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扶贫开发工作总结第一篇:海兴县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海兴县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及贫困现状 海兴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黑龙港流域,全县总面积960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辖7个乡镇、两个国营农场,197个行政村。海兴县地碱水咸,自然条件较差,资源匮乏,多数农村仍处在较贫困的状态。1994年被列为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重点扶持的贫困县,2001年被确定为 (2001-2010年)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当时,按照年人均收入低于825元的标准,全县确定了129个贫困村、24046户贫困户、96096名贫困人口。2011年我县再次被确定为(2011-2020年)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按照年人均收入低于2300元的标准,初步确定贫困人口12.6万人,按照贫困发生率60%测算,有154个村达到贫困村标准。贫困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68.5%,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78%。从致贫原因统计,其中,因自然灾害致贫有3万人,因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及产业单一致贫有3万人,因扶贫标准提高进入贫困线以下4万人,因原来教育水平低致贫有1.8万人,因病、因残致贫有0.8万人。 二、过去十年扶贫开发工作的回顾总结 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开展十年来,海兴县委、县政府把解决贫困问题作为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的大事,围县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县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绕扶贫开发攻坚计划和农村扶贫开发规划的实施,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绩。我县129个贫困村的面貌得到明显改观,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在扶贫开发实践中,我们立足海兴实际,坚持“抓、带、推、促、保”五字方针。 (一)强化领导抓扶贫 海兴县将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各项工作都围绕实现脱贫这个目标积极开展。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县长为扶贫开发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书记、副县长为具体责任人,并建立了领导小组议事制度。二是将扶贫开发工作列入全县大事要事,定期进行督导检查,每年都召开常委会、县长办公会、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扶贫工作。三是大力推进领导干部包乡镇包村责任制,每名县级领导在分包一个乡镇的同时再包扶一个贫困村,各乡镇和各科局也都实行了副科级以上干部包村包户制度,深入开展了“一村一干”活动。四是将扶贫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列为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各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扶贫开发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为开展好扶贫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龙头产业带扶贫 2001年以来,全县共投入产业化财政扶贫资金4000万元,在全县129个贫困村大力实施了四大产业化扶贫项目:一是肉牛养殖。共投入资金1500万元、发展肉牛5000头,覆盖贫困户5000户、贫困人口20000人;二是肉羊养殖。共投入资金700万元,发展肉羊15000只,覆盖贫困户2000户、贫困人口10000人;三是生猪养殖。共投入资金800万元,发展生猪10000头,覆盖贫困户2000户、贫困人口10000人;四是肉鸡养殖。共投入资金1000万元,建设标准鸡棚100个,年出栏肉鸡300万只,形成了漳卫新河沿岸肉鸡养殖长廊,已经成为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通过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大力实施,我县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十年来,对贫困人口人均投入近500元。贫困群众年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825元增长到2010年的1500元以上。 (三)合力攻坚推扶贫 2001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11号文件要求,我县始终坚持把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行业部门资金进行有效整合,打捆使用,集中投放,并采取召开扶贫会议定期督导汇报、签订目标责任状、下发相关文件的方式,来提高各部门对整村推进工作的认识。在资金、政策等方面重点向129个贫困村倾斜。10年来,全县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资金超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2000万元,地方财政扶贫资金500万元,部门整合资金7500万元。129个重点村基础设施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人畜饮水基本得到解决。累计新打机井60眼、新上配套设施40套、铺设饮水管道15万米;二是道路建设状况明显改善。累计翻修、新修、硬化道路250公里;三是农田水利、电力设施等方面有了较大改观。累计改造基本农田5万亩,开挖水库80座、引排水渠20万米,修建扬水站30处,安装更换变压器30台,改造高低压输电线路15万米。 (四)社会帮扶促扶贫县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在对口帮扶工作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赴国家、省、市帮扶单位汇报工作,协调关系,加强沟通。为驻县、驻村帮扶干部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与帮扶干部一起进村入户,指导督促项目的实施,全力配合帮扶单位开展扶贫工作,赢得了各级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2001年以来,全县共争取中直、省直、市直三级帮扶单位各类社会帮扶资金2500万元。其中,中远集团投入1500万元实施了枣树种植、肉牛养殖、中小学校建设、修路、打井、劳务输出、科技培训等扶贫项目;省“四帮一”扶贫工作队及市直对口帮扶单位投入资金1000万元为贫困村实施了水库、修路、打井、 办电、两室建设等系列项目。为推进实施第一个十年扶贫开发规划,加快贫困村脱贫致富步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提高素质保扶贫 科技技能培训作为扶贫开发三项工作重点之一,十年来我们结合扶贫开发项目实施计划,重点在三个方面进行了科技技能培训:一是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方面。我们聘请农业、畜牧等有关大专院校的技术人员和专家,重点围绕种植、养殖、市场信息三个方面,采取现场指导、集体办班、电视台讲座等形式,共举办培训班150期,培训群众8万人次;二是在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依托省、市、县三级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开展电脑、电焊、数控机床、电工、市场营销、美容美发等方面订单式培训,共转移培训贫困劳动力4500人次,人均年劳务收入超过万元;三是扶贫干部业务培训。通过集中办班、外出参观等形式,共培训乡镇分管人员、贫困村干部、技术能人1200人次。通过培训工作的开展,变输血为造血,极大地提高了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拓宽了增收渠道、增强了致富信心、巩固了扶贫成果。 三、今后十年扶贫开发工作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与具体措施 (一)指导思想第二篇: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2010年扶贫工作总结 2010年,我乡扶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扶贫办的具体指导、关心支持下,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工作部署规划,着力抓好疏勒河移民乡村整组推进、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贴息、农村危旧房改造、村组道路建设等工作,开发农村重点产业建设,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有力的推动了全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将一年来的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如下: 一、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扶贫资金投入创新高,今年以来共争取整合各类扶贫资金223.9万元。二是移民群众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通过渠道、道路、畜牧、重点产业、扶贫安居房等项目的整组推进,农户的发展意识得到了增强,初步形成了因地制宜、合理开发、优势互补的特色支柱产业,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枸杞、设施养殖等种养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疏勒河项目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村组道路、渠道、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县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一)疏勒河移民乡村整组推进项目(总投资63.9万元)。2010年,XXX村被列为整村推进项目,计划实施项目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63.9万元,修建抗震安居住房63户;扶持45户贫困户修建集中连片暖棚圈舍45座。目前,已完成项目投资63.9万元,占计划任务数100%。其中:完成投资50.4万元,抗震安居房63户,占计划任务数100%;完成投资13.5万元,修建集中连片暖棚圈舍45座,占计划任务数100%。 (二)、移民乡村生产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60万元)。 移民乡村生产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160万元,计划实施项目为:衬砌渠道7.5公里;种植枸杞700亩;新修村组道路1.7公里。 目前,已完成项目投资160万元,占计划任务数100%。其中:完成投资120万元,衬砌渠道7.5公里,占计划任务数100%;完成投资8.5万元,铺筑村组道路1.7公里,占计划任务数100%;完成投资31.5万元,种植枸杞700亩,占计划任务数100%。 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使项目村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增强,2000余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移民群众的科技水平得到提高,农村经济基础得以培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稳步解决温饱的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信贷扶贫在扶贫开中探索。积极争取小额贴息到户贷款指标10万元。资金惠及全乡X村,1632户。按照因地制宜、“一村一品”的特色,以亮点村为典范,种植业扶持重点为枸杞、甘草、红花、番茄种植;养殖业扶持重点为肉牛、肉羊育肥养殖。通过小额信贷示范项目扶持,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农户收入显著提高,农户对扶贫贴息到户贷款的服务反映比较好,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信贷意识不断增强。 (四)科技培训及劳务输出。紧紧围绕“培训是基础,输出是关键,服务是保障,致富是目的”的工作思路,以“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重点,采取政策激励、引导培训、协会组织、能人带动等办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外输转。全乡累计完成甘草、枸杞、番茄、沼气、农机、养殖等农业专业技术培训6期,820人次。新增劳务输转基地1个,截至目前全乡共输出劳动力3224人次以上,其中团体输出务工人员882人次以上,创劳务收入1602万元。 三、扶贫开发措施及经验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到位。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专门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财税、农业、林业、水利、各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跟踪督促项目的实施,定期不定期召集成员单位对项目实施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争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同时,具体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并将任务层层分解,纳入干部年度重点工作目标承诺,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以项目为主线,加大整合力度,整体推进建设。乡党委、政府以新农村建设为总体目标,从扶贫开发项目上整合资源,根据项目整合要求,协调各部门项目资金参与项目建设,集中投入重点村建设,分别进行整村推进项目资金整合、产业项目资金整合、危旧房改造资金整合、信贷扶贫项目资金整合,有效推动了全乡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培育发展支柱产业、改善农户居住条件、拓宽产业资金投入来源渠道等,使各项扶贫开发项目得到稳步推进。 (三)发挥群众积极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农民是主体的扶贫开发局面,使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到扶贫开发项目中来。在工作开展中,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落实群众对扶贫工程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其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二是把尊重农民的意愿和科学引导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把争取上级扶持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相结合。三是处理好“扶贫”与“扶志”的关系,把市、县的支持、社会的帮扶,转化为内在动力,增强和提高“两西”及“疏勒河”项目移民群众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坚持优先扶持“一村一品”产业。今年我乡充分利用好小额信贷贴息资金,积极做好“1245”设施养殖、枸杞、甘草、红花、番茄产业实施,极大的满足了村民发展产业的资金需求,重点 推行整村23年扶持发展,尽量做到扶持一个村、富裕一个村,在树立典型示范产业村的同时,带动了临近村组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五)加强扶贫项目及资金管理。我乡严格遵守财政扶贫资金财政专户管理和报账制管理,加强项目审计监督和督促检查工作,管理逐步规范,资金到位率和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了项目资金的扶贫作用。扶贫项目竣工时,需各项目村提交管理制度备案,把管理制度列为验收条件之一。 四、存的困难和问题 我乡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不容忽视,扶贫开发工作任重而道远。扶贫开发工作存在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贫困面仍然较大。随着国家扶贫标准的不断提高,我乡绝对贫困和低收入贫困人口还会更多,扶贫任务更加艰巨。二是扶贫难度越来越大。我乡贫困人口主要集聚在两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交通、水利、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致贫因素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 2011年,我乡扶贫开发工作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开发式扶贫方针,按照我县产业开发、助农增收、发展特色产业的长远规划,积极争取项目配合实施,牢固树立“大扶贫”、“提高扶贫水平”理念,紧紧瞄准贫困群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连片开发,以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小额信贷和社会帮扶为重点,加大对贫困村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村的扶持力度,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全乡经济、社会、生态扶贫开发进程。第三篇:2016年县扶贫开发工作汇报2016年县扶贫开发工作汇报考核组: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争取专项扶贫资金7543万元,落实双联帮扶资金1.14亿元,实施联扶项目398项。以消除4.38万贫困人口、整村脱贫53个(含20xx年考核不合格2个村)贫困村为目标,以南北两大贫困带为主战场,以扶持增收产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技能培训输转、贫困村面貌整治为主攻方向,按照调结构、扩规模、输劳力的总体思路,强化措施,抓好落实,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实现53个(含20xx年考核不合格2个村)贫困村整村脱贫,减少扶贫对象4.38万人(县农调队监测完成)。2.争取专项扶贫资金7543万元,落实双联帮扶资金1.14亿元。3.实施了清水驿乡整乡推进项目,投入专项扶贫资金300万元,项目全部完成。4.实施了新营乡八门寺村等10个整村推进项目,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400.5万元,项目全部完成。5.招生培训雨露计划(两后生)2070人。6.20xx年在15个村实施互助资金项目,累计达到42个,互助资金协会整体运行良好。7.按时完成并保质保量报送整村脱贫等扶贫攻坚目标任务执行情况。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今年,省市共下达专项扶贫资金7543万元。其中第一批三西、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计划资金20xx万元(三西资金119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96万元);第二批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计划资金1598万元;市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600万元,县级财政扶贫配套资金1330万元。一是整村脱贫建设任务。新修梯田2.6万亩,建成通畅工程217.2公里、通达工程92.9公里,完成兴黄路、石凯路改扩建项目。新营、高崖等11个乡镇37个村3.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扶贫专项安排贫困乡村新修梯田5413亩,硬化(砂化)村组道路288.5公里、巷道78.05公里,修建蓄水池27座,铺设输水管道18.8公里,新建村委会25个(维修22个)、村文化活动室16个(维修5个)、村卫生室2个,建成文体广场7个。新增中药材5万亩,总面积达到14.5万亩,较粮食作物每亩增收300元,成为北山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南山片区冷凉型蔬菜达到5.6万亩,较粮食作物每亩增收4000元,已成为南山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扶贫专项扶持贫困户种植中药材5173亩,百合1900亩,建设暖棚896户896座,发展舍饲养羊6341只。不断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完善金融服务,发放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5789.5万元、双联惠农贷款2.03亿元,受益农户4938户。二是整村推进建设项目。20xx年我县实施了新营乡八门寺村、清水沟村、高崖镇新窑坡村、裴家岔村等10个整村推进项目。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增收产业、科技扶贫、贷款贴息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共落实三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00.5万元(每村平均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40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4820万元。各村推进项目进展顺利,新营乡14个渗水塘坝工程完成招投标工作,正在进行坝体建设;完成村组道路硬化8.7公里、砂化7.5公里,全部完成目标任务;新修梯田2082亩,占计划2513亩的82.8%;种植双垄沟地膜田6650亩、中药材150亩、百合400亩,新发展暖棚羊舍682座,投放种羊2770只,贫困村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三是抓好贫困人口能力建设。20xx年省市安排我县雨露计划(两后生)培训2070人,全县共申报培训对象4200多人。我们结合建档立卡工作,重点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筛选学员开展培训,目前正在进行审核汇总工作。培训人员每人每年补助1500元,年内将一次性打入补助对象一折统。强化劳动力技能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委托甘肃东方技工学校等4所院校通过科技大棚车进村入户,培训16个乡镇52个村的4370人,技能培训认定发证798人。四是抓好村级发展互助资金。20xx年安排15个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整村推进含9个),每村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5万元。制定完善村级互助资金协会章程和管理细则,成立互助资金理事会和监事会,切实加强互助资金运行管理。20xx年新注册成立扶贫互助社14个,安排资金210万元,累计达到42个,注入财政扶贫资金755万元,互助资金协会整体运行良好。如成立较早的中连川村互助资金协会,资金周转率达90%以上,回收率达95%以上,互助资金良性循环,切实解决了贫困户贷款难问题。五是做好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根据甘肃省20xx年度建档立卡及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扶领发【20xx】6号)精神,成立了mm县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全县20xx年度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方法步骤和时间要求等。今年6月6日、8月8日分别召开扶贫开发工作推进会,专门对建档立卡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程序步骤和时间要求。对114个省级贫困村和8.3万扶贫对象进行评议公示,并在县政府网站公告。目前,两表一册(贫困村登记表、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的填写和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全部完成。同时,按照省上关于健全和完善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意见要求,专门选派项目多、技术强的部门联系帮扶114个贫困村,并确定驻村帮扶工作队,深入贫困村、贫困户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六是抓好扶贫项目资金自查自纠工作。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监督管理的通知和元月25日全省检察系统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自纠活动。我办确定了一名副主任带队,安排专人自查清理了全县2018-20xx年中央和地方(包括省、市、县三级)政府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面100%,整乡推进、整村推进是专项检查的重点。通过查漏补缺,使历年来的项目进一步得到落实。三、主要工作方法1、突出项目筛选,提高执行计划的严肃性。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筛选好项目,编制项目计划是做好扶贫项目工作的基础。我们在扶贫项目筛选和计划编制中,充分体现了自下而上的原则。首先由项目乡镇进行调查摸底,形成项目计划草案,报县扶贫办审查。其次县扶贫办根据乡镇所报的项目计划草案,组织相关人员深入项目建设地点进行二次筛选,并提出修改完善意见。最后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进行项目评审,并根据上级下达资金总量、各项目补助标准、乡镇对扶贫工作的重视程度给乡镇分配项目资金,确定今年全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计划。2、突出招投标制,提高项目建设规范性。在今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建设中,我们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不断充实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和项目公示制,10万元以上的工程类项目进行公开招投标,项目内容涉及道路、渠道、村委会建设。目前,招投标工作基本完成,暖棚圈舍中所用的砖、彩钢等都统一进行公开招标采购,引进基础母羊只允许在本县范围内调引,最大限度规避了腐败现象发生,提高了项目建设规范性。3、突出增收产业,提高到户项目的扶贫效益。按照财政扶贫资金中产业项目和到户扶持资金比例均要达到70%的考核规定要求,今年我县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安排中,加大了产业项目和到户扶持资金的比例,使产业项目和到户资金比例均达到了70%以上。在整村推进项目和到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CNSS 007-2021易食食品
- 2025云南临沧市华旭幼儿园招聘7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贵州湄潭县城镇公益性岗位第三期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9月广东中山市坦洲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招聘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蚌埠五河县县直机关幼儿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合肥庐江县择优招聘部分紧缺学科临聘教师35名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阜阳市市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27名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秋统编版(五四制)(2018)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 2026中建四局国际公司校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掌握语文学习秘籍
- 2023-商业购物中心大型活动舞台搭建标准
- 艾滋病基本知识
- 佛山市顺德区飞鹅永久墓园管理处招考2名管理员工模拟检测试卷【共1000题含答案解析】
- GB/T 3131-2001锡铅钎料
-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汇总
- GB/T 25775-2010焊接材料供货技术条件产品类型、尺寸、公差和标志
- GB/T 14454.2-2008香料香气评定法
- 肌内效贴布疗法课件
- 阿甘正传全部台词中英对照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航天电子电气产品手工焊接工艺设计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