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精美PPT课件_第1页
《书愤》精美PPT课件_第2页
《书愤》精美PPT课件_第3页
《书愤》精美PPT课件_第4页
《书愤》精美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愤 陆游 认识陆游 是因为他的爱国诗篇 示儿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认识陆游 还因为他的爱情故事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 他出生于书香之家 幼年时期 正值金人南侵 常随家人四处逃难 这时 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 唐诚有一女儿 名唤唐婉 字蕙仙 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 唐婉后来成了陆家的媳妇 陆游的母亲唐氏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 登科进官 以便光耀门庭 她大为不满 几次以姑姑的身份 更以婆婆的立场对唐婉大加训斥 她来到郊外无量庵 请庵中尼姑妙因为儿 媳卜算命运 妙因一番掐算后 煞有介事地说 唐婉与陆游八字不合 先是予以误导 终必性命难保 陆游与唐婉难舍难分 于是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婉 陆母很快就察觉了此事 严令二人断绝来往 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 陆游重理科举课业 在二十七岁那年只身离开了故乡山阴 前往临安参加 锁厅试 被荐为魁首 试获取第二名的恰好秦埙 秦桧深感脸上无光 于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礼部会试时 硬是借故将陆游的试卷剔除 使得陆游的仕途在一开始就遭受了风雨 礼部会试失利 陆游回到家乡 陆游随意漫步到禹迹寺的沈园 在园林深处的幽径上迎面遇到阔别数年的前妻唐婉 此时的唐婉 已嫁给了同郡士人赵士程 赵家系皇家后裔 门庭显赫 赵士程是个宽厚重情的读书人 唐婉低首蹙眉 有心无心地伸出玉手红袖 与赵士程浅斟慢饮 这一似曾相识的场景 看得陆游的心都碎了 昨日情梦 今日痴怨尽绕心头 感慨万端 于是提笔在粉壁上题了一阙 钗头凤 钗头凤红酥手 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杯愁绪 几年离索 错 错 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 莫 莫 第二年春天 抱着一种莫名的憧憬 唐婉再一次来到沈园 徘徊在曲径回廊之间 忽然瞥见陆游的题词 反复吟诵 想起往日二人诗词唱和的情景 不由得泪流满面 心潮起伏 不知不觉中和了一阙词 题在陆游的词后 这就是唐婉版的 钗头凤 钗头凤世情薄 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 泪痕残 欲笺心事 独倚斜栏 难 难 难 人成各 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 夜阑珊 怕人寻问 咽泪装欢 瞒 瞒 瞒 自从看到了陆游的题词 她的心就再难以平静 追忆似水的往昔 叹惜无奈的世事 感情煎熬着她 使她日渐憔悴 悒郁成疾 在秋意萧瑟的时节化作一片落叶悄悄随风逝去 只留下一阙多情的 钗头凤 令后人为之唏嘘叹息 陆游 陆游 字 号 南宋时越州山阴人 我国古代著名的 诗集有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 上马击狂胡 下马草军书 的志向 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 国势危迫的时代 一贯坚持抗金主张 怀着 铁马横戈 气吞胡虏 的英雄气概和 一身报国有万死 的牺牲精神 决心 扫胡尘 靖国难 但在政治斗争中 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 打击 可是 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嘉定二年 1210 85岁的老诗人 抱着 死前恨不见中原 的遗恨 离开人世 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务观 放翁 爱国诗人 剑南诗稿 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的诗人 60年来万首诗 陆诗的突出特点是 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许国丹心 至死不渝 存诗最多 多豪丽语 言征伐恢复事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 陆游 解题 书 愤 写 愤懑 悲愤 书愤 书写心中的愤懑 不满 写作背景 书愤 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 1186 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 从淳熙七年起 他罢官在家乡山阴 今浙江绍兴 赋闲了5年 直到这一年春天 又被起用 任命为朝奉大夫 权知严州军州事 这首七律即写于此时 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1 请写出诗的各联的内容 再用用自己的话来解说 书愤 诗句 并补出诗句间的空白 使之连贯流畅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早年不懂世事的艰难 那时 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 满腔愤恨 气势如山 真渴望一举收复沦陷的故土 楼船 铁马 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 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 大散关失而复得 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 辉煌的过去恰与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曾记得二十多年前 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驾驶着高大的战船在瓜洲大败敌军 第二年朝廷军队骑着勇猛的快马 奔驰到西北大散关 赶走了敌人 收复了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塞上长城 出自 南史 檀道济传 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 万里长城 皇帝要杀他时 他说 自毁汝万里长城 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 现在已是鬓发斑白 年老体衰 功业未建 壮志未酬 空留下许多感叹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真羡慕诸葛亮 他在 出师表 里表达了 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 的决心 他确实做到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己 令后人敬仰 千古以来 有谁能和他相比呢 2 诗人 书 了哪些 首联 书 颔联 书 颈联 书 尾联 书 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年事已高 壮志未酬之情 敬仰诸葛 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A忧愤 金人入侵 国土沦陷 被迫迁都 B忧愤 求和偏安 打击主战派 政治黑暗 C忧愤 年老体衰 功业无成 壮志未酬 3 作者忧愤了什么 国家 朝政 自己 4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它借北望中原 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 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 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 激昂中透着悲怆 A 典故 塞上长城 出师一表 5 本诗主要用了何种艺术手法 塞上长城 的典故出自 南史 檀道济传 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 万里长城 皇帝要杀他 他说 自毁汝万里长城 陆游以此自许 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 捍卫国家 扬威边地 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 我有心 天不予 出师一表 出自 三国志 用典使诗文含蓄 曲折 不直露 尾联用典明志 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推崇 仰慕之情 并以此自勉 表示要像诸葛 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把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 表达了忧愤但不绝望的情感 B 对比手法 理想和现实的对比 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 塑造了一个主张抗战 英勇杀敌 忧国忧民 壮志未酬 忠心不已的诗人形象 6 本诗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延伸拓展 1 临安春雨初霁 与此诗作于同一年 诗中也有对 世事 的感慨 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 谈谈这两首诗的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 陆游自淳熙七年 1180年 罢官闲居山阴到写这首诗时 已有六年多了 这次奉召到临安 宋孝宗任命他权 代理 知严州 现在浙江建德 军州事 并对他说 严陵山水胜处 职事之暇 可以赋咏自适 显然不想重用他 他对这个职位不感兴趣 但迫于 圣命 又为了维持生计 也只好接受下来 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写的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近来世态人情淡薄如纱 谁让我又骑马客居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昨夜在小楼里听到春雨声 深巷中明早定会有人叫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闲来无事 在短纸上歪歪斜斜地练习草书 晴天在窗下坐着品味那名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莫感叹洁白的衣服会被风尘染 来得及清明时节回到家 诗人以轻松的形式写自己百无聊赖的生活 从侧面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以及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 风格不同 书愤 严肃而激愤 临 则不乏诙谐意味 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 诗的主旨是写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 这是现实政治的黑暗在作者心上的曲折反映 内容不同 书愤 的内容 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 临 表达的是不被重用的悲愤 却用明媚的春光和闲适的生活来反衬 拓展思考2 请用比较的方法进一步理解 书愤 和 蜀相 这两首作品 并找出两首诗的异同 相同点 1 背景 书愤 和 蜀相 都作于动乱年代 2 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 不同点 1 情感 蜀相 是杜甫晚年之作 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 陆游的 书愤 则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 抒发了壮志未酬 功业未成的愤懑 2 写作手法 蜀相 借乐景抒哀情 映阶碧草 书愤 以典明志 借古讽今 对比手法 两个对比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