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从化市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正稿)_第1页
2019年从化市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正稿)_第2页
2019年从化市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正稿)_第3页
2019年从化市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正稿)_第4页
2019年从化市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正稿)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从化市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试卷语 文说明: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2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卷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2选择题统一在答卷第1页“选择题答题区”上用铅笔填涂;其余题目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要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卷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共34分)一、(6小题,1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 晦暗(hu)栖息(x)瞰望(kn)憧憬(chng)B泯灭(mn) 讪笑(xin) 挑逗(tio) 干涸(h)C匀称(chn) 解押(ji) 禀请 (bn)绚丽(xun)D剽悍(pio) 尴尬(n) 蹒跚(pn) 瓦砾(l)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暇想 消声匿迹 污秽 风雪栽途 B. 诅咒 矫揉造作 纯粹 粗制滥造C粗犷 相得益彰 辐射拔山涉水 D. 愚钝 疲惫不堪 布署 海角天崖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谁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不该错过。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A公平只要/就伏B公正如果/就 伏C公正只要/就 卧D公平如果/就 站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图书馆的阅览室是一块净土,是净化人的心灵的基地。在那里,人们一个挨一个静静地坐着,只有,人们没有喧哗,没有嬉闹,偶尔,怕碰出声响。比半夜春蚕吞食桑叶还轻微的翻动书页的沙沙声翻动书页的沙沙声比半夜春蚕吞食桑叶还轻微挪动椅子上卫生间时起身也是小心翼翼的起身上卫生间时挪动椅子也是小心翼翼的这个地方是人间最文明、最高雅、最具精神感染力和道德感染力的这是人间最文明、最高雅、最具精神感染力和道德感染力的地方A B C D5下面一段话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4分)在我校新落成的宽敞明亮的图书馆里,同学们排着长队等候办理图书。图书管理员说:“请同学们不要着急,不要拥挤,我校新图书馆除原有的图书外,最近,又购买了许多小说、散文和文学作品,可以满足同学们的阅读需求。” 第处有语病,应改为 第处有语病,应改为6用一句话表达下表反映的年龄与记忆效果的关系。(3分)记忆内容%100 机80 械 忆 60 记 记 40 义 忆 20 意 年龄 7 12 17 答:二、(2小题,15分)7古诗文默写(10分)(1)根据初中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A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C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D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E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F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2)根据初中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诗经关雎)莫言下岭便无难,。(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幽径独行迷。(梅尧臣鲁山山行)(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为必答题,2分;为加分题,2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能超过10分。)在两会上,许多代表关注民生,借用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句诗“,”表达了老百姓“居者有其屋”的良好愿望。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而在他的观刈麦一诗中也有表现农民筋疲力尽仍争分夺秒收割庄稼的句子“,”。这一“冷”一“热”,异曲同工,传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8、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5分)(1)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5)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6分)三、(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9ll题。 (10分)甲: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大道之行也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货恶有弃于地也 男有分 A 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必以分人黄发垂髫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 D舜发于畎亩之中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分)()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阡陌交通,鸡犬相闻。11甲文段中的大同社会与乙文段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你简要说说。(3分)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1)找出词中以动写静的句子。(2分) (2)词中上、下片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片内容作分析。(4分)四现代文(9小题,40分)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13-14题蚂蚁的文明据统计,全世界有7000多种蚂蚁,它们的个体数远远超过所有其他陆生动物。蚂蚁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很强,无论是高山洞穴,还是冰天雪地,或者戈壁沙漠,到处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昆虫学家发现,蚂蚁是一种高级社团性昆虫。它们的行为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刚出生的幼蚁,它们在专门的“托儿所”里度过自己的童年。在“托儿所”里有职业“保育员”,这些“保育员”经常带领“婴儿”在“托儿所”附近散步。蚂蚁一旦生病,有“医生”给以精心治疗。“医生”每天实行预防性检查。当蚂蚁受伤时,“医生”就会小心翼翼地舔它的患处,分泌一种胶质来为“伤员”治病。在南美洲有一种会种庄稼的蚂蚁,它们先在树木裂缝中装满泥土,然后在这些独特的土地上栽种各式各样的作物。一到收获季节,所有成员全力以赴,一起参加收割庄稼的劳动。有些蚂蚁家族利用自己的前院后宅来种植庄稼。它们把收得的果实作为粮食,而把又短又软的禾秸作为建筑材料。在墨西哥南部森林中,有一种会放牧的蚂蚁。它们能“豢养”和“放牧”一种罕见的蝶形幼虫,以获取它们身上的分泌物。每晚,它们把幼虫驱赶到寄生植物的顶叶上去“放牧”;拂晓,蚂蚁又把幼虫赶回地面洞中,留下一些蚂蚁守卫。蚂蚁还具有一种类似人的情感。当同伴或幼蚁死亡时,蚂蚁明显的表现出闷闷不乐。它们还有送葬仪式呢。“掘坟穴工人”把已故者抬到坟地,坟地通常位于自己家园附近,掩埋深度为22.5厘米。罗马尼亚昆虫学家认为,蚂蚁的某种先天性本能对其生命活动具有极大的意义。至于说到与人的关系,某些专家认为,蚂蚁是害虫。这是因为,它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例如有些红蚁专鲸吞植物的根和茎,使农作物生长不良,甚至枯萎死亡。然而,有不少蚂蚁却是十分有益的,据有关昆虫学家称,有一种竹筒蚁可食害虫60种以上。在我国的台湾和福建,利用竹筒蚁防治甘蔗娄虫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前苏联科学家发现,有些蚂蚁是森林的天然保护者,因而他们正在对蚂蚁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和对植物效果的影响等进行研究。(有删改)13.不属于说明“蚂蚁是一种高级社团性昆虫,与人类有很多相似之处”的一项是 (3分)A、有托儿所,有职业“保育员”、有 “医生”。B、有会钟庄稼的蚂蚁,有会放牧的蚂蚁。C、蚂蚁还有一种类似人的感情本能。D、不少蚂蚁对人类是十分有益的,可以食害虫60多种。14.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第段说明了蚂蚁种类多,适应环境能力强。B第段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说明顺序,介绍蚂蚁是一种“高级社团性昆虫”。C第段主要介绍了蚂蚁给人类带来的危害。D本文主要使用了打比方、举例子两种说明方法.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15-16题。奋斗的另一面社会心理学教授在讲台上告诉他的学生们:“奋斗通常是指一种强硬的人生态度,主张不屈不挠的,勇往直前。但事实上,人面对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界,是极其渺小的,因此,不要因为年轻的激情而被奋斗这个词误导。” 学生们很惊奇,这样的话竟然由敬爱的导师讲出来,活像某个小品中的场景。教授显然看懂了台下的情绪,笑呵呵地说:“在我看来,奋斗包含两个层面一一积极斗争和消极适应。请大家随我走一趟。” 数十号人来到教授家门前的草坪上,教授指着一棵老槐树说:“这里有一窝蚂蚁,与我相伴多年。”学生们凑上前观看:树缝里有小洞,小蚂蚁们东奔西跑,进进出出,很热)司。教授说:“近些日子,我常常想办法堵截它们,但未能取胜。”学生们发现,树周围的缝、小洞大多被泥巴、木楔给封住了。“可它们总是能从别处找到出路。”教授说,“我甚至动用樟脑丸、胶水,但是,它们都成功地躲过了劫难。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它们唯一的进出口在树顶,这是很不方便的;而一周后,我发现它们重新在树腰的空虚处开辟了一个新洞口。” 学生们表示钦佩。教授说:“蚂蚁们的生存环境不比你们广阔,它们的备斗舞台实在很狭窄,更重要的是,它们深深理解自己的力量。因此,它们没有与我这个命运之神对抗,而是忍让与适应。当它们知道自己无法改变洞口被堵死这一事实时,它们就很快地适应了。而自然界中那些善于拼搏、厮杀的猛兽,如狮子、老虎、熊,目前的生存境况大多岌岌可危,因为它们与蚂蚁相比,似乎不太懂得奋斗的另一层力量适应。” 教授说:“适应环境本身就是奋斗的组成部分,只有在此基础上开辟战场去对抗,生活才有胜算的光明。好了,祝你们奋斗成功。”15阅读全文,找出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A、文中说的“奋斗的另一面”指的是适应环境也是奋斗的组成部分。B、教授告诉学生,要奋斗成功,就要不屈不挠,勇往直前。C、蚂蚁的例子说明,在无法对抗时,忍让与适应是奋斗的另一层力量。D、教授认为,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开辟战场去对抗,生活才有胜算的光明。16.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7分)(1)研读文中的划线句,想想教授说这句话起什么作用?(3分)(2)有人说,任何时候都应该积极抗争,不应该屈服退让。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谈谈理由。(4分)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17-21题。粽子里的乡愁 琦君(1)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2)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想起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3)母亲包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素粽。荤的豆沙粽、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之为“子孙粽”,吃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的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批,美其名曰“富贵粽”。 (4)我最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灰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晚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以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早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5)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是个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味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6)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呢?谁又能保证下一世有福还是没福。福是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好吃懒做的,有的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7)母亲的话,在我的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因而每回看到乞丐们背在背上的婴儿,小脑袋晃来晃去,在太阳里晒着,雨里淋着,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难过。当我把粽子递给小乞丐时,他们伸出黑漆漆的双手接过去,嘴里说着:“谢谢你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我一身的新衣服。他们有许多都和我差不多年纪,差不多高矮。我就会想,他们为什么当乞丐,我为什么住这样的大房子,有好东西吃,有书读?想想妈妈说的,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心里就害怕起来。 (8)有一回,一个小女孩悄声对我说:“再给我一个粽子吧。我阿婆有病走不动,我带回去给她吃。”我连忙给她一个大大的灰汤粽。她又说:“灰汤粽是咬食的(帮助消化),我们没有什么肉吃呀!”我听了很难过,就去厨房里拿一个肉粽给她,她没有等我,已经走得很远了。我追上去把粽子给她。我说:“你有阿婆,我没有阿婆了。”她看了我半晌说:“我也没有阿婆,是我后娘叫我这样说的。”我吃惊地问:“你后娘?”她说:“是啊!她经常打我,用手指甲掐我,你看我手上脚上都有紫印。” (9)听了她的话,我眼泪马上流出来了,我再也不嫌她脏,拉着她的手说:“你不要讨饭了,我求妈妈收留你,你帮我们做事,我们一同玩,我教你认字。”她静静地看着我,摇摇头说:“我没有这个福分。” (10)她甩开我的手,很快地跑了。 (11)我回来呆呆地想了好久,告诉母亲。母亲也是呆呆地想了好久,叹口气说:“我也不知道要怎样做才周全,世上苦命的人太多了。” (12)日月飞逝,那个讨粽子的小女孩,她一脸悲苦的深情,她一双吃惊的眼睛,和她坚决地快跑而逝的背影,时常浮现在我的心头,她小小年纪,是真的认命,还是更喜欢过乞讨的流浪生活。如果她仍在人世间的话,也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妪了。人世茫茫,她究竟活得怎样,活在哪里呢?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