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市外来人口管理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 _第1页
关于xx市外来人口管理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 _第2页
关于xx市外来人口管理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 _第3页
关于xx市外来人口管理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 _第4页
关于xx市外来人口管理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关于XX市外来人口管理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关于XX市外来人口管理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外来人口管理工作,做好外来人口大量导入带来的挑战分析研究,20xx年4月22日到23日,受X副书记委托,由X副区长带队,政法委、劳动局及计委有关同志一行11人,到江苏XX市考察学习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经验。按照安排,我们先后考察学习了群叶打工公寓、千叶打工公寓、玉山镇同心外来人口管理站、周市镇市北社区外来人口登记服务站的工作、管理情况,并与XX市政法委外口办、发改委、计生委、劳动局、公安局等部门有关同志进行了座谈,研讨学习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经验。现将简要情况汇报如下:一、XX市外来人口基本情况。XX市是一个新兴的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城市,辖10个镇和1个国家级技术开发区,辖区户籍人口万人,登记外来暂住人口万人,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基本是1:1,外来人口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外来人口总量不断上升。20xx年登记外来人口数为万人,20xx年登记数为万人。外来人口每年以48的速度递增。2、外来人口文化水平较低。XX市外来人口中来自农村,是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3、外来人口以经济活动为主,主要分四类:一是“白2/20领”,以人才引进为主,有较高的学历,他们思想、工作、生活比较稳定,约占10;二是“蓝领”,以打工为主,居住相对集中分布在工厂企业,占外来人口总数的77;三是“灰领”,即自由职业者,以小商小贩为主,占总数的;四是“黑领”,即“三无”人员,居无定所,素质较差,对社会危害大,约占2。4、外来人口滞留时间延长,在XX定居趋势上升。其中,暂住一年以上占30,相当部分在昆居住数年以上,有的举家定居XX,成为新XX人。5、外来人口违法犯罪比例高。近年来,外来人员违法犯罪一直占查获违法犯罪总人数的70以上。20xx年,XX市查获刑事作案人员1524人,外来人员1282人,占。二、XX市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转摘于http:/、确立了本地化的管理理念。正确看待外来人员对流入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反作用,确立“共处一地、共创繁荣、共保安宁、共树新风”的指导思想,将外来人员视为“新XX人”,不排斥,不歧视,与本地人一视同仁,并在具体管理方法上提出融管理、教育、服务为一体的管理理念,调动外来人员参与XX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建立了网络化的管理组织。成立市外来人口管理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任组长,市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相关部门抽调16名同志组成。同时,开发区、各镇成立了外来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市现有各级管理办3/20公室58个,登记管理站283个,共有专兼职协管员2435人,治安人员1014人。经费保障问题,由市、镇两级财政共同为每个登记的外来人员拨款31元,其中:公安20元、劳动和保障8元、计划生育2元、外口办1元,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经费保障。3、形成了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形成五种管理模式:一是以外企单位内部管理为主的“校园式”;二是以房屋出租社会管理为主的“卡片式”,如所参观的玉山镇同心外来人口管理站,每户出租业主有一个档案,在其中租住的外来人员每人一张卡片记录其信息,由专兼职协管员进行管理;三是以社会面上集中居住为主的“旅馆式”,如所参观的群叶打工公寓、千叶打工公寓,分别居住外来打工人员4500人、4000人左右;四是以建筑工地集中管理的“营房式”;五是以“三无”人员为主的“救助式”。4、落实了全程化的服务措施。一是成立社区服务站,在农村建立以综治、警务、调解、治安保卫和外来人员管理“五位一体”的综治办,把登记发证工作延伸到农村。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外来人员的法制观念和基本素质。三是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四是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到现在,已建成各种规模的打工楼65余处,有打工楼386幢,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率达到,集中居住人数万人。五是创造良好的就读环境。市外口办会同教育局对民工子弟学校进行“达标”管理。目前全市共有11所合格民工子弟学校,4/20其中,中学一所,吸收外来人员子女11523人,另外有13324名适龄外来人员子女被市公办学校吸纳。六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市电视台开设每周一期的“相聚XX”,XX日报开设“海纳百川”、“新XX人”等专栏,积极宣传外来人员的先进典型。并经常举办各种文娱活动,丰富外来人员业余生活。三、外来人口给XX市带来的挑战。人口大量涌入,挑战着城市承载力,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给XX市主要带来三个方面的挑战:1、社会治安管理的挑战。XX市刑事案件中来自外来人口,外来人口从偏远地方走出,中国特有的单位组织机构、乡村宗族社会以及家庭亲情对个人的行为约束机制,对他们起不了作用,容易沦为犯罪高危人群。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挑战。学校、供电、卫生等公共设施建设速度,跟不上外来人口增长速度。每增关于XX市外来人口管理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第2页加一个外来人口,就需要增加.5万元基础设施投入。3、对“和谐XX”建设的挑战。和谐的政商关系强调的是当地管理者与外来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均衡;劳资关系是协调企业家与外来打工者的利益分配;新老XX人则是保证本地人与外来者对城市公共资源的共享。这些都与外来人口密切相关。四、几点启示。我区外来人口情况与XX市相比,在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外来人口文化程度、外来人5/20口主要特征、外来人口带来的挑战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XX市外来人口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对我区外来人口的管理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健全组织。根据目前XX外来人口的管理现状和未来人口导入的任务,XX导入人口的管理需要构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综合管理组织体系,势在必行,必须尽快建立。建议区、镇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综合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人口综合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将外来人口纳入到人口综合调控和管理体系中来。1、建立区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成员单位由有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人员由相关部门人员抽调组成。2、建立镇人口综合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社区办,人口综合管理办公室配置一名正科级专职主任和若干名工作人员,具体由各镇根据外来人口数量确定。3、整合组建社区综合协管队伍,在现有社区保安队、外来人口管理服务队以及房屋租赁治安管理、外来劳动力管理、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等辅助管理队伍的基础上,整合组建一支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素质较好的社区综合协管队伍。同时,可与实施“万人就业项目”相结合,发挥整体集聚效能。社区综合协管队伍的人员配置按照400600外来人口配置1名协管员的工作要求,全区组建600-700名的社区协管员队伍。各镇根6/20据外来人口规模配置社区协管员队伍。加快推进外来人员相对集中居住管理。目前,XX市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率已达70,为外来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区在部分镇和大型企业已经实行外来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但比例较小,应该在全区范围进一步推广外口相对集中居住管理办法,推进外来流动人员集中居住区的建设。通过集中居住区吸引、分流租赁私房居住的外来人员,为其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服务,安定外来务工人员,对集中居住区实行小区化管理,加强治安防范和人员管理,不断优化外口集中地区的社会治安。落实经费保障。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外来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所需经费,实行分级管理、分级承担:1、区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业务经费按照每年外来人口登记数元人列入区财政年度计划。2、各镇人口综合管理办公室经费由各镇财政拨付。3、社区综合协管队伍所需经费来源按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办法,即社区综合协管队伍经费来源为三块:一是市财政定额补助;二是区财政和镇财政各承担一块;三是从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基金中提取的运营费和市返还的房屋租赁代征税。关于XX市外来人口管理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外来人口管理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7/20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外来人口管理工作,做好外来人口大量导入带来的挑战分析研究,XX年4月22日到23日,受X副书记委托,由X副区长带队,政法委、劳动局及计委有关同志一行11人,到江苏XX市考察学习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经验。按照安排,我们先后考察学习了群叶打工公寓、千叶打工公寓、玉山镇同心外来人口管理站、周市镇市北社区外来人口登记服务站的工作、管理情况,并与XX市政法委外口办、发改委、计生委、劳动局、公安局等部门有关同志进行了座谈,研讨学习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经验。现将简要情况汇报如下:一、XX市外来人口基本情况。XX市是一个新兴的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城市,辖10个镇和1个国家级技术开发区,辖区户籍人口万人,登记外来暂住人口万人,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基本是1:1,外来人口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外来人口总量不断上升。2000年登记外来人口数为万人,XX年登记数为万人。外来人口每年以48%的速度递增。2、外来人口文化水平较低。XX市外来人口中来自农村,是8/20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3、外来人口以经济活动为主,主要分四类:一是“白领”,以人才引进为主,有较高的学历,他们思想、工作、生活比较稳定,约占10%;二是“蓝领”,以打工为主,居住相对集中分布在工厂企业,占外来人口总数的77%;三是“灰领”,即自由职业者,以小商小贩为主,占总数的%;四是“黑领”,即“三无”人员,居无定所,素质较差,对社会危害大,约占2。4、外来人口滞留时间延长,在XX定居趋势上升。其中,暂住一年以上占30%,相当部分在昆居住数年以上,有的举家定居XX,成为新XX人。5、外来人口违法犯罪比例高。近年来,外来人员违法犯罪一直占查获违法犯罪总人数的70%以上。XX年,XX市查获刑事作案人员1524人,外来人员1282人,占%。二、XX市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转摘于1、确立了本地化的管理理念。正确看待外来人员对流入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反作用,确立“共处一地、共创繁荣、共保安宁、共9/20树新风”的指导思想,将外来人员视为“新XX人”,不排斥,不歧视,与本地人一视同仁,并在具体管理方法上提出融管理、教育、服务为一体的管理理念,调动外来人员参与XX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建立了网络化的管理组织。成立市外来人口管理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任组长,市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相关部门抽调16名同志组成。同时,开发区、各镇成立了外来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市现有各级管理办公室58个,登记管理站283个,共有专兼职协管员2435人,治安人员1014人。经费保障问题,由市、镇两级财政共同为每个登记的外来人员拨款31元,其中:公安20元、劳动和保障8元、计划生育2元、外口办1元,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经费保障。3、形成了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形成五种管理模式:一是以外企单位内部管理为主的“校园式”;二是以房屋出租社会管理为主的“卡片式”,如所参观的玉山镇同心外来人口管理站,每户出租业主有一个档案,在其中租住的外来人员每人一张卡片记录其信息,由专兼职协管员进行管理;三是以社会面10/20上集中居住为主的“旅馆式”,如所参观的群叶打工公寓、千叶打工公寓,分别居住外来打工人员4500人、4000人左右;四是以建筑工地集中管理的“营房式”;五是以“三无”人员为主的“救助式”。4、落实了全程化的服务措施。一是成立社区服务站,在农村建立以综治、警务、调解、治安保卫和外来人员管理“五位一体”的综治办,把登记发证工作延伸到农村。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外来人员的法制观念和基本素质。三是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四是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到现在,已建成各种规模的打工楼65余处,有打工楼386幢,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率达到%,集中居住人数万人。五是创造良好的就读环境。市外口办会同教育局对民工子弟学校进行“达标”管理。目前全市共有11所合格民工子弟学校,其中,中学一所,吸收外来人员子女11523人,另外有13324名适龄外来人员子女被市公办学校吸纳。六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市电视台开设每周一期的“相聚XX”,XX日报开设“海纳百川”、“新XX人”等专栏,积极宣传外来人员的先进典型。并经常举办各种文娱活动,丰富外来人员业余生活。三、外来人口给XX市带来的挑战。人口大量涌入,11/20挑战着城市承载力,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给XX市主要带来三个方面的挑战:关于XX市外来人口管理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1、社会治安管理的挑战。XX市刑事案件中来自外来人口,外来人口从偏远地方走出,中国特有的单位组织机构、乡村宗族社会以及家庭亲情对个人的行为约束机制,对他们起不了作用,容易沦为犯罪高危人群。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挑战。学校、供电、卫生等公共设施建设速度,跟不上外来人口增长速度。每增加一个外来人口,就需要增加.5万元基础设施投入。3、对“和谐XX”建设的挑战。和谐的政商关系强调的是当地管理者与外来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均衡;劳资关系是协调企业家与外来打工者的利益分配;新老XX人则是保证本地人与外来者对城市公共资源的共享。这些都与外来人口密切相关。四、几点启示。我区外来人口情况与XX市相比,在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外来人口文化程度、外来人口主要特征、外来人口带来的挑战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XX市外来人口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对我区12/20外来人口的管理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健全组织。根据目前XX外来人口的管理现状和未来人口导入的任务,XX导入人口的管理需要构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综合管理组织体系,势在必行,必须尽快建立。建议区、镇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综合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人口综合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将外来人口纳入到人口综合调控和管理体系中来。1、建立区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成员单位由有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人员由相关部门人员抽调组成。2、建立镇人口综合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社区办,人口综合管理办公室配置一名正科级专职主任和若干名工作人员,具体由各镇根据外来人口数量确定。3、整合组建社区综合协管队伍,在现有社区保安队、外来人口管理服务13/20队以及房屋租赁治安管理、外来劳动力管理、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等辅助管理队伍的基础上,整合组建一支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素质较好的社区综合协管队伍。同时,可与实施“万人就业项目”相结合,发挥整体集聚效能。社区综合协管队伍的人员配置按照400600外来人口配置1名协管员的工作要求,全区组建600-700名的社区协管员队伍。各镇根据外来人口规模配置社区协管员队伍。加快推进外来人员相对集中居住管理。目前,XX市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率已达70%,为外来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区在部分镇和大型企业已经实行外来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但比例较小,应该在全区范围进一步推广外口相对集中居住管理办法,推进外来流动人员集中居住区的建设。通过集中居住区吸引、分流租赁私房居住的外来人员,为其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服务,安定外来务工人员,对集中居住区实行小区化管理,加强治安防范和人员管理,不断优化外口集中地区的社会治安。落实经费保障。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外来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所需经费,实行分级管理、分级承担:14/201、区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业务经费按照每年外来人口登记数元人列入区财政年度计划。2、各镇人口综合管理办公室经费由各镇财政拨付。3、社区综合协管队伍所需经费来源按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办法,即社区综合协管队伍经费来源为三块:一是市财政定额补助;二是区财政和镇财政各承担一块;三是从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基金中提取的运营费和市返还的房屋租赁代征税。xx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汇报今年以来,在市人口委流管科的精心指导和流动办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全区以“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关于XX市外来人口管理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区域协作,双项考核”为统领,以坚持“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为原则,以抓流动人口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突破口,15/20在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制、完善服务管理网络、落实服务管理人员、经费和优质服务上下功夫、抓落实。现就流动人口“一盘棋”、条例执行、省、市级先进社区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一盘棋”工作情况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全国“一盘棋”格局构建工作作为新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一项主要任务,纳入了全区目标管理,摆放到了整体工作的突出位臵来抓,并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按照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XX年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全国“一盘棋”工作方案通知的要求,我区及时制定下发xx区XX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16/20“一盘棋”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建立了考评机制。区、镇两级均成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运作和督查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十二五”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政策措施今年以来,我区启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试点工作后,主要加强了城区人口计生工作网络建设。落实流动人口属地管理,建立相关部门之间联动、协查、配合和信息通报制度,全面建立“单位负责、社区管理、居民参与”的城市社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法制建设,推动流动人口计17/20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在区流动人口服务中心设立流动人口免费服务快速通道,有效解决流动人口证件办理难、免费节育措施落实难、生殖健康服务难等问题,为全区流动人口提供与户籍人口同等的服务。整合基层服务管理力量,完善党政统筹、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综合治理机制区四大家把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与其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指导,并要求公安、工商、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民政等相关部门建立起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责任制,建立有利于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利益导向机制,做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分兵把口,联手共治,建立起部门之间18/20联系,核查、配合,通报制度,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与本部门管理紧密结合,加大各部门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综合治理力度。与此同时,落实各部门基层单位和人员的综合治理职责,强化各级计生部门监督检查和指导服务的责任,发挥督导其主观职能作用,认真分解任务,落实职责,落实奖惩,落实目标考核。流动人口专项工作经费预算、投入情况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与户籍人口同等的投入标准,认真研究和确定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及开支,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并确保到位,保证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全员流动人口数据库建设情况我们建立了全员流动人口统计和监测制度,内容涵盖了全员流动人口个案19/20信息数据库,据此掌握流动人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