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残雪、白堤、保俶塔、宝石山_第1页
断桥残雪、白堤、保俶塔、宝石山_第2页
断桥残雪、白堤、保俶塔、宝石山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断桥残雪 白堤 保俶塔 宝石山断桥残雪 白堤 保俶塔 宝石山 断桥残雪断桥残雪 各位团友 我们现在前方所能看到的那座单孔石拱桥就是著名的 断桥 了 这座桥 看起来虽然很普通 但它的名字和民间故事 白蛇传 联系在一起 使得断桥成了西湖中 三大情人桥之一 也成为西湖上最著名的一座桥 白娘子和许仙缠绵悲怆的爱情故事就是 从断桥相会 借伞定情开始的 两人历经种种磨难后再断桥再次相会时那生离死别的情景 与画面 同时在越剧 白蛇传 中白娘子唱道 西湖山水还依旧 看到断桥桥未断 我寸肠断 一片深情付东流 这历来催人泪下的唱词 又给每个游览断桥的游客以无尽 的追思 白蛇传 的故事给断桥中增添了许仙和白娘子 断桥不断情义断 的浓郁浪漫色 彩 据说 早在唐朝 断桥就已建成 时人张祜 h 题杭州孤山寺 诗中就有 断桥 一词 明人汪珂玉 西子湖拾翠余谈 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 西湖之胜 晴湖不 如雨湖 雨湖不如月湖 月湖不如雪湖 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 尘世有几人哉 地处江 南的杭州 每年雪期短促 大雪天更是罕见 一旦银妆素裹 便会营造出与常时 常景迥 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或许有团友会问到 这座桥根本没断 为什么要取名为 断桥 呢 其实 所谓的断 桥 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桥断了 而是有它特殊的含义 一是取谐音 宋代时这 里称保佑桥 同时在西湖南面有一座里许长的桥称长桥 因此人们将与其相对的西湖北面 较短的这座桥取名为短桥 元代因桥畔住着一对酿酒为生的段姓夫妇 因而称其为 段家 桥 短 段 与 断 三字谐音 二是此桥为白堤的终点 从平湖秋月而来的白堤到 此告一段落 是 堤断桥不断 三是根据冬季西湖雪后桥面雪消融的特性 再加清代康熙 皇帝御题 断桥残雪 碑 于是逐渐统一了口径 称此桥为 断桥 那么 断桥残雪 的景点是有何而来的呢 原来 断桥桥面是台阶形的 桥正中有 桥亭 并装有一道木栅门 每逢冬日雪霁 当暖融融的阳光洒在断桥上时 东西向的桥面 正中由于地势较高 从桥洞下水面泛起的冷暖空气对流较快 桥面中部的积雪总是较早消 融 而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只是桥两面台阶上那斑斑点点的残雪 此时 若从远处眺望 桥 面正中仿佛像断了似的 断桥残雪 便由此得名 其实 断桥残雪 起源于南宋画家的 山水画题名 当时一批有骨气的文人对南宋小朝廷不图恢复中原身怀不满 于是常借笔端 来发泄 画家马远 夏圭等人 作画多取西湖 一角 半边 之景 意在讽刺赵宋王朝 偏安一隅 每当大雪初晴 原来苔藓斑驳的古桥上 雪已残而未消 在这些多情的画家看 来 就油然而生残山剩水之感 于是就有 断桥残雪 这一景目 由于这里是山 城 湖 堤 桥的交会处 确实是冬天观赏西湖胜景的最佳之地 每当大雪过后 只见远山银装素 裹 近树灿若梨花 湖水晶莹透彻 令人耳目一新 正对上古人那 晴湖不如雨湖 雨湖 不如月湖 月湖不如雪湖 之说 今日断桥 是 1921 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 长 8 8 米 宽 8 6 米 单孔净跨 6 1 米 年前曾经大修 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 桥东堍 t 有康熙御题景碑亭 亭侧建水 榭 题额 云水光中 青瓦朱栏 飞檐翘角 与桥 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 图 说到这里我们就有可以想到明画家李流芳 西湖卧游图题跋 断桥春望 称 往时至湖上 从断桥一望 魂销欲死 还谓所知 湖之潋滟熹微 大约如晨光之着树 明月之入庐 盖山水映发 他处即有澄波巨浸 不及也 由此观之 断桥观瞻 可得湖山 之神髓 岂独残雪 白堤白堤 各位团友 大家看到的前面那座 间株杨柳间株桃 的长堤就是著名的白堤了 它原 名 白沙堤 全长 1 公里 但是何时何人所筑已经无从考察了 白居易曾作诗云 谁筑 湖似一条路 绿草裙腰一道斜 说明唐代时这座桥就已经存在了 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 曾筑过一条堤 人称 白公堤 因为你那带久远已无处可寻了 杭城人民为你见这位造福 杭州的伟大诗人就将 白沙堤 改称 白堤 1000 年后当我们走在今天的白堤上 西湖 的秀丽风光一览无遗 横亘在沪上的白堤平静坦荡 湖中画舫游弋 尤其是在春天 环湖 群山苍翠 湖中是碧波荡漾 堤上桃树殷红 柳树泛绿 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正如白居 易在 钱塘湖春行 中所说的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大家请看 白堤中间的这座桥叫锦带桥 旧称涵碧桥 它是白堤起伏有致 就像围在姑 娘腰上的柔媚锦缎 使得西湖之景是锦上添花 而涵碧桥在唐代时就已存在 到南宋时期 由宋转运使陈饶佐重建 后来 由于西湖湖水冲蚀 年久失修 白堤下塌 此桥也就不复 存在了 到明代万历十七年 1589 年 司礼太监孙隆精工重修白堤 改称白堤为 十锦塘 并在涵碧桥旧址上架木为梁 重建此桥 修复后称之为 锦带桥 明亡后 清康熙皇帝 巡视江南 地方官为供康熙皇帝泛舟里西湖游览之需 又凿石为桥 改为青石拱桥 到清 雍正八年 1730 年 雍正皇帝仿父南巡 此桥又由浙江总督李卫加固重修 于是就成了 现在所见到的桥 白堤和苏堤又如湖中的里那个调锦带 绚丽多姿 交相辉映 杭州西湖之上 筑有两堤 一为白堤 一为苏堤 凡常说法 苏堤为苏东坡所建 白堤为唐时大诗人白居易所建 并且一直传承多年 其实 认为白堤是白居易筑的是一种误解 而这种误解是由于望文生义 主观臆断造 成的 白居易有两首诗都曾提到过白堤 钱塘湖春行 的最后两句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 杨阴里白沙堤 这里 白居易告诉我们 白堤原名白沙堤 唐代人或去白字单称沙堤 不 考者因与乐天姓合 遂误为白公所筑之堤 但白沙堤谁筑的 何时筑的 历史文献没有记 载 传说苏小小和阮郁是在白堤上相见相爱的 如果这一传说是真的 那么 白堤早在南 齐 公元 479 502 时就已存在了 白居易 公元 772 846 到杭州的 300 年前就已经有 白堤了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确曾修筑过一个白公堤 新唐书 白居易传 西湖游览志 清 代 西湖志 湖山便览 均有记载 这个白公堤又名捍湖堤 因夹堤种柳 宋时称柳林 由于沧海桑田的原因 白公堤早已不复存在 白居易的一首诗 把自己当年筑堤造福百姓的历史的记载混淆了 或者说 人们望文 生义 张冠李戴了 而这个传说又显得那样的美丽 近有不少澄清白堤并非白居易所建 并且考证出白居易当年所建之堤是在钱塘门外 称白公堤 宋时仍在 但后来的不知何年慢慢消失了 我知道白堤的传说是个天大的误会 让千年之前的白居易得了一个大便宜 但是每次 有友人前来游玩 我必要带友人上白堤 赏西湖 观断桥 友人啧啧赞叹之余 我便把白 堤的真相忘得九霄云外 我说 白堤 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建 友人便神往 我根本不 会因为欺骗他们而感到罪过 我想这个误会一直会延续下去 真相摆在那里 但并不是每个杭州人都能接受 白堤 与白居易 早已是种同义词 白堤之美 几乎凝聚了西湖美的精华 除却断桥之外 还有锦带桥 还有柳 桃相隔 的创意 比起苏堤来 更灵动 更美丽 苏堤的主人叫苏东坡 白堤的主人叫白居易 中国传统文化如此汇聚于西湖之上 这 样的荣耀世间哪个湖能抵 白堤旧日以白沙铺地 今已改为柏油路面 两侧花繁树茂 有绚丽多彩的碧桃 有婀娜多姿的垂柳 明代王稚登的 十锦塘 诗 将堤上景色渲染得十分热闹 湖边绿 树映红阑 日日寻芳碧水湾 春满好怀游意懒 莺撩吟兴客情闲 波中画舫樽中酒 堤上 行人岸上山 元限风怀拼一醉 醉看舞蝶绕花间 保俶塔保俶塔 各位团友 我们前面看到得矗立在山顶的一座纤细的宝塔 就是杭州的一大标志 保俶塔了 保俶塔初建于北宋开宝年间 是吴越国王钱弘俶的母舅吴延爽因钱弘俶奉召进 京 为保佑他平安归来而建 丞相吴延爽所建的为九级舍利塔 咸平年间 僧永保重修时 减去二级 该塔历经元 明 清三代六次重修 现塔是 1933 年重建 是一座六面七级的楼 阁式实心砖塔 塔高 45 3 米 在湖上诸塔中 造型最为俏丽 体态最为窈窕 宛如亭亭玉 立的美女 塔身线条平缓柔和 塔基极小 形成几乎与地面相垂直的垂线 从塔下仰望塔 尖 有高不可仰之感 从山下远望塔身 亭亭玉立 玲珑秀丽 是西湖悲伤风景轮廓线上 的一个突出标志 2005 年保俶塔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与它对应的是雷峰塔 在西湖风景布局上 同位于一条中轴线上 一个敦厚典雅 一个纤细俊俏 故民间素有 雷锋如老衲 保俶如美人 的说法 相关保俶塔的名称 有很多的说法 保俶塔 又名 应天塔 宝石塔 宝俶塔 还有的称之为 保所塔 建于北宋初期 取名 保俶塔 与吴越国王钱俶朝宋相关 相 传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 975 年灭南唐后 钱俶奉诏进汴京 今开封 久留未归 吴越国大 臣们为祝福他平安归来 遂将原宝所塔改名为 保俶塔 因为塔建于宝石山 所以又名 宝石塔 又名 顺天塔 这是取 应顺天意 之意 又名 保叔塔 据 西湖游览志 所载 宋咸平年间 僧人永保双目失明 他立志重修宝所塔 苦心经营十年 将塔身改为 七级 塔建成后 永保重见光明 目光如故 永保平日恪守佛家戒律 人们尊称他为 师 叔 于是将宝所塔改称为 保叔塔 宝石山宝石山 各位团友 我们美丽的保俶塔就坐落在宝石山上 海拔 78 米的宝石山与葛岭 栖霞 岭为西湖北岸的屏障 为什么称 宝石山 呢 这是因为这座山的岩石和西湖群山不同 属火成岩种子那个的流纹岩和凝灰岩 含有较多的氧化铁 当朝阳或落日洒沐之时 分外 耀目 仿佛数不清的宝石在熠熠生辉 因此为名 宝石山远远望去似朵朵彩霞 漂浮在湖 畔上空 因而 西湖新十景将其定名为 宝石流霞 宝石流霞位于西湖北岸宝石山上 初名石姥山 曾称保叔山 保所山 石甑山 巨石 山 古塔山等 山上同样是奇石荟萃 有倚云石 屯霞石 凤翔石 落星石等 吴越王钱 封后者为寿星石 一路循阶而上 宝石山绿阴如盖 登上山顶 南有平湖水波荡漾 北临 平畴 楼宇鳞次栉比 东则街衢商埠 充满活力 西部青嶂千叠 莲接晴空 从湖上远望 保叔塔旁的红色小亭 就像凤凰的冠毛 称此亭为 来凤亭 曾经被列为西湖十八景之一 来凤亭向西的川正洞 两旁陡壁如削 头上蓝天如带 过此又豁然开朗 到达葛岭更是幽 静涤心 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