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高温_第1页
职业卫生高温_第2页
职业卫生高温_第3页
职业卫生高温_第4页
职业卫生高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高温、灼伤的危害与防护,第一节 高温作业的危害,高温作业及分类影响体温调节的外界因素高温对人体的危害现场救治与职业禁忌症,高温作业及其分类,定义:在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达到本地区夏季室外最高气温时,其工作地点气温高与室外气温2 或2 以上的作业,称为高温作业。按气象条件特点,高温作业可分为: 高温强辐射作业(干热型作业);高温、高湿作 业两类,高温、强辐射作业特点: 高气温、强热辐射、湿度较低。举例: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炼钢作业;机械工业中的铸造、轧钢、热处理。 高温、高湿作业特点: 气温高、湿度高、热辐射不大。例:印染、造纸、电镀、纺织。,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触,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1)冶金工业:炼焦、炼铁、轧钢车间;(2)机械制造:铸造、锻造、热处理车间;(3)炉窑车间: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4)锅炉间:火力发电厂、轮船。 2、气象特点: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触,2.高温、高湿作业 (1)液体加热或蒸煮:印染、缫丝、造纸,气温达35以上,相对湿度达90%以上;(2)潮湿的深矿井:气温达30以上,相对湿度达95%以上。通风不良易形成高温、高湿和低气流的湿热环境。 气象条件特点:高气温、高气湿,而热辐射强度不大。,冶金工业炼铁,锅炉间工人送燃料,机械制造业锻造工艺,陶瓷工业的烧成车间,1. 对体温调节的影响,若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机体只能通过蒸发散热。环境热+代谢热大于散热,机体蓄热。处于高度热应激(heattrain)状态。若超过体温调节能力,出现过热(hyperthermia)。 中心体温(core temperature)也称深部温度,严格指下丘脑灌流血液的温度,一般以直肠温度表示。38是高温作业工人生理应激范围的上限。,影响体温调节的外界因素,人体的体温调节: 正常条件下,人体的体温是比较稳定的。调节的主要形式: 1、对流散热: 依靠空气做介质,通过空气的对流进行散热。 2、辐射散热: 不依靠任何物质散热(人体温度高周围低温 度物体;人体温度低吸收周围物体散发的热辐 射),蒸发散热: 只占人体总散热的25%左右。主要方式: 汗液蒸发。相关因素: 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气流速度。表现形式: 空气的温度高、相对湿度小、气流流速高时,汗液蒸发快。反之则汗液蒸发得慢,散热量小。,影响体温调节的外在因素,气湿 气流 气压 热辐射。,气温,气温,气湿,气流,气压,热辐射,影响体温调节的外界因素,气温: 气温是影响体温调节的重要因素。气温是高温 作业气象条件卫生标准的主要指标。相对湿度: 周围大气的含湿量对体温调节也有很大的影响。它是对人体热感觉经常起作用的一个因素。 空气气温、空气相对湿度低人体气温,汗液蒸发;空气相对湿度高汗液难以蒸发,造成闷热,(一)气温,生产环境中的气温决定于: 大气温度 太阳辐射 生产上的热源 人体散热等 热的传递形式: 适宜气温:18-25,热源通过传导、对流使生产环境中的空气加热,并通过辐射加热四周物体,形成第二次热源,扩大了直接加热空气的面积,使气温升高。,(二)气湿,生产环境中的气湿以相对湿度表示。高气湿:相对湿度大于80%。低气湿:相对湿度低于30%。高低气湿产生的原因:最佳湿度:30-80,高气湿主要由于水分蒸发和释放蒸汽所致,如液体蒸煮的缫丝、印染、屠宰等工艺和矿井作业。低气湿可见冬季高温车间的作业。,(三)气流,空气流动可以影响体温调节。气流速度快可促进汗液的蒸发使人体散热量增加,使人感觉凉爽。 生产环境中的气流动力来自于外界风力和厂房中的热源。室内外温差越大,产生的气流越大。,(四)热辐射,热辐射主要指红外线和一部分可视线而言。 太阳 各种熔炉 生产环境 开放的火焰 熔化的金属等 热辐射的途径:热辐射人体皮肤体温升高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发生中暑。 红外线不直接加热空气,但可使周围物体加热。,高温对人体的危害,1.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高温皮肤血管扩张及排汗血流量增加,有效血容量减少心脏负荷加重,心率加快心肌损伤(衰竭)2.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高温肠胃活动抑制消化液分泌减少,胃 酸降低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表5 高温作业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情况比较,注:与对照组比,P0.01,3.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高温排汗肾血流量和肾小球过滤率降低尿量减少,尿液浓缩肾负担加重,肾功能衰竭。4.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高温,热辐射 肌肉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反应速度及注意力降低。5.中暑的临床表现 中暑先兆:在高温条件下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等症状。,1.中暑的概念,中暑(siriasis):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acute heat illness)。,2.致病因素及诱发因素,1致病因素:(1)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风速小;(2)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2. 诱发因素:(1)过度劳累、睡眠不足、体弱、肥胖;(2)尚未产生热适应都易诱发中暑。 一般临床上将中暑分为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三种类型。,轻度中暑 除中暑先兆加重外,同时伴随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加快。重度中暑 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个类型常以混合型为多见。,3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热射病(heat stroke) 人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机制紊乱所致。其临床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可高达40以上,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无汗,并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夏季高温作业工人突然发生热射病高热昏迷,3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热痉挛(heat cramp) 由于高温过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其临床特点是骨骼肌突然痉挛,并伴有收缩痛。痉挛以腓肠肌等四肢肌肉和腹肌为多见。痉挛发作多对称性,自行缓解,患者神志清醒,体温正常。,西安高温持续导致多人发生热痉挛,3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热衰竭(heat exhaustion) 发病机制不明确。多数认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皮肤血流的增加不伴有内脏血管收缩或血容量的相应增加,导致脑部暂时供血减少而晕厥。发病一般迅速,先有头昏、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休息片刻即可清醒,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夏季作业工人突然发生热衰竭进行救治,1. 对体温调节的影响,若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机体只能通过蒸发散热。环境热+代谢热大于散热,机体蓄热。处于高度热应激(heattrain)状态。若超过体温调节能力,出现过热(hyperthermia)。 中心体温(core temperature)也称深部温度,严格指下丘脑灌流血液的温度,一般以直肠温度表示。38是高温作业工人生理应激范围的上限。,表3 井下矿工班中体温(),表4 高温作业不同岗位工人劳动强度比较,注:与炼铁比, * P0.05, * P0.01;与炼铁辅助比, P0.05,2对水盐代谢的影响,一般高温工人出汗量达3000-4000g/日,经汗排出盐达20-25g/日,大量出汗可致水盐代谢障碍。 出汗量是高温作业工人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综合指标,一个工作日出汗量6L为最高限度,失水不应超过体重的1.5%。超过生理上限则导致热痉挛。,4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高温作业时 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和胃液酸度降低; 胃肠道收缩和蠕动减弱,吸收与排空速度减慢; 唾液分泌减少,淀粉酶活性降低; 消化道血流减少; 大量饮水使胃酸稀释。 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胃肠道疾患增多。,3对循环系统的影响,高温作业时,心脏要向高度扩张的皮肤血管网输送大量血液,以便有效地散热;又要向工作肌输送足够的血液,以保证工作肌的活动并维持血压。大量出汗丧失大量水分和体液转移至肌肉而又使有效血容量减少。供求矛盾导致循环系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 高温工人劳动时已达最高心率,机体蓄热又不断增加,心输出量则不可能再增加来维持血压和肌肉灌注,最终可导致热衰竭。,5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高温作业时CNS出现抑制,肌肉工作能力低下,机体产热量因肌肉活动减少而下降,负荷得以减轻保护性反应。 CNS受抑制,导致注意力、肌肉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与协调性及反应速度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6对泌尿系统的影响,高温作业时,大量水份经汗腺排出,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有时达85%90%。如不及时补充水分,最终可致肾功能不全,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管型。,现场救治与职业禁忌证,1、现场救治 对中暑人员要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到通风良好阴凉的地方安静休息,给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