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小说》PPT课件_第1页
《九十年代小说》PPT课件_第2页
《九十年代小说》PPT课件_第3页
《九十年代小说》PPT课件_第4页
《九十年代小说》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90年代小说 第一节新写实小说一 新写实小说兴起的背景1 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和现代心理学的影响2 对文革时期伪现实主义虚伪 做作的背弃和对八十年代中期先锋文学脱离大众的一种补救 二 新写实小说的命名 新写实小说 新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自然化 89年第3期 江苏 钟山 杂志设立 新写实小说大联展 专栏新写实小说就是以较为客观 冷静的叙述笔调 着重展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环境 力图揭示普通人的生存本相的作品主要作家刘震云 方方 池莉 刘恒 叶兆言等 1 关注人的生存状态 生存处境和生存方式 还原生活本相 力求最大程度地接近生活的真实性 呈现生活的原生状态 生活的凡俗 琐碎 平庸 毫无诗意才是原生样态 生存的艰难 折磨 无奈 顺应才是生活的真实本相 二 新写实小说的基本特征 池莉 人生三部曲 烦恼人生 印家厚 不谈爱情 庄建非 吉玲 太阳出世 赵胜天 李小兰 2 描摹凡俗小人物 背弃和拒绝含有强烈政治色彩的人物 将纯态生活中的凡人写入小说没有丝毫充溢英雄光彩和不食人间烟火成分 只是普通平凡 甘于庸常 顺应承受着生活愚弄的小人物 刘震云 单位 一地鸡毛 小林 3 冷漠 客观的叙述态度 叙事主体冷漠淡然 不作直接的情感介入 更不作明显的观念评判 叙述者似乎是一位实地录音者 仅仅做不动声色的旁观 作家的主体观念与情感态度都不直接呈现在文本中 从而完全淡化主体的价值立场 方方的 风景 汉口河南棚子的一个码头工人的家庭 全家11口人挤在13平米的小屋里七哥式的生存手段粗鄙丑陋 野蛮冷酷的生存景象小说以纯客观叙述来实录凡俗人生中的种种本相 不动声色地揭示了生存本身的严峻性 三 方方 池莉的比较 1 相似之处 1 共同的文化氛围 江城武汉 2 致力于刻画凡俗人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本相 3 重视细节的真实 4 富于 汉味 韵致 2 不同之处 1 个性气质有明显差异方方质朴 洒脱 带有豪爽气池莉沉静 温柔 带有细腻 2 价值取向不同方方是用知识分子的忧患批判的眼光来审视生活和人生世事的 如 风景 池莉直接将自己置身于市民的立场上表现凡俗人生 描摹活着 讴歌活着 3 选材不同方方既有表现市民生活的作品 也有相当于多的表现城市知识分子生活的佳作 如 祖父在父亲心中 行云流水 等 池莉的小说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 代表着商品经济下市民阶层对于生活的内涵 生存的意义以及人生价值的不同于传统知识分子观点的重新界定 4 内涵不同方方侧重于从理想 思辨的角度观照现实 叩问人生 具有形而上的哲学思考 池莉则比较拘泥于现世 专注与对具体实在的人之生存状况的描绘 世俗味较浓 5 语言不同 方方的语言老辣 诙谐 纵横挥洒 粗犷而有力度 池莉的语言轻灵含蓄 在对生活自然情趣的描绘中透出机智 幽默 第二节 女性文学 指以女性为创作主体 呈现女性意识和性别特征的文学对女性文学的界定 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女性作家的文学创作 二是女作家写女性的文学 三是男女作家创作的女性题材作品 一 张洁 一 一个痛苦的理想主义者1 前期 深沉含蓄 抒情 叙事与议论相结合 2 中期 辛辣狂放 从审美走向审丑 3 近期 平淡超脱 从关注现实走向内心感悟 二 生命和情感的写真1 爱 是不能忘记的 建构爱情的 天堂 2 方舟 载着精神的苦难3 沉重的翅膀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索4 无字 解构虚幻的神话 二 谌容 一 一曲中年知识分子的颂歌1 白衣天使 陆文婷2 马列主义老太太 秦波 二 关注社会热点 减去十岁 献上一束夜来香 三 王安忆 一 从单纯走向丰厚 二 小鲍庄 审视民族的生态与心态1 双重叠影 深层观照2 对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观照 1 三恋 探讨人性的奥秘 1 表现人的生命本能冲动的心理流变 2 对人的生命本体和命运的关注 3 细腻的女性心理分析 4 岗上的世纪 直接进入人的生命本能 2 注重女性的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 弟兄们 我爱比尔 3 细腻的女性心理分析 锦绣谷之恋 采取了女性的感觉方式 切入角度 叙述口吻 笼罩着梦幻般的色彩 4 岗上的世纪 直接进入人的生命本能 2 注重女性的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 弟兄们 香港的情与爱 我爱比尔 3 长恨歌 东方巴黎的别样风景 1 都市的肖像 2 弄堂的化身小弄堂 小人物 小日子 小事件 3 日常化的历史 长恨歌 一曲海上繁华旧梦的挽歌 四 铁凝 一 从稚嫩走向成熟处女作 会飞的镰刀 1 哦 香雪 一首纯净的诗2 没有钮扣的红衬衫 现代意识的转变 3 文化心理的反思 麦秸垛 大芝娘 三垛 棉花垛 青草垛 长篇处女作 玫瑰门 司漪纹 永远有多远 二 大浴女 解读1 女性心灵成长的范式 2 人性的勘测 人的观照 人的剖析 人的拷问 3 母性的质疑 1 一个永恒的话题冰心轻声吟颂 慈母赞 张爱玲奋笔勾画 恶母图 2 解构母性神话 五 阅读与思考 1 乔以钢 多彩的旋律 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张洁的小说艺术风格有何变化 3 小鲍庄 是如何剖析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 4 长恨歌 是怎样展示上海文化精神的 5 简析陆文婷 秦波的形象 6 为什么说司猗纹是一朵 恶之花 第三节个人化小说 一 商业主义 社会背景二 个人化倾向 写作背景林白的独语 一个人的战争 陈染的私语 私人生活 徐小斌的巫语 羽蛇 海男的呓语 我的情人们 三 女性主义 文化背景 女权主义 代表了早期妇女运动争取男女平权的斗争 而 女性主义 更注重性别意识及文化建构 四 成长中的叛逆者 林多米 一个人的战争 倪拗拗 私人生活 羽 羽蛇 她 女人传 六六 饥饿的女人 心理自传精神独白 五 躯体语言的写作者 卫慧 棉棉多角恋 婚外恋 跨国恋 畸形恋成为她们描述的主要内容 在刀刃上舞蹈 高扬欲望的旗帜 进行致命的飞翔 第四节 新生代小说 一 几种写作类型1 技术型 毕飞宇 青衣 三玉 2 私语型 林白 陈染3 写实型 邱华栋 韩东二 在边缘处叙事1 欲望化2 个人化 第五节 长篇小说 白鹿原 一 民族生存的历史反思1 深沉而冷峻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情感 2 写的是人的历史 人的命运 3 民族灵魂的秘史 二 民族生存的文化反思 白 白嘉轩白孝文白灵一族两姓鹿 鹿子霖鹿兆鹏鹿兆海鹿三黑娃小娥 1 白嘉轩的形象 1 白嘉轩是农耕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家族制度的代表人物 2 强烈而鲜明的族长意识 仁爱的长者 严酷的家长 3 把 耕读传家 视为治家 治族的办法与策略 2 朱先生 圣人 智者 预言家 集传统知识分子理想人格于一身 3 田小娥4 在塑造群体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