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液压电磁换向阀标准检验 液压电磁换向阀标准检验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 摘 要上海液压件一厂有限公司集三十多年制造液压元件的经验,拥有NATCO生产线,CNC加工中心,数控车床,高精度磨床,镗床等设备250台套;年产液压元件10万件以上;80年代初引进了美国Vickers公司的产品制造技术,并引进了美国NACTO专用设备,保证了我公司生产的产品的高精度和可靠性。本公司生产的液压阀在工程机械、机床、农机、压铸机及塑料行业得到广泛使用。本企业自76年开始制造液压成套系统,先后和德国西马克公司及日本三菱重工合作,并采用了德国西马克Sn200液压系统制造工艺标准。现具有设计非标液压元件和液压成套系统的能力,广泛用于冶金、矿山、工程机械、汽车、重大水利枢纽工程、军工、船舶等行业。第一、按照标准化对象,通常把标准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大类。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检测试验方法标准,及安全、卫生、环保标准等。管理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工作标准对工作的责任、权利、范围、质量要求、程序、效果、检查方法、考核办法所制定的标准。第二、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并将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类。 关键词:液压元件、美国Vichers制造技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AbstractShanghai No.1 Hydraulic Components Co., Ltd. has over 30 years experience in manufacturing hydraulic components, and now has 250 machines including NATCO production line, CNC processing center, digital control machine tools, high precision grinding machine, boring machine. The annual output of hydraulic components is over 100,000 pcs. In the beginning of 1980s, the company imported the product ,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from Vickers Co., USA, and imported NACTO special equipment from USA, which guaranteed the high precision and reliability of the products we produce. The hydraulic valve we produce is widely applied in construction machinery, lath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die casting machine and plastic machine etc.Keywords: hydraulic components,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from Vickers USA目 录引 言 5第1章 液压系统及元件概述61.1 液压元件的分类及主要作用 61.2 电磁换向阀的简要介绍71.3 液压系统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趋势7第2章 液压电磁换向阀的各项技术标准及性能数据82.1 液压电磁换向阀标准范围82.2 液压电磁换向阀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82.3 电磁换向阀标准定义82.4 液压电磁换向阀标准的量、符号和单位92.5 威格士型电磁换向阀基本参数92.6 威格士型电磁换向阀性能要求10第3章 液压电磁换向阀出厂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153.1 试验装置153.2 试验条件153.3 实验项目和试验方法183.4 检验规则25第4章 液压元件日常维护预防措施28结 束 语29参考文献30致 谢314液压电磁换向阀标准检验 引 言液压技术自18世纪末英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开始,已有二三百年历史了,但其真正的发展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余年。战后液压技术迅速转向民用工业,在机床、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行业中逐步推广。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原子能、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液压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渗透到各个工业领域中去。当前液压技术正向高压、高速、大功率、高效、低噪声、经久耐用、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新型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直接控制CDC、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仿真和优化设计技术、可靠性技术、以及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也是当前液压传动及控制技术发展和研究的方向。随着近50年来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液压技术已成为包括传动、控制和检测在内,对现代机械装备的技术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基础技术和基础学科;随着近20年来的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液压技术不仅是一种传动方式,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控制手段,作为连接微电子和大功率控制对象之间的桥梁,成为现代控制工程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手段。 当前液压技术向高压、高速、大功率、高效率、低噪声、高可靠性、高集成化方向发展,并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在完善比例控制、伺服控制、数字控制和机电一体化方向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当前液压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6方面:1. 发展集成、交合、小型化和轻量化液压元件。2. 发展高效能的液压控制元件,适应机电一体化主机发展的需要。3. 以环境保护、安全和满足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开发研究。4. 提高元件和系统的可靠性。5. 以提高效率、降低能耗为目标的系统匹配设计理论、方法和计算机对液压系统进行自动适应控制手段研究。6. 技术标准化研究。第一章 液压系统及元件概述1.1液压元件的分类和主要作用1.1.1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液压传动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l 动力装置 把机械能转换成流体压力能的装置l 执行装置 把流体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装置l 控制调节装置 对液压系统中流体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进行控制的装置 l 辅助装置 对工作介质起到润滑、净化等和实现连接作用的装置 l 传动介质 传递能量的流体本论文主要分析液压传动系统中的控制调节装置中的液压电磁换向阀 动力元件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指液压系统中的油泵,它向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液压泵的结构形式一般有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执行元件(如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作用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负载作直线往复运动或回转运动。控制元件(即各种液压阀)在液压系统中控制和调节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方向。根据控制功能的不同,液压阀可分为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又分为溢流阀(安全阀)、减压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等;流量控制阀包括节流阀、调整阀、分流集流阀等;方向控制阀包括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梭阀、换向阀等。根据控制方式不同,液压阀可分为开关式控制阀、定值控制阀和比例控制阀。辅助元件包括油箱、滤油器、油管及管接头、密封圈、快换接头、高压球阀、胶管总成、测压接头、压力表、油位油温计等。液压油是液压系统中传递能量的工作介质,有各种矿物油、乳化液和合成型液压油等几大类。1.1.2液压阀的分类: 液压阀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三类: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l 压力控制阀 溢流阀、顺序阀、卸载阀、平衡阀、减压阀、比例压力控制阀、缓冲阀、仪表截止阀、限压切断阀、压力继电器l 流量控制阀 节流阀、单向节流阀、调速阀、分流阀、集流阀、比例流量控制阀l 方向控制阀 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换向阀、行程减速阀、冲液阀、比例方向控制阀1.2 电磁换向阀简要介绍电磁换向阀利用电磁铁的作用力控制阀芯改变工作位置,实现换向。它利于电液结合,操作方便,应用很广。电磁换向阀包括换向阀芯和电磁铁两部分。电磁铁因其所用电源不同而分为交流电磁铁和直流电磁铁。交流电磁铁常用电压为220V或380V,其换向时间为0.01-0.03s,换向冲击大,发热多,换向频率为30次/min左右,寿命较低。直流电磁铁的工作电压一般为24V,其换向平稳,工作可靠,发热少。换向频率可达120次/min,寿命长。其换向时间为0.05-0.08s,且需要专门的直流电源,成本较高。1.3 液压系统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趋势 社会需求永远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动力,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适应环保需求,机电一体化,高可靠性等是液压气动技术继续努力的永恒目标,也是液压气动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是否取胜的关键。由于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了高技术成果,如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磨擦磨损技术、可靠性技术及新工艺和新材料,使传统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也使液压系统和元件的质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尽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液压技术不可能有惊人的技术突破,应当主要靠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扩展,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以满足未来的要求。1. 液压元件将向高性能、高质量、高可靠性、系统成套方向发展;向低能耗、低噪声、振动、无泄漏以及污染控制、应用水基介质等适应环保要求方向发展;开发高集成化高功率密度、智能化、机电一体化以及轻小型微型液压元件;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和电子、传感等高新技术。2. 产品向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组合集成化方向发展,执行元件向种类多、结构紧凑、定位精度高方向发展;气动元件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元件性能向高速、高频、高响应、高寿命、耐高温、耐高压方向发展,普遍采用无油润滑,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第二章 液压电磁换向阀各项技术标准和性能数据2.1 液压电磁换向阀标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威格式系列和联合设计型系列的液压电磁换向阀的标记、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液压油或性能相当的其他油液为工作介质的液压电磁换向阀(以下简称电磁换向阀)。2.2 液压电磁换向阀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86.1 液压气动 图形符号 GB/T 2346 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 公称压力系列 GB/T 2514 四油口板式液压方向控制阀安装面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一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查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878 液压元件螺纹连接 油口型式和尺寸 GB/T 7935 液压元件 通用技术条件 GB/T 14039 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 GB/T 17446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术语 JB/T 5244 液压阀用电磁铁 JB/T 7858 液压元件清洁度评定方法及液压元件清洁度指标2.3 电磁换向阀标准定义本标准采用GB/17446的定义和下述定义。l 公称流量电磁换向阀名义上规定的流量。l 试验流量试验电磁换向阀时规定的流量。2.4 液压电磁换向阀标准的量、符号和单位量、符号和单位见表1表2.1 量、符号和单位 名称 符号 量纲 单位 阀的公称通径 D L m力FMLT-2N阀内控制元件的线位移LLm阀内控制元件的角位移-rad体积流量avL3T-1m3/s管道内径dLm压力、压差P、PML-1T-2Pa时 间tTs 油液质量密度ML-3Kg/m3运动粘度L2 T-1m2/s摄氏温度登熵体积弹性模量KsML-1T-2Pa体积VL3m3注: M质量;L长度;T时间;温度;2.5 威格士型电磁换向阀基本参数表2.2 威格士型电磁换向阀基本参数公称通径mm型号最高压力MPa最大流量L/min额定流量L/min滑阀机能背压MPa6DG4V-3-*-40355038全部阀芯15.5DG4V-3-*-6080602110DG4V-5-*-2031.512080全部阀芯162.6 威格士型电磁换向阀性能要求2.6.1威格士型电磁换向阀(DG4V-3-*-40型)的压力损失应符合图1、表5的规定。其推荐试验流量:A) 8型机能为19L/min;B) 其它机能为30L/min。图2.1 DG4V-3-*-40型压力损失特性曲线表2.3 DG4V-3-*-40型压力损失特性曲线对应表2.6.2 威格士型电磁换向阀(DG4V-3-*-60型)的压力损失应符合图2、表6的规定。其推荐试验流量:a) 33型、66型机能为20L/min;b) 8型、34型机能为30L/min;其它机能为40L/min。图2.2 DG4V-3-*-60型压力损失曲线表2.4 DG4V-3-*-60型压力损失曲线对应表2.6.3 威格士型电磁换向阀(DG4V-5-*-20型)的压力损失应符合图3、表7的规定。图2.3 DG4V-5-*-20压力损失曲线表2.5 DG4V-5-*-20压力损失曲线对应表2.6.4 威格士型电磁换向阀内泄漏量表2.6威格士型电磁换向阀内泄漏量指标公称通径 mm试验压力 MPa内泄漏量 mL/min滑阀机能631.5200O、Y、P270J、N、C、X370M、H、K1031.5340O、Y、P400J、N、C、X500M、H、K2.6.5 威格士型电磁换向阀的响应时间表2.7威格士型电磁换向阀响应时间指标公称通径mm型号 试验压力 MPa额定流量 L/min背压 MPa滑阀 机能响应时间 ms直流交流换 向换向滞后复位复位滞后换 向换向滞后复位复位滞后6DG4V-3-*-4031.5 386.3H、K、X3038453820263526DG4V-3-*-6031.560O、Y、P、J、M303845382026352610DG4V-5-*-2031.5806.3H、K、X4150605026354735O、Y、P、J、M41506050263547352.6.6 威格士型电磁换向阀的耐久性指标表2.8威格士型电磁换向阀的耐久性指标公称通径 mm型号试验压力 MPa额定流量 L/min背压 MPa滑阀机能万次6DG4V-3-*-4031.53815.5H、X、K500DG4V-3-*-606021O、Y、P、J、M50010DG4V-5-*-2031.58016H、X、K500O、Y、P、J、M5002.6.7 密封性在额定工况下,电磁换向阀静密封处不得渗油和动密封处不得滴油。 2.6.8 耐压性电磁换向阀应能承受该油口最高工作压力的1.5倍,不得有外渗漏及零件损坏等现象。第3章 出厂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3.1 试验装置l 应具有符合图A1所示试验回路的试验台。l 油源的流量及压力 油源的流量应能调节,并应大于被试阀的试验流量。 油源的压力应能短时间超过被试阀公称压力的20%30%。l 允许在给定的基本回路中增设调节压力、流量或保证实验系统安全工作的元件,但不应影响被试阀的性能。l 与被试阀连接的管道和管接头的内径应与被试阀的实际通径相一致。l 测试点的位置1) 进口测压点处在扰动源(如阀、弯头)的下游和被试阀上游之间,与扰动源的距离不小于10d(d为管道内径)。与被试阀的距离不小于5d。2) 出口测压点的位置在被试阀的下游不小于10d处。3) 按C级精度测试时,允许测压点的位置与上述要求不符,但应给出相应修正值。l 测压孔1) 测压孔直径应不小于1mm,不大于6mm。2) 测压孔长度应不小于测压孔直径的2倍。3) 测压孔轴线和管道垂直,管道内表面与测压孔的交角应保持锐边,但不得有毛刺。4) 测压点与测量仪表之间的连接管道内径不小于3mm。5) 测压点与测量仪表连接时应排除连接管道中的空气。l 测温点的位置测温点的位置应设在被试阀进口测压点上游15d处。3.2 试验条件l 试验介质1) 试验介质为一般液压油。2) 试验介质的温度:除明确规定外,型式试验时应在50下进行,出厂试验应在50下进行。3) 试验介质的粘度:40时的运动粘度为4274mm2/s(特殊情况另行规定)。4) 试验介质的清洁度:试验用油的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不得高于GB/T14039的规定的等级代号19/16。 1-液压泵; 2-1、2-2-溢流阀; 3-1、3-2、3-3、3-4-压力表(对瞬态试验若用压力法、压力表3-2、3-3处还应接入压力传感器);4-被试阀;5-流量计;6-1、6-2-单向节流阀;7-蓄能器;8-截止阀; 9-温度计; 10-单向阀; 11-精滤油器; 12-粗滤油器;图3.1 试验回路原理图l 稳态工况1) 被控参量平均指示值的变化范围不超过表14的规定值时为稳定工况,在稳定工况下记录试验参数的测量值。表3.1 被控参数平均显示值允许变化范围测量参数测量等级ABC流量 %0.51.52.5压力 %0.51.52.5温度 1.02.04粘度 %51015注:型式检验不得低于B级测量准确度,出厂检验不得低于C级测量准确度。2) 试验时,试验参数测量读数数目的选择和所取读数的分布情况,应能反映被试阀在整个范围内的性能。3) 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重复性,应在规定测量的时间间隔。l 瞬态工况1) 从被试阀输出侧到加载阀(包括与其相连的油路板)所组成的油路容积,在瞬态试验起始状态应是封闭容积,并在试验前使这封闭容积充满油液。在试验报告中应记录这封闭容积的大小以及容腔和管道材料。2) 被试阀的电磁铁应在零电压开始激磁。l 试验流量1) 当规定的被试阀额定流量小于或等于200L/min时,试验流量应为额定流量。2) 当规定的被试阀额定流量大于200L/min时,允许试验流量即为200L/min。但必须经工况考核,被试阀的性能指标以满足工况要求为依据。3) 出厂试验允许降流量进行,但应对性能指标给出相应修正值。l 测量准确度测量准确度等级分A、B、C三级,测量系统的允许误差应符合表15的规定。表3.2 被控参数平均显示值允许变化范围测量参数测量准确度等级ABC流量 %0.51.52.5压力 %0.51.52.5 温度 0.51.02.0注:型式检验不得低于B级测量准确度,出厂检验不得低于C级测量准确度。l 被试阀的电磁铁凡在试验方法中指明本条者,均应满足下列规定。1) 被试阀的电磁铁在额定电压下应连续激磁至JB5244液压阀用电磁铁所规定的温度极限。2) 将被试阀在零流量的条件下放置在规定试验油温的环境中,并使被试阀电磁铁在额定电压下连续激磁,使其达到最高稳定温度。(注:确定电磁铁最高稳定温度时,用电磁铁线圈绕组的平均温度。此平均温度是在电磁铁经过几个周期激磁后,根据线圈电阻变化的测量值来计算的。线圈的起始电阻系被试阀在断电状态浸泡于规定试验油温的环境中达四小时以上来测量。电磁铁激磁后的线圈电阻是在连续激磁每隔一小时候来测量的,直到电磁铁温度稳定为止。在每小时一周期的末尾、电磁铁断电时,即连续测量线圈的电阻15秒,以90秒作为一测量周期,每隔15秒测量一次。根据回归分析法来确定电磁铁断电时的瞬时温度。磁温度即为电磁铁线圈绕组的平均温度。)3) 确保被试阀电磁铁达到规定的最高稳定温度后,将电磁铁的电压降至额定电压的85%,才正式对被试阀进行试验。4) 为了证明被试阀试验过程中电磁铁在所有电流之下保持在规定的电压值(即额定电压的85%),要在整个试验期间记录电磁铁的电流值和线圈两端的电压值。3.3 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l 出厂试验表3.3 出厂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方法试验类型备注1耐压性对各承压口施加耐压试验压力(设计中对限定使用压力的承压口除外)。耐压试验压力为被试阀公称压力的1.5倍。耐压试验时以每秒2%耐压试验压力的速率递增,到达耐压试验压力后,保压5分钟。抽试2滑阀机能观察被试阀4各油口通油情况必试3换向性能(1) 换向试验:使被试阀4的电磁铁满足7.2.6条的规定。调节溢流阀2-1和单向节流阀6-1(或6-2),使被试阀P油口压力为公称压力,再调节溢流阀2-2,使被试阀T口压力为规定背压值,并使通过被试阀的流量为试验流量。在上述试验条件下,将被试阀的电磁铁通电和断点,连续动作十次以上,试验被试阀的换向和复位(对中)情况。(2) 停留试验:在(1)试验的条件下,使被试阀的阀芯在原始为止和换向位置上各停留五分钟。然后,将被试阀的电磁铁通电和断电,试验被试阀的换向和复位(对中)情况。必试抽试对于7.2.6条的规定可抽试。但其中7.2.6.3条规定的“将电磁铁的电压降至额定电压的85%”和7.2.6.4条仍属必试范畴。4压力损失将被试阀4的阀芯置于各通油位置,并使通过被试阀的流量为推荐试验流量,分别用压力表3-1、3-2、3-3、3-4测量各点的压力PP、PA、PB、PT试验压力损失对二、三位四通被试阀:当油流方向为PA、BT时,压力损失为PPA=PP-PA、PBT=PB-PT,当油流方向为PB、AT时,压力损失为PPB=PP-PB、PAT=PA-PT,对三位四通中间位置为K、M、H型滑阀机能的被试阀,油流方向为PT,压力损失为PPT=PP-PT。其他滑阀机能,在中间位置不做试验。抽试5内泄漏量调节溢流阀2-1,使被试阀4的P油口压力为公称压力。按照被试阀的滑阀机能和结构,分别从A(或B)和T油口测量被试阀的阀芯在各不同位置时的内泄漏量在测量内泄漏量前,将被试阀动作十次,30秒钟后再测量内泄漏量对不同的滑阀机能,内泄漏量测量见图如下:必试内泄漏量规定值为某一位置时各测量口泄漏量的总和。(续)序号试验项目试 验 方 法试验类型备注 序号试验项目试 验 方 法试验类型备注 序号试验项目试 验 方 法试验类型备注 (续)序号试验项目试 验 方 法试验类型备注 对三位四通被试阀,在两端位置的内泄漏量测量 简图与二位四通被试阀相同 注:以上各项试验过程均不得出现外渗漏现象。表3.4型式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序号试验项目试 验 方 法备注1稳态试 验按7.3.1条出厂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中的规定,试验全部项目试验方法按相应的规定在压力损失试验时,将被试阀的阀芯位置与各通油位置,使通过被试阀的流量从零逐渐增大到试验流量,其间设定几个测量点(设定的测量点数应足以描出流量-压力损失曲线),分别用压力表3-1、3-2、3-3、3-4测量各设定点的压力。在内泄漏量试验时,将被试阀的阀芯置于规定的测量位置,使被试阀P油口压力从零逐渐增高道公称压力,其间设定几个测量点(设定的测量点数应足以描出压力-内泄漏量曲线),分别测量各设定点的内泄漏量。(1)绘制如下特性曲线:流量-压力损失曲线(如图A2)压力-内泄漏量曲线(如图A3)(2) 工作范围试验:使被试阀的电磁铁满足7.2.10的规定。将被试阀的阀芯置于某通油位置,完全打开单向节流阀6-1(或6-2)和溢流阀2-2,使压力表3-2(或3-3)的指示压力为最低负载压力。然后,使通过被试阀的流量从零逐渐增大到大于额定流量的某一最大设定流量(此最大设定流量各制造厂可根据本厂的产品水平情况自定)。其间设定几个流量点记录各流量点所对应的压力表3-1的指示压力,绘出如图A4所示的曲线,调节溢流阀2-1和单向节流阀6-1(或6-2),使压力表3-1的指示压力为被试阀的公称压力。逐渐增大通过被试阀的流量,被试阀应均能换向和复位(对中)。当流量增大到某一值被试阀不能换向和复位为止。按此试验法,直到最大设定流量。根据上述试验中记录的数据,绘出如图A4所示的曲线ABC。曲线ABC所包区域为被试阀能正常工作换向和复位(对中)的工作范围,曲线BC为转换域。重复上述试验不少于三次,绘出如图A4所示的工作范围图。2瞬态试验(1)换向时间试验:(2)复位(对中)时间试验测试系统方框图见A5,试验方法如下:使被试阀4的电磁铁满足7.2.10的规定,调节溢流阀2-1和单向节流阀6-1(或6-2),使被试阀P油口压力为公称压力,再调节溢流阀2-2,使被试阀T油口压力为规定背压值,并使通过被试阀的流量为试验流量或为图A4中B点流量qvb的80%(当80% qvb小于试验流量时,则规定通过被试阀的流量作为试验流量;当80% qvb大于试验流量时,则规定通过被试阀的流量分别为试验流量和80% qvb这里:把试验流量作为考核流量:80% qvb作为体现水平的流量)。然后,将被试阀4的电磁铁在额定电压下通电和断电,使被试阀换向和复位(对中)通过位移传感器(位移法),或压力传感器3-2、3-3(压力法)用记录、仪记录被试阀的换向和复位(对中)情况,得到被试阀的换向时间、换向滞后时间、复位(对中)时间和复位(对中)滞后时间,瞬态响应曲线如图A6和图A7所示3耐久性试验调节溢流阀2-1和单向节流阀6-1(或6-2),使被试阀P油口压力为公称压力,再调节溢流阀2-2,使被试阀T油口压力为规定背压值,并使通过被试阀的流量为试验流量为试验流量应用换向阀耐久性试验台将被试阀以60次/分的频率连续换向,检查被试阀的换向次数,并检查其主要零件。经耐久性试验后,按7.3.1出厂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中的规定试验全部项目。 l 装配和外观的检验方法装配和外观的检验方法按表18的规定。表3.5 装配和外观的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类型备注1装配质量采用目测法必检2内部清洁度按JB/T7858的规定抽试3外观质量采用目测法必检3.4 检验规则l 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l 出厂检验出厂检验系指产品交货时应进行的各项试验。性能检验的项目和方法按7.3.1的规定,指标按6.2中相应规定:装配和外观的检验方法按第8章的规定,质量应符合6.3和6.4的要求。l 型式检验型式检验系指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考核,即按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全面检验。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 正常生产时,定期(一般为5年)或累积一定产量后周期性检验一次;d)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检验方法按第8章的规定,质量应符合6.3和6.4的要求.l 抽样产品检验的抽样方案按GB2828.1规定.注:质量监督检验抽样按有关规定。l 出厂检验a. 合格质量水平(AQL值):2.5;b. 抽样方案类型: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c. 检查水平:一般检查水平II;d. 耐压性试验样本大小为3,但不得少于2台;l 型式检验合格质量水平(AQL值):2.5;抽样方案类型: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样本大小:5台2台。 图3.2 流量-压力损失曲线 图3.3 压力-内泄漏量曲线注:qVR -额定流量 qVB -转换域B点时的流量 qVmax -转换域B点时的流量图3.4 工作范围图图3.5 测试系统方框图 注:t1-换向时间 t1,-换向滞后时间 t2-复位(对中)时间 t2,-复位(对中)滞后时间图3.6 阀芯位移-时间瞬态响应曲线注:t1-换向时间 t1,-换向滞后时间 t2-复位(对中)时间 t2,-复位(对中)滞后时间图3.7 出口压力-时间瞬态响应曲线第四章 日常维护预防措施液压系统维护已从过去简单的故障拆修,发展到故障预测,即发现故障苗头时,预先进行维修,清除故障隐患,避免设备恶性事故的发展。 要实现主动维护技术必须要加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当前,凭有经验的维修技术人员的感宫和经验,通过看、听、触、测等判断找故障已不适于现代工业向大型化、连续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必须使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现代化,加强专家系统的研究,要总结专家的知识,建立完整的、具有学习功能的专家知识库,并利用计算机根据输入的现象和知识库中知识,用推理机中存在的推理方法,推算出引出故障的原因,提高维修方案和预防措施。要进一步引发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通用工具软件,对于不同的液压系统只需修改和增减少量的规则。 另外,还应开发液压系统自补偿系统,包括自调整、自润滑、自校正,在故障发生之前,进市补偿,这是液压行业努力的方向。 实现机电一体化可以提高工作可靠性,实现液压系统柔性化、智能化,改变液压系统效率低,漏油、维修性差等缺点,充分发挥液压传动出力大、贯性小、响应快等优点,其主要发展动向如下: (1)电液伺服比例技术的应用将不断扩大。液压系统将由过去的电气液压on-oE系统和开 环比例控制系统转向闭环比例伺服系统,为适应上述发展,压力、流量、位置、温度、速度、加速度等传感器应实现标准化。计算机接口也应实现统一和兼容。 (2)发展和计算机直接接口的功耗为5mA以下电磁阀,以及用于脉宽调制系统的高频电磁阀(小于3mS)等。 (3)液压系统的流量、压力、温度、油的污染等数值将实现自动测量和诊断,由于计算机的价格降低,监控系统,包括集中监控和自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专业试题及答案
- 锅炉专业试题及答案
- 汽修专业大专试题及答案
- 编辑类专业试题及答案
- 广东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编导专业笔试题及答案
- 广东省江门市广雅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份英语月考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化妆品行业品牌发展战略
- 全国重点城市领导讲话稿模板
- 短视频行业内容创作与营销策略
- 《燃煤火力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 (高清版)TDT 1013-2013 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
- 作文提纲课件
- 智慧养殖物联网解决方案
- 个人借款协议书范文:免修版模板范本
- 孙燕姿所有歌曲歌词大全(11张专辑)
- 竹简与毛笔背景的国学主题PPT
- 《欧姆定律》 单元作业设计
- 新高考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课件
- 带秋字的古诗飞花令
- 体育原理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