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慢性鼻窦炎麻杏石甘汤_第1页
041慢性鼻窦炎麻杏石甘汤_第2页
041慢性鼻窦炎麻杏石甘汤_第3页
041慢性鼻窦炎麻杏石甘汤_第4页
041慢性鼻窦炎麻杏石甘汤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王付 每日一案每日一方系列 041041 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 经方案例经方案例 许某 男 20 岁 郑州人 有 3 年慢性鼻窦炎病史 近因病 证加重前来诊治 刻诊 鼻塞不通 流黄鼻涕 头痛 口渴欲 饮冷水 舌质红 苔薄黄 脉无变化 辨为风热犯窍证 治当 宣散风热 通达鼻窍 给予麻杏石甘汤与桑菊饮合方 麻黄 12g 杏仁 10g 石膏 24g 桑叶 15g 菊花 6g 连翘 10g 薄 荷 5g 桔梗 12g 苇根 12g 生甘草 6g 6 剂 第 1 次煎 30 分钟 第 2 次煎 25 分钟 合并药液 每日 1 剂 每天分 3 服 二诊 鼻塞减轻 以前方 12 剂 三诊 流黄涕减少 以前方 6 剂 四诊 头痛好转 以前方 12 剂 五诊 鼻塞 头痛未 作 为了巩固疗效 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 每次 6g 每日分 3 服 治疗 2 个月 随访 1 年 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 根据鼻塞不通 舌质红辨为热 再根据流黄涕 苔 薄黄辨为风热犯窍 以此辨为风热犯窍证 方以麻杏石甘汤宣 肺清热通窍 以桑菊饮宣散透热 方药相互为用 以取其效 麻杏石甘汤麻杏石甘汤 方药歌诀 肺热麻杏石甘汤 汗出而喘法度良 宣发肃降能清肺 定喘除热效力彰 学用导读 根据张仲景设麻杏石甘汤方药用量比例关系 则 是主治肺热证 在临床中若能调整方药用量比例 则能主治表 寒里热证 所以对麻杏石甘汤主治病证必须高度重视用量比例 关系 医案助读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刘某 男 64 岁 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近因急性发作而前 来诊治 刻诊 咳嗽 气喘 痰黄而黏 咯痰不爽 胸中烦热 口渴欲饮水 舌红 苔薄黄 脉浮数略弱 辨为肺热证 给予 麻杏石甘汤加味 麻黄 12 杏仁 12 石膏 24 葶苈子 15 知母 15 桔梗 15 红参 6 大枣 10 枚 生甘草 10 瓜蒌 15 6 剂 1 日 1 剂 水煎 2 次合并分 3 服 二 诊 诸证基本解除 又以前方治疗 6 剂 病证痊愈 学习王付 每日一案每日一方系列 用方点拨 根据咳嗽 气喘 痰黄而黏 口渴辨为肺热 以此 选用麻杏石甘汤清宣肺热 加葶苈子清泻肺热 知母清热养阴 桔梗宣肺止咳 红参 大枣补益肺气 方药相互为用 既清热 又兼顾气虚 以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中医辨证 肺热证 邪热壅肺证 咳嗽 或气喘 或痰稠 色黄 或痰中带血 身热 或汗出 或无汗 口渴 舌红 苔 黄 脉浮数 用方思路 正确使用麻杏石甘汤 以主治肺热证为基础方 以 主治表寒里热证为临床扩大应用 病变证机 邪热侵袭于肺 肺气不降 浊气上逆 以此而演变 为肺热病理病证 审证要点 根据咳嗽 或气喘 口渴 舌质红 苔薄黄 脉浮 数为用方审证要点 西医辨病 急性支气管炎 大叶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 支气 管哮喘 麻疹肺炎 麻疹 百日咳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肺炎 等 衷中参西 合理运用麻杏石甘汤指导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 无论是治疗呼吸疾病 还是治疗五官疾病等 都必须符合麻杏 石甘汤主治病变证机与审证要点 以此才能取得治疗效果 临 证选用麻杏石甘汤治疗西医疾病还可用于 1 泌尿疾病 尿道炎 膀胱炎 输尿管炎等 2 五官疾病 急性结膜炎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慢性鼻炎 流行性腮腺炎等 3 皮肤疾病 风疹 过敏性荨麻疹等 中医治法 清宣肺热 止咳平喘 方药西用 具有镇咳 祛痰 平喘 对组织胺 乙酰胆碱 5 羟色胺 氯化钡所致的平滑肌痉挛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解 热 抗过敏 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抗菌 抗病毒 改善血液循 环 升高血压等作用 学习王付 每日一案每日一方系列 处方用药 麻黄去节 四两 12 杏仁去皮尖 五十个 8 5 甘草炙 二两 6 石膏碎 绵裹 半斤 24 随证加减用药 若痰多色黄者 加贝母 胆南星 黄芩 以清 肺化痰 若气喘明显者 加桑白皮 款冬花 贝母 以泻肺平 喘 若大便干结者 加大黄 栝楼根 以泻大肠安肺里 若咳 嗽明显者 加桔梗 百部 以清肺止咳 若胸闷者 加葶苈子 苏子 以泻肺行气宽胸 若肺气损伤明显者 加粳米 人参 以补益肺气等 煎服方法 上四味 以水七升 煮麻黄 减二升 去上沫 内诸药 煮取二升 去滓 温服一升 本云 黄耳杯 方证研究 肺主宣发与肃降 主一身之气 邪热侵袭于肺 肺气不降而上逆 则咳嗽 或气喘 肺主通调水道 水不得下 行而变生为痰 痰热胶结不解 则痰稠色黄 或痰中带血 肺 热充盛于外 则身热 邪热迫津外泄 则汗出 若热郁胶结于 内 则无汗 热伤阴津 则口渴 舌红 苔黄 脉数均为邪热 壅肺病理病证 其治当清热宣肺 止咳平喘 方中麻黄与石膏相用 石膏用量倍于麻黄 既清泻郁热 又制 约麻黄宣肺而不助热 麻黄既宣发肺气 又制约石膏清泻而不 寒凝 杏仁肃降肺气 与麻黄相用 一宣一降 调理肺气 甘 草益肺气 使宣发降泄药而不伤肺气 方药配伍特点 辛温之宣与辛寒之清相伍 宣发肺气受寒 凉之制而不助热 清泄肺气受辛温之制而不寒凝 相互为用 温在宣通 寒在清泄 从而达到泄邪愈疾之目的 使用禁忌 肺寒证 肺阴虚证 慎用本方 style font family 宋体 煎服方法 上四味 以水七升 煮麻黄 减二升 去上沫 内诸药 煮取二升 去滓 温服一升 本云 黄耳杯 方证研究 肺主宣发与肃降 主一身之气 邪热侵袭于肺 肺气不降而上逆 则咳嗽 或气喘 肺主通调水道 水不得下 行而变生为痰 痰热胶结不解 则痰稠色黄 或痰中带血 肺 学习王付 每日一案每日一方系列 热充盛于外 则身热 邪热迫津外泄 则汗出 若热郁胶结于 内 则无汗 热伤阴津 则口渴 舌红 苔黄 脉数均为邪热 壅肺病理病证 其治当清热宣肺 止咳平喘 方中麻黄与石膏相用 石膏用量倍于麻黄 既清泻郁热 又制 约麻黄宣肺而不助热 麻黄既宣发肺气 又制约石膏清泻而不 寒凝 杏仁肃降肺气 与麻黄相用 一宣一降 调理肺气 甘 草益肺气 使宣发降泄药而不伤肺气 临证答疑 1 怎样理解麻杏石甘汤方药组成 答 理解麻杏石甘汤方药组成 清热泻肺药有石膏 宣降肺气 药有麻黄 杏仁 益肺气药有甘草 方药组成决定功效是清肺 宣降肺气 2 怎样理解麻杏石甘汤中麻黄与石膏用量 答 运用麻杏石甘汤主治肺热证 麻黄为辛温 石膏为辛寒 麻黄宣肺助热 石膏泻热寒凝 石膏与麻黄配伍 则石膏受麻 黄制约 泻热不寒凝 而麻黄受石膏制约宣肺不助热 尤其是 麻黄与石膏用量比例是 1 2 石膏用量大于麻黄 所以决定 方药功效以泻热为主 3 怎样理解麻杏石甘汤主治 汗出而喘 答 理解麻杏石甘汤主治 汗出而喘 的病变证机是肺热壅盛 迫津外泄 气逆于上 再则 辨治肺热证 在多数情况下 肺热壅盛而郁结于内 常见病证是无汗 在少数情况下 肺热壅盛而迫津外泄 不 常见病证是汗出 张仲景论肺热证 重点突出辨不常见病证在 某种程度比辨常见病证还重要 4 怎样理解麻杏石甘汤主治 无大热 答 辨治肺热证 若病变证机是肺热壅盛 热因无汗而郁蒸肌 肤 则可演变为身大热 若病变证机是肺热壅盛 热因汗出而 泄越 则可演变为 无大热 可见 辨治肺热证 无汗与身 大热并见 而汗出与无大热并见 5 怎样理解麻杏石甘汤主治与 不可更与桂枝汤 学习王付 每日一案每日一方系列 答 理解麻杏石甘汤主治与 不可更与桂枝汤 之间的辨证关 系有 2 辨治肺热证之前是辨表里兼证 以桂枝汤证为主 用桂枝汤发汗后 而病证则演变为以肺热证为主 其治不能再 用桂枝汤 辨肺热证之汗出 发热与太阳中风证相类似 临 证应重视鉴别诊断 6 怎样理解麻杏石甘汤主治与 下后 答 理解麻杏石甘汤主治与 下后 之间的辨证关系有 2 张仲景在辨治肺热证之前 既论表里兼证 又论肺热证可能有 不大便 对此辨治应与阳明热结证相鉴别 辨肺热证与阳明 热结证相兼 以肺热证为主 其治用药必须有主次之分 不能 选用以泻下为主 经方杂谈 麻杏石甘汤主治 汗出而喘 无大热者 这段经文太简略 不能深入理解本方 试想肺心病心衰也会汗出而喘无大热 能 用麻杏石甘汤吗 显然不行 这里的喘是支气管痉挛的哮喘 此汗出也多局限于头部 无大热者 提示感染性疾病中毒症状 不严重 而过敏性疾病多无大热 据此 可以认为麻杏石甘汤 的经典主治是支气管哮喘 本方现代临床应用范围已远远超出经典条文 例如治疗过敏性 鼻炎 血管神经性水肿 花粉症 荨麻疹 小儿喘息型支气管 炎 这些疾病连同支气管哮喘都属于 型变态反应 即过敏反 应 至于一些感染性疾病 也或多或少地有过敏因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