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_第1页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_第2页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整理日期 2007 12 25 14 09 14 资料编辑 点击次数 67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通过目标与背景的温差来探测目标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热释电效应 即在钛 酸钡一类晶体的上 下表面设置电极 在上表面覆以黑色膜 若有红外线间歇地照射 其表面 温度上升 T 其晶体内部的原子排列将产生变化 引起自发极化电荷 在上下电极之间产生 电压 U 常用的热释电红外线光敏元件的材料有陶瓷氧化物和压电晶体 如钛酸钡 钽酸锂 硫酸三甘肽及钛铅酸铅等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内部由光学滤镜 场效应管 红外感应源 热释 电元件 偏置电阻 EMI 电容等元器件组成 其内部电路框图如图 1 所示 光学滤镜的主要作用是只允许波长在 10 m 左右的红外线 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波长 通过 而将 灯光 太阳光及其他辐射滤掉 以抑制外界的干扰 红外感应源通常由两个串联或者并联的热 释电元件组成 这两个热释电元件的电极相反 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电元件几乎具有相同 的作用 使其产生的热释电效应相互抵消 输出信号接近为零 一旦有人侵入探测区域内 人 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 并被热释电元件接收 由于角度不同 两片热释电元件接收到 的热量不同 热释电能量也不同 不能完全抵消 经处理电路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 热释电效应同压电效应类似 是指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引起晶体表面电荷的现象 热释电红外 传感器由陶瓷氧化物或压电晶体元件组成 在元件两个表面做成电极 在传感器监测范围内温 度有 T 的变化时 热释电效应会在两个电极上产生电荷 Q 即在两电极之间产生一微弱的 电压 V 由于它的输出阻抗极高 在传感器中有一个场效应管进行阻抗变换 热释电效应所 产生的电荷 Q 会被空气中的离子所结合而消失 即当环境温度稳定不变时 T O 传感器 无输出 在自然界 任何高于绝对温度 273 时物体都将产生红外光谱 不同温度的物体 其释放的 红外能量的波长是不一样的 因此红外波长与温度的高低有关 人体或者体积较大的动物都有恒定的体温 一般在 37 度 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 10 m 左右的 红外线 当人体进入检测区 因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有差别 人体发射的 10 m 左右的红外线 通过菲涅耳透镜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 热释电元件 上 红外感应源在接收到人体红 外辐射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 向外释放电荷 进而产生 T 并将 T 向外围电路输出 后续电 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若人体进入检测区后不动 则温度没有变化 传感器也没有信号输出 所以这种传感器适合 检测人体或者动物的活动情况 目前常用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型号主要有 P228 LHl958 LHI954 RE200B KDS209 PIS209 LHI878 PD632 等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通常采用 3 引脚金属封装 各引脚分别为电源供电端 内部开关管 D 极 DRAIN 信号输出端 内部开关管 S 极 SOURCE 接地端 GROUND 常见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外形如图 2 所示 各引脚功能如图 3 所示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主要工作参数有工作电压 常用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工作电压范围为 3 15V 工作波长 通常为 7 5 14 m 源极电压 通常为 0 4 1 1V R 47k 输出信号电 压 通常大于 2 0V 等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特点是反应速度快 灵敏度高 准确度高 测量范 围广 使用方便 尤其可以进行非接触式测量使其主要应用于铁路 车辆 石油化工 食品 医药 塑料 橡胶 纺织 造纸 电力等行业的温度测量 温度检测 设备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