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疲劳制造原理与技术概论抗疲劳制造原理与技术概论 一 抗疲劳制造定义 1964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在 金属疲劳试验的一般原理 中给疲劳 下了一个描述性定义 金属材料在应力或应变的反复作用下所发生的性能变化叫 疲劳 所谓的抗疲劳制造技术是指在不改变零件材料和截面尺寸的前提下 通 过在制造工艺过程中改变材料的组织及应力分布状态来提高零部件疲劳寿命的 制造技术 这种技术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不改变零件的结构和材料 不增加材 料重量 但能大幅度提高材料的疲劳寿命 二 抗疲劳制造设计与制造的重要性 在现代工业各个领域中 大约有 50 90 以上的结构强度破坏都是由于疲劳 破坏造成的 如轴 曲轴 连杆 齿轮 弹簧 螺栓 压力容器 海洋平台 汽轮机叶片和焊接结构等 很多机械零部件的结构件的主要破坏方式都是疲劳 而且遍布在工业 交通 军事等要害部门 给航空 造船 交通运输 动力机 械 化工机械 工程机械等工业造成严重威胁 1 2 因此 认识疲劳 了解疲 劳破坏的机理 探求抗疲劳制造的方法并去指导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 已经成 为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课题 三 抗疲劳制造技术的原理 疲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疲劳寿命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包括零件 表面残余应力 表面显微组织 缺口效应 尺寸效应 表面效应 材料静强度 以及腐蚀环境等多种因素 一些对材料或构件的静态特性影响很小的因素 如 构件和结构的表面状态 缺口形式等 在疲劳现象中却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 因此 提高金属材料抗疲劳性能应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来进行 l 合理选材 注意零件的细节设计 提高加工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 尽 量减少形成应力集中的各种因素 2 在金属材料表层 特别是局部应力集中的薄弱部位引人高的残余压应力 3 细化材料的表层显微组织 细化亚晶粒 减少材料内部的非金属夹杂物 提高冶炼精度 4 在保证芯部具有足够强度的前提下 提高材料表层的硬度和强度 抑制 在循环应力作用下表层产生局部塑性形变 四 疲劳设计方法 1 无限寿命设计法 无限寿命设计法是谢联先生在 40 年代提出的 是最 早使用的抗疲劳设计方法 使用无限寿命设计法时 常先用静强度设计确定零 件尺寸 再用这种方法进行疲劳强度校核 2 名义应力有限寿命设计法 有限寿命设计法要求构件或结构在一定的使 用期限内不能产生任何疲劳缺陷 又称安全寿命设计法 3 局部应力应变分析法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决定零件疲劳强度和寿命的 是应变集中处的最大局部应力和应变 也就是说 决定疲劳强度和寿命的是应 变集中处的最大局部应变 4 损伤容限设计法 损伤容限设计法是以无损检测技术和断裂韧性与疲劳 裂纹扩展速率的测定技术为手段 以有初始缺陷或裂纹零件的剩余寿命估算为 中心 以断裂控制为保证 确保零件在使用期内能够安全使用的一种疲劳设计 方法 5 疲劳可靠性设计 这种设计方法是概率统计法和疲劳设计法相结合的产 物 它考虑了载荷 材料疲劳性能和其它疲劳设计数据的分散性 可以把破坏 概率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五 抗疲劳制造技术分类 在目前的生产实践中 有关抗疲劳制造的方法多种多样 从物理 化学 机械和高能束处理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如图 l 所示 2 1 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通过提高材料表层的硬度和强度来提高材料抗疲劳性能的 其特 点是不改变表层化学成分 通过表层相变来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常用的工艺 有火焰淬火 高频和中频感应加热淬火以及近年来发展的超声波 双频感应加 热淬火等 表面淬火淬硬层中的马氏体组织很细 硬度和强度比一般的整体淬 火高 因而具有较好的抗粘着磨损与疲劳磨损的能力 马氏体的比容大 使淬 硬层中存在较大的残余压应力 这种具有残余压应力的高硬度表面层能使工件 的疲劳强度明显地提高 4 2 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是利用化学热处理技术通过改变表面化学成分 并形成单相或多 相的扩散层 大大提高材料表层的硬度 同时还可以建立很高的残余压应力 从而提高了材料的疲劳性能 主要包括渗碳 渗氮 碳氮共渗 磷化和阳极氧 化等工艺 近年来离子渗碳 真空扩渗 渗硼和多元共渗等新方法也得到了较 大的发展 并且在微动摩擦学领域中进行了较多应用 5 国外有人研究了渗氮 层的微动性能 发现其表面损伤程度随表面机械强度的提高而降低 特别是残 余压应力和较高的屈服强度降低了表面承受的有效载荷 使裂纹形核时间延长 扩展速率降低 因而磨损减小 微动疲劳性能大大提高 3 机械方法 机械方法的突出特点是利用冷变形技术 使金属材料表面产生形变硬化层 并引入高的残余压应力 因而减少了疲劳应力作用下裂纹的形核并抑制裂纹的 早期扩展 从而显著提高机械零件的抗疲劳断裂和抗应力腐蚀开裂的能力 主 要工艺方法包括滚压 挤压 喷丸 干涉配合和抛光处理等 是抗疲劳制造的 一种主要方法 其中喷丸强化工艺不仅可以在极为宽广的幅度上改变金属材料 的疲劳强度和抗应力腐蚀性能 而且其适应性也极为广泛 在航空工业中 孔 冷挤压强化工艺包括芯棒挤压和开缝衬套挤压技术 已广泛地应用于航空工业 发达国家的军机和民机 而包括冷挤压在内的干涉孔配合工艺更是大大促进了 这种工艺的成功应用 其抗疲劳效果更为显著 6 2 4 高能束处理 高能束处理的作用在物理 化学 机械等方面都能得到体现 单独将其作 为一类是因为高能束能量密度极高的特性 使得经高能束处理方法得到材料抗 疲劳性能比传统方法有显著地提高 其发展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高能束处理技 术是在材料局部表面施以极高密度的能量 并使之发生物理 化学变化 达到 显著抗疲劳增寿的目的 目前正在研究和应用于抗疲劳制造的有激光冲击 激 光相变硬化 激光熔凝 激光合金化以及离子注人等 这些是极有发展前途的 抗疲劳制造方法 激光相变硬化工艺不改变物质的状态 强化后材料表面仍很 光滑 变形一也很小 同时处理后的表层内应力为压应力 对材料的疲劳性能 有很大的提高 有较大的技术经济效果 实验人员对 AlsII045 钢旋转弯曲光滑 试样进行的激光相变硬化抗疲劳试验表明 用 475w 激光束以 2 07mm s 速度扫描 可获得 100um 厚的硬化层 疲劳寿命提高约 30 在 5I2MPa 应力水平下 疲劳 寿命提高 15 倍 激光冲击能有效提高地强化碳钢 合金钢 不锈钢 可锻铸铁 球墨铸铁 铝合金 以及镍基高温合金 在提高金属材料疲劳寿命方面 激光 冲击已能取代喷丸处理 离子注人通过在材料中引人固溶强化 析出强化和压 应力来提高材料的抗疲劳寿命 在精密零件的杭疲劳措施中 离子注入有着重 要的作用了 因为离子汀一人一般在较低的温度下在真空中进行 离子认几人 后测不出零件尺 日勺变化能保持原有的尺寸精度和表 l lJ 粗糙度 工然离 J 气洲人尺寸较小 通常离子注人层厚度不大于 1ulll 使得离 r 注人技术的应川 受到一定限制 但是在一些实验中 当 注人层磨很深度达到 几人深度 O 不时 由于接触而温升使氮沿位错和 品界打散 们一人层中仍然有 10 es20 的注入元素存在 11 川 表明在这个深 度 l 离 i1 几入技术仍然可以产生作用 因此在抗微动疲劳制造技术中 离 J 气注人技术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将 luJ 种以 l 一的抗疲 劳制造方法翅介使川的 这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比如带衬公挤坏和 几涉配合相结合等 往往能取得比使用单一方法更好的杭疲劳效果 3 抗疲劳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抗疲劳制造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亚视 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代 业设备要求在高温 高速 高压等 复杂条件 I 汀吏用的 J 勇合越米越多 承受的交变应力越来越高 疲劳破坏问 题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必须结合实际击要进行深人系统的抗疲劳制造 技术研究 l 开展断裂力学 弹塑性断裂力学以及损伤容限设门的应用研究 2 加强对疲劳损伤机理的研究 利用现代分析于段 深人研究疲劳损伤的 机理 根据机械零部件的材质一五作环境 作状态等状况 有针对性地采用 抗疲劳制造技术 提高经济效益 3 开展复杂工作条件卜的疲劳寿命研究 如腐蚀疲劳 接触疲劳 微动疲 劳 随机疲劳 高低温疲劳 热疲劳 丝合应 J 疲劳在变幅载荷 微动 真空 腐蚀环境 岛低温及多轴应 状态等特殊工况下的疲劳问题 金属在核辐射毋 响卜的 百温疲毛玲以及材料的疲劳强度的研究 热电站设备和燃 轮机叶 片的疲劳加蠕变的复合问题的研究 这些问题的研究对航空航大 核 业部门 等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发展共有垂大意义 4 开展疲劳损伤的计算机模拟与计算 5 开展对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先进陶瓷的微动损伤规律的研究 1 美 福克斯 工程中的金属疲劳 北京 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 1983 2 英 N E 弗罗斯特 金属疲劳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解读《GB-T 32498-2016金属基复合材料 拉伸试验 室温试验方法》
- 高砂窑炉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交通运输管理考试及答案
- PhIP-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BAT-1308-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华大学线上考试题目及答案
- 保育师考试题中级题库及答案
- 家政中级考试题及答案
- 中级软考试题及答案
- 电炉知识培训总结与反思课件
- 2022年家用空调安装合同范本
- 二手车鉴定评估的报告书
- 教学课件 金属学与热处理-崔忠圻
- 多智能体系统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
- 铁道概论全套课件
- 艺术欣赏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最新)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阅兵英语课件
- 有限空间作业考试题库600题含答案
- 餐饮服务招标评分标准
- 高等数学第一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