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学案 人教版第三册.doc_第1页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学案 人教版第三册.doc_第2页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学案 人教版第三册.doc_第3页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学案 人教版第三册.doc_第4页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学案 人教版第三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讲冯谖客孟尝君一、导入:请大家解释“狡兔三窟”的意思。-狡黠的野兔筑巢时备有相通的三个洞窟。比喻为将来躲避灾祸计虑得十分周密。狡兔三窟这个成语来自于本文,形容孟尝君的门客冯谖为他的政治和前途设想得非常周密。而孟尝君也非常的礼贤这位门客,一再的答应他的各种要求。作为当时齐国的公子王候,为什么会对一个小小的门客这样的礼遇?这是当时的历史背景决定的。二、背景:本文选自战国策,记载的是战国时代(公元前4世纪,距今2500年)的事,战国时期,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七雄争霸”的局面,当时这几个诸候国之间的争雄加剧,谁都想当霸主,而称霸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所以当时无论是公室还是私门,都非常重视养士。养士已经成了当时非常流行的社会风气。私门养士最有名的是被称为“战国四公子”的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他们动辄“食客三千”,可为盛极一时。无论什么学派、什么身份的士,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被罗致。而且这些王公大人能够放下架子,非常的礼贤下士。如:战国君主中最先在礼贤著称的魏文候,据说曾与孔子的弟子段干木见面,吕氏春秋记载,他“立倦而不敢息”。段干木辞官不受,隐居在家,魏文候每当坐车路过他家,都要手扶车上的横木站起身来,以示恭敬。公室如此,私门更甚。孟尝君礼遇冯谖,一再满足他的要求。信陵君为了结交隐士候赢,不仅上门亲自迎接,而且亲自为他驾马车。更有甚者,平原君有一位跛脚的食客因受其爱妾嘲笑而欲离去,平原君竞杀了爱妾,并亲自上门谢罪加以挽留。就是凭着这样的礼遇,各国的执政者才赢得了游士们的效忠,或出谋划策,或奔走游说,或著书立说。如此来强大自己的势力。士的聚散关乎一国的强弱与兴衰,因此可以说,他们的礼贤下士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同时也促进了各个学派思想的繁荣,引起百家争鸣。齐国还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稷下学宫(今山东淄博)。本文就是从战国策中选取的一篇记述的冯谖在孟尝君门下作食客(你供我吃穿,我为你出谋划策)的一段故事。孟尝君是齐国的一个公子,他的封地为薛。即薛地的百姓、土地都由他管理,但他自己并不一定在薛地生活。战国策记叙非常生动,写人传神,文中的人物特点非常鲜明。它既是一部珍贵的史料,又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三、学生阅读课文,复述本文的大致情节。互动。四、讲解课文。第一段: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存:生存。自存:自己养活自己。 属(嘱):请求 好:爱好、擅长 能:才能齐国有个叫冯谖的人,穷得都不能自己养活自己,请人去请求孟尝君说愿意到他门下做食客。孟尝君问:客人有什么爱好?没有。有什么才能?没有。孟尝君笑着接受了冯谖。说,好吧。第二段:左右以君贱之也,食(si)以草具。贱:轻视 食:动词,给他吃 草具:粗劣的饭菜孟尝君手的人以为孟尝君看不起他,便给他粗劣的东西吃。即作为下等门客。(当时门客分三等,下等吃菜,多是野菜而非现在的大鱼大肉,叫草具之客,中等门客有鱼吃,叫门下之客,上等门客不仅有菜有鱼吃,而且出门还有车。为车客)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si)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过了不多久 长铗:随身佩剑 归来乎:来为语气词,乎为感叹词。即归去的意思 比:比照过了不久,他靠着柱子弹着剑唱道:“剑啊我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孟尝君手下的人把这事告诉了他,孟尝君说:“给他鱼吃,”以门下之客(中等门客)的标准。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为之驾:为他配车又过了不久,又弹他的剑,唱道“剑啊我们还是回去吧!出门没有车。”手下的人都讥笑他,又报告给了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配车马,比照可以坐车的门客”(此时冯谖没有为孟尝君做任何事,却已经从一个三等门客升成了一等门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揭:举(揭竿而起) 过:拜访 客我:名词动用。以我为客,即把我当上等门客看待于是坐着他的车,举着他的剑,去拜访他的朋友,说:“孟尝君把我当成上等门客看待呢!”(想象他的得意神情。)还没有正式工作便有了这样好的待遇,该满意了吧?但是还没有: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无以为家:没有能力养家 给:供给 食用:此处为两个名词。吃的和用的此后不久,又弹起他的剑唱道:“剑啊我们还是回去吧!没有办法养家糊口啊”。手下的人都厌恶他,认为这人贪得无厌。孟尝君说:“冯公(尊称,约等于现代称先生)有亲属吗?”有老母亲。孟尝君便派人供给他母亲的生活和费用,不让她有缺乏/困难。于是冯谖不再唱歌了。小结:问:通过这两段的讲解,我们发现冯谖是个怎样的人?贪得无厌,得寸进尺孟尝君宽宏大度,慷慨大方文章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刻画人物?-行为、对话第三段: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记:通告 习:熟悉 计会:会计 责:债 署:签名后来孟尝君出了一个通告,询问门下的食客,“有谁懂会计的,可以帮我到薛地去收债”,冯谖在榜上签名,并写上说“我可以”。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负:对不起,辜负了他。 意思是没有早点发现他的才干。孟尝君觉得奇怪,说这个人是谁,手下人说就是唱歌的那个。孟尝君笑着说,客人果然有能耐啊,我对不起他了,还没有见过面呢。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谢:道歉 倦于事:忙于事务 愦于忧:忧虑太多。愦同溃,即乱。 懦愚:懦弱无能。通懦 沉:埋头于 开罪:得罪 不羞:不以此感到羞辱(即生我的气)把冯谖请来见面,道歉说:“我被琐事搅得疲惫不堪,整天忧虑很多心烦意乱,而且生性懦弱愚昧,又整天埋头于国家事务,得罪了先生,先生不因为受怠慢了而感到羞辱,还愿意为我到薛地收债吗?”冯谖说:“愿意”。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约车治装:准备车马、整理行装。约:系。约车:把马系在车前。 券契:债据 市:买 反:返 寡有:缺乏于是冯谖套车整理行装,拿着劵契就动身了。辞别时说,债收齐以后,拿它买些什么回来?孟尝君说:“看我们家缺少什么就买什么吧。”第四段: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驱:赶车 之:往 当偿者:应当还债的人 合券:合验债券(古代债券一分为二,双方各执基一)矫命:假托孟尝君的命令 因:随即赶着车到了薛地,让官吏把应该还债的百姓召集起来核对债券,全部核对以后,冯谖站起来,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债款赐给老百姓,随即把债券都烧掉了,百姓高呼万岁。第五段: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返?”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疾:迅速 下陈:古代殿堂下陈放礼品、站列婢妾的地方。 市义:买回百姓的恩义,即收买民心冯谖赶着车到了薛地,一清早就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对他回来这么快感到奇怪,穿戴整齐接见他,问“债都收齐了吗?回来得好快呀!”说:收完了。问:买了什么回来?冯谖说:“您说要买我们家所缺少的,我私底下考虑,您宫中的珍宝堆积如山,圈里满是狗马,堂下也站满了美女,您家里缺少的只是义罢了。所以私下决定为您买了义回来。”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抚)爱子其民,因而贾(古)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拊爱:爱抚 子其民:把民众看作自己的子女。 贾利:用商人放债的办法来获取利息。 休矣:算了吧孟尝君问:“义怎么买呢?”冯谖说:“现在您据有小小的薛地,不把百姓看成自己的子女,反而以商贾的手段向百姓放债以收取利息来谋利,我私下假托您的命令,把债款赐给百姓,然后烧掉了券契,百姓都高呼孟尝君万岁。这就是我为您买的义。”孟尝君不高兴,说:“好吧,先生你算了吧!”(可以想象此时的孟尝君心里不是个滋味。)小结:故事发展到这里,让我们最初对冯谖的印象已经有所改变,他似乎并不是一个贪得无厌不做事的人,孟尝君也似乎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慷慨。第六段:后期(机)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糼,迎君道中。期(机)年:整整一年。 后期(机)年:这以后整整一年时间。 齐王:当时的齐王因为孟尝君名声太大,势力太强而篡位夺权,所以废掉了孟尝君。“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为托辞就国:回到自己的封地过了一年,齐王对孟尝君说:“我不敢把先王的臣子作为我的臣子。”孟尝君被废,回到自己的封地薛。离薛地还有一百里,老百姓就扶老携幼在路上迎接孟尝君。孟尝君顾谓冯谖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顾:回头看。孟尝君回头跟冯谖说:“先生为我买的义,我今天是见到了”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窟:洞。 冯谖说:“聪明的兔子有三个洞才能避免它一死,如今您只有一个洞,还不能高枕无忧,请让我再为您凿两个洞吧。”第七段:孟尝君予车五十乘(盛),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候,诸候先迎之者,富而兵强。”放:放逐 此处的梁惠王即请教孟子者。孟尝君给了他五十辆车,五百斤黄金,到西方的魏国游说。冯谖对梁惠王说:“齐国放逐他的元老重臣到各诸候国去,谁先迎接他,就会国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虚:动词,空出来。 上位:宰相的位置。于是梁王把宰相的位置空出来,任命原来的宰相为上将军,派遣使者带去黄金千斤,百辆车,去聘请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先驱:先回去 重币:贵重的财物 显使:地位显要的使臣 三反:先后三次/多次往返 固辞:坚决辞谢冯谖抢先驱车赶回去,告诫孟尝君说:“千斤黄金是厚重的聘礼,百辆车子来接你,是把你当作显赫的大臣,齐国大概听说这个消息了吧。”魏国的使者往返来请了三次,孟尝君坚决推辞不去魏国当宰相。小结:读到这里,冯谖在我们心目中的印象似乎又有了进一步的改变。这个人还是很有些深谋远虑的。第八段: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机)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披)于宗庙之祟(碎),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赍:拿物品送人 文车:装饰精美的车(高档轿车) 服剑:佩剑 不祥:没有福气 披:遭受 祟:灾祸 被于宗庙之祟:遭受祖宗神灵降下的灾祸沉于谄谀之臣:被阿谀奉承的臣子所迷惑了。 不足为:不值得你看重我,辅助我。顾:顾念 姑:姑且 万人:全国百姓齐王听到这件事,君臣都很恐慌,派遣太傅送去黄金千斤,两国绘有文彩的四马车两辆,佩剑一把,并书面向孟尝君道歉,说:“我没有福气,遭受祖宗神灵降下的惩罚,被阿谀奉承的臣子所迷惑,以至于得罪了您,我不值得您辅助,希望您顾念先王的宗庙,姑且回国治理百姓吧!”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请先王之祭器:把祭祀先王的器物拿出一部分立宗庙于薛:在薛地再建一座祭祀先王的宗庙,因为宗庙一立,封地就不能取消,而且还要善加保护。冯谖告诫孟尝君说:“你要求取先王庙里的祭器,再在薛地立一个宗庙。”这个宗庙一立,薛地就不能被取消,也就是孟尝君的地位就稳固了。这是冯谖巩固孟尝君政治地位的一个重要举措。第九段: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纤介:细小。孟尝君当了几十年齐国的宰相,没有一丝丝灾祸,这都是冯谖的计策。五、文章表现手法:欲扬先抑最后,我们看出来,冯谖完全是作者要描写的一个正面人物,但是为什么要在开头把他写得那样一文不名呢?首先是贫乏不能自存,给孟尝君作门客时,一无好,二无能,后来被孟尝君的手下看不起,给他食以草具,先是笑之、接着是恶之、最后认为他贪而不知足。此处对他是一贬再贬。实际上目的并不在于批评冯谖,而在于欲扬先抑。而孟尝君对无好无能又贪得无厌的冯谖采取了非常宽大的态度,冯谖前面的这些作为实际上是对孟尝君的探试,如果孟尝君能够真心对他,他就会为知己者死。而孟尝君果然通过了他的测试,冯谖也绝没有辜负他,通过几个事件来为孟尝君制作了三个洞窟。也表现了冯谖的才能:(问:哪三个窟)1 市义收买人心2 游说于梁国,营造声势,让孟尝君恢复相位3 让孟尝君立先王的宗庙于薛地,进一步巩固他的政治地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