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PPT课件.ppt_第1页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PPT课件.ppt_第2页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PPT课件.ppt_第3页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PPT课件.ppt_第4页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PPT课件.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继续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 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100次 而不再是每分钟 大约 100次 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5厘米 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 婴儿大约为4厘米 儿童大约为5厘米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从A B C更改为C A B 成人 儿童和婴儿 不包括新生儿 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A B C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更改为C A B 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非专业施救者 针对医务人员的主要问题及更改 由于心脏骤停患者可能会出现短时间的癫痫发作或濒死喘息 并导致可能的施救者无法分辨 调度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以识别心脏骤停的表现 从而提高对心脏骤停的识别能力 调度员应指示未经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为心脏骤停的成人进行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 针对医务人员的主要问题及更改 已对医务人员确认成人患者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 即仅仅是喘息 之后立即识别并启动急救系统的建议进行改进 医务人员在检查反应时应该快速检查是否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 即 无呼吸或仅仅是喘息 然后 该人员会启动急救系统并找到AED 或由其他人员寻找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 如果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 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AED 如果有的话 已从流程中去除 看 听和感觉呼吸 进一步强调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包括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 通常不建议在通气过程中采用环状软骨加压 针对医务人员的主要问题及更改 施救者应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开始胸外按压 C A B而不是A B C 通过从30次按压而不是2次通气开始心肺复苏 可以缩短开始第一次按压的延误时间 按压速率从每分钟大约100次修改为每分钟至少100次 成人的按压幅度略有增加 从以前建议的大约4至5厘米增加到至少约5厘米 继续强调需要缩短从最后一次按压到给予电击之间的时间 以及给予电击到电击后立即恢复按压之间的时间 进一步强调通过团队形式给予心肺复苏 判断与脱离危险环境 Danger A防止再损伤B抢救人员自身安全 检查病人反应 R 喂 你怎么了 快速识别呼吸 有无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 仅仅是喘息 有无气道梗阻 异物 立即呼救 院外 拨打120急救电话院内 呼叫他人帮助上级医师呼叫专业从事抢救的专科会诊 急诊 ICU 麻醉科等 寻找除颤仪 安置病人体位 去枕仰卧位硬板床或垫板解开患者衣服等 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 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 相当于喉结下方环状软骨的部位 旁开两指 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 时间5 10秒 如无脉搏 应立即给予心脏按压 C 人工循环 要点 按压部位 姿势 按压与放松间隔相等 幅度及频率 按压 通气比率 按压中断时间 10秒 心脏按压部位确定法1 步骤2中指触到剑突 步骤1中指食指沿肋弓向中间滑移 步骤3 另一手掌根部紧贴食指放在胸骨上 步骤4 四指交叉抬起不接触胸壁进行按压 心脏按压部位确定法2 2005指南规定 成人 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点处为心脏按压部位 腋下法 按压姿势 地上采用跪姿 双膝平病人肩部床上应站立于踏脚板 双膝平病人躯干双臂绷直 与胸部垂直不得弯曲以髋关节为支点 腰部挺直 用上半身重量往下压 杠杆原理 心脏按压幅度及频率 用力压 幅度至少5cm 双人按压时 每2min换人一次 以避免劳累 快速压 至少100次 分钟尽量不间断按压和放松时间各占50 错误1肘部弯曲 错误2手掌交叉 用力方式 双肩在双手正上方 借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往下按压 不垂直部位改变平稳 规律 掌根长轴直接按压胸骨正中 手指离开胸壁挤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 胸部弹回原位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骨 保持正常位 A 开放气道 头侧位 清理口 鼻腔分泌物开放气道 采用按额抬颏法或抬举下颌法 按额抬颏法抬举下颌法 B 人工呼吸 口对口 鼻呼吸 连续吹2口气 缓慢吹气 每次持续 1秒 有效指征 胸廓有起伏即可 通气频率 10 12次 min 8岁者12 20次 min 有高级气道 双人施救时 8 10次 min 通气时不中止按压 做2次人工呼吸 每次1秒以上可见的胸廓上抬 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鼻呼吸 指征 口腔外伤 牙关紧闭 球囊面罩人工呼吸 CE手法连续通气两次 每次 1秒 进入按压通气循环 30 2 8岁 双人复苏时15 2 按压中断时间 10秒每5组一评估 脉搏 每5组一换人 确保有效按压 操作后处理 操作5个循环或2分钟后再次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 如未恢复 继续心肺复苏 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 如已恢复 判断呼吸是否恢复 一看二听三感觉5 10秒 如未恢复 单做人工呼吸 频率10 12次 分 每两分钟检查脉搏一次 准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如已恢复 安置体位 头侧位 整理患者衣服 保暖 等待救援 每两分钟检查脉搏呼吸 院内单人心肺复苏增加内容 物品准备 球囊面罩 氧气等 复苏成功后的面罩吸氧终末物品整理归位 院内双人心肺复苏 另一人呼叫救援 寻找除颤仪携带球囊面罩 连接氧气 开始A B两人配合进行心肺复苏通气者注意观察纠正以确保按压的正确有效按压者大声报数以利配合换人时配合有序 时间 5秒 结合非同步除颤 原则 有除颤指征尽早除颤尽可能减少停止按压时间准备除颤 连接心电监护等不影响正常CPR除颤后立即开始5组30 2的心肺复苏变化 每5组CPR后改为先评估心律 心电监护 恢复心律后评估脉搏 回到心肺复苏终末处置流程脉搏恢复后评估呼吸 院内单人心肺复苏评分标准 院内单人心肺复苏评分标准 院内单人心肺复苏评分标准 除颤流程 电击除颤操作流程 附 除颤仪自检方法 1 将导联置于 Paddle 关同步键 电量调节至100J 或按照仪器说明书所提示的测试电量 2 在电击板处于原位的情况下 按充电键 3 握住电击板手柄 按心前区电击钮 除颤仪应不放电 4 放开心前区电击钮 按胸骨电击钮 除颤仪应不放电 5 按Sync钮 同时按胸骨电击钮 除颤仪应不放电 6 再次按Sync钮 关闭同步复律功能 7 同时按两个电击钮心电图纸打印出结果 如果各项功能良好 其纸上会显示 TEST100JPASSED 100J测试通过 如果显示 TEST100JFAILED 100J测试失败 除颤仪不能正常使用 应立即与设备科联系 及时进行维修 气道梗阻的急救 食物 异物卡喉常见于进食或口含异物时嬉笑 打闹或啼哭而发生 尤其多见于儿童 由于食物或异物嵌顿于声门或落入气管 造成病人窒息或严重呼吸因难 表现为突然呛咳 不能发音 喘鸣 呼吸急促 皮肤发紫 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丧失 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 千万不要叩击病人的背部 应在迅速与医院联系或将病人转送医院的同时 立即对其进行现场急救 这里介绍海姆立克 Heimlich 手法 简单易行 十分有效 美国海姆立克教授发明这种手法 曾挽救了数以万计喉气管异物病人的生命 方法如下 一 应用于成人1 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 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2 一手握拳 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上和脐上的腹部 3 用另一手抓住拳头 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 4 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用于无意识的病人 使病人仰平卧 抢救者面对病人 骑跨在病人的髋部用你的一手置于另一手上 将下面一手的掌跟放在胸廓下脐上的腹部 用你的身体重量 快速冲击压迫病人的腹部 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二 应用于婴幼儿拍背法 救护人员将婴幼儿的身体骑跨在一侧的前臂上 同时手掌将其后头颈部固定 头部低于躯干 用另一手固定婴幼儿下颌角 并将其头部轻度后仰 打开气道 两手的前臂将婴幼儿固定 翻转呈俯卧位 将支撑婴幼儿头 胸部的手臂支撑在自己的大腿上方 用另一只手拍击婴儿两肩胛骨之间的部位 迅速拍击 次 使其吐出异物 胸部或腹部推击法 在拍背之后 将婴儿翻转 面朝上 托住其头部 背部 可将婴幼儿抱坐在抢救者膝上 用两个手指尖按压胸部或腹部 次 反复的交替进行拍背法和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