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_第1页
职业健康安全_第2页
职业健康安全_第3页
职业健康安全_第4页
职业健康安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健康安全,动力厂,职业病,定义: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患者必须具备四个条: 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职业病的分类:十大类115种职业病 。1)尘肺13种;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肿瘤、放射性骨损伤、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放射性性腺疾病。,3)化学因素所致职业中毒56种;铅、汞、镉、锰、砷化氢中毒、氯气中毒、二氧化硫中毒、光气中毒、氨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二硫化碳中毒、硫化氢中毒、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工业性氟病、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有机锡中毒、苯中毒、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正己烷中毒、汽油中毒、一甲胺中毒、四氯化碳中毒、氯乙烯中毒、氯丙烯中毒、甲醇中毒、酚中毒、甲醛中毒。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中暑、减压病、高原病、航空病、手臂振动病。 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 6)职业性皮肤病8种;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黑变病、痤疮、溃疡、化学性皮肤灼伤。,7)职业性眼病3种;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 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噪声聋、铬鼻病、牙酸蚀病。 9)职业性肿瘤8种;苯所致白血病、焦炉工人肺癌、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10)其他职业病5种。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棉尘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职业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经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职业危害现状评价等基础管理工作辨识出公司潜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高温、粉尘、噪声、氟化物、氟化氢、硫化氢、苯并(a)芘等。 粉尘的危害: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高温:高温作业时,人体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主要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适应性变化。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可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中暑。中暑按发病机理可分为三种类型: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为高毒物质。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临床上以急性脑缺氧的症状与体征为主要表现。重度中毒出现植物状态,并发肺水肿、酸中毒、氮质血症,严重心肌损害或继发感染。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0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30mg/m3。,氟化物:为高毒物质。无机氟化物以气体、蒸气或粉尘形式经呼吸道或胃肠道进入人体,吸收的速度和程度随各种氟化物的水溶性而不同。气态的四氟化硅、氟化氢、氟硅酸在呼吸道吸收很快而完全。大多数氟化物不易在完整的皮肤吸收,但氟化物经被灼伤的皮肤可大量被吸收。氟与骨骼有亲和性,长期高浓度接触,氟在骨骼的沉积将变成永久性而发生慢性氟中毒。氟化物(不含氟化氢)(按F计)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5mg/m3。氟化氢系无色气体,氟化氢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烟,极易溶解于水,其溶液称氢氟酸,能与水混溶。氟化氢不易受化学氧化剂氧化。氟化氢可引起人体急性、慢性中毒和皮肤粘膜损害。,急性中毒。接触含氟化氢25mg/m3浓度已使人感到刺激。在50mg/m3时刺激眼结膜和鼻粘膜,产生流泪、流涕、喷嚏、鼻塞。吸入高浓度时引起鼻、喉、胸骨有烧灼感,嗅觉丧失,咳嗽,嘶哑。严重时引起眼结膜、鼻粘膜、口腔粘膜顽固性溃疡,鼻衄,甚至产生鼻中膈穿孔、支气管炎或肺炎。有时有恶心、呕吐、腹痛、气急及中枢神经反射性窒息和中毒性肺水肿等,或引起呼吸循环衰竭。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氟化氢气体可引起牙酸蚀症、牙龈出血、干燥性鼻炎、鼻衄(n )、嗅觉减退及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等。骨骼X线摄片很少有异常表现。皮肤粘膜损害。接触低浓度的氢氟酸往往经过几小时出现疼痛及皮肤灼伤,疼痛逐渐加剧至难以忍受,2-3天后能缓解。接触较高浓度则疼痛立即发生。初期皮肤潮红,逐渐转暗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之呈紫黑色或灰黑色,也可形成水疱,内含咖啡色液体。不及时处理造成溃疡,不易愈合。接触量多,处理不当时影响骨膜和骨质,可不伴有全身反应。 苯并(a)芘为无色至淡黄色、针状、晶体(纯品);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是致癌物、致畸原及诱变剂。,职业卫生工作方针和原则,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原则:遵循职业卫生“三级预防”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管理水平。 1)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从根本上杜绝职业危害因素对人的作用,即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合理利用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工人接触的机会和程度。 2)第二级预防:又称发病预防。早期检测和发现人体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所致的疾病。3)第三级预防:在病人患职业病以后,合理进行康复处理。,典型职业病,尘肺:由于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的纤维化为主要变化的职业病。从病因上分析,可将尘肺分为六类:矽肺(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硅酸尘肺、碳尘肺、金属尘肺、混合性尘肺、有机尘肺。会产生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全身无力等症状,重者甚至会丧失劳动力。尘肺病多发于粉尘浓度高、劳动防护条件差的工作场所(如煤矿、水泥厂等)。对粉尘危害的预防改善工作环境和工艺流程,降低工作场所粉尘浓度。使用防尘口罩(面罩)。按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尽早发现、及时诊断和治疗。预防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并发症。防尘八字方针: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噪声的特性,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面的。噪声引起听觉的损伤,一般经历由生理变化到病理改变的过程,即先出现暂时性听阈位移,经过一定时间渐渐成为永久性听阈位移。职业性噪声聋是人们在工作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影响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因素有噪声强度、接触噪声时间、噪声的频率和频谱、个体差异、其他因素等。噪声强度,接触噪声的强度与听力损失的程度呈正相关,即随着暴露声的强度增加,听力损失发生率越高。,接触噪声时间,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80dB(A)以下的噪声,终生暴露不至引起听力损伤。从85dB(A)起,随暴露年数增加,听力损伤越多。 噪声的频率和频谱,如强度相等,人耳对低频的耐受力要比中频和高频者强。2000-4000Hz的声音最容易导致耳蜗损害,窄声带或纯音比宽声影响要大。另外,断续的噪声较持续者损伤性小,突然出现的噪声较渐渐开始者的危害性大,噪声伴振动对内耳的损害性比单纯噪声明显。个体差异,人们对于噪声的敏感性差异是存在的。噪声易感者约占人群的5%,他们不仅在接触噪声后引起暂时性位移(TTS)与一般人比较非常明显,并且恢复也慢。其他因素:如年龄等,职业性噪声聋及对人体危害,生产性噪声: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械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所产生的噪声。 分三类: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由于磁场脉冲,磁致伸缩引起电气部件振动所致)。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害。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又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必将导致职业性噪声耳聋。噪声还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生殖机能等产生不良影响。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问答题),职业性噪声预防,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佩带护耳器即耳塞与耳罩。 接触噪声作业的个人,每年一次包括听力检查在内的职业健康检查尤为重要,发现听力异常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应及时调离噪声作业。 减少暴露在噪音作业下的时间。 定期接受听力检查。,耳塞的使用,1)各种耳塞在使用时,要先将耳廓向上提拉,使耳甲腔呈平直状态,然后手持耳塞柄,将耳塞帽体部分轻轻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