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的心理发展_第1页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_第2页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_第3页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_第4页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主要研究0-3岁婴儿心理的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也是第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第一单元新生儿的发展(0-1个月),一.新生儿的反射行为,1.新生儿是指出生0-1月的婴儿.2.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2类)有生物学意义的反射(食物、防御、定向反射)3.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对生存的意义A.适应环境,保护自身生存B.是建立条件反射的基础C.利于早期社会关系的发展D.是智力发展的原始基础,二.新生儿的生活行为模式,1.新生儿的睡眠2.新生儿觉醒3.新生儿哭啼意义:A.转达需求,与看护人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手段B.影响成人行为的手段,导向于成人对其照顾.,第二单元婴儿生理和动作的发展*,一.婴儿的动作的发展,(一)动作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1、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2、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的指标3、动作发展使婴儿获得探究环境的心手段和主动权,4、动作发展促进了婴儿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动作的发展可以诱导婴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从原来的依赖,逐渐转向主动。,(二)婴儿的主要动作发展 1.手的抓握动作技能意义:A.抓握动作是婴儿主动探索和认识周围事物的表现,B.为认识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C,抓握动作的发展使婴儿能抓玩具,使动作有了间接性.,2、动作发展的原则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1)从上到下的头尾原则:最早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最后是脚的动作。(2)由内向外的近远原则:上肢动作为例,上臂先成熟,其次是肘、手腕、手,手指动作最晚(3)大小原则:大动作向精细动作的发展.,3.独立行走稳步行走,能上下楼是独立行走的标志意义:A.身体移动从被动变主动,使活动具有主动性B.扩大认识的范围C.增加了与周围人交往的机会等.4、影响婴儿动作技能的因素成熟程度、刺激物的支持、环境提供的动作活动机会等。,88.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包括( )A、下上原则B、远近原则C、头尾原则D、大小原则,动作发展的训练,格塞尔提出“成熟学习”理论,成熟是学习的基础,只有在成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训练,才能有效而成功,但是什么成熟程度最好呢?结果表明:无论成熟早期,中期,晚期对小儿进行训练都会成功,但是,成熟早期是学习和训练的最佳期和关键期,效果最好;成熟中期学习效果虽不如早期,但比晚期学习效果好;成熟晚期效果较差。著名的”爬梯实验”,第三单元婴儿的学习1.模仿学习(天生的学习能力)2.条件反射学习3.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形式,观察模仿学习是婴儿期的主要特点父与子,第四单元 婴儿期认知的发展婴儿认知的发展主要包括感知觉、注意、 记忆、 思维的发展. 一、婴儿期是一个人感知觉发展的重要时期1-3岁是婴儿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时期婴儿期是个体感知觉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婴儿期是个体感知觉发展的最迅速的时期婴儿期是对感知觉发展干预最有效的时期,(一)婴儿知觉的发展,1.跨感觉通道的知觉(视.听.嗅的协调)2.模式知觉,07 、 39、婴儿偏爱注视( )。(A) 灰色 (B) 正常的人脸 (C)静止不动的物体(D)扭曲的人脸,3.深度知觉空间知觉的发展形状知觉:3个月的婴儿可以分析简单形状深度知觉:吉普森等的视崖实验证明,6个月具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先上下,再前后,08 、 45、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是( )A、2岁 B、6个月 C、1岁 D、3个月,二、记忆和注意的发展1.记忆的发展612 :出现认生现象,模仿动作*1岁前情绪记忆与动作记1岁后表象记忆与词语记忆.,三、思维的发展 婴儿期思维的最主要特点是直觉行动思维*1、婴儿具有整合信息,进行分类编码的能力。2、主要运用尝试行为,运用简单策略解决问题。,第五单元婴儿言语的发展婴儿言语的发展主要包括:婴儿的发音、婴儿词汇的发展、婴儿句子的发展、婴儿与成人之间的语言交流、语法的获得。,一.婴儿的发音(一)婴儿发音的阶段1.简单发音2.多音节发因(连续音节)3.学话萌芽阶段,二、婴儿词汇的发展(一)词汇量的发展婴儿在1-1、5岁掌握第一批词汇,数量在5060个。3岁末儿童能掌握1000个左右词汇,三、成人与婴儿的言语交往,1、与婴儿语言交流的内容(能理解的眼前事物)2、适应婴儿言语发展水平的交流技能 (语速和诱导注意)3、适合与婴儿语用说话技巧 (句子简短、有时要重复)4、采用互动方式和促进发展的策略(多采用问答式的对话并赋予表情和姿势,可以通过游戏,示范活动与孩子对话),四、语法的获得,1、5-2、5岁是掌握母与语法的关键期,即儿童出生的头三年基本掌握了母语的复杂语言(一)语言获得理论1、语言获得理论2、先天成熟理论3、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二)影响语言获得的因素,第六单元* 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一、婴儿的气质,(一)婴儿的气质类型1、按活动特性划分(巴斯等)情绪型、活动型、冲动型、社交型2、按抚养和活动特点划分(托马斯、切斯)托马斯将儿童气质分为 容易抚养型 抚养困难型 发展缓慢型,二、基本情绪的发展(一)笑的发展*1 、自发的微笑(05周)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二)哭的发展生理反射性应答性操作性(社会性)(自发性哭)哭是出生就会的、不愉快的反应、较早就可以分化.,46、婴儿出生一两天后就有笑的反应,这种笑的反应属于( )A、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B、自发性微笑C、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D、条件反射的笑,(三)婴儿兴趣的发展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至百天)2、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半岁左右)3、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四)分离焦虑焦虑的三个阶段的表现1、最初阶段(喊叫、哭啼、愤怒的抗议)2、第二阶段(沉默、悲伤、失望)3、第三阶段(企图寻求新的支持),三、婴儿社会性依恋依恋*: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称(一)依恋的发展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鲍尔比*特殊情感联结阶段:互惠关系的依恋:(二)依恋类型* 安全型: 回避型 艾斯沃斯 回避 反抗型:,09.73艾斯沃斯将婴儿依恋划分为( )等类型。A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B容易型依恋、困难型依恋、迟缓型依恋C初级依恋、次级依恋、高级依恋D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有差别的社会反应、特殊情感联结07.08.,依恋:是指个体对另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 安斯沃斯(1983)采取”陌生人情景测验”法得出:安全型依恋(自信快乐)焦虑矛盾型依恋(分离焦虑)回避型依恋关系(对人疏远.冷漠)(三)早期教养对依恋的影响1、早期依恋的重要意义,(1)早期社会性依恋对成人后人格的影响(2)早期依恋类型影响个体内在工作模式的形成(认知加工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态度)99消极的依恋类型包括( )。A安全型依恋 B亲子依恋 C反抗型依恋 D回避型依恋,你是那种类型?,1.我很容易与人接近,信赖他们或让他们信赖我是一件开心的事.我不怎么担心被抛弃或害怕别人离我太近.(65%)2.与他人接近让我不安,我很难完全相信和依靠他们.有人对我太亲近时,我会很紧张,并且爱侣想让我更亲近一点我也有点不自在.3.我想让人亲近我,可别人不情愿.我常担心我的同伴不是真的爱我或想离我而去.我想和他人完全融为一体,可这个愿望有时会吓跑别人.(19%),四.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做为主体的我对自己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哈特 主体我的发展(0-15个月镜中动作我) 客体我(15-24个月)主体我到客体我即能区别出你,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