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金城线OPPC光缆工程-施工图说明_第1页
110k金城线OPPC光缆工程-施工图说明_第2页
110k金城线OPPC光缆工程-施工图说明_第3页
110k金城线OPPC光缆工程-施工图说明_第4页
110k金城线OPPC光缆工程-施工图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 7 1 11 10 0k kV V金金城城线线O OP PP PC C光光缆缆工工程程 施施 工工 图图 设设 计计 光缆本体部分说明书光缆本体部分说明书 审 审 定定 稿 稿 六六盘盘水水洪洪源源电电力力咨咨询询服服务务有有限限公公司司 编制单位 六盘水洪源电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二 一一年九月 毕节 110kV110kV 金城线金城线 OPPCOPPC 光缆工程光缆工程 光光缆缆线线路路本本体体部部分分 施施 工工 图图 设设 计计 设设计计综综合合说说明明书书 审审 定定 稿稿 审 定 审 核 主 设 人 编 写 2 本体部分卷册总目录本体部分卷册总目录 第一卷第一卷 光缆本体部分说明书光缆本体部分说明书 第二卷第二卷 架线明细表架线明细表 第三卷第三卷 机电施工图机电施工图 3 第第一一卷卷 光光缆缆本本体体部部分分说说明明书书 1 总体部分 4 1 1 设计依据 4 1 2 设计范围 4 1 3 工程可行性 4 1 4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及建设期限 4 1 5 路由方案选择 5 1 6 线路本体工程概况 5 1 7 设计气象条件 6 2 OPPC 复合相线型式的选择 7 2 1 OPPC 设计原则 7 2 2 OPPC 设计选型 7 3 导线与 OPPC 组合配置 13 3 1 导线与 OPPC 组合配置 13 3 2 OPPC 初伸长处理 13 4 绝缘配合设计 13 4 1 污区划分 14 4 2 绝缘子串的选择 14 5 OPPC 金具设计 14 6 OPPC 的防振设计 14 7 OPPC 接头和盘长要求 15 8 接头盒要求 15 9 OPPC 对杆塔的要求 16 10 OPPC 架线 16 11 光缆主要材料表 17 12 批准概算投资 18 13 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18 4 1 总体部分总体部分 1 1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1 毕节供电局生产技术部 2011年4月20日 贵州电网公司毕节供电局 2011 年通 信防冰措施项目工程 110kV金城线OPPC光缆工程 设计委托函 2 原 110kV金城线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毕节供电局提供其他有关资料 3 设计依据的有关规程规范 由于本设计是在原 110kV金城线线路的基础上进行 OPPC 光缆线路设计遵循原线路 本体工程设计规程 规范 1 2 设计范围设计范围 本光缆工程路由情况如下 本光缆工程是利用 110KV 金沙变 110kV 金沙发电厂变 110kV 金城线线路 同杆 塔架设光纤复合架空导线 OPPC 和两端进入变电站通信机房 ADSS 光缆本体部分设计 光纤芯数 24 芯 光缆线路长为 1 645 OPPC 0 50 ADSS 2 145km 1 3 工程可行性工程可行性 金沙变电站距金沙发电厂变电站较近 其金沙发电厂变负荷均为金沙县城区供电 重要负荷 为保障供电安全 通信系统应在任何情况下保持畅通 保障金沙变电站与 金沙发电厂变的通信可靠性 需在 110kV 金城线线架设光缆 光缆建成后能保证变电 站之间的通信需求 综上所述 建设 110KV 金沙变 110kV 金沙发电厂变 110kV 金城线 OPPC 光缆工程 并争取在 2011 年建成投运是十分必要的 1 4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及建设期限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及建设期限 建设单位 贵州电网毕节供电局 设计单位 六盘水洪源电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招标拟定 监理单位 招标拟定 5 施工时间 招标拟定 建成投产时间 招标拟定 1 5 路由方案选择路由方案选择 本光缆工程路由方案情况如下 目前由于 110KV 金沙变至 110kV 金沙发电厂变 110kV 金城线已设计交付施工 目 前个别塔基开建 OPPC 光缆正好架设在 110kV 金城线线路上 光缆路由示意见附图 1 6 线路本体工程概况线路本体工程概况 1 6 1 进出线情况 110KV 金沙变 110kV 进出线 OPPC 复合相线进入终端塔后 用一终端接头盒与 24 芯 ADSS 光缆连接 由于出线构架下方存在其它电力设备 光缆终端接头盒不便于安装 由终端塔架空至构架后进入电缆沟 沿缆沟进入集控通信机房 110kV 金沙发电厂变进出线 OPPC 复合相线进入构架后 用一终端接头盒与 24 芯 ADSS 光缆连接后进入电缆沟 沿缆沟进入集控通信机房 1 6 2 线路历史情况 原线路建设单位 贵州电网毕节供电局 设计单位 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所 施工单位 毕节供电局多种经营总公司 运行时间 金城线刚设计完 个别塔基在施工 1 6 3 线路现状情况 全线海拔高程约 1450 1550m 全线以高山大岭和一般山地为主 地形系数 高山大岭 0 一般山地 50 丘陵 50 冰区划分 冰区划分 全线冰区最大为 10mm 冰区 线路交通情况 本线路有部分公路穿插垂直交叉本线路 均可利用 交通条件较 好 本工程汽车运距 5 0km 小运距离 0 3km 本工程原电力线路导 地线型号分别为 全线为 LGJ 185 30 1 7 7 8 1270 6 全线共有杆塔 7 基 其中耐张铁塔 7 基 本工程主要杆塔有 J2 Z2 7738 最 大档距 393m 1 6 4 主要交叉跨越情况 1 7 设计气象条件设计气象条件 由于本设计是在 110kV金城线的基础上进行 故设计遵循与原有线路本体设计气象 条件一致 本工程设计气象条件及组合见下表 项 目 气象条件 温度 风速 m s 冰厚 mm 最高气温 4000 最低气温 1000 设计覆冰 5010 年平均气温 15 最大风速 030 5 外过电压 15100 内过电压 10150 安装情况 10100 雷 暴 日67 日 年 冰 比 重 0 9g cm3 被跨越物名称跨越次数备 注 110kV 线路 5 穿越 10kV 电力线及以下电力线 19 公路 2 房屋 2 7 2 OPPC复合相线型式的选择复合相线型式的选择 用 OPPC 替代三相电力线路中的一相 形成由两根导线和一根架空复合相线 OPPC 组合而成的电力传输系统 则不需另架设其它通信线路就可以解决电网的自 动化 调度 通信等问题 并可大大提高传输的质量和数量 而且由于 OPPC 采用截面 大良导体材料制造 能承受短路电流 雷击电流 包括潜供电流 比 OPGW 大 同时相 线光纤 OPPC 安装时不一定在杆塔最上方 所以不易遭雷击 如遇结冰 可通过导线覆 冰设备 融化覆冰 避免冰害发生 主要不利因数是投资较大 施工停电时间较长等 对比常用的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ADSS 和复合架空相线 OPPC OPPC 的最大优势是 融冰方便 安全可靠 故根据毕节供电局的意向 本工程选用 OPPC 光缆为本工程通信 光缆 2 1 OPPC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OPPC 应满足两种功能 即电力传输和光纤通信 OPPC 的设计原则是 OPPC 产品 必须满足送电线路设计规程对导线的全部要求 同时在运行中机械应力的变化 温度 变化和短路电流条件下 OPPC 应能满足对于光纤通信性能和光纤传输衰耗的要求 OPPC 主要设计原则如下 2 1 1 满足 110kV 500kV 架空送电线路技术规程 DL T5092 1999 2 1 2 满足 DL T621 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技术规程 对地线稳定要求 2 1 3 满足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定 报批稿 的要求 2 1 4 满足 光缆架空相线 OPPC Q 32063GCC 02 2007 2 2 OPPC设计选型设计选型 根据原线路导线型号 LGJ 185 30 的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选择与其相同或接近的 OPPC 光缆 以达到光纤复合相线与原导线相匹配 并不对原有电力输送造成影响 OPPC 24B1 185 30 光纤复合相线与 LGJ 185 30 导线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比较 型号LGJ 185 30OPPC 24B1 185 30 外径 mm 18 8819 5 计算截面 mm2210 93213 1 计算重量 kg km732 6732 8 AS 面积 AL 面积 mm229 25 181 3429 4 183 7 计算拉断力 kN RTS 64 3264 7 直流电阻 km0 15920 151 短路电流容量 I2t kA2S 短路电流 40 200 kA1s 弹性系数 N mm27600071200 线膨胀系数 1 18 919 7 允许载流量 40 70 395398 允许载流量 40 80 465491 允许载流量 40 90 520567 最大运行应力 MAT 40 RTS 124 97121 97 表中 OPPC 光纤参数由深圳特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仅供参考 最终结构和物 理参数 待订货确定 从上表数据对比 原导线与 OPPC 光缆参数基本一致 为保持两者在送电线路运行 中的平衡和可靠性 在机械特性 质量 电气特性 外径等与原导线相匹配 OPPC 的 缆芯采用铝包钢线材 光元件用不锈钢管层绞式结构 2 2 1 系统短路电流确定 在电力线发生短路时 有部分返回电流通过 OPPC 使其发热 这时 OPPC 的温升不 能超过允许值 否则将影响光纤传输衰耗造成对光纤的损坏 根据 电力系统光纤通 信工程设计技术规定 2 1 条规定 计算送电线路短路电流 应考虑 5 10 年电力系 统发的规划或远景规划 在 OPPC 选型时 通常是根据厂家提供的 OPPC 允许短路电流 容量 kA2 t 来效验 OPPC 的热稳定 也就是由短路故障发生时 OPPC 的短路电流通 流量和短路电流等效时间来效验 本工程根据 2013 年贵州省电力系统规划 进行 短路电流计算 本工程各变电所 2013 年 110kV 侧的单相接地短路电流见下表 变电所名称110kV 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 kA 金沙变 110kV 6 金沙发电厂变 110kV 4 5 9 鉴于 OPPC 的运行寿命一般都大于 30 年 同时考虑贵州电网的远景规划及负荷增 长情况 为提高本工程 OPPC 抗短路能力 建议本工程 OPPC 的短路电流容量按更远景 年的短路电流水平来选取 参照相关工程 OPPC 短路电流取值 本工程 OPPC 的短路电 流取为 金沙变 110kV 6kA 金沙发电厂变 110kV 侧 4 5kA 进行短路电流计算 2 2 2 短路电流等效时间的确定 根据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定 报批稿 2 2 条规定 短路电流 持续时间 对于高可靠线路取 0 25 0 3s 一般线路取 0 5s 本工程短路电流持续时 间取值为 0 3s 2 2 3 线路入地总短路电流 1 根据金沙变 110kV 侧母线单相短路电流为 6kA 计算在金沙变 110kV 侧出口 6kV 段短路时总入地电流见下表 12345 金沙变 km 0 050 51 01 52 0 总入地电流 kA 5 745 525 364 944 78 678910 金沙变 km 2 53 03 54 04 5 总入地电流 kA 4 354 043 853 543 32 2 根据金沙发电厂变 110kV 侧母线单相短路电流为 4 5kA 计算在金沙发电厂变 110kV 侧出口 4 5km 段短路时总入地电流见下表 12345 金沙发电厂变 km 0 050 51 01 52 0 总入地电流 kA 4 314 144 023 713 59 678910 金沙发电厂变 km 2 53 03 54 04 5 总入地电流 kA 3 263 032 892 662 49 10 2 2 4 OPPC 短路热稳定的计算 输电线路的短路电流通常在两端变电所出口处最大 一旦离开将急剧衰减 一般 考虑在线路两端出口处 1 6 千米较短距离内选用的 OPPC 必须满足要求 应效验其热 稳定 根据本工程各变电站出口短路电流大小 同时考虑到便于光缆的施工 运行维 护 根据以往工程经验暂按以下参数进行短路电流分配计算 当选择 OPPC 24B1 185 30 时 在单相短路故障点发生在进线档时 OPPC 中流过 的返回电流 21 8KA 满足热稳定要求 2 2 5 光纤技术参数 光缆选用的光纤为 ITU T G 652 光纤 工作窗口为 1310nm 1550nm 工程所采 用的 OPPC 光缆 导引光缆 尾纤 其光纤是同一生产厂按同一生产工艺生产的同批次 光纤 每盘光缆没有光纤接头 成缆前的一次涂覆光纤全部经过拉力筛选试验 试验 拉力不小于 8 6N 约为 0 7Gpa 100kpsi 光纤应变约为 1 加力时间不小于 1 秒 钟 以保证在长期运行中 光缆承受规定的工作荷载条件下 光信号的衰减值不超过 标书的要求 不发生光纤的破坏 G 652 光纤特性 成缆后 1 光纤几何特性 1 模场直径 9 3 m 0 5 m 2 包层直径 125 m 2 m 3 包层不圆度 1 4 模场同心度偏差 0 8 m 5 涂层直径 245 10 m 2 光纤的光学特性 1 折射率分布 见附件 2 有效群折射指数 见附件 1 31 m 1 55 m 3 截止波长 1270nm 4 零色散波长 1300 1324nm 3 光纤的传输参数 1 损耗系数 0 35dB km 1 31 m 每盘每纤单向最大值 0 21dB km 1 55 m 每盘每纤单向最大值 11 2 色散 零色散最大斜率 3 5ps nm km 1310nm 18ps nm km 1550nm 3 熔接衰耗 工程条件 0 05dB 个 双向平均值 2 2 6 OPPC 光缆耐热性能及融冰措施对光纤性能的影响 与传统导线相同 OPPC 正常运行时长期最高温度设计为 80 N 1 事故情况下设 计为 90 经测试 通流后导线实际表面温度低于 70 符合我国现行标准对导线 最高温度 70 的要求 70 90 的温度对导线的铝 钢性能无影响 材料组织结构 不会遭受破坏 不会引起塑性变形 根据欧洲实验室试验 在无风 环境温度为 40 情况下 通流使 OPPC 表面温度达 117 时 OPPC 光纤依然正常运行 因此 OPPC 并 不需要使用耐高温光纤 使用常规光纤即可 下表为 OPPC 光纤的环境性能 数据表明 其性能是满足通信要求的 温度循环附加衰减 60 85 0 05 dB km 湿热老化 85 2 85 RH 30 天 0 05 dB km 常规光纤环境 性能 高温老化 85 2 30 天 0 05 dB km 输电线路通常采用热力融冰方式进行融冰 其技术原理就是将覆冰导线作为负载 施加直流电源 用较低电压提供短路电流 加热导线使覆冰融化 这种融冰方式会使 导线温度升高 OPPC 正常运行时长期最高温度设计为 80 因此需要合理控制融冰 电流和融冰时间 避免融冰时导线温度超过这一最高限值 峰值温度不应超过 200 且持续时间不应超过 5 秒 否则可能会影响光纤的传输性能 OPPC 长期运行最高设计 温度为 80 高于普通导线温度的限值 70 因此适用于普通输电线路的正常的热力 融冰措施对于 OPPC 光纤性能不会产生损害 2 2 7 OPPC 设计选型推荐方案 综上所述 本工程设计选型推荐方案 OPPC 主要参数及要求如下表 其最终参数 待设备招标时确定 OPPC 24B1 185 30 光纤复合相线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 导线型号OPPC 24B1 185 30 外径 mm 19 65 计算截面 mm2213 1 计算重量 kg km732 12 AS 面积 AL 面积 mm229 4 183 7 计算拉断力 kN RTS 64 7 直流电阻 km0 151 短路电流容量 I2t kA2S 474 8 短路电流 40 200 kA1s 21 8 弹性系数 N mm271200 线膨胀系数 1 19 7 允许载流量 40 70 398 允许载流量 40 80 491 允许载流量 40 90 567 最大抗侧压力 N 100mm 卖方提供 最大运行应力 MAT 40 RTS 121 97 年平均运行应力 EDS 卖方给出 极限抗拉强度 UTS kN 卖方给出 动态卖方给出 允许最小弯曲半径 静态卖方给出 安装温度 10 50 运输和运行温度 40 80 2 2 8 ADSS 光缆技术要求 使用地区使用地区终端塔至通信机房 型型 号号 ADSS AT 24B1 100m 使用范围 110kV 光纤芯数 24 外径 mm 12 5 参考质量 kg km 121 最大场电压为 千伏 25 标称抗拉强度 kN 10 最大档距 m 100 熔接衰耗 0 05dB km 最大允许工作应力 MAT kN 卖方提供 13 最大抗侧压力 2200N 100mm卖方提供 建议最大档距 m 卖方提供 杨氏模量 kN mm2 卖方提供 热膨胀系数 1 C 卖方提供 极限最大允许工作张力 kN 卖方提供 建议的每日张力 EDS kN 卖方提供 芳纶股数卖方提供 芳纶每股受力 kN 卖方提供 受力截面 mm2 卖方提供 外护套材料及厚度最小值 1 5mm卖方提供 3 导线与导线与OPPC组合配置组合配置 3 1 导线与导线与OPPC组合配置组合配置 根据原设计资料及运行资料 原线路导线采用 LGJ 185 30 钢芯铝绞线 安全系数 为 2 6 最大使用应力为 111 42 N mm2 与之匹配的光纤复合架空相线 OPPC 24B1 185 30 安全系数为 2 6 最大使用应力为 113 39 N mm2 OPPC 光缆与原导线在运 行中应力基本一致 故导线应力与弧垂在各个阶段 档距 温度 相同 3 2 OPPC初伸长处理初伸长处理 OPPC 24B1 185 30 初伸长处理 初伸长按降温 20 进行补偿 由于原导线经过长 期运行 初伸长已完全消失 因此新架设光缆驰度因略高于原导线驰度 施工时应按 应力弧垂数据执行 4 绝缘配合设计绝缘配合设计 绝缘配合按 Q 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110kV 500kV 架空输电 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暂行 Q CSG 11502 2008 和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 绝缘配合 DL T620 1997 以及毕节供电局提供的运行资料及原设计资料 14 4 1 污区划分污区划分 根据毕节供电提供的运行资料及原设计资料 该线路所经路径区域均为城区边缘 途径有发电厂 参考该线路运行资料 本工程全线划为 II 级污区 4 2 绝缘子串的选择绝缘子串的选择 本工程只有部分塔基开工 本工程绝缘子串按原设计 5 OPPC金具设计金具设计 针对本工程设计的具体条件 实际的档距 高差以及 OPPC 的悬垂角 设计 OPPC 的悬垂串的串型 以确保 OPPC 的运行安全 推荐 OPPC 均采用预绞丝式悬垂及耐张线 夹 1 悬垂线夹破坏强度及最小握着力要求如下 适用型号破坏强度握着力 OPPC 24B1 185 30 100kN 采用有限握力线夹 2 耐张线夹破坏强度及最小握着力要求如下 适用型号破坏强度握着力 OPPC 24B1 185 30 OPPC 破断力 95 OPPC 破断力 6 OPPC的防振设计的防振设计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振动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包括风激 地形及地物条件 线 夹的设计等等都有关系 而目前 从防振的角度来看 导线阻尼和疲劳性能以及导线 的自身性能 地形地貌等对振动的影响较大 工程上行之有效的防振措施包括减小导 线平均运行应力 采用护线条和采用防振锤 阻尼线等 参照 电力系统光缆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定 送审稿 的要求 OPPC 平均运行 应力应限制在 20 UTS 以下 这对于减少 OPPC 的振动较为有利 本工程 OPPC 的平均运 行应力在 20 UTS 以下 同时 OPPC 采用了预绞丝式的悬垂线夹和耐张线夹 对于 增加导线线夹出口的刚度 减少弯曲应力以及动态冲击应力也都有较大的帮助 15 根据本工程中标厂商对 OPPC 的配套防振设计 本工程采用预绞式防振锤进行防锤 具体金具 防振锤使用数量 型号及安装方式 安装距离等 详见 架线明细表 以及 机电施工图 及厂商提供的 安装手册 7 OPPC接头和盘长要求接头和盘长要求 由于 OPPC 不允许在档内接头 只能在铁塔上将 OPPC 引下至接头盒进行接头 因 此 OPPC 的长度必须按配盘后各耐张段定长订货 本工程 OPPC 的接头将在施设时确 定 根据制造厂家的生产能力 本设计 OPPC 的最大盘长定为 1 8km 8 接头盒要求接头盒要求 光缆接续盒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材质 接续容量为 24 芯 接续盒有很好的密封性 能 机械强度 以确保运行安全 接头盒安装形式根据中标厂家商定 光缆接续由厂 家负责 具体接续费用含在招标报价内 OPPC 接头盒设计要求 1 电气性能 适用电压等级为 110kV 干工频耐受电压 265kV 湿工频耐受电 压 200k 2 机械性能 确保 OPPC 与接头盒之间连接用固定夹具的机械性能和抗拉强度 3 光学性能 光纤单元的盘绕附加损耗最小 4 密封 耐环境性能 水压密封要求满足 2m 水深 24h 取出盒内无水滴 绝 缘污秽等级为 III 级 密封性能在 25 年内不失效 5 接头盒绝缘性能应满足规范的要求 6 接头盒的引流线推荐并沟线夹采用 安普 线夹 7 接头盒绝缘设计 按照电力行业标准 110 500KV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 T5092 1999 级 污秽区为 2 0 2 5cm KV 为使所选绝缘子片数对该区域有一定裕度 推荐本工程 级 污秽区单位泄漏距离为 2 5cm KV 标称电压 并按海拔 1600 米高程进行修正 结 果取值为 1220mm 因此要求接头盒绝缘高度 1220mm 满足 本工程推荐 中间接头盒和终端接头盒均采用支撑式 如图附后 8 OPPC 架设位置 16 通常 OPPC 位置可架设在边相或中相 由于 OPPC 在本工程中属于改建 为了施工 方便 便于通过下方被跨越物 利用两边线塔跨越绳 同时中相也具有更好的防雷 效果 故本工程推荐 OPPC 置换中相位置 9 OPPC对杆塔的要求对杆塔的要求 根据毕节供电局提供的运行资料及原设计资料 部分杆塔正在施工 杆路较新 运行情况良好 根据 10mm 冰区耐张杆塔用实际档距进行 经验算 10mm 冰区 OPPC 24B1 185 30 配合的最大使用张力为 24 885kN 安全系数为 2 6 比原线路设计最大使用张力 24 738kN 大 不增加水平荷载 根据选择的 OPPC 参数 按规程要求 由于本工程 OPPC 光缆参数选择与原导线基 本一致 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同时满足原杆塔强度要求 原杆塔不需要补强 具体在 施工设计阶段 对原杆塔的运行健康状况及杆塔复测 进一步对原有杆塔进行校验 10 OPPC架线架线 10 1 本工程 OPPC 光缆架设在金沙变 金沙发电厂变 110kV 线路中相 水平横担中间 位置 考虑施工方便 接线盒选择在砼耐张杆位 10 2 OPPC 均采用张力机与牵引机共同进行张力放线 除保证牵引绳 张力机等有足 够的强度及其他性能外 架线时还应对 OPPC 采取防扭措施 10 3 严格按照设计接头进行接头施工 由于每盘 OPPC 长度是按照接头盒之间长度并 考虑一定裕度进行制造 其盘上设有标志进行区分 因此 施工架线时必须按照各盘 OPPC 对应塔号进行施工 不得弄错 10 4 OPPC 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大于 0 5m 在架线制作跳线及引下线时 不得使 OPPC 弯曲半径小于该值 10 5 OPPC 放线弧垂尺度可参照另两根导线弧垂尺度进行控制 比相邻导线弧垂小 1 左右 10 6 架线时为防止 OPPC 扭转 必须采取防扭措施进行防扭 10 7 当紧线张力达到设计值后 应保持一小时 使 OPPC 内部扭转应力消失 10 8 放线过程中尽量避免 OPPC 端部损失 10 9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绝缘子损坏 应予更换 17 11 光缆主要材料表光缆主要材料表 11 111 1 光缆及附件光缆及附件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 注 1 光缆 OPPC OPPC 24B1 185 30km1 85 2 光缆 ADSS ADSS AT 24B1 100mkm0 60 3 单模光纤双头尾纤 6 米 根 24 11 211 2 金具及附件 金具及附件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 注 1 OPPC 终端接头盒 GC JT110 24 个 2 塔用 2 双悬垂金具 CLS 1910 70B 套 10 3 耐张金具 OPPC ONZ 1890 70 套 20 4 余缆架 AYLJ G T 套 2 塔用 5 引线线夹 AYDZ GD 套 6 塔用 6 防震器 OPPC 4D30YJ 件 20 11 311 3 其他其他 序号设备名称型 号单位数量备 注 1 光缆标志牌 400 500 1mm 个 10 2 镀锌钢管 50 2 5 米 6 3 PE 套管 32 28 米 300 4 接头盒支架加工铁件套 2 5 ODF 子框48 芯套 2 注 铝包钢绞线用金具和 OPPC 用金具统一采用预绞式悬垂及耐张线夹 12 批准概算投资批准概算投资 项 目 合计 万元 单位造价 万元 18 本体投资 177 93 静态投资 198 86 动态总投资 19 13 初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步设计审查意见 附件 1 110kV110kV 金城线金城线 OPPCOPPC 光缆工程光缆工程 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设计单位 六盘水洪源电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一 建一 建设规设规模模 本工程在已有线路上新建 1 条光缆 线路长度 1 645 千米 二 技二 技术术方案方案 一 路径 原则同意架设路由设计方案 利用 110kV 金沙变 金沙发电厂 110kV 金城线输电 线路的中相导线进行 OPPC 光缆改造 线路长度为 1 645 千米 采用全介质自承式电力 光缆进站 路由长度为 0 4km 线路海拔高程约为 1450 米 1550 米 二 气象条件 本工程设计气象条件采用原线路设计气象条件 即全线 10mm 冰区 设计风速 30m s 三 光缆选型 1 同意光缆选型原则及主要技术条件 其中鉴于 OPPC 光缆为非定型产品 请完 善 LGJ 185 30 所对应的 OPPC 光缆主要技术参数 需在机械特性 电气特性 正常运行 载流量 线路热力融冰等方面不低于原导线设计水平 2 光缆采用 24 芯 G 652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