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尔雅答案_第1页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尔雅答案_第2页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尔雅答案_第3页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尔雅答案_第4页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尔雅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章节测验答案 第一章 爱因斯坦和量子论与相对论的诞生 一 物理学的开端 经验物理时期 1 给我一个支点 我就可以耗动地球 这句话是谁说的 B 阿基米德 A 欧几里 得 B 阿基米德 C 亚里士多德 D 伽利略 2 相对论是关于 A 时空和引力 的基本理论 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A 时空和引力 B 时空和重力 C 时间和空间 D 引力和重力 3 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这句话是谁说的 C 亚里士多德 A 苏格拉底 B 柏 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色诺芬 4 下列人物中最早使用 物理学 这个词的是谁 D 亚里斯多德 A 牛顿 B 伽利 略 C 爱因斯坦 D 亚里斯多德 5 格物穷理 是由谁提出来的 B 朱熹 A 张载 B 朱熹 C 陆九渊 D 王阳明 6 欧洲奴隶社会比中国时间长 中国封建社会比西方时间长 7 西方在中世纪有很多创造 8 阿基米德是欧几里得的学生的学生 二 伽利略与经典物理的诞生 1 哪位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 德谟克利特 A 亚里士多德 B 毕达哥拉斯 C 色诺芬 D 德谟克利特 2 地恒动而人不知 譬如闭舟而行 不觉舟之运也 体现了什么物理学原理 A 相对性原理 A 相对性原理 B 惯性原理 C 浮力定理 D 杠杆原理 3 以下不属于伽利略的成就的是 B 发现万有引力 A 重述惯性定律 B 发现万有 引力 C 阐述相对性原理 D 自由落体定律 4 惯性定律认为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 会保持下列哪种运动状态 C 匀速直 线 A 匀速曲线 B 加速直线 C 匀速直线 D 加速曲线 5 伽利略的逝世和牛顿的出生都是在 1642 年 6 伽利略认为斜面上的运动是冲淡了的自由落体运动 7 伽利略是奥地利物理学家 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 8 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与 天体运行论 都是伽利略 的著作 三 经典物理的三大支柱 经典力学 经典电动力学 经典热力学和统计力学 1 物理学家焦耳是哪个国家的人 C 英国 A 德国 B 奥地利 C 英国 D 意大利 2 以下哪一项属于经典物理的范畴 A 万有引力定律 A 万有引力定律 B 热质学说 C 量子论 D 狭义相对性原理 3 谁完成了光的双缝干涉实验 认识到光是横波 并提出了颜色的三色定理 D 托 马斯 杨 A 伽利略 B 牛顿 C 爱因斯坦 D 托马斯 杨 4 热力学第三定律 的发现者是谁 B 能斯特 A 克劳修斯 B 能斯特 C 开尔 文 D 焦耳 5 以下哪个人没有提出 热力学第二定律 C 迈尔 A 卡诺 B 克劳修斯 C 迈 尔 D 开尔文 6 以下哪个人不是 热力学第一定律 的发现者 D 能斯特 A 迈尔 B 焦耳 C 赫姆霍兹 D 能斯特 7 下面哪项不属于电磁学定律 C 能斯特定理 A 库仑定律 B 安培定律 C 能 斯特定理 D 电磁感应定律 8 牛顿的主要著作有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和 光学 9 热力学第零定律 认为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力学 系统处于热 平衡 则它们彼此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10 牛顿的认同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 没有绝对时空观 11 光学上的 波动说 是由牛顿提出来的 四 经典物理的局限与量子论的诞生 1 紫外灾难是指 C 瑞利 金斯线在短波波段与实验值的巨大差异 A 维恩线在短波波 段与实验值的巨大差异 B 维恩线在长波波段与实验值的巨大差异 C 瑞利 金斯线在短波 波段与实验值的巨大差异 D 瑞利 金斯线在长波波段与实验值的巨大差异 2 最早提出量子假说的是 B 普朗克 A 爱因斯坦 B 普朗克 C 能斯特 D 汤姆逊 3 哪条线与平衡热辐射实验值在长波和短波波段都吻合 C 普朗克线 A 维恩线 B 瑞丽 金斯线 C 普朗克线 D 爱因斯坦线 4 黑体辐射问题导致了量子论的产生 迈克尔逊实验导致了相对论的产生 5 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说之后 普朗克立即表示赞同 五 爱因斯坦生平与科学贡献 一 1 爱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是 A 米列娃 A 米列娃 B 艾尔莎 C 波伏娃 D 玛格特 2 爱因斯坦在哪个国家上的大学 B 瑞士 A 瑞典 B 瑞士 C 德国 D 意大利 3 爱因斯坦是哪个民族的 C 犹太人 A 斯拉夫人 B 日耳曼人 C 犹太人 D 撒克 逊人 4 数学家希尔伯特和闵可夫斯基是小学同学 5 爱因斯坦大学毕业的时候没有文凭 六 爱因斯坦生平与科学贡献 二 1 爱因斯坦在 D 1914 年到达柏林 开始在柏林大学任教 A 1902 B 1906 C 1909 D 1914 2 在质能方程 E mc 中 c 表示什么 C 光速 A 质量 B 能量 C 光速 D 声速 3 爱因斯坦的博士论文的主题是 C 分子大小的测量 A 相对论 B 布朗运动 C 分 子大小的测量 D 牛顿力学 4 爱因斯坦逝世的时候拥有哪两个国家的国籍 B 美国和瑞士 A 德国和美国 B 美国和瑞士 C 瑞士和德国 D 美国和奥地利 5 爱因斯坦 1902 1909 年在下面哪个单位工作 D 专利局 A 大学 B 中学 C 家庭教师 D 专利局 6 爱因斯坦任职的第一个大学是格丁根大学 7 爱因斯坦的儿子拿到过诺贝尔奖 七 迈克尔逊实验 洛伦兹变换与相对论的建立 1 真空中的光速对任何观察者来说都是相同的 是什么原理 A 光速不变 原理 A 光速不变原理 B 光速相对原理 C 光速变化原理 D 光速静止原理 2 洛伦兹变换 最初用来调和 19 世纪建立起来的经典电动力学同 的矛盾 窗体 顶端 C 牛顿力学 A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 B 伽利略变换 C 牛顿力学 D 量子力学 3 谁通过实验证明了光速在不同惯性系和不同方向上都是相同的 C 迈克尔 逊 A 洛伦兹 B 爱丁顿 C 迈克尔逊 D 爱因斯坦 4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主要参考了哪个实验 B 斐索实验 A 迈克尔逊实验 B 斐索 实验 C 洛伦兹实验 D 庞加莱实验 5 从 伽利略变换 能推出 洛伦兹收缩 6 恒星以 v 的速度运动 恒星发出光的速度是 c v 7 洛伦兹提出 洛伦兹收缩 是为了解决迈克尔逊实验和光行差现象的矛盾 八 相对论的几个结论 1 银河系的直径约多少光年 C 10 万 A 6 万 B 8 万 C 10 万 D 18 万 2 相对论 的结论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D 安培定律 A 同时 是相对的 B 尺缩 效应 C 动钟变慢 D 安培定律 3 除太阳以外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 C 比邻星 A 天狼星 B 老人星 C 比邻星 D 北极星 4 双生子佯谬 是谁提出来的 A 郎之万 A 郎之万 B 洛伦兹 C 庞卡莱 D 迈克尔逊 5 火车以 0 9 倍光速在运动 在火车上的人以 0 9 倍光速同方向运动 我们就会 看到火 车上的人速度超过光速 6 相对论 的质量公式最先是由爱因斯坦给出的 7 感受到惯性力的加速度是真加速度 经历加速度的人会比较年轻 九 爱因斯坦等人对相对论诞生的贡献 1 杨振宁曾评论彭卡莱和洛伦兹 B 彭卡莱只有远距离的眼光 洛伦兹只有近 距离的眼 光 A 彭卡莱和洛伦兹都只有近距离的眼光 缺乏自由的眼光 B 彭卡莱只有远距离的 眼光 洛伦兹只有近距离的眼光 C 彭卡莱只有近距离的眼光 洛伦兹只有远距离的眼光 D 彭卡莱和洛伦兹都有自由的眼光 缺乏近距离的眼光 2 谁曾独立地提出和洛伦兹变换一样的学说 A 费兹杰惹 A 费兹杰惹 B 贝索 C 彭卡莱 D 普朗克 3 以下哪位对相对论的产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D 以上都对 A 马赫 B 洛伦兹 C 庞卡莱 D 以上都对 4 爱因斯坦在其论文 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 的最后感谢了洛伦兹的热诚帮 助 5 贝索在相对论发表之前并不清楚自己为相对论的诞生做了什么 十 原子物理学的发展 一 1 谁最先找到了氢光谱的规律 B 巴尔末 A 门捷列夫 B 巴尔末 C 伦琴 D 贝克 勒尔 2 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谁发现的 A 门捷列夫 A 门捷列夫 B 道尔顿 C 诺 贝尔 D 纽兰兹 3 下面哪位不是因天然放射线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D 伦琴 A 皮埃尔 居里 B 玛丽 居里 C 贝克勒尔 D 伦琴 4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是谁 C 伦琴 A 居里夫人 B 爱因斯坦 C 伦 琴 D 洛伦兹 5 伦琴射线又可称之为 D X 射线 A 镭射线 B 阿尔法射线 C 伽马射线 D X 射线 6 创建电离学说的是瑞典物理学化学家阿累尼乌斯 7 居里夫人一生获得了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 8 诺贝尔奖是可以授予给死去的人 十一 原子物理学的发展 二 1 原子的西瓜模型是由下列哪位物理学家提出来的 D 汤姆生 A 长冈半太郎 B 卢瑟福 C 爱因斯坦 D 汤姆生 2 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是下面哪位物理学家的学生 C 卢瑟福 A 爱因斯坦 B 汤姆 生 C 卢瑟福 D 居里夫妇 3 电子是于 C 1897 年发现的 A 1775 B 1883 C 1897 D 1905 4 以下哪个不属于构成原子的粒子 A 光子 A 光子 B 电子 C 质子 D 中子 5 素有 东方居里夫人 之称的是谁 B 吴健雄 A 吴仪 B 吴健雄 C 翁帆 D 王明贞 6 波尔的原子模型能够很好地说明元素周期律 7 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了 宇称不守恒 理论 8 吴健雄通过实验证明了李政道和杨振宁的 宇称不守恒 理论是错误的 十二 矩阵力学的建立 1 曼哈顿 计划的领导者 被誉为 原子弹之父 的是谁 D 奥本海默 A 邓稼 先 B 费米 C 冯 卡门 D 奥本海默 2 以下哪位不是研究量子论的专家 D 希尔伯特 A 波尔 B 玻恩 C 索末菲 D 希 尔伯特 3 下面哪位数学家没有在哥廷根 格丁根 大学任教 A 丘成桐 A 丘成桐 B 高 斯 C 黎曼 D 克莱因 4 海森堡在谁的鼓励下加入 人才特别快车 B 索末菲 A 林德曼 B 索末菲 C 外尔 D 波尔 5 数学史上的三大作图难题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D 正十七边形 A 三等分角 B 化 圆为方 C 立方倍积 D 正十七边形 6 下面哪一位是钱学森的老师 C 冯 卡门 A 外尔 B 闵采夫斯基 C 冯 卡门 D 冯 布劳恩 7 矩阵力学主要是由海森堡 玻恩和约丹他们所写的三篇文章建构起来的 8 泡利是索末菲的学生 9 波尔创立的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设立在德国波恩 十三 波动力学的建立 1 薛定谔得出波动方程的时候多少岁 D 39 A 25 B 29 C 35 D 39 2 以下哪位不在慕尼黑大学工作 B 薛定谔 A 索末菲 B 薛定谔 C 维恩 D 海森 堡 3 物质波 即概率波的提出者是谁 D 德布罗意 A 薛定谔 B 爱因斯坦 C 牛顿 D 德布罗意 4 薛定谔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概率波动力学的创始人 5 薛定谔的波动力学和海森堡的矩阵力学是等价的 十四 关于量子力学的学术论战 1 以下哪本书是薛定谔的著作 C 生命是什么 A 爱情是什么 B 生活是什么 C 生命是什么 D 死亡是什么 2 上帝是不掷骰子的 这句话是谁说的 B 爱因斯坦 A 牛顿 B 爱因斯坦 C 波尔 D 霍金 3 EPR 佯谬 的提出者不包括下面哪一位 C 费曼 A 爱因斯坦 B 波多尔斯基 C 费曼 D 罗森 4 测不准关系是谁提出来的 A 海森堡 A 海森堡 B 薛定谔 C 玻恩 D 波尔 5 新理论被接受了 不是因为反对它的人改变了立场 而是因为反对它的人 都死了 这句话是谁说的 C 波尔 A 牛顿 B 爱因斯坦 C 波尔 D 霍金 6 薛定谔认为生命在于负熵 熵就是指体系的混乱程度 7 单个电子的双缝干涉图像为一个明亮的点 十五 量子力学的进一步发展 1 伽马射线是 D 光子 A 原子 B 电子 C 夸克 D 光子 2 以下哪位不是研究规范场的 C 外尔 A 杨振宁 B 李政道 C 外尔 D 爱因斯坦 3 负能空穴 的电荷状态如何 D 以上都不对 A 正电 B 负点 C 不带电 D 以上都不对 4 狄拉克认为真空是能量最低的状态 5 杨振宁和李政道发现了正电子 第二章 放射性与原子弹 一 中子的发现 1 下列哪位因为发现了 中子 而获得诺贝尔奖 C 查德威克 A 约里奥夫妇 B 波特 C 查德威克 D 卢瑟福 2 查德威克是谁的学生 B 卢瑟福 A 玻特 B 卢瑟福 C 波尔 D 皮埃尔 居里 3 机遇只钟情于又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是谁说的 D 巴斯德 A 居里夫人 B 约 里奥夫妇 C 卢瑟福 D 巴斯德 4 居里夫人最早造出人工放射性核 5 约里奥 居里是郎之万的学生 二 裂变与链式反应 1 链式反应 是谁首先发现的 B 约里奥夫妇 A 钱三强 B 约里奥夫妇 C 何泽慧 D 查德威克 2 液滴模型 是谁提出来的 D 波尔 A 哈恩 B 麦特娜 C 约里奥夫妇 D 波 尔 3 哪位科学家曾帮助犹太科学家逃出德国 A 波尔 A 波尔 B 希尔伯特 C 海森堡 D 希拉德 4 谁的实验室没有做出核裂变 C 波尔实验室 A 约里奥 居里实验室 B 费米实验 室 C 波尔实验室 D 希拉德实验室 5 裂变反应的三分裂和四分裂是钱三强和何泽慧做出来的 6 裂变反应 是约里奥夫妇首先从实验中做到的 7 爱因斯坦曾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制造原子弹 三 原子弹研制的背景 一 1 费米因什么研究得到诺贝尔奖 D 统计物理 A 力学 B 电磁学 C 相对论 D 统 计物理 2 物理学家杨振宁第一任夫人是哪位国军将领的女儿 C 杜聿明 A 黄维 B 张灵 甫 C 杜聿明 D 陈诚 3 物理学家费米出生于哪个国家 B 意大利 A 美国 B 意大利 C 德国 D 奥地 利 4 费米和奥本海默参与了美国原子弹的研制 5 费米设计了第一个反应堆 四 原子弹研制的背景 二 1 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是谁 D 汤川秀树 A 加来道雄 B 朝永振一郎 C 川端康成 D 汤川秀树 2 第一个提出制造原子弹的人是谁 B 查德威克 A 奥本海默 B 查德威克 C 汤 川秀树 D 约里奥 3 哪位科学家没有因为遭到纳粹迫害而逃到他国 C 海森堡 A 波尔 B 弗里希 C 海森堡 D 费米 4 原子的结合能是指两个或几个自由状态的粒子结合在一起时聚集的能量 5 奥本海默曾是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所长 五 原子弹的研制 1 首先提出 路径积分量子化 方法的人是谁 B 费曼 A 费米 B 费曼 C 狄拉 克 D 李政道 2 谁因测量临界质量而牺牲 D 斯洛廷 A 奥本海默 B 费米 C 泰勒 D 斯洛廷 3 C 临界质量 是指维持核子连锁反应所需的裂变材料质量 A 裂变横切面 B 聚 变横切面 C 临界质量 D 临界重量 4 德国军队在基辅城下被苏联第一次击退 5 引爆原子弹的方法有 枪法 和 内爆法 两种 六 原子弹的运用与氢弹的研制 1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签订 波茨坦公告 的国家之一 A 苏联 A 苏联 B 中国 C 美国 D 英国 2 无条件投降 概念是谁提出来的 D 罗斯福 A 斯大林 B 丘吉尔 C 蒋介石 D 罗斯福 3 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是在哪一年 C 1945 A 1943 B 1944 C 1945 D 1946 4 美国在长崎投下的原子弹名字叫做 小男孩 5 广岛原子弹采用枪法 长崎原子弹采用内爆法 七 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 1 美国氢弹的设计师是谁 D 泰勒 A 奥本海默 B 约里奥 C 爱因斯坦 D 泰勒 2 两弹一星 中 两弹 是指什么 A 导弹和原子弹 A 导弹和原子弹 B 原子 弹和氢弹 C 导弹和氢弹 D 以上都不对 3 中国决心制造原子弹跟什么战争有直接关系 D 朝鲜战争 A 甲午战争 B 抗日 战争 C 解放战争 D 朝鲜战争 4 以下哪个科学家没有参与中国的原子弹的制造 C 杨振宁 A 钱三强 B 钱学森 C 杨振宁 D 何泽慧 5 邓稼先是杨振宁的同学 6 钱三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回国的 八 原子能的和平利用 1 法国的原子能反应堆是谁主持建造的 A 约里奥 A 约里奥 B 海登堡 C 费曼 D 波尔 2 原子能反应堆的控制棒是由什么金属制造的 D 镉 A 铀 B 钋 C 镭 D 镉 3 世界上第一座和平利用的原子能反应堆是谁设计的 C 费米 A 约里奥 B 费曼 C 费米 D 邓稼先 4 世界上第一个核电站是哪个国家建造的 B 苏联 A 美国 B 苏联 C 法国 D 日本 5 法国核电占全国能源结构的 78 6 热核反应在摄氏 800 万度就可以实现 7 人类已经实现了可以受到控制的核聚变 第三章 探索宇宙的历程 一 哥白尼之前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 四方上下曰宇 古往今来曰宙 这句话出自 C 淮南子 A 易经 B 易传 C 淮南子 D 道德经 2 下面哪位科学家提出了 日心说 D 哥白尼 A 伽利略 B 牛顿 C 哥伦布 D 哥白尼 3 公元前 584 年 人类第一次预报了 C 日全食 A 月全食 B 地震 C 日全食 D 海啸 4 古希腊的阿里斯达克也曾提出过日心说 5 毕达哥拉斯定理即是勾股定理 二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历史背景 1 以下哪个人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 C 奥古斯丁 A 达芬奇 B 但丁 C 奥古 斯丁 D 莎士比亚 2 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谁 D 麦哲伦 A 马可波罗 B 郑和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3 郑和下西洋是在哪个朝代 D 明 A 宋 B 元 C 唐 D 明 4 宗教改革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A 德国 A 德国 B 英国 C 美国 D 意大利 5 哥伦布曾向西方航行到达印度 6 葡萄牙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在 1492 年 7 信仰东正教的主要是斯拉夫民族 三 哥白尼 布鲁诺 伽利略与日心说 1 开普勒是哪个国家的人 B 德国 A 丹麦 B 德国 C 意大利 D 英国 2 望远镜是由谁设计出来的 D 伽利略 A 哥白尼 B 布鲁诺 C 开普勒 D 伽 利略 3 因宣讲和发展了 日心说 而被教会烧死的人是谁 C 布鲁诺 A 哥白尼 B 托 勒密 C 布鲁诺 D 伽利略 4 狄仁杰是宋神宗时期的宰相 5 土星的光环最先是由伽利略观测到的 四 第谷与开普勒对天文学的贡献 1 开普勒式望远镜是属于哪种类型望远镜 A 折射式望远镜 A 折射式望远镜 B 反射式望远镜 C 红外线望远镜 D 射电望远镜 2 以下哪位是开普勒的老师 B 第谷 A 伽利略 B 第谷 C 布鲁诺 D 牛顿 3 我预测天高 如今又量地深 上天赐予我灵魂 大地收容我的俗身 这 是谁的墓志 铭 D 开普勒 A 伽利略 B 牛顿 C 哥白尼 D 开普勒 4 开普勒第一定律认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 C 太阳 处在 椭圆的一 个焦点上 A 月亮 B 地球 C 太阳 D 木星 5 鲁道夫星表示德国著名天文学家鲁道夫测定绘制的 6 开普勒第二定律认为对于任何一个行星来说 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 扫过的面 积相等 五 伏尔泰与牛顿和苹果的故事 1 最早记载牛顿和苹果故事的是 A 伏尔泰 A 伏尔泰 B 卢梭 C 霍布斯 D 胡克 2 牛顿的遗体葬在哪儿 C 威斯特敏特 A 剑桥大学 B 牛津大学 C 威斯特敏特 D 利物浦 3 风俗伦 的作者是谁 D 伏尔泰 A 牛顿 B 卢梭 C 莫培督 D 伏尔泰 4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 代表作是 社会契约论 5 伏尔泰把牛顿的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从拉丁文翻译为了法文 六 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 1 卡文迪什实验室第一任主任是谁 B 麦克斯韦 A 卡文迪什 B 麦克斯韦 C 狄 拉克 D 牛顿 2 第一个测定万有引力常数的是谁 D 卡文迪什 A 牛顿 B 胡可 C 开普勒 D 卡文迪什 3 三位一体 中的 三位 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D 圣贤 A 圣父 B 圣子 C 圣 灵 D 圣贤 4 牛顿在以下哪个理论体系中没有直接贡献 C 量子理论 A 万有引力定理 B 色 彩理论 C 量子理论 D 微积分 5 格林尼治天文台在哪个国家 A 英国 A 英国 B 德国 C 法国 D 日本 6 彗星的慧尾密度非常高 7 剑桥大学比牛津大学建立得更早一些 8 牛顿 26 岁当上了卢卡斯讲座的教授 七 牛顿的学术论争 1 牛顿与胡克争夺哪一项科学发现 C 万有引力定律 A 胡克定律 B 微积分 C 万 有引力定律 D 行星运动定律 2 以下哪项说法正确 B 牛顿支持光的微粒说 惠更斯支持光的波动说 A 牛顿和惠 更斯都支持光的微粒说 B 牛顿支持光的微粒说 惠更斯支持光的波动说 C 牛顿支持光 的波动说 惠更斯支持光的微粒说 D 牛顿和惠更斯都支持光的波动说 3 下面哪个人与牛顿没有学术上的矛盾产生 D 哈雷 A 胡克 B 弗拉姆斯蒂德 C 莱布尼兹 D 哈雷 4 我有这么多的发现 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这句话是牛顿说的 5 莱布尼茨和牛顿分别独立发现微积分 第四章 弯曲的时空 广义相对论 一 狭义相对论的局限 1 在狭义相对论中 D 无法定义惯性系 A 无法得到麦克斯韦方程组 B 无法解释同 时性问题 C 无法得到牛顿力学三定律 D 无法定义惯性系 2 符合狭义相对论的力是 C 电磁力 A 万有引力 B 强力 C 电磁力 D 弱力 3 以下参考系中哪个是更精确的惯性系 B 银河系 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地月系 D 地球参考系 4 广义相对性原理肯定了惯性系的特殊地位 5 牛顿认为存在绝对的空间和绝对的时间 二 惯性力与万有引力 1 水桶实验 是谁提出来的 D 牛顿 A 马赫 B 胡可 C 能斯特 D 牛顿 2 万有引力和质量成 C 正比 A 反比 B 反相关 C 正比 D 正相关 3 在惯性系中 惯性力和质量成 C 正比 A 反比 B 反相关 C 正比 D 正相关 4 力学史评 是谁的著作 B 马赫 A 牛顿 B 马赫 C 爱因斯坦 D 胡可 5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6 惯性力具有反作用力 三 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 1 最早提出惯性定律的是 A 古希腊人 A 古希腊人 B 伽利略 C 牛顿 D 亚里士 多德 2 牛顿把 B 质量 称为 物质的量 A 重量 B 质量 C 密度 D 引力 3 惯性质量是量度物体 C 惯性 的物理量 A 引力 B 密度 C 惯性 D 体积 4 牛顿认为引力质量等于惯性质量 5 惯性定律能推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四 等效原理 1 等效原理指的是引力场和 C 惯性场 是等效的 A 磁场 B 电场 C 惯性场 D 非 惯性场 2 广义相对论的基础是什么原理 C 等效原理 A 叠加原理 B 惯性原理 C 等效 原理 D 以上都不对 3 弱等效原理指的是在引力场和惯性场中做任何 D 力学实验 都无法区分 受到的是 引力还是惯性力 A 电学实验 B 磁学实验 C 光学实验 D 力学实验 4 等效原理在大的空间范围内也是成立的 5 等效原理分为弱等效原理和强等效原理 6 等效原理是指重力场与以适当加速度运动的参考系不是等价的 五 非欧几何 1 在黎曼几何中 三角形三个内角和 A 大于 180 度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以上都不对 2 欧氏几何 有几条公理 C 5 A 3 B 4 C 5 D 6 3 惯性起源于遥远星系施加的影响 是一种相互作用 这是什么原理 A 马赫 原理 A 马赫原理 B 等效原理 C 惯性原理 D 开普勒定律 4 科学与假设 的作者是谁 D 彭加勒 A 爱因斯坦 B 波普尔 C 牛顿 D 彭 加勒 5 非欧几何的创始人是谁 D 以上都对 A 黎曼 B 鲍耶 C 罗巴切夫斯基 D 以 上都对 6 几何之父 指的是谁 D 欧几里得 A 牛顿 B 莱布尼兹 C 黎曼 D 欧几里 得 7 在黎曼几何中圆周率是大于 的 8 球面上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大圆周 六 广义相对论的建立 1 爱因斯坦得到正确的广义相对论方程得到了哪位数学家的帮助 D 希尔 伯特 A 黎曼 B 罗巴切夫斯基 C 彭加勒 D 希尔伯特 2 爱因斯坦方程又叫 A 场方程 A 场方程 B 惯性方程 C 非欧方程 D 引力方程 3 爱因斯坦通过广义相对论方程推出了哪个行星轨道近日点的进动 C 水星 A 地球 B 火星 C 水星 D 木星 4 福克和爱因斯坦各自独立的从场方程推出了运动方程 5 在弯曲的时空中 行星沿直线运动 七 广义相对论与时空弯曲 1 在数学上有各种多维空间 但目前为止 我们认识的物理世界只是多少维 B 4 A 3 B 4 C 5 D 6 2 谁认为匀速圆周运动是惯性运动 C 伽利略 A 爱因斯坦 B 牛顿 C 伽利略 D 霍金 3 爱因斯坦认为行星和恒星的相对运动是因为 D 时空弯曲 A 第一推动 B 电磁场 C 万有引力 D 时空弯曲 4 爱因斯坦认为地球绕着太阳转是在弯曲时空中做着惯性运动 5 四维时空就是四维空间 八 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 1 用实验证明了广义相对论正确的爱丁顿是哪个国家的人 C 英国 A 德国 B 法 国 C 英国 D 意大利 2 唯一利用数学预测而非有计划的观测发现的行星是哪一颗 C 海王星 A 火星 B 天王星 C 海王星 D 水星 3 下面哪一项是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 D 以上都对 A 引力红移 B 水星轨道近 日点的进洞 C 光线偏折 D 以上都对 4 太阳上面的氢光谱的振动频率比地球上面的大 5 相对论导致了天王星的发现 九 引力波 1 关于引力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引力波是电磁波 A 引力波是电磁波 B 引力波 难以被监测到 C 引力波的存在已被间接证明 D 引力波没有严格的球面波 2 爱因斯坦发给 物理评论 的关于引力波的论文的审稿人是 C 罗伯特 A 弗里德 曼 B 英费尔德 C 罗伯特 D 朗道 3 刘辽 赵峥等人计算引力波时参考了谁关于引力场能量密度的表述 D 朗 道和栗弗 席兹 A 爱因斯坦 B 泰勒 C 栗弗席兹 D 朗道和栗弗席兹 4 引力波传播是瞬时的 5 引力波是狭义相对论的预言 十 规范场 一 1 规范场是谁提出来的 A 外尔 A 外尔 B 林德曼 C 爱因斯坦 D 杨振宁 2 以下哪位是杨振宁跟随泰勒学习时的同学 C 韩春 A 李政道 B 韩丁 C 韩春 D 杨早 3 爱因斯坦环出现的原因 B 引力透镜现象 A 多颗相似的星因引力作用成为多星系 统 B 引力透镜现象 C 宇宙的时空拓扑结构有问题 D 光的折射现象 4 外尔的规范场实际是相因子场 5 费米是个瘸子 十一 规范场 二 1 以下哪位科学家没有和杨振宁共同做出过重大的科学成就 C 邓稼先 A 米尔斯 B 巴克斯特 C 邓稼先 D 李政道 2 诺贝尔奖中没有哪一项 A 数学奖 A 数学奖 B 文学奖 C 物理学奖 D 和平奖 3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尚未被规范场理论统一的是 D 万有引力 A 电磁相互作用 B 强相互作用 C 弱相互作用 D 万有引力 4 丘成桐曾经获得过菲尔兹奖 5 杨 巴克斯特方程中 杨振宁搞的是二维的问题 第五章 白矮星 中子星与黑洞 一 黑洞的理论预言 1 约翰 米歇尔在 A 1783 年提出了暗黑的概念 A 1783 B 1784 C 1785 D 1786 2 科普读物 每月之星 的作者是谁 D 陶宏 A 郭沫若 B 叶圣陶 C 陶行知 D 陶宏 3 物理学家拉普拉斯是哪个国家的人 D 法国 A 德国 B 英国 C 奥地利 D 法 国 4 广义相对论预言了黑洞 5 暗黑被叫做黑洞是在上个世纪 60 年代 二 恒星的演化与白矮星的形成 1 太阳的密度大约是多少 C 1 4 克立方厘米 A 1 吨立方厘米 B 10 吨立方厘米 C 1 4 克立方厘米 D 100 吨立方厘米 2 肉眼可以看见的除太阳之外的最亮的恒星是哪一颗 C 天狼星 A 牛郎星 B 织 女星 C 天狼星 D 北极星 3 牛郎星距离织女星多少光年 D 16 光年 A 5 光年 B 8 光年 C 10 光年 D 16 光年 4 在恒星演化中 主序星会演化为 C 红巨星 A 白矮星 B 黑洞 C 红巨星 D 中子星 5 天狼星没有伴星 6 黑洞比中子星的密度小 7 第一颗被发现的白矮星是理论上先预言的 三 白矮星的相关研究 1 银河系中有多少恒星是白矮星 C 大约十分之一 A 大约一百分之一 B 大约五分 之一 C 大约十分之一 D 大约二十分之一 2 白矮星靠什么力支撑 B 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斥力 A 爱丁堡不相容原理的斥力 B 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斥力 C 质子和质子之间的斥力 D 电子和电子之间的斥力 3 提出白矮星有质量上限的科学家是谁 A 钱德拉塞卡 A 钱德拉塞卡 B 泡利 C 爱丁顿 D 查德威克 4 白矮星最终会变成黑矮星 5 太阳现在是主序星 四 中子星的发现与相关研究 1 最早的超新星爆发记录是在中国的哪个朝代 C 宋代 A 商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2 中子星的发现是在哪一年 C 1967 A 1965 B 1966 C 1967 D 1968 3 中子星是通过 B 超新星 爆发形成的 A 行星 B 超新星 C 白矮星 D 太阳 4 中子星又叫做什么星 D 脉冲星 A 黑洞 B 白矮星 C 黑矮星 D 脉冲星 5 蟹状星云是在多少年发现的 A 1731 年 A 1731 年 B 1741 年 C 1751 年 D 1761 年 6 中子星表面的温度能达到 1000 万度 7 休伊士和他的学生贝尔因为发现中子星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8 中子星的发现是先有理论的预言 然后才在天文学上发现的 五 黑洞的形成与性质 一 1 史瓦西解的奇点和奇面的奇异性 C 奇点真奇异 奇面假奇异 A 奇点和奇面都是 真奇异 B 奇点假奇异 奇面真奇异 C 奇点真奇异 奇面假奇异 D 奇点和奇面都是假 奇异 2 太阳要形成黑洞 引力半径要达到 D 3 公里 A 9 B 7 C 5 D 3 3 关于黑洞的球对称的解又叫 C 史瓦西解 A R N 解 B 纽曼解 C 史瓦西解 D 爱因斯坦解 4 视界就是人眼睛能够看到的边界 5 超曲面就是四维时空中的四维曲面 6 月亮终究也会自身形成黑洞 六 黑洞的形成与性质 二 1 在黑洞里面 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会 D 互换 A 排斥 B 同一 C 不变 D 互 换 2 黑洞表面的物体会产生 C 红移 A 蓝移 B 黄移 C 红移 D 紫移 3 苏联的天体物理学家也管黑洞叫做 B 冻结星 A 暗黑星 B 冻结星 C 石化星 D 乌有星 4 黑洞的质量比黑洞的密度更有意义 5 地球上潮汐的产生主要受月球的影响 七 霍金之前的黑洞研究 1 皇帝新脑 的作者是谁 C 彭罗斯 A 诺依曼 B 霍金 C 彭罗斯 D 彭齐亚 斯 2 黑洞理论中的超辐射提出者是谁 C 米斯纳 A 彭罗斯 B 霍金 C 米斯纳 D 索末菲 3 罗杰 彭罗斯是哪个国家的人 D 英国 A 法国 B 德国 C 美国 D 英国 4 霍金是牛津大学学生 5 广义相对论限定了时间的方向 八 霍金的主要成就 1 霍金辐射在霍金在 A 1974 年 年提出来的 A 1974 年 B 1979 年 C 1984 年 D 1989 年 2 下面哪一项不是霍金的主要成就 D 弦理论 A 霍金辐射 B 奇性定理 C 面积 定理 D 弦理论 3 一个黑洞不能分裂成两个黑洞是因为 C 黑洞的表面积只能随时间增大 不 能减小 A 黑洞的质量只能随时间增大 不能减小 B 黑洞的半径只能随时间增大 不能减小 C 黑洞的表面积只能随时间增大 不能减小 D 黑洞的体积只能随时间增大 不能减小 4 霍金的面积定理认为 黑洞的表面积只能随时间增大 不能减小 5 奇性定理认为时间有开始但不会有终结 九 黑洞的其他研究 1 D 卡西米尔效应 就是在真空中两片平行的平坦金属板之间的吸引力 A 霍金辐 射 B 安鲁效应 C 洛伦兹变换 D 卡西米尔效应 2 安鲁效应是指温度跟 A 加速度 成正比 A 加速度 B 速度 C 曲率 D 质量 3 C 安鲁效应 认为在真空中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观测者处在热域中 A 相对论 B 霍金辐射 C 安鲁效应 D 洛伦兹变换 4 在所有情况下 黑洞与外界的热平衡是稳定的平衡 5 真空在洛伦兹变化下是不变的 第六章 相对论宇宙学 一 星空与太阳系 一 1 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是哪个国家 C 美国 A 苏联 B 俄罗斯 C 美国 D 中国 2 以下哪颗行星的质量最大 A 木星 A 木星 B 土星 C 天王星 D 火星 3 下面哪颗行星没有光环 D 火星 A 木星 B 土星 C 天王星 D 火星 4 冥王星不再被认为是大行星 5 木星的密度比地球大 二 星空与太阳系 二 1 中华 小行星的发现者是谁 C 张钰哲 A 杨振宁 B 吴健雄 C 张钰哲 D 李政道 2 SL9 彗星与木箱相撞发生在哪一年 D 1994 年 A 1984 年 B 1989 年 C 1992 年 D 1994 年 3 通古斯大爆炸 发生在哪一年 C 1908 年 A 1900 年 B 1905 年 C 1908 年 D 1918 年 4 银河系 2 5 亿年自转一周 5 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心 三 膨胀的宇宙 1 著名天文学家哈勃是哪个国家的人 C 美国 A 苏联 B 英国 C 美国 D 意大 利 2 哪位物理学家提出了 量子论 和创建了 哥本哈根学派 C 玻尔 A 爱因斯 坦 B 查德威克 C 玻尔 D 约里奥 3 关于天狼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离太阳最近的恒星 A 离太阳最近的恒星 B 距离太阳系大约 9 光年 C 是双星系统 D 天空中最亮的星之 一 4 爱因斯坦认为广义相对论可以用于原子现象的研究 5 勒梅特是无神论者 四 大爆炸宇宙模型 1 宇宙中的 C 暗能量 使宇宙加速 A 暗物质 B 超新星 C 暗能量 D 黑洞 2 宇宙中的暗物质使宇宙膨胀 A 减速 A 减速 B 加速 C 匀速 D 消失 3 根据大爆炸宇宙模型推算 宇宙年龄大约是多少年 D 140 亿年 A 50 亿年 B 70 亿年 C 100 亿年 D 140 亿年 4 可观测的宇宙等于 宇宙寿命乘以光速 5 我们能看见退行速度比光速快的星系 五 关于大爆炸学说的一些错误认识 1 哈勃距离以外的星系 A 逃逸的速度大于光速 A 逃逸的速度大于光速 B 信息传 播的速度大于光速 C 因超光速运动而破坏因果律 D 因超光速运动而与相对论矛盾 2 对大爆炸之前的描述正确的是 C 没空间没时间 A 有时间没空间 B 有空间没时 间 C 没空间没时间 D 有空间有时间 3 哈勃常数 B 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A 随时间的增加而变大 B 随时间的增加而减 小 C 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D 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4 宇宙学红移是多普勒效应 5 宇宙的年龄大约为 140 亿岁 所以我们无法看到 200 亿光年外的宇宙 六 虫洞和时空隧道 1 科幻小说 接触 的作者是 B 萨根 A 刘慈欣 B 萨根 C 凡尔纳 D 霍金 2 把连接不同宇宙的 管道 或连接同一宇宙不同部分的 手柄 称作什么 C 虫 洞 A 黑洞 B 白洞 C 虫洞 D 以上都不对 3 时空隧道可能会影响 D 因果律 A 同一律 B 排中律 C 矛盾律 D 因果律 4 广义相对论不考虑时空弯曲 5 虫洞的名字是米斯纳和惠勒提出的 七 时间机器的可能性 1 时序保护思想是谁提出的 B 霍金 A 爱因斯坦 B 霍金 C 彭罗斯 D 朗道 2 哪个物理定律考虑时间的方向性 C 热力学第二定律 A 能量守恒定律 B 万有引 力定律 C 热力学第二定律 D 库仑定律 3 可通过的虫洞有哪两类 A 洛伦兹虫洞和欧几里得虫洞 A 洛伦兹虫洞和欧几里得 虫洞 B 黎曼虫洞和欧几里得虫洞 C 爱因斯坦虫洞和霍金虫洞 D 黑洞和白洞 4 霍金认为不能出现闭合类时线 5 时空机器可以通过虫洞实现 八 时间的性质 1 哪位哲学家认为不存在脱离物理实体的时间与空间 A 莱布尼兹 A 莱布尼兹 B 牛顿 C 孔子 D 柏拉图 2 爱因斯坦于 C 1955 年逝世 A 1945 B 1950 C 1955 D 1960 3 下列哪位人提出过关于时间的哲学思想 D 以上都对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 奥古斯丁 D 以上都对 4 奇点定理认为物理时空一定有奇点 5 奇点的曲率无穷大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 期末考试 20 姓名 贺天擎 班级 默认班级 成绩 99 0 分 一 单选题 题数 50 共 50 0 分 1 牛顿与胡克争夺哪一项科学发现 1 0 分 A 胡克定律 B 微积分 C 万有引力定律 D 行星运动定律 我的答案 C 2 牛顿把 称为 物质的量 1 0 分 A 重量 B 质量 C 密度 D 引力 我的答案 B 3 唯一利用数学预测而非有计划的观测发现的行星是哪一颗 1 0 分 A 火星 B 天王星 C 海王星 D 水星 我的答案 C 4 以下哪一项属于经典物理的范畴 1 0 分 A 万有引力定律 B 热质学说 C 量子论 D 狭义相对性原理 我的答案 A 5 以下哪位是杨振宁跟随泰勒学习时的同学 1 0 分 A 李政道 B 韩丁 C 韩春 D 杨早 我的答案 C 6 以下哪个科学家没有参与中国的原子弹的制造 1 0 分 A 钱三强 B 钱学森 C 杨振宁 D 何泽慧 我的答案 C 7 太阳的密度大约是多少 1 0 分 A 1 吨 立方厘米 B 10 吨 立方厘米 C 1 4 克 立方厘米 D 100 吨 立方厘米 我的答案 C 8 物理学家拉普拉斯是哪个国家的人 1 0 分 A 德国 B 英国 C 奥地利 D 法国 我的答案 D 9 物理学家焦耳是哪个国家的人 1 0 分 A 德国 B 奥地利 C 英国 D 意大利 我的答案 C 10 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这句话是谁说的 1 0 分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色诺芬 我的答案 C 11 物理学家杨振宁第一任夫人是哪位国军将领的女儿 1 0 分 A 黄维 B 张灵甫 C 杜聿明 D 陈诚 我的答案 C 12 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是在哪一年 1 0 分 A 1943 年 B 1944 年 C 1945 年 D 1946 年 我的答案 C 13 下面哪一项是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 1 0 分 A 引力红移 B 水星轨道近日点的进洞 C 光线偏折 D 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 D 14 万有引力和质量成 1 0 分 A 反比 B 反相关 C 正比 D 正相关 我的答案 C 15 黑洞理论中的超辐射提出者是谁 1 0 分 A 彭罗斯 B 霍金 C 米斯纳 D 索末菲 我的答案 C 16 我预测天高 如今又量地深 上天赐予我灵魂 大地收容我的俗身 这是谁的墓志铭 1 0 分 A 伽利略 B 牛顿 C 哥白尼 D 开普勒 我的答案 D 17 在恒星演化中 主序星会演化为 1 0 分 A 白矮星 B 黑洞 C 红巨星 D 中子星 我的答案 C 18 肉眼可以看见的除太阳之外的最亮的恒星是哪一颗 1 0 分 A 牛郎星 B 织女星 C 天狼星 D 北极星 我的答案 C 19 测不准关系是谁提出来的 1 0 分 A 海森堡 B 薛定谔 C 玻恩 D 波尔 我的答案 A 20 伦琴射线又可称之为 1 0 分 A 镭射线 B 阿尔法射线 C 伽马射线 D X 射线 我的答案 D 21 上帝是不掷骰子的 这句话是谁说的 1 0 分 A 牛顿 B 爱因斯坦 C 波尔 D 霍金 我的答案 B 22 洛伦兹变换 最初用来调和 19 世纪建立起来的经典电动力学同 的矛盾 1 0 分 A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 B 伽利略变换 C 牛顿力学 D 量子力学 我的答案 C 23 查德威克是谁的学生 1 0 分 A 玻特 B 卢瑟福 C 波尔 D 皮埃尔 居里 我的答案 B 24 最早记载牛顿和苹果故事的是 1 0 分 A 伏尔泰 B 卢梭 C 霍布斯 D 胡克 我的答案 A 25 牛顿的遗体葬在哪儿 1 0 分 A 剑桥大学 B 牛津大学 C 威斯特敏特 D 利物浦 我的答案 C 26 宗教改革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1 0 分 A 德国 B 英国 C 美国 D 意大利 我的答案 A 27 紫外灾难是指 1 0 分 A 维恩线在短波波段与实验值的巨大差异 B 维恩线在长波波段与实验值的巨大差异 C 瑞利 金斯线在短波波段与实验值的巨大差异 D 瑞利 金斯线在长波波段与实验值的巨大差异 我的答案 C 28 哈勃距离以外的星系 1 0 分 A 逃逸的速度大于光速 B 信息传播的速度大于光速 C 因超光速运动而破坏因果律 D 因超光速运动而与相对论矛盾 我的答案 A 29 认为在真空中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观测者处在热域中 1 0 分 A 相对论 B 霍金辐射 C 安鲁效应 D 洛伦兹变换 我的答案 C 30 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谁 1 0 分 A 马可波罗 B 郑和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我的答案 D 31 最早的超新星爆发记录是在中国的哪个朝代 1 0 分 A 商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我的答案 C 32 诺贝尔奖中没有哪一项 1 0 分 A 数学奖 B 文学奖 C 物理学奖 D 和平奖 我的答案 A 33 以下哪项说法正确 1 0 分 A 牛顿和惠更斯都支持光的微粒说 B 牛顿支持光的微粒说 惠更斯支持光的波动说 C 牛顿支持光的波动说 惠更斯支持光的微粒说 D 牛顿和惠更斯都支持光的波动说 我的答案 B 34 首先提出 路径积分量子化 方法的人是谁 1 0 分 A 费米 B 费曼 C 狄拉克 D 李政道 我的答案 B 35 格物穷理 是由谁提出来的 1 0 分 A 张载 B 朱熹 C 陆九渊 D 王阳明 我的答案 B 36 电子是于 年发现的 1 0 分 A 1775 年 B 1883 年 C 1897 年 D 1905 年 我的答案 C 37 惯性起源于遥远星系施加的影响 是一种相互作用 这是什么原理 1 0 分 A 马赫原理 B 等效原理 C 惯性原理 D 开普勒定律 我的答案 A 38 给我一个支点 我就可以耗动地球 这句话是谁说的 1 0 分 A 欧几里得 B 阿基米德 C 亚里士多德 D 伽利略 我的答案 B 39 真空中的光速对任何观察者来说都是相同的 是什么原理 1 0 分 A 光速不变原理 B 光速相对原理 C 光速变化原理 D 光速静止原理 我的答案 A 40 白矮星靠什么力支撑 1 0 分 A 爱丁堡不相容原理的斥力 B 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斥力 C 质子和质子之间的斥力 D 电子和电子之间的斥力 我的答案 B 41 谁完成了光的双缝干涉实验 认识到光是横波 并提出了颜色的三色定理 1 0 分 A 伽利略 B 牛顿 C 爱因斯坦 D 托马斯 杨 我的答案 D 42 世界上第一座和平利用的原子能反应堆是谁设计的 1 0 分 A 约里奥 B 费曼 C 费米 D 邓稼先 我的答案 C 43 曼哈顿 计划的领导者 被誉为 原子弹之父 的是谁 1 0 分 A 邓稼先 B 费米 C 冯 卡门 D 奥本海默 我的答案 D 44 第一个提出制造原子弹的人是谁 0 0 分 A 奥本海默 B 查德威克 C 汤川秀树 D 约里奥 我的答案 B 45 爱因斯坦逝世的时候拥有哪两个国家的国籍 1 0 分 A 德国和美国 B 美国和瑞士 C 瑞士和德国 D 美国和奥地利 我的答案 B 46 世界上第一个核电站是哪个国家建造的 1 0 分 A 美国 B 苏联 C 法国 D 日本 我的答案 B 47 开普勒是哪个国家的人 1 0 分 A 丹麦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