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第二学期05级钢结构试卷甲答案_第1页
2007~2008第二学期05级钢结构试卷甲答案_第2页
2007~2008第二学期05级钢结构试卷甲答案_第3页
2007~2008第二学期05级钢结构试卷甲答案_第4页
2007~2008第二学期05级钢结构试卷甲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 2008 学年第二学期学年第二学期 钢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 试卷甲答案试卷甲答案 使用班级 建工 0541 6 闭卷 课程编号 CB044111 答题时间 120 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得分 姓 名 专 业 班 级 学 籍 号 共 7 页第 1 页 一 填空题 10 1 10 分 1 钢材的冲击韧性值越大 表示钢材抵抗脆性断裂的能力越 强 2 焊接结构选用焊条的原则是 计算焊缝金属强度宜与母材强度 相等 3 普通螺栓连接 当板叠厚度 t 5d 时 d 螺栓直径 连接可能产生 栓杆受弯 破坏 4 钢材牌号 Q235 BF 其中 235 表示 屈服强度数值 B 表示 质量等级 F 表示 沸腾钢 5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 受弯构件要限制 挠度 拉 压构件要限制 长细比 6 荷载作用在上翼缘的梁较荷载作用在下翼缘的梁整体稳定承载力 小 7 缀条式格构柱的缀条设计时按 轴心受压 构件计算 二 选择题 10 1 10 分 1 钢结构的主要缺点是 C A 结构的重量大 B 造价高 C 易腐蚀 不耐火 D 施工困难多 2 现行钢结构规范所采用的设计方法是 C A 安全系数法 B 半概率经验极限状态法 C 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D 全概率设计法 3 角焊缝的最小焊脚尺寸表示 B tthf式中 5 1 A 较薄板厚度 B 较厚板厚度 C 任意板厚 得分 得分 共 7 页第 2 页 4 验算工字形组合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翼缘和腹板的局部稳定时 计算公式中的 长细比为 C A 绕强轴的长细比 B 绕弱轴的长细比 C 两方向长细比的较大值 D 两方向长细比的较小值 5 格构柱设置横隔的目的是 D A 保证柱截面几何形状不变 B 提高柱抗扭刚度 C 传递必要的剪力 D 上述三种都是 6 下面的 B 情况应将其设计强度进行折减 A 动力荷载作用的构件 B 单角钢单面按轴压计算稳定的构件 C 有应力集中影响的构件 D 残余应力较大的构件 7 轴压柱脚设计中采用锚栓目的 D A 承受柱底的弯矩 B 承受柱底的剪力 C 承受柱底的轴力 D 便于柱子安装定位 8 焊接工字形截面梁腹板上配置横向加劲肋的目的是 D A 提高梁的抗剪强度 B 提高梁的抗弯强度 C 提高梁的整体稳定 D 提高梁的局部稳定 9 9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与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 C A 没有本质差别 B 施工方法不同 C 承载力计算方法不同 D 材料不同 10 实腹式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外屈曲形式是 C A 弯曲变形 B 扭转变形 C 弯扭变形 D 三种变形均有可能 三 简答题 25 分 1 钢结构用钢材机械性能指标有哪几些 承重结构的钢材至少应保证哪几项指 标满足要求 7 分 钢材机械性能指标有 抗拉强度 伸长率 屈服点 冷弯性能 冲击韧性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保证下列三项指标合格 抗拉强度 伸长率 屈服点 得分 共 7 页第 3 页 2 格构柱绕虚轴的稳定设计为什么要采用换算长细比 写出换算长细比的公式 6 分 格构式轴心受压柱当绕虚轴失稳时 剪力主要由缀材分担 柱的剪切变形较大 剪力造成的附加挠曲影响不能忽略 故对虚轴的失稳计算 常以加大长细比的办 法来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 加大后的长细比称为换算长细比 双肢缀条式柱的换算长细比的计算公式 1 2 0 27 A A xx 双肢缀板式柱的换算长细比的计算公式 2 1 2 0 xx 3 为什么要规定螺栓排列的最大和最小间距 6 分 螺栓在构件上的排列有两种形式 并列和错列 无论哪一种排列形式 都应满足 三方面要求 受力要求 端距过小 端部撕裂 受压 顺内力方向 中距过大 鼓曲 施工要求 外排拴距过大 潮气易侵入 构造要求 螺栓间距不能太 近 满足净空要求 便于安装 根据以上要求 规范规定螺栓排列要满足最大 和最小间距 4 图示实腹式轴压柱截面 柱长细比 钢材 Q345 试判断该柱5855 Yx 腹板的局部稳定有无保证 如无保证应采取何种措施 至少回答出二种方法 6 分 腹板高厚比为 该柱腹板的局部稳定无保证 采取的措施 可加大腹板厚度 可设置纵向加劲肋 yw ft h235 5 025 0 57 44 345 235 585 025 33 586350 0 w th 共 7 页第 4 页 四 计算题 55 分 1 钢材为 235 手工焊 焊条为 E43 静态荷载 2 160mmNf w f 已知 求连接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无引弧板 10 分 mmhf8 N 解 偏心距 1 分 mme25100 2 250 弯距 1 分 NM25 2 分 2621 82250 87 02 NN lh N we N f 2 分 4088 82250 87 0 6 1 2 25 2 NN W M f M f 3 分 2 19516022 1 40882621 w ff M f N f f NN 可以解得 1 分 kNNN75 311311745 2 验算图示采用 10 9 级 M20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承载力 已知 构件接 触面喷砂处理 钢材 Q235 BF 构件接触面抗滑移系数 0 45 一个螺栓的 预拉力设计值 P 155 kN 10 分 解 V 100 KN 1 分 T 100 0 25 25KNm 1 分 1 分 KNpnN f b v 775 6215545 0 19 09 0 2 分 KN yx Ty N ii Tx 45 45 1004506 1001025 22 6 22 1 1 2 分 KN yx Tx N ii Ty 73 22 55000 501025 6 22 1 1 1 分 KN n V N F 67 16 6 100 1 2 分 KNN KNNNNN b V FTyTX 775 62 15 60 67 1673 22 45 45 222 11 2 11 该螺栓连接的强度满足 得分 共 7 页第 5 页 3 已知某轴心受压实腹柱 AB AB 长 L 5m 中点 L 2 处有侧向支撑 采用三块 钢板焊成的工字型柱截面 翼缘尺寸为 300mm 12mm 腹板尺寸为 200mm 6mm 钢材为 235 求最大承载力局稳是否合格 13 分 2 215mmNf N Q235 钢 b 类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30 35 40 45 50 55 60 0 9360 9180 8990 8780 8560 8330 807 解 截面积 1 分 2 846 0202 1302cmA 惯性距 1 分 4 33 56 8498 12 204 29 12 4 2230 cmIx 1 分 4 3 5400 12 302 1 2cmIy 回转半径 1 分 cm A I i x x 06 10 84 56 8498 1 分 cm A I i y y 02 8 84 5400 长细比 1 分 1 分 70 49 06 10 500 x ox x i l 17 31 02 8 250 y oy y i l 稳定系数 类截面 由最大长细比查附表得 b70 49 x 1 分 857 0 878 0 856 0 4550 45 7 49 878 0 x 整体稳定验算 2 分 kNAfN 7 15472151084857 0 2 局部稳定验算 3 分 腹板的高厚比 可以 85 49 235 235 7 495 025 235 5 025 3 33 6 0 20 0 yw ft h 翼缘的宽厚比 可以 97 14 235 235 7 491 010 235 1 010 25 12 2 1 7 14 y ft b 共 7 页第 6 页 4 试验算图示简支梁的抗弯强度和全部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刚度 已知 荷载 标准值为 20 kN m 设计值为 30KN m 钢材 Q235 BF f 215N mm2 容许相对挠度 截面无削弱 截面几何特性 23 10206mmNE 250 1 L VT 翼缘宽 翼缘厚 47 1011 7 mmIx 35 1008 5 mmWx mmb122 腹板厚 10 分 mmt 7 13 mmtw5 8 解 受压翼缘宽厚比 1 分 13 235 1314 4 7 132 5 8122 y ft b 塑性发展系数 1 分 05 1 x 1 分 1 分 KNm lq M d x 135 8 630 8 22 35 1008 5 mmWW xxn 抗弯强度 3 分 22 5 6 215 09 253 1008 5 05 1 10135 mmNfmmN W M nxx x 刚度 3 分 250 1 260 1 1011 7 10206384 6000205 384 5 73 33 L V EI Lq L V T x kT 5 图示一实腹式压弯柱高 5m 在弯矩作用平面内为下端固定 上端自由 该柱 承受轴压力设计值 N 800 kN 在顶端沿 Y 轴方向作用水平荷载设计值 F 120kN 钢材 Q235 BF f 215N mm2 试验算该柱在 23 10206mmNE 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性 截面几何特性 柱截面面积 A 16400mm2 绕 X 轴惯性 矩 截面对 X 轴为 b 类截面 12 分 48 1056 7 mmIx 0 1 mx Q235 钢 b 类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30 35 40 45 50 55 0 9360 9180 8990 8780 8560 833 解 截面几何特性 1 分 3 4 1 93 3136 2 48 1056 7 2 2 cm h I W x x 1 分 cm A I i x x 47 21 共 7 页第 7 页 内力计算 1 分 KNmFLM x 6005120 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计算 2 分 58 46 47 21 5002 0 x 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