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運動傷害急救概論 國軍岡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郭建麟 1 2 運動傷害的定義 凡是和運動有關所發生的一切傷害謂之運動傷害 3 運動傷害的原因 1 有意或無意的犯規 2 輔助運動或熱身運動不足 3 運動過度 練習過多 4 技巧錯誤 5 身心狀況不佳或疲勞 6 過分緊張或緊張度不足 7 自信心過強或責任感太重 8 運動場地或器材的缺陷 9 不可抗拒的意外事件 4 運動生理機轉肌肉 肌腱 骨頭 關節 肌肉藉肌腱附著於骨頭 所以當肌肉收縮時 牽動肌腱 骨頭 而造成關節的活動韌帶是附著於關節兩端的骨頭 進而形成關節的一部份當肌腱或韌帶受傷到某種程度的時後 關節的功能與穩定度就會受到影響 5 6 運動傷害的分類 7 運動傷害的分類 8 急性運動傷害 原因大致可區分為兩大類 一 外因性的傷害 指外來性的力量所產生的傷害 如 扭傷 挫傷 骨折 意外被球擊中 馬術選手在跳欄時不慎摔倒 導致肩部骨折或脫臼 跳水發生的頸髓傷害或頸椎受傷 二 內因性的傷害 指用力不當或技巧錯誤造成的傷害 如 短跑或跨欄選手的大腿後肌拉傷 9 急性傷害的處理原則 R I C E 10 R I C E Rest 休息患側不宜繼續運動 否則會因關節酸痛或肌肉收縮 導致繼續出血腫脹 受傷部位在上肢時以吊帶吊起 在下肢時則以柺杖助行 11 R I C E Icepacking 冰敷局部的冰敷可減少出血 減低疼痛及肌肉痙攣冰敷的時間為每隔一至二小時冰敷15 20分鐘 受傷24 48小時內使用或持續到不再腫脹為止 12 R I C E Compression 加壓在患側局部加壓 使其不再出血可使用彈性繃帶在患側纏綁 但壓力不能太大 否則患側末端肢體會有發紫 cyanosis 現象為求施壓平均 也可使用彈性襪或護肘 護腕 13 R I C E Elevation 抬高患肢減少患側出血可抬高患側使其水平位置高於心臟受傷初期 也就是24 48小時內絕不可以熱敷 劇烈運動 用力按摩 搓揉 以及飲酒 14 扭傷 拉傷 所有的扭傷及拉傷幾乎都是用RICE 休息 冰敷 壓迫 抬高 的原則來處理當有骨折 肢體變形 關節不穩定等情形 一定要固定送醫 並接受進一步的檢查 嚴重的拉傷在觸診時可以感覺肌肉有一段缺陷並且肌肉完全失去功能 嚴重者需要固定傷肢並且使用支架及拐杖 15 骨折和脫臼 任何懷疑有骨折或脫臼部位的衣服都應除去 用支架或夾板固定骨折或脫臼時 長度應超過受傷處上下的關節 在固定後 應盡可能不要移動傷肢 需要時 用固定且輕微的力量牽引拉直嚴重變形的傷肢將其放入夾板 若牽引使患者過於疼痛 或傷肢過於攣縮 則將傷肢直接固定 若懷疑頸部或脊椎的傷害 除非呼吸道阻塞才稍微矯正變形 否則均直接使用支架 在固定前若有開放性傷口應該以乾靜的消毒紗布覆蓋 在未固定傷肢前切勿移動患者 當有任何懷疑骨折時必須先給予固定 16 副木及夾板 控制出血降低疼痛預防軟組織進一步傷害固定時應涵蓋受傷處上下的關節 17 SAMSPLINT 18 SAMSPLINT 19 20 腿部抽筋 首先本身要安靜下來 立刻停止活動 以坐下或躺下的姿勢休息及冰敷 對局部肌肉施加均勻的壓力 然後緩慢而持續的拉長痙攣的肌肉 使它放鬆 切忌用力拉長肌肉 因為這不但是增加抽筋者的痛苦 更可能造成肌肉纖維的斷裂 把原本能輕易解決的小問題加重為肌肉的拉傷 水份及電解質的補充 21 熱傷 只要是在熱而潮濕的環境下運動 就有可能發生熱病 如果能隨時注意補充水分 就能有效預防熱病 但要牢記熱病一旦發生就視為緊急事件 需要立即送醫處理 22 熱傷的徵候 體溫超過攝氏四十度呼吸和脈搏急促失去方向感 判斷能力可能併發癲癇皮膚乾燥 潮紅 關鍵徵兆 停止排汗 23 熱傷的處置 立即送醫並注意ABCs先將運動員移至陰涼處 並脫去外部衣物或裝備冰敷散熱較快的部位 如 頸部 腋下 鼠蹊等可搧風或使用風扇或冷氣幫忙降溫若意識仍清醒時 可將身體浸泡水中 降低體溫每五到十分鐘注意體溫的變化 如果降至攝氏38度 停止降溫動作可以將頭部稍微抬高小心處理癲癇 24 開放性傷口 擦傷 有限度的出血撕裂傷 傷口平整 容易出血裂傷 傷口粗糙 容易出血刺傷 尖物促穿刺成小洞 25 擦傷 26 撕裂傷 27 穿刺傷 28 開放性傷口的包紮 敷料接觸傷口應 1 保持無菌 小心只接觸敷料紗布的邊角 以維持敷料的無菌 若無法取得無菌敷料 應以儘可能乾淨為原則 2 遮蓋整個傷口表面 視傷口大小以不同尺寸的敷料敷上 3 控制出血包紮應 1 儘可能保持清潔 不一定要經過無菌處理 2 固定敷料3 讓手指與腳趾露出 以隨時檢查血液循環是否改變4 舒適但不太緊或太鬆 麻痺 刺感 疼痛表示包紮太緊 5 最有用的包紮是自黏式的 有彈性的滾卷紗布 29 頭頸部傷害 頭頸部傷害的情形可能十分嚴重 傷者常會不醒人事 使得評估和急救都變的十分困難 若處理不當 常導致永久性的傷害或甚至死亡 30 頭頸部傷害 檢查ABC 呼吸道 呼吸 循環 用托顎法暢通呼吸道 勿扭曲頸部 依發現當時的姿勢來固定頭頸部 以乾燥的消毒紗布直接輕壓傷口止血 若懷疑有顱骨骨折 則輕壓傷口周圍 可以冰袋冰敷20分鐘以協助止血或減輕疼痛 若已排除頭 頸部傷害的可能性 可以讓傷者維持復甦姿勢 立即尋求醫療協助 31 復甦姿勢 32 運動傷害治療 大多數的運動傷害是可以不需經由手術的方式來治癒 而且可自然痊癒需要手術治療的傷害 大都是影響到骨骼架構 關節活動 或是關節穩定度的嚴重傷害 33 治療原則 縮小開始受傷的範圍 避免局部出血與腫脹的範圍繼續擴大避免不當的處置如推拿 活血 以免造成 二次傷害 減低疼痛和發炎 減少患部的紅腫及脹痛 患側的腫漲愈厲害 恢復的時間也愈久 對功能的影響也愈大 34 治療原則 促進受傷組織的癒合 斷裂的肌腱或韌帶 以手術或保守療法使其癒合儘早施以保護性的復健活動 受傷組織因結痂 纖維化 而導致關節攣縮 僵硬及肌力減退訓練骨骼肌肉對運動的反應性 35 治療原則 功能性的復健 以期回復運動 不僅要使受傷的組織癒合 恢復活動 更要能夠繼續從事受傷前的運動預防或減少再次受傷的可能充份暖身運動不從事非能力所及的運動 36 慢性運動傷害 疼痛的發作速度較慢 程度常與運動量和氣溫有關嚴重時也可能出現紅腫及劇烈的疼痛症狀 類似急性扭傷 所以處理方式則與急性扭傷相似以休息患部及熱敷為主局部按摩並活動關節 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帶走引起疼痛的發炎物質 並保持關節的正常功能 37 熱身活動 使身體做好運動的準備可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及攝氧量 增加神經的傳導與反應性 以及減低關節僵硬性 以增加活動的範圍 減少受傷的機會 一般而言 熱身15 30分鐘 可以維持30 45分鐘 所以太早熱身幫助也不大 運動傷害的預防 38 運動傷害的預防 伸展運動 肢體的伸展 主要是關節的活動 以增加肌肉 肌腱以及韌帶的伸展性要在熱身運動之後進行 動作要溫柔 緩慢 否則會引起肌肉反射性的痙攣伸展到極限時 覺得肌肉有張力 但絕不能造成肌肉酸痛 否則會導致受傷 運動前要伸展 運動後也要做伸展運動 讓肌肉 肌腱 以及韌帶漸漸回復休息的狀態 39 運動傷害的預防 使用運動護具或貼紮術 目的主要為限制關節某方向的活動 或限制超過某個範圍的活動 利用黏性布條 將所要保護的部位 做一很有層次 規則 以及順序的貼紮對於曾經受過傷或容易拉傷的部位 藉護具或貼紮術來預防其受傷貼紮的技巧十分重要 如果貼紮太鬆或方向不對 則達不到保護的效果 如果太緊 運動員的關節活動受到限制 則容易導致受傷 40 貼紮術 41 AnyQuestion 42 身體運動傷害簡介 肩部運動傷害肘部運動傷害手部及腕部運動傷害下肢運動傷害 43 肩部運動傷害 肩關節脫臼肩旋轉肌群損傷五十肩肱二頭肌腱斷裂 44 肩關節脫臼 人體活動範圍最大的關節90 向前脫臼 10 向後脫臼脫臼後 可能造成關節不穩定 甚至出現習慣性脫臼 45 46 肩旋轉肌群損傷 穩定度除了肱骨及肩胛骨外 主要靠關節周圍的關節囊 韌帶與肌肉間的協調 來維持其正常功能包含四條肌肉 棘上肌 棘下肌 肩胛下肌和小圓肌包覆在肱骨頭上 收縮時可以旋轉手臂並使肱骨頭靠在關節盂上 47 肩旋轉肌群損傷 急性損傷 外傷或運動傷害 如棒球投手 軍事訓練投擲手榴彈慢性損傷 年齡增加 造成肌腱退化及血液供應減少或長期受肩峰磨擦撞擊引起很少於四十歲以前出現肩部外側疼痛 肌力降低或消失 無法外展肩膀但如果藉外力將手臂外展至90 之後 又可以自動往上舉 48 49 50 五十肩 冰凍肩黏連性關節囊炎並非五十歲才會發作 也不是到了五十歲肩膀疼痛就一定是五十肩原因不確定的肩關節僵硬現象無法自己抬高或轉動肩關節 即使靠外力也無法達到應有的活動範圍外傷 免疫反應 發炎及內分泌失調有關 51 五十肩 52 五十肩 大多數病患疼痛會在一兩年內逐漸緩解但發作時有時非常疼痛治療目標 緩解疼痛維持關節最大的活動範圍止痛消炎藥局部物理治療授動術 53 肱二頭肌腱斷裂 長期負重工作運動外傷病史位於上臂有長短二個肌腱起始於肩部故稱肱二頭肌腱 POPEYE sign大部份採取保守療法 54 肘部運動傷害 網球肘 肱骨外上髁炎高爾夫球肘 肱骨內上髁炎 55 網球肘 手肘外側及前臂背側疼痛尤其手掌向下持物時更明顯外傷或過度使用前臂伸肌群所致近期組織學研究發現病變處並沒有明顯的發炎細胞而是一種退化的狀態好發於三十至六十歲之間 56 網球肘 治療 非類固醇消炎藥網球肘支持帶適度休息類固醇局部注射手術治療 57 高爾夫球肘 疼痛位置在手肘內側較不常見手肘外翻造成肘部內側韌帶拉傷或長期從事屈腕的動作所致 58 高爾夫球肘 治療 休息藥物治療局部熱敷及按摩類固醇局部注射 59 手部及腕部運動傷害 媽媽手 deQuervain sdisease 腕隧道症候群 Carpaltunnelsyndrome 板機指 Triggerfinger屈指肌腱腱鞘炎 60 媽媽手 最常見於年輕的媽媽常常抱嬰兒而造成 這也是 媽媽手 名稱的由來 腕部靠拇指側肌腱的刺激或腫脹所造成 拇指基部近腕部的疼痛可延伸至前臂 當使用腕部或手部工作時 經常使疼痛加劇 61 媽媽手 治療 Finkelstein stest 休息非類固醇消炎藥副木固定類固醇局部注射手術治療 62 腕隧道症候群 正中神經在經過手腕處 會穿過由腕骨與韌帶圍成的 腕隧道 受到上方的韌帶壓迫所造成的臨床症狀 正中神經是指支配大拇指動作與支配大拇指 食指 中指以及一部份無名指感覺的神經初期可能只有手指疼痛麻木 症狀加劇時在夜間甚至會麻痛到醒過來 暫時甩手可減輕症狀 重複手腕動作使症狀加重 如騎車 洗衣等 63 64 腕隧道症候群 治療 休息非類固醇消炎藥夜間副木固定類固醇局部注射手術治療若肌肉萎縮則需復健治療 65 板機指 手指常會卡在屈曲的位置無法自行伸直 當用手去扳動時會像扣板機的情形突然彈起故而得名發生原因包括受傷 工作或運動 腫瘤 感染 痛風 類風濕性關節炎或糖尿病常發生在中年的婦女 66 板機指 治療 休息非類固醇消炎藥類固醇局部注射手術治療 67 下肢運動傷害 前十字韌帶損傷半月狀軟骨損傷脛骨粗隆骨軟骨炎臏骨軟骨軟化鵝掌筋膜炎足底筋膜炎跟腱斷裂第五蹠 骨骨折 68 前十字韌帶損傷 功用 防止小腿過度伸展及前移 維持膝關節穩定的重要組織受傷機轉 大多是non contactinjury症狀 關節血腫 受傷時有時會聽到爆裂聲 69 前十字韌帶損傷 治療 依據受損程度及病人的活動力來決定年紀較大或較少從事劇烈運動者 大部分可採保守治療活動量大的患者則須接受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 70 半月狀軟骨損傷 膝關節有內外側兩塊半月狀軟骨功用 減少股骨髁與脛骨間的磨擦 防止膝關節軟骨的磨損受傷機轉 多半在膝關節屈曲負重合併扭轉造成損傷症狀 偶爾有卡卡聲或走路時有卡住感治療 膝關節鏡修補 71 膝關節鏡 72 脛骨粗隆骨軟骨炎 脛骨粗隆位於小腿上部最突出的地方 是髕骨韌帶的附著點運動過於劇烈將使粗隆軟骨產生充血 刺激骨膜增生 造成粗隆增大 疼痛治療 避免劇烈運動1 2月 嚴重時可考慮手術治療 73 臏骨軟骨軟化 機轉 當膝關節屈曲時 髕骨與股骨的關節面相互磨擦 造成軟骨磨損或剝落症狀 膝蓋半蹲 上下樓梯或劇烈運動時症狀較明顯 74 臏骨軟骨軟化 治療 減少劇烈運動非類固醇消炎藥股四頭肌肌力訓練膝關節鏡治療葡萄糖胺避免做較大屈曲負重的運動 75 Glucosamine Chondroitin Ameta analysisin2005 CochraneReview indicatedamodestbenefitforglucosamineinreducingsymptomsandslowingradiographicjoint spacenarrowingoftheknee Anti inflammatoryanddiseasemodifyingeffect 76 鵝掌筋膜炎 鵝掌筋膜 pesanserine 位於小腿上端內側 由縫匠肌 半腱肌 股薄肌合併而成症狀 小腿上端內側有明顯的壓痛點 常見於長跑者及舞者身上治療 休息 消炎藥 類固醇局部注射 77 足底筋膜炎 最常發生於早晨下床時 行走後可稍緩解年輕人常為急性滑囊炎 年紀大患者常因足跟皮下脂肪纖維墊部分消退所致病因 足底筋膜及足短肌過度牽扯跟骨骨膜而造成預防勝於治療選擇吸震力較佳 鞋底較軟的鞋 並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運動量必要時行外科減壓手術 78 79 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