徐解开,不可紧握拳头使劲;排解斗殴也只能好好的劝解,不可插手帮打。现在魏赵两国交战,魏国的精兵必定全部用在国外,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您不如率兵快速直奔大梁,占据它的交通要道,冲击它的真正空虚之地,魏国就一定会舍弃赵国而前来自救,这样,我们就可以一下子解除赵国被围的局面,同时消弱魏国的力量。”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魏军果然撤离了赵国都城邯郸,与齐军在桂陵打了一仗,结果田忌大败了魏军。又过了十三年,魏与赵联合攻打韩国,韩国紧急向齐国求救。齐王派田忌为将前往救韩,直奔大梁。魏国大将庞涓听到了消息,就撤离韩国回头追击齐军,但此时齐军已奔西而去。孙膑对田忌说:“他们魏国军队一贯骄横看轻齐军,齐军一直被认为胆怯;善于作战的人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向有利的方面加以引导(魏兵以齐兵为怯,齐兵就伪装胆怯逃亡,诱使魏兵上当)。兵法上说:(一昼夜)追逐胜利于百里之外,(兵既疲累,供应也不及)这样,虽上将也难免爱挫,(即使是追逐)五十里,士卒也只有一半能够先期到达。让齐军进入魏地后筑供十万人吃饭用的灶,第二天筑供五万人吃饭用的灶,第三天筑供三万人吃饭用的灶。庞涓率军连追了三天,非常高兴,说:”我本来知道齐军胆小,进入我国仅三天,齐军中的逃亡者就超过了一半。“于是丢下步兵,和他的骑兵昼夜兼程追击齐军。孙爱估计庞涓的行程,晚上将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