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 (自己整理)_第1页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 (自己整理)_第2页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 (自己整理)_第3页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 (自己整理)_第4页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 (自己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 电视纪录片 1 概念 真实时间 真实地点发生的真人 真事 简言之 即以纪实手法摄制的 表现真实内容的电视节目类型 2 三个必备条件 真实非虚构有艺术感染力拍摄 布局安排上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3 基本特征 真实性纪实性利用先进的技术 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始生活素材的完 整性 4 题材 现实性题材历史性题材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题材 三位世界级纪录片大师的创作风格 1 罗伯特弗拉哈迪 加拿大人纪录片创始人 以写实手法来表现偏远 荒蛮民族的原始生活状态 代表 作 北方的纳努克 2 前苏联人吉加维尔托夫 前苏联人 新闻纪录片的创始人 他的创作观念是 抓住现实的片段将其有意思地 结合起来 3 约翰格里尔逊 20 世纪 20 至 40 年代英国着名的纪录片导演 其创作信条是 我们首先是宣传员 其次才是影片摄制者 3 世界纪录片创作风格模式的演变 1 格里尔逊式 2 真实电影 式 3 访问谈话式 4 个人追述式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4 自然风格电视纪录片的基本特点 1 观点含蓄 回避结论 2 重过程 谈话结果 3 作者直接出面 强调即兴采访 捕捉第一感觉 4 声画并重 视同期声为艺术生命 5 注重一定章节以致整个节目的情节化 故事化 6 最大限度地压缩解说词和音乐 5 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方法较为单一 1 主观表现压倒一切 2 题材选择变窄 3 画面构图 用光过分讲究 声画分类 4 编导摆布 组织拍摄盛行 6 望长城 在纪实手法上也有开拓性的创新 1 声画合一 恢复电视画面的本来面目 2 有意识地采用先进的电子传播技术 较完整地保持生活片段的自然流程 将 纪实推向新的高度 3 注重主客观结合 以 情节 来结构纪录片 从而提高审美品格 4 用节目主持人调动观众的参与感 5 用航摄 水下摄影 显微摄像等技术 给观众提供平常难以见到的视域和视 点 扩展和延伸人的视野 7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1 产生一定数量的电视纪录片精品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2 建立完整的电视纪录片创作理论体系 3 设立专门播出电视纪录片的频道 4 电视纪录片的成熟与国家的经济实力相联系 谈话类节目 1 概念 主持人与访谈对象就预先设定的话题在演播现场进行讨论 并开放现场热线接收场 外受众的电话参与 2 谈话类节目的分类 新闻时政类社会生活类情感交流类专业话题类 3 谈话类节目的社会意义 形成新的传播模式展示时代风貌有利国家安定 社会 团结观照社会文化现象 一 广播谈话类节目 1 特点 1 话题内容广泛 2 话题及时 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 3 制作要求简单 嘉宾 受众参与节目比较方便 4 现场控制 把关容易 2 构成要素 1 话题 2 嘉宾 3 受众 4 节目主持人 3 话题选择 1 时效性与针对性 2 引导性 3 接近性 4 广播谈话类节目的嘉宾邀请 1 公正性 2 专业性 3 权威性 5 导播需要过滤掉电话的类型 1 有明显政治错误倾向的内容 2 内容与主题无关的电话 3 意见重复的电话 4 缺乏表达能力的电话 5 其他会导致节目质量下降的电话 6 广播谈话类节目的主持艺术 1 深入精心 主持的准备工作 2 有胆有识 主持的政策水平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3 匠心独运 主持的开场白的构思 4 引而不发 主持人的提问艺术 5 有张有弛 主持人的节奏控制 6 平等公正 主持的原则立场 二 电视谈话类节目 1 特点 1 针对性和时效性强 2 感染力强 表现手法多样 3 图文并茂 有助于背景材料的提供 4 具有强烈的现场感 使受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2 氛围营造 1 选择适当的话题切入点 2 正式拍摄前进行 演练 3 穿插游戏的形式 4 穿插播放室外访谈或背景资料的录像片段或者连线场外的访问 5 背景音乐 间奏乐的运用 3 节奏控制 1 节目节奏有张有弛 做到不冷场 不失控 2 合理使用背景资料 与现场节目穿插播出 在谈话过程中 照顾个方面的发言 要求 3 主持人应当随机应变 机智诙谐地对应各种局面 同时要能够有效地调节发言 者的讲话节奏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4 主持人应当在节目中引导嘉宾说一些引起思考的话 或者对谈话内容做一番总 结 即使没有结论 也要使观众能就话题进行深入思考 留有回味余地 广播 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或导线传递声音 图像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现代传播工具 广播电视 是用电磁工具把信息信号同时供给特定地区的一中大众传播媒介 分为 声音广播电视广播 1 美国三大广播公司 NBC 全国广播公司 CBS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ABC 美国广播 公司 2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1980 年创办世界第一个 24 小时新闻频道 3 英国广播公司 BBC1923 年英国最大的世界最大的新闻传播机构 4 半岛电视台 CAI 卡塔尔政府 1996 年成立多哈 5 欧洲新闻电视台 1993 年法国里昂广告收入和用户付费是主要经济来源 6 福克斯广播公司 FOX1986 年美国创办商业电视网 1987 年 4 月开始播出广播网联 播节目 7 日本广播协会 NHK 又叫日本放送协会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日本唯一公共广播 电视台 8 美国音乐电视频道 MTV 9 探索频道 DCI 世界最大的纪录片生产公司 10 卢森堡广播公司 CLD 欧洲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 电视数字化体现在 卫星直播电视 地面无线电视 有线电视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公共广电体制 国有国营国有公营社会公营私有私营公私合营 商业广电体制 私有私营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单一的国营体系 广电台是事业单位 政府对其管理是直接的行 政的 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以私营商业为主西欧各国是公共广电 发展中国家 单一公有制公私并存 中国广电发展概况 一 民国时期 1923 1949 第一阶段 1923 1927 北洋政府时期 1926 年 10 月中国首办的广电台哈尔滨广 电台刘瀚 第二阶段 1927 1937 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 第四阶段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二 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前 1949 1978 第一阶段 1949 1956 广播事业的结构调整期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中央人 民广播电台宣传中心 第二阶段 1957 1966 广播事业的曲折发展期 1958 年 5 月日晚我国大陆建立起 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实验播放黑白电视节目 9 月 2 日正式开播 第三阶段 1966 1978 广播事业的畸形发展期 1978 年 5 月 1 日北京电视台改名 为中央电视台 12 月开办教育节目 三 改革开放至今 中国自己筹办广播电视台始于 1925 年中共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呼号 XNCR300 瓦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系统论创始人 贝塔朗菲 全球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史 1857 年法国发明家斯科特发明了最早的录音机 这是留声机的鼻祖 1860 年有线广播出现 1949 年电缆电视始于美国 高频调制 高频调制和解调技术是广播电视技术发明的核心技术 模拟调制包括 调频 AM 调频 FM 和调相 PM 数字音频工作站 数字音频工作站是一种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录制存放编辑压缩式 播放的技术 他是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 多媒体技术发展而形成的一 中全新的声音处理手段 其主要应用领域是音乐后期制作和录音 基本功能 录制站编排工作站播出工作站 直播录播转播技术 直播 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合成播出时间进行的播出方式 可分为现场直播和播音室 式演播室直播 录播 指播出事先制作好的录音带或者录像带并按照之前预定好的节目运行程序一 次在放音机上播出 转播 指直接转发播出外景的信号转播分为实况转播和台际转播 电视技术 图像顺序传送 同时传送 将组成一幅幅画的所有像素同时传送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顺序传送 就是把传送图像的各种像素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传送出去 在接收端的屏 幕上在按照同样的顺序将各个像素重现出来 数字广播 将数字化了的音频信号 视频信号 以及各种书籍信息在数字状态下进 行各种缩写 调制传递等处理 数字音频广播 DAB 国际上共有三种 欧洲的尤里卡美国带内同频日本的单套节 目 广播电视板块是节目定义及特点 是指具有基本固定播出时段及周期节目内容融新 闻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多种节目类型为一体 多采用主持人 串联形式播出的都大 时段节目 也称 杂志性节目 板块式节目结构方式的特点 1 板块节目编排集中 时间长度基本固定 2 子栏目内 容相互关联 3 内容具有多元性多向性的特点 板块式节目内容的组合模式 1 内容的集约模式 2 对象集约模式 3 混合模式 我国电视节目的板块特点 1 编排集中 2 子栏目内容相互关联 3 内容具体有多元性 多向性 广播电视板块式节目的传播优势 P47 1 板块式节目具有连贯性强的特点 2 板块式节目具有比较明确的选择性 3 受众的接受兴趣集中 有助于收听 收视 率的提高 三种模式 中央台模式 珠江 经济模式 东广模式 广电的发展 一 节目萌芽期 到农村去 我国第一部新闻纪录片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二 发展期 中国 1960 年 电视新闻 三 繁荣期 空中之友 采用了主持人形式 央视观察与思第一个评论专栏类节目普通存在问题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的发展 1 以 电视新闻 到 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 2 从 新闻联播 到创办到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栏目的创办 3 上海电视台 新闻透视 和福建电视台 新闻半小时 栏目的创办 受众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 1 受众点播节目 2 受众电话参与节目 3 受众现场参与节目 5 要充分发挥双向传播模式的效力 广播电视媒体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 研究受众心理 把握传播规律 2 贴近生活 接近受众 从受众角度充满感情地传播 3 通过研究群众生活中的交流方式和常用语言 是加强传者和受众情感交流的 有效方法之一 6 热线电话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 1 采访报道类 2 公共事务谈话 讨论类节目 3 情感倾诉类节目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4 综艺 游戏类节目 5 服务类节目 热线直播节目的作用与意义 1 电话介入广播电视节目改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传统模式 全新的 双向的大众 传播模式 2 电话介入广播电视直播节目在多方面延伸了广播电视的时空界限 1 扩大节目源 实现异地采访 2 通过电话实现多台节目联播 或者不同媒体间的节目联合 一般只在广播节目 中使用 3 通过电话实现受众参与节目双向或多向交流 3 电话直播节目增加了广播电视传播的实际效果 增强现场感 时效性 活泼 了气氛 4 热线电话介入关播电视节目 奠定了新的传受关系 即时反馈 更加关注 广电新闻的概念 广播电视新闻就是通过某些特定的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