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 练习题 一 练习题 一 一 填空题 1 动能是指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 其大小与物体的 和 有关 2 势能包含 势能和 势能两种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 势 能 它与物体的 和 有关 物体由于发生 而具有的能叫做 势 能 它的大小与 有关 3 我们常用的能量单位是 用字母 来表示 4 判断下列物体是否具有动能或势能 如果有 说出能量的名称 如果没有 说明原因 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铅球 悬挂在室内的电灯 玩具汽车中被卷紧的发条 弹簧 在空中飞行的波音 747 客机 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列车 高速升空的火箭 被拉弯的钢板尺 被水电站拦河坝拦住的上游水 空中下落的皮球 5 质量较大的喜鹊与质量较小的燕子在空中飞行 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 那么 飞得快 6 如果卡车空载和满载时都以同样的速度行驶 那么空载时具有的动能 满载时具有的动能 停放在山顶上的卡车具有的重力势能 该卡车下 山时具有的重力势能 选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7 如图 14 5 所示 一个同学在蹦床上玩 从跳起到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 中 能逐渐增大 能逐渐减小 8 如图 14 6 所示 在 研究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 将 A B C 三小球先 后从同一装置的 hA hB hC高处滚下 mA mB mC hA hC hB 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 静止 1 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我们要选择 两图来进行 比较 2 从图中可以看出 A B C 三个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 球的动能最大 二 选择题 1 关于能的概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机械能机械能 动动 能能 势势 能能 重力势能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弹性势能 跟质量和速度有关跟质量和速度有关 跟质量和高度有关跟质量和高度有关 跟弹性和弹性形变有关跟弹性和弹性形变有关 图 14 6 图 14 5 A 用线悬挂着的物体 它没有做功 它不具有机械能 B 在空中飞行的子弹 因为它能做功 所以它具有机械能 C 甲物体的运动速度比乙物体的大 则甲物体的动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大 D 甲物体的高度比乙物体的高度大 则甲物体的势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大 2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 他的 A 动能增大 势能不变 B 动能不变 势能减小 C 动能 势能都不变D 动能减小 势能增大 3 司机开车上坡前 往往加大油门 以提高汽车的速度 这是为了 A 增大动能 B 增大势能 C 增大惯性 D 减小阻力 4 2005 年 10 月 13 日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 长征四号乙 运载火箭 成功地将 神州 六号 飞船送人太空 在飞船随火箭一起离开发射塔飞向天空的过程中 A 飞船的势能不断减小 动能不断增大 B 飞船的势能不断增大 动能不断减小 C 飞船的势能和动能都在不断减小 D 飞船的势能和动能都在不断增大 5 三峡水库修建大坝 为了提高水位 增加水的 A 内能 B 重力势能 C 弹性势能 D 动能 6 关于能量的大小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运动速度越大的物体 动能也越大 B 质量大的物体 动能不一定大 C 质量大的物体 其重力势能不一定大 D 质量越大的物体 被举得越高 其重力势能就越大 7 某块砖在一对平衡力作用下运动 则该砖 A 势能一定不变 动能一定不变 B 势能可能改变 动能一定不变 C 势能可能改变 动能可能改变 D 势能一定不变 动能可能改变 三 实验题 如图 14 3 所示 是用来探究 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装置图 小球在光滑斜面 上由静止开始下滑 到达底端的速度只与起点高度有关 起点越高 到达底端的速度就越大 运动小球撞击停在平面上的木块后 木块运动距离越长 说明小球具有动能越大 1 分析比较实验甲与实验乙 可得出结论 实验中被控制的物理量是 2 分析比较实验乙与实验丙 可得出结论 实验中被控制的物理量是 3 实验结果表明 物体动能与物体的 和 有关 越 大 越大 动能就越大 图 14 3 一 填空题 1 运动 质量 速度 2 重力 弹性 重力 质量 高度 弹性形变 弹性 形变大小 3 焦耳 J 4 动能 重力势能 弹性热能 没有 动能和重力势能 没有 动能和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 动能和重力势能 5 燕子 6 大于 7 重力势动能 8 AC C 二 选择题 1 B 2 B 3 A 4 D 5 B 6 A 7 B 三 实验题 1 质量一定 物体速度越大 功能越大 质量 2 速度一定 物体质量越大 动能越大 速度 3 质量 速度 质量 速度 二 二 1 2011 年浙江衢州 第 9 题 小明同学站在匀速上行的启动扶梯上由一楼升到二楼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 小明的动能大小保持不变 C 小明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D 自动扶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 B 2 2011 广东深圳 第 28 题 图 8 是研究滚摆运动的实验 在滚摆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若不计 阻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机械能不变 B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机械能增加 C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机械能不变 D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机械能减速 答案 A 3 2011 浙江嘉兴 第 23 题 请分析以下两个有关能量的问题 1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强弩之末不能穿透薄薄的丝绸 说明 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它的 有关 2 旋转图中的吸管后 将可乐罐放在桌面上 罐就会运动起来 这是因 为罐中的橡皮筋积蓄了 能 答案 1 速度 2 势 弹性势 4 2011 年山东省潍坊市 第 13 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橡皮筋被拉长后 分子之间只有引力 B 建筑工地上 汽车驶过时尘土飞扬 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C 用锯锯木头 锯条发热 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D 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 答案 CD 5 2011 山东威海 第 3 题 下列关于温度 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温度升高 一定吸收了热量 B 物体放出热量时 温度一定降低 C 物体温度升高 内容一定增加 D 物体内能增加时 温度一定升高 答案 C 6 2011 江苏连云港 第 6 题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 A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B 红墨水滴入水中很快散开 C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D 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 粘 在一起 答案 D 7 2011 山东滨州 第 11 题 在 学习机械能及其转化 时 想想做做 栏目提供了如图 所示的情景 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 把铁锁拿近自己的鼻子 稳定后松开手 头保持不 动 锁向前摆去又摆回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锁在摆动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B 铁锁摆动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小 C 铁锁在下降过程中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铁锁在上升过程中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答案 C 8 2011 江苏苏州 第 6 题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发生里氏 9 0 级地震所引起的大规模海 啸 冲毁了建筑 卷走了村落 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海啸具有极大破坏力的主要原因是海啸 行成的海浪具有巨大的 A 电能 B 机械能 C 核能 D 内能 答案 B 9 2011 江苏扬州 第 21 题 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 些因素有关的装置 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 运动 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 目的是探究小车动能的大小 与 的关系 若小车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 说明小车对 木块 越多 从而判断小车的动能越 大 小 若水平面绝对光滑 本实验将 能 不能 达到探究目的 答案 速度 做功 大 不能 10 2011 年广东省广州市 第 7 题 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 记下测力计的读数 如图 2 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 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 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大 其原因 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A 摩擦力 B 分子引力 C 分子斥力 D 大气压力 答案 B 11 2011 年江苏省淮安市第 1 题 常见的自然现象 能用分子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A 春天柳絮飞扬 B 夏天荷花飘香 C 秋天落叶飘零 D 冬天雪花飘飘 答案 B 12 2011 湖南株洲 第 3 题 如图 1 所示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 削干净 然后紧紧地压在 一起 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 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这个实验说明了 A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 C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答案 B 13 2011 四川绵阳 第 27 题 2011 年 4 月 10 日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 长征三号甲 运 载火箭 成功将北斗八号导航卫星发射到预定椭圆轨道 该椭圆轨道近地点约 200 千米 远地 点约 3599 千米 如图是北斗八号导航卫星的轨道示意图 已知该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 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则关于该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过程中势能 动能 速度的变化是 A 势能增加 动能减小 速度减小 B 势能减小 动能增加 速度增加 C 势能减小 动能增加 速度不变 D 势能不变 动能不变 速度不变 答案 B 14 2011 年湖南岳阳市第 6 题 下列属于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情景是 答案 C 15 2011 年湖北省武汉市第 25 题 如图所示 某同学将两个相同的斜面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 利用它们探究动能或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1 将 A B 两球 mA mB 分别从两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 止同时释放 观察到它们并排滚动且始终相对静止 这表 明在滚动的任一时刻 两球的速度 且两球的速度跟 无关 2 分别在水平桌面上的 C C 处放置相 同的木块 再将两球分别从两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同 时释放 观察到 球将木块撞得更远 由此可得出结 论 答案 1 相同 质量 2 B 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 质量越大 它的动能越大 物体的 动能与它的质量有关 质量越大 它的重力势能越大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它的质量有关 16 2011 四川内江 第 卷 8 题 关于热现象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是同种形式的能 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 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B 铁丝很难被拉断 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C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D 扩散现象只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答案 C 17 2011 广东湛江 第 8 题 关于温度 热量 内能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0 的冰没有内能 B 水沸腾时继续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 C 物体的温度越低 所含的热量越多 D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只要温度不变 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答案 B 三 三 一 选择题 1 下列现象中 力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A 用力将铅球掷出 B 将书包背上楼 C 骑自行车匀速前进 D 提着水捅在水平 地面上匀速前进 2 如右图所示 已知物体 A 和 B 质量相等 A 在粗糙的水平地面 B 在光滑的斜面 现它们分别在 同样大小的力 F 作用下沿 F 的方向分别移动了距离 S 则 F 对物体做的功 A 对 A 做的功多 B 对 A 和 B 做功一样多 C 对 B 做的功多 D 条件不足 无法确定 3 如右图所示 林雨将两只鸡蛋举高 1 米 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 0 01 J B 0 1 J C 1 J D 10 J 4 李阳同学用 100N 的力踢一个重为 6N 的足球 球离开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 20m 在球滚 动的过程中 李阳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 A 2000J B 600J C 1 20J D 0J 5 下列四种情境中 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 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B 扛着米袋慢慢爬上楼梯 C 用力推汽车 汽车没动 D 背着书包静立在原地 6 小梁同学从一楼走上 10m 高的四楼教室 请估计他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 A 500J B 500W C 5000J D 5000W 7 下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 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8 下列过程 哪个情况小明对桶做了功 A 小明提着桶站立不动 B 小明提着桶水平移动 C 小明提着桶站在匀速水平运动的车厢内 D 小明提着桶站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内 9 下列过程 哪个情况小明对桶做了功 A 小明提着桶站立不动 B 小明提着桶水平移动 C 小明提着桶站在匀速水平运动的车厢内 D 小明提着桶站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内 10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 人对物体没做功的是 A B C D 小军拉着重物静止不动 小刚用力推汽车 汽车没动 小丽用力搬起箱子 小红背着书包在等车 11 如右图所示 用拉力F使物体竖直匀速上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是额外功 B 拉力F做的功是有用功 C 拉力F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 2 倍 D 增加物体重力可以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2 做值日时 小阳将一桶水从一楼提到二楼 此过程中 关于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B 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 C 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D 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是总功 13 小明同学站在永辉超市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上由二楼到一楼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明的重力势能不变 B 小明的动能变小 C 小明的机械能总量减小 D 自动扶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4 子弹能够轻易射穿靶子 是因为子弹具有较大的 A 内能 B 动能 C 重力势能 D 弹性势能 15 子弹能够轻易射穿靶子 是因为子弹具有较大的 A 内能 B 动能 C 重力势能 D 弹性势能 二 填空题 16 一个重 200N 的物体在大小 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前进了 25m 拉力撤销后 物体由于惯 性又前进了 10m 在物体向前运动 35m 的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 700J 则水平拉力的大小为 N 此过程中重力做的功是 J 17 某举重运动员在一次训练中 用 0 7s 的时间将 140kg 的杠铃举高 1 7m 在空中停留 3s 后放 下 请你算一算 g 取 10N kg 该运动员这一次举起杠铃的过程中至少做功为 J 功率是 W 在空中停留 3s 的过程中做功的功为 J 18 水平地面上一静止木箱重 800N 某人用 50N 的水平推力推动木箱前进 10m 撤消推力后木箱又继 续前进了 2m 全过程中 水平推力做功 J 重力做功 J 19 小明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 但没有推动 此时他对桌子的推力 桌子所受到的阻力 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此过程中小明 填 有 或 没有 做功 20 用一只动滑轮把 400N 的重物匀速提高 10m 所用的拉力为 250N 则有用功为 J 该滑轮组 的机械效率为 21 用一根机械效率为 90 的杠杆将一个 18Kg 的物体提升 50cm 则所做的有用功为 J 总功为 J g 取 10N kg 22 如右图所示 工人用滑轮组将重 400N 的货物以 0 5m s 的速度匀速提升 1m 拉力F为 250N 则 此过程有用功为 拉力 F 的功率为 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3 质监部门对玩具市场进行专项检查时发现 有些玩具仿真手枪发射出的硬塑料子弹能在 1m 内打 穿三层牛皮纸 这说明硬塑子弹的 能较大 存在安全隐患 24 如上图丙是卫星的轨道示意图 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时 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 点 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 卫星在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 它的 重力势能 增大 减小 速度越来越 快 慢 动 势能的转化是 25 如图所示是我省安庆长江大桥 小王乘坐电动轿车在安庆长江大桥匀速行驶 轿车的动能 减小 不变 增加 以自己为参照物 大桥是 静止 运动 的 三 计算题 26 总质量为 4500kg 的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以 20m s 的速度匀速行驶了 1min 若汽车的牵引力 为 2 104N 与路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0 15m2 g 10N kg 求 1 汽车行驶的路程 2 汽车牵引力做的功 3 汽车停在水平路面时 对路面的压强 27 兴凯湖旅游观光车的技术参数如下表 空车质量 1100kg 车身长度 4 0m 满载人员10 人满载时轮胎与地接触面 0 1m2 积 最大车速 45km h 平均连续行驶里程 75km 根据以上参数 解答下列问题 1 若乘员质量平均为 50kg 求满载时观光车和人的总重是多少牛顿 2 求满载时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多少帕斯卡 3 若观光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 1 104m 过程中 牵引力所做的功为 1 107J 求观光车匀速行 驶时受到的阻力是多少牛顿 28 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 500N 的重物 所用的拉力 F 为 300N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 2m 在此过程中 不计摩擦和绳重 求 1 拉力 F 所做的功 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 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 4 如果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 800N 的重物 拉力应为多大 四 实验 探究题 29 陈亮同学做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 的实验记录情况如下 请仔细阅读 并回答问题 A 装配一定一动的滑轮组 由三股细绳承担着动滑轮 B 记下钩码和栓弹簧秤的线端起始位置 然后 拉弹簧秤 读出拉力的大小 测出钩码和 拴弹簧秤的线移动的距离 1 分 C 将有关数据填下表并完成计算 D 实验记录 拉力 F N钩码重 G N线端移动的距离 S m钩码升起的高度 h m 1 613 9231 E 实验结论 有用功 W有 J总功 W总 J机械效率 3 92 4 83 123 从实验结论看 明显不对之处是 因为 其正确结论是 3 分 若改用两动两定的滑轮来提升原来的重物 则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 变大 变小 或 不变 2 分 本实验中若没有刻度尺测高度及绳自由端的距离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按 来计 算 30 在 探究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的实验中 某小组利用如图 A 所示装置测得了四组 数据 如下表所示 1 前三次实验中 第 次实验数据明显出现错误 应当剔除 2 第四次实验中 有用功是 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 根据以上信息 请判断 该小组设计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是否有关 4 小红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 如图 B 所示 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 目的是为了 当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 若忽略绳重及摩擦 它们的机械效率 填 相同 或 不相同 理由是 31 在 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时 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 量 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 序号 钩码 重 N 动滑 轮重 N 拉力 N 钩码上升 的高度 m 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 m 有用 功 J 总功 J 机械效 率 40 52 30 20 40 80 9287 0 40 92 50 20 40 8 1 080 0 60 53 30 20 4 a b c 1 完成表格中第 3 次数据 a b c 处的计算 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a b c 2 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 选填实验序号 可知动滑 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 选填 有关 或 无 关 3 小明认为 同一个机械 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 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 选填实验序号 可知他的观点是 的 选填 正确 或 错误 32 某实验小组在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 1 2 3 次实验装置 分别如图甲 乙 丙所示 1 比较第 1 次实验和第 2 次实验 可得结论 使用同样的滑轮组 提起的钩码越重 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越 2 第 3 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 J 机械效率是 3 第 3 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 2 次实验多 动滑轮自重增大 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 选 填 增大 或 减小 因而 由第 2 3 次实验可知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33 在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实验中 小明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小 聪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如图 12 是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 下表是其中一位同学在其它条 件一定时的实验数据 1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该实验是探究 选填 小明 或 小聪 的猜想 结论是 在其 它条件一定时 斜面 机械效率越高 2 另一位同学为探究自己的猜想 设计了如下步骤 把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 构成一个斜面 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把一木块 拉上去 进行 相关测量 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保持斜面的 不变 改变斜面的 再进行相关测量 并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比较两次 的大小 即可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34 在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实验中 小明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小 聪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如图 12 是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 下表是其中一位同学在其它条 件一定时的实验数据 1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该实验是探究 选填 小明 或 小聪 的猜想 结论是 在其 它条件一定时 斜面 机械效率越高 2 另一位同学为探究自己的猜想 设计了如下步骤 把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 构成一个斜面 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把一木块 拉上去 进行 相关测量 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保持斜面的 不变 改变斜面的 再进行相关测量 并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 率 比较两次 的大小 即可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35 如图是探究 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实验示意图 1 该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 的关系 2 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 选填 A 或 B 3 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4 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碰撞时 选填 碰前 A 碰后A 碰前B 或 碰后B 的速度 它是通过 选填 高度 或质量 来改变的 5 实验中多次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上静止滚下时 应改变 选填 物体A 或 物 体B 的质量 这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若水平面绝对光滑且不计空气阻力 该 实验还能得出结论吗 答 36 李明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 于是设计如图甲 乙所示的实验 探究 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 如图甲所示 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 然后与 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 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2 如图乙所示 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B处开始向下运动 然后与放在水 平面上的纸盒相碰 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 该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判断小球动能大小 2 乙图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 两球到达水平面时 具有相同的 3 选用甲图探究的是动能与 的关系 得出的结论是 动能越大 4 选用乙图探究的是动能与 的关系 得出的结论是 动能越大 5 物理研究方法有很多 如等效替代法 类比法 对比法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等 本实验运用了 两种 一是 法 二是转换法 37 小明利用装有细沙的盒子 小桌 砝码 木块等器材 探究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其 过程如图 17 所示 1 小明通过观察什么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 2 分析比较甲 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 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 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38 如图所示 甲是探究 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 实验装置 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 下 碰到同一木块上 乙是探究 阻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 的实验装置 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 滑下 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甲 乙两组实验 采用了探究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2 甲实验中 通过观察 可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3 由乙实验可以推理得出 如果运动的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力时 它会 39 在探究 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 如图 15 所示 让同一铁球从斜面的不同 高度由静止释放 撞击同一木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选填 铁 球 或 木块 的动能大小与 的关 系 2 该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说 明铁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 从而得出结论的 3 若水平面绝对光滑 该实验还能得出结论吗 理由是 五 多项选择 40 如图所示 在探究 斜面的机械效率 的实验中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木块时 应尽量匀速 B 斜面的倾斜程度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 C 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对斜面的机械效率没有影响 D 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 沿斜面所用的拉力越小 答案答案 一 选择题 1 D 2 B 3 C 4 D 5 B 6 C 7 A 8 D 9 D 10 ABD 11 D 12 B 13 C 14 B 15 B 二 填空题 16 28 0 17 2380 3400 0 18 500 0 19 等于 没有 20 4000J 80 21 90 100 22 400 25 80 23 动 24 减小 快 势能转化为动能 25 不变 运动 三 计算题 26 解 1 汽车行驶的路程 s v t 20m s 60s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从入门到精通香席制作技艺全攻略含试题解析
- 2025年人力资源公司招聘专员模拟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出版物发行零售项目发展计划
- 护理操作培训知识点课件
-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
- 2025年科研合作协议书
- 抢救车及抢救药品课件
- 2025年吡虫啉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智能小区(楼)系统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玉米新组合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GB/T 45763-2025精细陶瓷陶瓷薄板室温弯曲强度试验方法三点弯曲或四点弯曲法
- 【MOOC】理解马克思-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GB308-2002滚动轴承钢球
- 夹芯彩钢复合板吊顶施工方案
- 剪映入门教程PPT
- 高二物理培优计划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6)
-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100篇
- 齿轮的设计计算PPT学习教案
- 定稿咳嗽咳痰咯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