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蒸发习题及答案 1 蒸发操作中 从溶液中汽化出来的蒸汽 常称为 B A 生蒸汽 B 二次蒸汽 C 额外蒸汽 2 蒸发室内溶液的沸点 二次蒸汽的温度 B A 等于 B 高于 C 低于 3 在蒸发操作中 若使溶液在 下沸腾蒸发 可降低溶液沸点而增大蒸发器的有效 温度差 A A 减压 B 常压 C 加压 4 在单效蒸发中 从溶液中蒸发 1kg 水 通常都需要 1kg 的加热蒸汽 C A 等于 B 小于 C 不少于 5 蒸发器的有效温度差是指 A A 加热蒸汽温度与溶液的沸点之差 B 加热蒸汽与二次蒸汽温度之差 C 温度差损失 6 提高蒸发器生产强度的主要途径是增大 C A 传热温度差 B 加热蒸汽压力 C 传热系数 D 传热面积 7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属于 蒸发器 A A 自然循环 B 强制循环 C 膜式 8 蒸发热敏性而不易于结晶的溶液时 宜采用 蒸发器 B A 列文式 B 膜式 C 外加热式 D 标准式 9 多效蒸发可以提高加热蒸汽的经济程度 所以多效蒸发的操作费用是随效数的增加而 A A 减少 B 增加 C 不变 10 蒸发装置中 效数越多 温度差损失 B A 越少 B 越大 C 不变 11 采用多效蒸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 B A 完成液的浓度 B 加热蒸汽经济程度 C 生产能力 12 多效蒸发中 蒸汽消耗量的减少是用增加 换取的 A A 传热面积 B 加热蒸汽压力 C 传热系数 13 多效蒸发中 由于温度差损失的影响 效数越多 温度差损失越大 分配到每效的有 效温度差就 A A 越小 B 越大 C 不变 14 加料的多效蒸发流程的缺点是料液粘度沿流动方向逐效增大 致使后效的传 热系数降低 A A 并流 B 逆流 C 平流 15 对热敏性及易生泡沫的稀溶液的蒸发 宜采用 蒸发器 C A 中央循环管式 B 列文式 C 升膜式 二 填空题 1 蒸发是 浓缩溶液 的单元操作 2 为了保证蒸发操作能顺利进行 必须不断的向溶液供给 热能 并随排除气化出 来的 溶剂蒸汽 3 蒸发操作中 造成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 1 溶质的存在使蒸气压下降 沸点升高 2 液柱静压强引起 3 管道流体阻力导致 4 蒸发器的主体由 加热室 和 蒸发室 组成 5 在蒸发操作中 降低单位蒸气消耗量的主要方法有 采用多效蒸发 真空蒸发 加强设备保温 6 蒸发操作按蒸发器内压力可分为 加压 常压 真空 蒸发 7 蒸发操作中 加热蒸气放出的热量主要用于 1 二次蒸汽气化所需的潜垫 2 预 热原料液 3 补偿蒸发器的热损失 8 并流加料的多效蒸发装置中 各效的蒸发量略有增加 其原因是料液从前一效进入后 一效时有 自蒸发 9 蒸发器的生产强度是指 单位传热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蒸发的水分量 10 蒸发器的生产能力是指 单位时间内蒸发的水分量 11 单程型蒸发器的特点是溶液通过加热室一次 不作 循环流动 且溶液沿加热管呈 膜状 流动 故又称为 液膜式 蒸发器 12 降膜式蒸发器为了使液体在进入加热管后能有效的成膜 在每根管的顶部装有 液体分 布器 13 自然循环蒸发器内溶液的循环是由于溶液的 受热程度不同 而引起的 密度差异所致 14 标准式蒸发器内溶液的循环路线是从中央循环管 下降 而从其它加热管 上升 其 循环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溶液的 受热程度 不同 而引起的 密度差异 所致 三 计算题 1 在单效蒸发器内 将 10 NaOH 水溶液浓缩到 25 分离室绝对压强为 15kPa 求溶液 的沸点和溶质引起的沸点升高值 解 查附录 15kPa 的饱和蒸气压为 53 5 汽化热为 2370kJ kg 1 查附录 5 常压下 25 NaOH 溶液的沸点为 113 所以 a 113 100 13 729 0 2370 273 5 53 0162 0 0162 0 2 2 r T f 所以沸点升高值为 f a 0 729 13 9 5 操作条件下的沸点 t 9 5 53 5 63 2 用杜林直线求解 蒸发室压力为 15kPa 时 纯水的饱和温度为 53 5 由该值和浓度 25 查图 5 7 此条件 下溶液的沸点为 65 因此 用杜林直线计算溶液沸点升高值为 63 53 5 9 5 2 在单效蒸发器中用饱和水蒸气加热浓缩溶液 加热蒸气的用量为 2100kg h 1 加热水蒸 气的温度为 120 C 其汽化热为 2205kJ kg 1 已知蒸发器内二次蒸气温度为 81 C 由于溶质和液柱引起的沸点升高值为 9 C 饱和蒸气冷凝的传热膜系数为 8000W m 2k 1 沸腾溶液的传热膜系数为 3500 W m 2k 1 求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忽略换热器管壁和污垢层热阻 蒸发器的热损失忽略不计 解 热负荷 Q 2100 2205 103 3600 1 286 106W 溶液温度计 t 81 9 90 蒸汽温度 T 120 1 K 1 h1 1 h2 1 8000 1 3500 K 2435W m2K S Q K T t 1 286 106 2435 120 90 17 6 m2 3 某效蒸发器每小时将 1000kg 的 25 质量百分数 下同 NaOH 水溶液浓缩到 50 已知 加热蒸气温度为 120 C 进入冷凝器的二次蒸气温度为 60 C 溶质和液柱引起 的沸点升高值为 45 C 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为 1000 W m 2k 1 溶液被预热到沸点后 进入蒸发器 蒸发器的热损失和稀释热可以忽略 认为加热蒸气与二次蒸气的汽化潜 热相等 均为 2205kJ kg 1 求 蒸发器的传热面积和加热蒸气消耗量 解 蒸发水份量 qmW qmF 1 x0 x1 1000 1 25 50 500Kg h 0 139Kg s 加热蒸汽消耗量 R rqttcq q mWpmF mD 010 t1 t0 R rq q mw mD 0 139kg s 传热面积 Q KS T t 蒸发器中溶液的沸点温度 t 60 45 105 2 3 4 20 1051201000 102205139 0 m tTK Q S 4 将 8 的 NaOH 水溶液浓缩到 18 进料量为 4540 kg 进料温度为 21 C 蒸发器的传热 系数为 2349W m 2k 1 蒸发器内的压强为 55 6Kpa 加热蒸汽温度为 110 C 求理论上 需要加热蒸气量和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已知 8 NaOH 的沸点在 55 6Kpa 时为 88 C 88 C 时水的汽化潜热为 2298 6kJ kg 1 8 NaOH 的比热容为 3 85kJ kg 1oC 1 110 C 水蒸气的汽化潜热为 2234 4kJ kg 1 解 qmw 4540 1 8 18 2522kJ h t T t 109 2 88 21 2 传热速率 Q qmF Cpo t1 t0 qmwr 4540 3600 3 85 103 88 21 2522 3600 2298 6 103 1936 103 W 2 3 9 38 2 212349 101936 m tK Q S qmD Q r 1936 103 2234 4 103 0 87kg s 3130kg h 5 在一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内将浓度为 10 质量百分率 下同 的 NaOH 水溶液浓缩 到 40 二次蒸气压强为 40kPa 二次蒸气的饱和温度为 75 C 已知在操作压强下蒸 发纯水时 其沸点为 80 C 求溶液的沸点和由于溶液的静压强引起的温度升高的值 10 及 40 NaOH 水溶液杜林线的斜率及截距如下 浓度 斜率截距 10 40 1 02 1 11 4 5 3 4 解 溶液沸点用 40 NaOH 水溶液杜林线的数据计算 t1 1 11t 1 11 80 由溶液静压强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Ttw 80 75 5 6 双效并流蒸发系统的进料速率为 1t h 1 原液浓度为 10 第一效和第二效完成液浓度 分别为 15 和 30 两效溶液的沸点分别为 108 C 和 95 C 当溶液从第一效进入第二 效由于温度降产生自蒸发 求自蒸发量和自蒸发量占第二效总蒸发量的百分数 解 两效并流蒸发的流程见图 hkg x x qq mFwm 3 333 15 0 1 0 110001 1 0 1 hkg x x qqq mwmFwm 4 333 3 0 15 0 1 3 3331000 1 2 1 12 自蒸发水分量为 2 2111 r ttcqq q pmwmF wm 其中 t1 108 C t2 95 C x1 20 近似地 cp1 cpw 1 x1 4 187 1 0 15 3 56kJ kg C 95 C 时 r 2 2270 9kJ kg 所以自蒸发量为 hkg r ttcqq q pmwmF wm 59 13 9 2270 95108 56 3 3 3331000 2 2111 自蒸发量占第二效总蒸发量的百分数为 8 40 100 4 333 59 13 100 2 mw wm q q 7 在三效蒸发系统中将某水溶液从 5 连续浓缩到 40 进料温度为 90 C 用 120 C 的饱和水蒸气加热 末效二次蒸气的温度为 40 C 各效的传热面积均为 140m2 各效 的总传热系数分别为 K1 2950W m 2 C 1 K2 2670W m 2 C 1 K1 2900W m 2 C 1 若忽略溶液中溶质和液柱高度引起的沸点升高和蒸发器的热损失 求 原料 液的流量和加热蒸气消耗量 解 qw1qw2 x1 0 15 qmF 1000kg h x0 0 1 95 C108 C x2 0 3 1 初步估算各效的温差 设 t1 19 C t2 21 C t3 40 C 因为忽略各种温差损失 故各效的加热蒸汽温度及沸点为 T1 120 C r1 2205kJ kg T2 t1 T1 t1 120 19 101 C r2 r 1 2257kJ kg T3 t2 T2 t2 101 21 80 C r3 r 2 2307kJ kg TK t3 40 C r 3 2401kJ kg 2 总蒸发量 mFmFmFmw qq x x qq875 0 4 0 05 0 11 2 0 3 估算各效蒸发量及料液量 因为各效溶液的比热熔均相同 故 0111111 ttcqrqtSKQ pmFmw a 12122222 ttcqqrqtSKQ pmwmFmw b 232133333 ttcqqqrqtSKQ pmwmwmFmw c 代入已知值 90101 2 4225719140 1000 36002950 1 wFmw qq 10180 2 4 230721140 1000 36002670 12 mwwFmw qqq 8040 2 4 240140140 1000 36001360 213 mwmwwFmw qqqq 解得 1 85 48611500 mwmF qq d 12 906 1 35628 mwmw qq e 13 35 3 5 51713 mwmw qq f 55 3 5 51713 906 1 35628 111321mwmwmwmwmwmwmw qqqqqqq g 85 48611500 875 0875 0 1mwmFmw qqq h 因此 可解出 qmF 43180kg h qmw1 11634kg h qmw2 13454kg h qmw3 12740kg h 4 验算 t hkJttcqrqQ pmFmw 28252850 90101 2 443180225711634 01111 hkJrqrqQ mwmD 26257940225711634 21222 hkJrqrqQ mwmD 31038380230713454 32333 2660 1000 36002950 28252850 1 1 K Q 2732 1000 36002670 26257940 2 2 K Q 6340 1000 36001360 31038380 3 3 K Q 11732634027322660 K Q 8040120 1 K TTt C 1 1880 11732 2660 1 1 1 t K Q K Q t C 63 1880 11732 2732 2 2 2 t K Q K Q t C 3 4380 11732 6340 3 3 3 t K Q K Q t C 各效温差与初估温差相差较大 应重新分配 a 分配 t 取 t1 20 C t2 20 C t3 40 C b 估算各效沸点及相应的汽化热 T2 t1 T1 t1 120 20 100 C r2 r 1 2258kJ kg T3 t2 T2 t2 100 20 80 C r3 r 2 2307 8kJ kg TK 40 C r 3 2401kJ kg c 计算总蒸发量 按式 a b 及式 c 计算各效蒸发量 代入已知值 90100 2 4225820140 1000 36002950 1 wFmw qq 10080 2 4 8 230720140 1000 36002670 12 mwwFmw qqq 8040 2 4 240140140 1000 36001360 213 mwmwwFmw qqqq 解得 1 7 53708000 mwmF qq 12 994 1 37432 mwmw qq 13 693 3 4 58339 mwmw qq 693 3 4 58339 9946 137432 111321mwmwmwmwmwmwmw qqqqqqq 77 53708000 875 0 875 0 1mwmF qq 因此 可解出 qmw1 12363kg h qmw2 12780kg h qmw3 12583kg h qmF 43240kg h d 验算 t hkJttcqrqQ pmFmw 29736680 80100 2 443240 4 225812363 01111 hkJrqrqQ mwmD 267920600 4 225812363 21222 hkJrqrqQ mwmD 29693680 8 230712780 32333 2800 1000 36002950 29736680 1 1 K Q 2905 1000 36002670 27920600 2 2 K Q 6024 1000 36001360 29493680 3 3 K Q 11729602429052800 K Q 1 1980 11729 2800 1 1 1 t K Q K Q t C 8 1980 11729 2905 2 2 2 t K Q K Q t C 1 4180 11729 6024 3 3 3 t K Q K Q t C 与前面所设的 t1 20 C t2 20 C t3 40 C 很相近 故认为该温差分配合适 所以 qmF 43240kg h hkg r Q qmD 13486 2205 29736680 1 1 8 用双效蒸发器 浓缩浓度为 5 质量分率 的水溶液 沸点进料 进料量为 2000 kg h 1 经第一效浓缩到 10 第一 二效的溶液沸点分别为 95 C 和 75 C 蒸发器 消耗生蒸汽量为 800 kg h 1 各温度下水蒸气的汽化潜热均可取为 2280 kJ kg 1 忽略 热损失 求蒸发水量 解 第一效蒸发水量 已知 qmD1 800kg h r1 r1 2280kJ kg qmw1 qmD1 800kg h 第二效蒸发水量 已知 qmD2 qmw1 800Kg h qmF2 qmF qmw1 2000 800 1200kg h X02 X1 qmF X0 qmF qmw1 2000 0 05 2000 800 0 033 t1 95 C t2 70 C r2 r2 2280kJ kg Cpo Cpw 1 X02 4 187 1 0 0833 3 84kJ kg C 22120222 rqttcqrq mwpmFmD hkg r ttcq qq pmF mDmw 840 2280 9575 84 31200 800 2 1202 22 蒸发水量 qmw qmw1 qmw2 800 840 1640kg h 9 用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系统浓缩 NaOH 水溶液 系统对原液的处理量为 2 4 104kg h 1 求生蒸气的消耗量和各效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参数如下 第一效 生蒸气压强 4atm 进料 浓度 10 6 温度 80 C 传热系数 K1 1500 W m 2 C 1 第二效 传热系数 K2 1000 W m 2 C 1 第三效 完成液浓度 30 传热系数 K3 560 W m 2 C 1 末效冷凝器压强 0 2atm 料液比热容为 3 77kJ kg 1oC 1 设各效传热面积相等 解 一 总蒸发量 hkg x x qq mFmw 1055 1 30 6 10 1104 21 44 3 0 二 估算各效溶液浓度 设各效水分蒸发量相等 故 hkg n q qqq mw mwmwmw 1017 5 3 1055 1 3 4 321 所以 mwimwmF mF i qqq xq x 1 0 可得 5 13135 0 5170104 2 6 10104 2 4 4 1 x 同理可得 x2 0 1865 18 65 x3 0 3 30 三 估算各效溶液的沸点和有效温度差 1 蒸汽压力按等压分配原则 各效压降为 6 1 3 2 0 14 p atm 因此 计算得各效蒸汽压力 并由此查得相应二次蒸汽压力下的参数 列表于下 123 二次蒸汽压力 atm3 41 80 2 二次蒸汽温度 C137 2116 359 7 二次蒸汽焓 kJ kg273427032605 二次蒸汽潜热 kJ kg 215722162356 2 计算各效温度损失 求有效温差和各效溶液的沸点 由图 5 7 查得各效溶液的沸点 tA分别为 143 C 127 C 78 C 因此可求取各效由于溶液蒸 汽压降低所引起的温差 1 143 137 2 5 8 C 2 127 116 3 10 7 C 3 78 59 7 18 3 C 5 8 10 7 18 3 34 8 C 取各效由于液柱高度引起的温差分别为 1 1 C 2 2 C 3 5 C 8 C 管路损失引起的温度差每一效为 1 C 因此 3 C 因此三效的总温差损失为 34 8 8 3 45 8 C 4atm 的生蒸汽的饱和温度为 T1 151 1 C 其潜热为 r1 2115kJ kg 因此 若无温差损失 总的传热温差为 tT T1 Tk 151 1 59 7 91 4 C 除去损失的温差后 三效蒸发的有效总温差为 t tT 91 4 45 8 45 6 C 各效的沸点计算于下 t1 143 1 144 C t2 127 2 129 C t3 78 5 1 84 C 四 生蒸汽消耗量和各效水分蒸发量 以所求得各效溶液的沸点作为初值 求各效的自蒸发系数 0301 0 144187 42734 14480 11 10 1 tcH tt p 分母可以用二次蒸汽汽化潜热简化计 算 同理可求得 2 0 00695 3 0 02 由于系数 i 0 98 0 07 xi 所以 1 0 98 0 07 13 5 10 6 0 962 同理可求得 2 0 946 3 0 896 由式 5 19a 忽略蒸汽汽化潜热的差别 代入已知量 962 0 0301 0 77 3 104 2 4 11 1 10 011 mDpmFmDmw q r tt cqqq 所以 2620962 0 11 mDmw qq a 946 0 00965 0 187 4 77 3104 2 1 4 1 2 2 21 1012 mwmw pwmwpmFmwmw qq r tt cqcqqq 所以 5959185 0 12 mwmw qq b 896 0 02 0 187 4 187 4 77 3 104 2 21 4 2 3 3 32 21023 mwmwmw pwmwpwmwpmFmwmw qqq r tt cqcqcqqq 123 075 0 1621821 0 mwmwmw qqq c 由总蒸发量与各效蒸发量之间的关系 15500 321 mwmwmwmw qqqq d 联合求解式 a b c 和 d 得到 生蒸汽消耗量 qmD1 7840kg h 各效蒸发量分别为 qmw1 4920kg h qmw2 5125kg h qmw3 5485kg h 五 各效传热量及温差计算 不取额外蒸汽 qmD2 qmw1 4920kg h qmD3 qmw2 5125kg h 因此各效的传热量为 Q1 qmD1 r1 7840 2115 1 65 107W 同理可求得 Q2 2 94 106W Q3 3 14 106W 各效传热系数分别为 1500 1000 560W m2 C 因此 3070 1500 4600000 1 1 K Q 2940 2 2 K Q 5620 3 3 K Q 11630562029403070 K Q i i ii pwwi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检验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
- 环保专业笔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无锡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模拟练习数学试卷(含答案)
-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普利桥镇小学2025-2026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一二单元月考试卷人教版A3
- 海南省文昌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居配小区施工方案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学情调研数学试卷(含答案)
- 节前校园安全教育
- 灌缝胶施工方案
- 毕业论文建筑方案设计
- GJB2489A2023航空机载设备履历本及产品合格证编制要求
- 屠宰加工人员职业技能模拟试卷含答案
- 无烟世界健康共享课件
- 锂电池实验室管理办法
- 患者出院健康指导
- 宫颈癌的个案护理
- 2025年云南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数字成瘾机制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62)
- 国网安规培训课件
-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