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病毒性肝炎防控进展_第1页
甲型病毒性肝炎防控进展_第2页
甲型病毒性肝炎防控进展_第3页
甲型病毒性肝炎防控进展_第4页
甲型病毒性肝炎防控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进展,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所,主要内容,甲肝基本知识甲肝防治策略甲肝防控进展建议,概述,甲肝是病毒性肝病,可以引起中、重度肝脏疾病每年全球大约发病140万例(2013),2-14岁人群发病为主。甲型肝炎与环境卫生条件差和缺乏安全用水有关联。可引起严重公共卫生事件(1988),经济负担巨大改善卫生条件、甲肝疫苗预防接种是最有效的控制手段,/mediacentre/factsheets/fs328/zh/,HAV基因型和血清型,分7个基因型:人类HAV为I、II、 III、VII型,主要是I、III型,仅个别毒株为II和VII型 仅一个,HAV的其他特点,对外环境抵抗力较肠道病毒强可在多种灵长类动物细胞中生长,但需数周至数月狨猴和黑猩猩对HAV易感 对紫外线敏感1:4000甲醛72h可使之失去活性但保持免疫原性,HAV的致病性,传染源:主要是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早期的病人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传播,甲肝诊断标准-WS298-2008,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545天内有不洁饮食史或不洁饮水史;或与急性甲肝患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当地出现甲肝暴发或流行;或有到甲肝流行地区的旅行史。临床表现 2.1 发热、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2.2 有巩膜、皮肤黄染,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黄疸者。实验室检测 3.1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 3.2 血清总胆红素(TBIL)1倍正常上限数值或尿胆红素阳性; 3.3 血清学检测:抗-HAV IgM阳性或双份血清抗-HAV IgG4倍升高。,临床病例,符合下一条即可诊断(1)1+2+3.1;(2)1+2+3.2;(3)1+2+3.1+3.2;(4) 2+3.1;(5) 2+3.1+3.2.确诊病例:临床病例+3.3。,HAV免疫性,人群对HAV有普遍的易感性,感染后可产生稳固而持久的免疫力。包括从低度流行国家/地区前往中度或高度流行国家/地区的旅行者需要终身接受血液制品治疗的患者(如血友病患者)、男男性行为者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接触的工作人员静脉注射吸毒者。,全球抗-HAV流行率地区分布,Jacobsen KH et al. Hepatitis A virus seroprevalence by age and world region, 1990 and 2005. Vaccine, 2010, 28, 66536665.,全球HAV感染地区分布,WHO甲肝疫苗立场文件(2012),全球甲肝的疾病负担,发病数:从1990年的1.17亿上升至2005年的1.26亿死亡数:1990年的30,283人上升至2005年的35,245人高发人群:214岁年龄组和3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暴发:上海30万人感染8000人住院,年龄多在20-40岁,WHO甲肝疫苗立场文件(2012),甲肝防治策略,甲肝的免疫预防,减毒活疫苗1992年上市 现场数据表明效果明显冻干疫苗2005年使用 2002年后使用灭活疫苗2008年甲肝疫苗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甲肝疫苗 免疫程序- China NIP,减毒活疫苗 (中国生产)18月龄1剂次 (log 6.5 CCID50/ml)皮下接种灭活疫苗(全球使用最广泛)12月龄2 剂次, 6月间隔肌肉注射暴露前预防(如前往甲肝流行程度较高地区的旅行者)和暴露后预防(如急性甲肝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应考虑使用甲肝疫苗,而非使用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预防,MOH, Protocol of 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me/WHO甲肝疫苗立场文件,国内已使用的甲肝疫苗类型,甲肝减毒活疫苗保护效果Meta分析,目的评价甲肝减毒活疫苗的保护效果 从Medline, EMBASE, CNKI 采用438 篇论文 13个随机对照 结果H2株与L-A-1株甲肝活疫苗都有很好的保护效果甲肝活疫苗的保护率为96%。甲肝活疫苗的保护效果同甲肝灭活疫苗的保护效果基本一致,王华庆,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保护效果的Meta 分析,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甲肝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保护效果,甲肝减毒活疫苗1剂次抗体阳转率79.8%100.0%保护率93%98%免疫持久性10年甲肝灭活疫苗接种两剂抗体阳性率100%保护率79% 99%免疫持久性9年,王华庆,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和理念系统评价甲型肝炎疫苗免疫程序相关因素,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甲肝疫苗应用效果实例,甲肝防控进展,我国甲肝疫情概况,1959: 开始报告病毒性肝炎 (NNDRS)1988: 上海发生全球最大规模暴发, 310,000 1990: 病毒性肝炎分型报告每年6-50起暴发疫情,2012年5起发病率持续下降1990: 55/100,000 2012: 1.8/100,000,2012年全国甲肝报告发病率地理分布,资料来源:NNDRS,20062012年全国报告甲肝病例月分布,资料来源:NNDRS,2012年报告甲肝病例年龄分布,资料来源:NNDRS,2006-2012年报告甲肝突发卫生事件,资料来源:NNDRS,2012年甲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览表,资料来源:NNDRS,我国甲肝发病趋势预测,我国甲肝发病总体应呈下降趋势扩大免疫规划后,大、中城市的甲肝发病率将进一步下降 局部地区在儿童中仍有可能发生甲肝暴发西部省份仍是出现甲肝突发疫情的重点地区学校仍是暴发疫情的重点,尤其是乡级中、小学校儿童是暴发疫情的重点人群非免疫规划的人群甲肝疫苗的接种率难以保证,危险性增加,广东省流行概况,甲肝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率从1991年的22.01/10万下降到2012年的1.30/10万;,广东省2010-2012年甲肝疫情,2010年报告甲肝1247例,报告发病率为1.29/10万2011年报告甲肝1406例,报告发病率为1.35/10万2012年报告甲肝1370例,报告发病率为1.30/10万,2012年甲肝病例地区分布,发病率(1/10万),2012年广东省各市甲肝发病率,2010-2012年甲肝病例时间分布,甲肝全年均可发病,没有明显的发病高峰季节,2010-2012年甲肝病例人群分布,2010年-2012年广东省甲肝病例主要集中在20-50岁,分别占54.5%、55.3%和57.3%,随着年龄增长,甲肝发病率在70岁以后都有一个小高峰出现。,2010-2012年甲肝各年龄组发病情况,2010-2012年甲肝各年龄发病率分布,年龄(岁),发病率(/10万),2012年甲肝病例职业分布,近年广东省甲肝暴发疫情一览表,广东甲肝流行特点小结,甲肝发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2010年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各地市均有发病,部分区县发病数较多。全年均可发病,无发病高峰季节。男性多于女性,主要以为20-50岁为主,农民病例数较多。甲肝暴发偶有发生。,采取的防控措施,加强疫苗接种工作20032004年对少年儿童开展了甲肝疫苗接种工作,实种少年儿童数为5646803人,15岁以上人群自愿接种321116人。2004年6月1日起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2008年我省开始实施扩大免疫规划政策,2008年广州、深圳、韶关、东莞4个市,2009年增加惠州和汕尾2个市,2010年扩大到全省范围。2009年重点地区(电白县)甲肝疫苗群体性接种工作,接种 156530人。,采取的防控措施,加强疫情监测密切关注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加强疫情预警疫情发生后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应急接种发现疑似病人,采取留观、确诊、隔离等措施日报告制度,尤其关注学校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的落实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采取的防控措施,开展科学调研1992年甲肝流行率为79.57%。 1 岁组流行率为54.01%,5 岁组为68.33%,10岁组77.62%, 20岁以上组 79.27% 93.72%。2002年抗-HAV流行率分别为54.72%。流行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1 岁组流行率为16.60%,5 岁组为22.35%,10岁组52.95%,20岁以上组 80.63% 94.33%。,采取的防控措施,提高适龄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提高甲肝监测的敏感性和应急处置能力。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加强对甲肝疫情监测,及时发甲肝聚集性病例,及时进行报告,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处理工作。做好学校或幼托机构甲肝疫情的处置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加强与教育部门沟通,对在校学生积极开展甲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若学校出现甲肝暴发疫情,应及时派专业人员赴现场,指导学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