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资料_第1页
三峡大坝资料_第2页
三峡大坝资料_第3页
三峡大坝资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峡大坝资料 1992 年 4 月 3 日 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 举世瞩目的三 峡工程正式动工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已被列为全球 超级工程之一 长江三峡大坝 位于西陵峡中 距葛洲坝上游 38 公里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 坝顶总 长 3035 米 坝顶高程 185 米 正常蓄水位 175 米 总库容 393 亿立方米 其中防洪库容 221 5 亿立方米 每秒排沙流量为 2460 立方米 排沙孔分散布置于重力坝段和电站底部 泄洪坝段每秒泄洪能力为 11 万立方米 水电站厂房位于泄洪坝左 右两侧 共装机 26 台 单机容量 70 万千瓦 总容量 1820 万千瓦 年均发电量 847 亿度 左岸的通航建筑物 年 单向通过能力 5000 万吨 双线 E 级船闸 可通过万吨级船队 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 可 快速通过 3000 吨级的客货轮 三峡工程是解决长江中下游严重洪水威胁的诸多综合措施中的一项关键性工程 工程 建成后 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可由目前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可大大减轻洪水对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威胁 三峡水电站建成后 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847 亿度的年发 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 1 9 三峡水库蓄水后 川江航道的通航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万吨级船 队有半年时间可直达重庆 并有利于库区内发展养殖业 三峡大坝建成后 坝前水位抬高 110 米 瞿塘峡和巫峡江段 水位仅分别抬高 38 46 米 除屈原祠 张飞庙和少数石刻需上迁外 其它景点雄姿依旧 随着水陆交通的改善 将增添如高岚 小三峡 神农架 溶洞群 神农溪 格子河石林等千姿百态的仙境画廊 再加上两座现代奇观 三峡大坝和葛洲坝 到那时 沿江两岸的仙境画廊与现代科技奇葩 交相辉映 景色更加迷人 它是一个具有防洪 发电 航运等多开发目标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整个项目预计 2009 年完工 项目总投资约 2050 亿元人民币 建成后将能发电 18000 兆瓦 相当于 18 个 核电站的发电量 同时 将改善 650 公里长江航线的航运条件 使得我国中部地区资源运 输条件得到改善 三峡大坝建在三斗坪中堡岛 建成后其雄伟壮观的大坝长达 2335 米 高达 70 米以上 犹如一座横跨长江上的 水上长城 关于三峡工程之最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它的许多指标都突破了我国和世界水 利工程的纪录 三峡工程从首倡到正式开工有 年 是世界上历时最长的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从四十年代初勘测和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全面系统的设计研究 历时半 个世纪 积累了浩瀚的基本资料和研究成果 是世界上前期准备工作最为充分的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的兴建问题在国内外都受到最广泛的关注 是首次经过我国最高权力机 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投票表决的水利工程 三峡水库总库容 亿立方米 防洪库容 亿立方米 水库调洪可消减 洪峰流量达每秒 万立方米 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 三峡水电站总装机 万千瓦 年发电量 亿千瓦 时 是世界上最 大的电站 三峡水库回水可改善川江 公里的航道 使宜渝船队吨位由现在的 吨级堤高到万吨级 年单向通过能力由 万吨增加到 万吨 宜昌以下长江 枯水航深通过水库调节也有所增加 是世界上航运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包括两岸非溢流坝在内 总长 米 泄流坝段 米 水电站 机组 万千瓦 台 双线 级船闸 升船机 无论单项 总体都是世界上建筑规模 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主体建筑物土石方挖填量约 亿立方米 混凝土浇筑量 万 立方米 钢材 万吨 金结安装占 万吨 是世界上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深水围堰最大水深 米 土石方月填筑量 万立方米 混凝土月 灌筑量 万立方米 碾压混凝土最大月浇筑量 万立方米 月工程量都突破世界纪录 是水利施工强度最大的工程 三峡工程截流流量 立方米 秒 施工导流最大洪峰流量 立方米 秒 是世界水利工程施工期流量最大的工程 三峡工程泄洪闸最大泄洪能力 万立方米 秒 是世界上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 三峡工程的双线五级 总水头 米的船闸 是世界上级数最多 总水头最高 的内河船闸 三峡升船机的有效尺寸为 米 总重 吨 最大升程 米 过船吨位 吨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 难度最高的升船机 三峡工程水库移民最终可达百万 是世界上水库移民最多 工作也最为艰巨的移 民建设工程 三峡大坝是重力坝 重力坝的意思就是每一个坝块都可以依靠自身的重力来保证自己的稳定 常规 武器对三峡大坝的破坏性没有什么作用 如果真的发生了核战争 那对于整个人类都是毁灭性的打 击 但战争一般都有预警 可以提前把水库的水放干 核武器的破坏作用也就有限了 据三峡工程 论证报告中称 即使水坝被突然炸溃 对于下游大城市威胁也不大 溃坝后 由于库区曲折河道的 阻滞 江水从库上游流到大坝处 少说要两天的时间 而且 从三峡到宜昌江面上有 3 个大的转弯 每个转弯处都是很高的山峰 可以有力地缓冲水流 到宜昌以后 江面变宽 水流骤缓 宜昌附近 有长江的几条小支流 可以容纳一部分水流 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可以阻挡一部分水流 从宜昌到荆 州有长江几条比较大的支流可以回水 进入荆江分洪区后 还可通过分洪减轻中游武汉 九江等大 城市压力 为了得到三峡工程万一遭核武器袭击而溃决后的水灾影响范围的准确数据 水利部门进行了多 年的研究试验 试验表明 大坝溃口在宽度为 1000 米 700 米 400 米 3 种不同情况下 在宜昌测 得的最高水位基本相同 多次溃坝实验结果表明 三峡万一溃坝 对下游地区的破坏作用有限 负责保护三峡大坝的防空作战人员和武器装备的基本工作是以三峡大坝为圆心 从里到外按陆 军防空部队 空军防空部队 空军航空兵循序进行疏散配置 其任务分配是 高中空由空军航空兵 主要负责 中低空由空军 陆军的防空部队负责 组成防御的主要兵器大致有 地空导弹 各种 类型作战飞机 单兵对空导弹 各型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等 三峡大坝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安全监测手段 对大坝的运行状态进行严密监测 大 坝上埋设各类监测仪器 10200 只 入库数据 800 万个 形成了完整的安全监测网络 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工程设计代表局副总工汪安华说 三峡水库蓄水 1 个月内 每 2 3 天利用这些监测仪器为大坝做一次 体检 目前 监测数据显示 三峡大坝的运行 状态基本稳定 大坝建筑物和金属结构工作状态正常 蓄水后大坝各个建筑物是安全 的 跟踪监测发现 备受关注的三峡大坝导流底孔裂缝在挡水后 没有出现变形 采 取了 5 道防线处理过的大坝上游表面浅层裂缝 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专家表示 随着时间推移 混凝土抗压能力会更强 到了 175 米水位后 三峡大坝也完全可以安 全运行 三峡工程建设资金来源三峡工程建设资金来源 三峡工程所需投资 静态 按 1993 年 5 月末不变价 900 9 亿元人民币 其中 枢纽工 程 500 9 亿元 库区移民工程 400 亿元 动态 预测物价 利息变动等因素 为 2039 亿元 一期工程 大江截流前 约需 195 亿元 二期工程 首批机组开始发电 需 3470 亿元 三期工 程 全部机组投入运行 约需 350 亿元 库区移民的收尾项目约需 69 亿元 考虑物价上涨和贷 款利息 工程的最终投资总额预计在 2000 亿元左右 三峡工程综合效益三峡工程综合效益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具有巨大的综合效 益 防洪防洪 万里长江 险在荆江 荆江流经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 沃野千里 是粮库 棉山 油海 鱼米之乡 是长江流域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 属国家重要商品粮棉和水产品基地 荆江防洪问题 是当前长江中下游防洪中最严重和最突出的问题 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 175 米 有防洪库容 221 5 亿立方米 对荆江的防洪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具有巨大 的防洪作用 发电发电 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 1820 万 kW 年均发电量 847 亿 kW h 三峡水电站若电 价暂按 0 18 0 21 kW h 计算 每年售电收入可达 181 亿 219 亿元 除可偿还贷款本息外 还可向国家缴纳大量所得税 航运航运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 至重庆河段 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 能够较为充分地 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 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 三峡工程建设大事记三峡工程建设大事记 1919 年 孙中山先生在 建国方略之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