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_第1页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_第2页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_第3页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_第4页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本科生毕业论文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 影响与对策研究 姓 名王欣 学 号20124010350 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娄钰 2016 年 04 月 06 日 2 摘摘 要要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我国的纺织业出口快速增长 产能得到极大释放 是入世获益较大的产业之一 随着国际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各国出于保护本国 产业目的 纷纷出台相关保护政策 提高关税费用及非关税费用 而随着国际 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传统的贸易壁垒逐步弱化 绿色贸易壁垒作为新 的贸易保护手段 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在对外贸易中广泛使用 我国 的纺织业生产过程大量存在着中度污染密集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落后 环境规 制政策的不健全等问题 导致我国纺织业出口面临着严重的绿色贸易壁垒阻碍 加入 WTO 之后 绿色贸易壁垒严重制约着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 因此分析绿色 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行业所带来的影响并采取相应对策 是中国纺织品出口 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纺织 品所遭受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发展 战略 最后 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中国纺织品出口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绿色贸易壁垒 纺织品服装出口 市场准入 对策 问题类不是关键词 3 ABSTRACTABSTRACT After joining WTO China s textile export have a rapid growth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get greatly released and become one of the largest industrial benefit With the increasingly developing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ountries have introduced protection policy to protect their own industry and raised the cost of tariffs and non tariff During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liberalization the traditional trade barriers gradually weakening As a new means of trade protection Green trade barriers has begun to be more widely us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foreign trade In Our textile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 such a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ackward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which is not sound policy and other issues These problems have made China s textile exports facing serious obstacles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After joining the WTO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severely restrict China s textile exports Therefore It is great necessary to analysis how green trade barriers affect China s textile industry and what countermeasures we can take to solve it In this paper I studied the effects for Chinese textiles suffered from green trade barriers by using both empirical analysis and normative analysis method 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 s textile exports Finally I try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 of China s textile industry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perspective KEYWORD Green trade barriers Textile Export Countermeasures 英文相应修改英文相应修改 一 引言一 引言 二 含义及有关国家的规定二 含义及有关国家的规定 三 纺织品出口面临的绿色壁垒的类型三 纺织品出口面临的绿色壁垒的类型 四 现状及原因分析四 现状及原因分析 五 对策五 对策 按以上思路把全文整理一下 按以上思路把全文整理一下 4 摘 要 2 ABSTRACT 3 1 绪论 5 1 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5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6 1 2 1 国外研究成果 6 1 2 2 国内文献综述 6 1 2 3 简要评价 7 1 3 论文主要内容和框架 7 1 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8 1 2 2 以下不再修改以下不再修改 8 2 1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 8 2 2 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 9 2 3 纺织品出口面临的绿色壁垒类型 9 2 3 1 市场准入制度 10 2 3 2 绿色补贴制度 10 2 3 3 绿色标志制度 10 2 3 4 绿色法规 10 2 4 相关国际组织及国家的规定 11 2 4 1 相关国际组织的规定 11 2 4 2 美国 欧盟 日本的规定 12 3 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和原因 14 3 1 中国纺织品出口现状 14 3 1 1 出口数量逐年递增 14 3 1 2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 15 3 1 3 出口额占总货物出口额的比重逐年递减 16 3 1 4 对传统出口市场的依赖程度有所松缓 17 3 2 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17 3 3 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 18 3 3 1 外部原因 18 3 3 2 内部原因 18 4 绿色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20 4 1 积极影响 20 4 1 1 促进了中国纺织品绿色环境标准的建立 20 4 1 2 促进了环境标志制度在中国纺织行业的推广 20 4 1 3 增强纺织企业环保意识 有利于绿色纺织品服装的研发和生产 20 5 4 2 消极影响 21 4 2 1 进口国市场准入提高 出口增幅降低 21 4 2 2 出口成本增加 产品竞争力减弱 21 4 2 3 贸易摩擦增加 企业风险加大 21 5 中国纺织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22 5 1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战略化选择 22 5 1 1 科技战略 22 5 1 2 品牌战略 22 5 2 宏观层面 政府的政策选择 23 5 2 1 抵制新型贸易保护主义 23 5 2 2 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 23 5 2 3 完善绿色纺织品生态标准及相关法规 23 5 2 4 推进绿色纺织品服装产业发展 24 5 3 微观层面 企业的相应对策 24 5 3 1 推进纺织品服装国际认证 24 5 3 2 改善产品结构 增强竞争力 24 5 3 3 研发生产绿色生态纺织品服装 25 5 3 4 坚持 引进来 与 走出去 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25 6 结束语 26 参考文献 27 你的模板不对吧 咱们的事中文模板 全文模板修改 你的模板不对吧 咱们的事中文模板 全文模板修改 6 1 1 绪论 绪论 1 11 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自 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中国对外贸易额逐年增加 对外贸易不 断扩大 迅速成长为一个贸易大国 我国的纺织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 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 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 在繁荣市场 扩大出口 吸纳就业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中国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 2014 年我国出口货物总额为 2 34 万亿美元 其中纺织 品服装 包括纺织纱线 织物及制品 服装及衣着附件 累计出口额 2984 26 亿美元 占货物出口总额的 12 7 虽然 2008 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纺织业造成 了一定的冲击 但统计数据表明 纺织品服装仍然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 然而 金融危机以来 随着关税 配额等传统贸易壁垒逐步弱化 新形式 的贸易保护主义又开始兴起 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层出不穷 尤其是绿色贸易 壁垒对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我国每年都有大批纺织品服 装由于遭遇绿色贸易壁垒而受到出口限制 有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绿色贸易壁 垒 一方面可以规范本国的产品市场 维护生态平衡 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另一方面 又成为发达国家借以支持本国产业的保护伞 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 新借口 我国的纺织产业外贸依存度较高 近年来纺织业的发展严重受到绿色贸易 壁垒的制约 因此 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带来的影响 并 寻求相应的对策对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 2 1 国外研究成果国外研究成果 国外对于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 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的 国外 学者研究时使用的并不是 绿色贸易壁垒 一词 而是 环境相关的贸易壁 垒 Environmental related Trade Barriers 一词 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 在环保法规 标准 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国际贸易和国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方面 国外研究环境壁垒的学者大体持有两大对立的观点 一部分支持和赞同绿色贸 7 易壁垒 他们认为自由贸易会对环境造成损害 而一定程度的绿色贸易壁垒能 够对环境起到很到的保护作用 因而也会产生正面的社会福利 另一部分的学 者通过研究认为环境壁垒会对贸易产生消极影响 不利于自由贸易的开展 也 不利于社会福利的增加 持肯定观点的学者代表是波特 他通过研究认为 严 格的环保标准会刺激企业的创新 通过创新企业的竞争力能够进一步增强 因 而会使环境与竞争力之间的矛盾消失 乔恩 普罗特研究也认为 企业如果采 取超越现有环境标准和法规的技术和方法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持否定态 度的学者如 Keith E Maskus John S Wilson 他们认为非关税壁垒迫使发展 中国家为了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而额外付出成本 这种额外的成本会降低 企业的竞争优势 1 2 2 国内文献综述国内文献综述 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我国国内起步较晚 最早的一篇关于绿色贸易壁垒 的文章应该是闵海在 江海学刊 1994 上发表的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关税 初探 一文 文章先是介绍了发达国家及相关组织制定的一些环保法规和贸易 规则 认为通过利用环境关税来筹措资金能有效的保护环境 使贸易承担起部 分环境责任 国内学者第一次正式提出绿色贸易壁垒概念的大概是吴玉萍 她 在其文章 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 中 对环境管制的原因 措施及新贸 易体制下环保问题的发展趋势做了一一阐述 并指出与贸易相关的环保措施是 当前的一个新的议题 我国学者对纺织服装行业范围内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起 步较晚 武达机 刘振江 2000 年在毛纺科技上发表的 毛纺行业面临的绿色 壁垒和我们的对策 应该是我国学者在纺织服装行业提到绿色贸易壁垒最早的 一篇文章 文章对我国加入 WTO 后毛纺行业面临的绿色壁垒进行了说明 并对 我国的对策提出了建议 2000 年我国学者开始对纺织品服装国际贸易中的绿色 贸易壁垒开始研究 施用海在 2002 年发表的 绿色壁垒 与纺织品贸易 纺织企业如何提高产品的环境竞争力 一文 分析了绿色壁垒对纺织品出口 贸易的影响 并强调了要提高我国纺织品的 环境竞争力 卓小苏 2007 分 析了当前国际纺织服装行业绿色壁垒的发展新趋势 彭妹 2008 认为国际绿色 贸易壁垒已严重影响了中国纺织业的发展 削弱了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竞争优势 特别是欧洲国家 美国和日本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影响最大 1 2 3 简要评价简要评价 相对来说 国外学者在绿色贸易壁垒对纺织品服装的影响方面研究起步更 8 早 研究也更加深入一些 我国学者也对绿色贸易壁垒与纺织品服装业的关系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绿色贸 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服装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对策的定性分析以及结合相应法 规和产品进行的案例分析 1 3 论文主要内容和框架论文主要内容和框架 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我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的绿 色贸易壁垒进行了研究 篇首对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做了简单说明 并梳理了近 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的一些研究成果和文献 本文的正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 含义以及在纺织品出口中经常遇到 的集中绿色壁垒形式 并对我国纺织品主要出口市场国的相关环境标准和环保 法规做了介绍 第二部分通过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和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的研究 分析了我国纺织企业频频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外部和内部原因 第三部分 从 正 反两个角度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最后一部分 从现实的角度 提出了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科技战略和品牌战略 并分别从 政府和企业的层面 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1 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1 运用国际贸易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系统的归纳了绿色贸易壁垒对 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通过大量数据 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 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3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分别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给出了规避绿 色贸易壁垒的建议 本文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由于我国绿色贸易壁垒的案例和数据比较分 散 本文难以用详尽的数据来说明我国纺织业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再者 各纺织企业现实情况不同 遇到的出口阻碍程度深浅难以用定量的数据表示 因此 本文对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的影响只做了定性分析 由 于本人的学识有限 本文肯定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 在写作过程中也难以避免 地会出现一些纰漏和错误 希望专业人士能给与批评和指正 9 2 2 绿色贸易壁垒内涵与相关规定 绿色贸易壁垒内涵与相关规定 2 12 1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 18 世纪中叶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 人类的科技飞速进步 生产方式和生 产效率得到了巨大提高 但与此同时 由于人类对于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 对 生态环境肆意破坏 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能源和环境危机 环境的恶化让一部分国家和人民开始警醒 人们的环境保护的观念越来越 强 对于环境保护的标准也越来越高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国际社会签署 的多边环境协议高达 200 多项 其中约有 20 多个与贸易相关的条款 主要使用 贸易限制措施来达到保护环境目的 这也为世界各国制定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 合法性的依据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5 项 它们依次是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 关于消耗臭氧层的蒙特利尔协议书 濒危野生 动植物物种的国际贸易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生物多样 性公约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GATT 中的环境条款 在 GATT 中第 2 条就对进口 产品征收税费方面有明确规定 各缔约方在不违反国民待遇的前提下 按自己 的环保计划自行决定对进口产品征收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环境税费 世界贸易组织法律体系中其他协议也有一些关于绿色贸易壁垒的规定 如 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在其序言就指出 本协定各参加方 同时应依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考虑对世界资源的最佳利用 寻求既保护和维 护环境 又以与它们各自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和关注相一致的方式 加 强为此采取的措施 显然世界贸易组织在多边体制的框架内寻求以保护环境 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其目标 因此各发达国家假借环保为名 为其实施贸易保护 提供了 灰色区域 各国才得以实施绿色贸易壁垒 2 22 2 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 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对外贸易领域 一些国家凭借其高科技优势 以保护 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 通过法律或强制性技术法规 限制外国商品进入的一 种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的形成原因最早主要是出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安全 要求 后来随着全球消费者环境意识的提高 和全球绿色消费运动的兴起促进了绿色壁垒的发展 特别是 1995 年世界贸 10 易组织成立贸易与环境委员会 绿色贸易壁垒在世界贸易中涉及的领域越来越 广泛 所管辖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广泛 绿色壁垒在实际操作中有多种表现形式 主要有绿色标志制度 绿色补贴制度 产品加工标准制度 环境附加税 绿色 包装制度 绿色市场及其他标准 绿色消费 强制要求 ISO14000 认证 绿色卫 生检疫制度等 这些绿色壁垒规定十分复杂 而且经常变化 形式多样 使我 国出口纺织品企业难以适应 2 3 纺织品出口面临的绿色壁垒类型 纺织品出口面临的绿色壁垒类型 从各国的实践来看 目前在纺织品贸易中 主要存在着两类绿色壁垒 一 是针对纺织品服装从设计生产到报废回收的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所设置的壁 垒 其内容可从商品的生产 加工方法 包装材料 销售方式 消费方式以及 商品废弃后的处理等诸多方面加以限制 另一类绿色壁垒是由于产品本身对消 费者的安全和健康影响引发的 即要求纺织品和服装在使用和穿着过程中不能 对消费者的健康和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目前纺织品出口过程中存在的贸易壁 垒主要有以下几种 2 3 1 市场准入制度市场准入制度 市场准入制度指进口国以污染环境 危害人类健康以及违反国际环境公约 或国内环境法律规章而采用的限制外国产品进口的措施 在发达国家使用最为 普遍 主要包括 绿色技术标准制度 绿色环境标志制度 产品加工标准制度 绿色包装和标签制度 绿色卫士检疫制度 环境配额制度 环境许可证制度等 出口国的产品必须符合以上标准方能被允许进入特定市场 2 3 2 绿色补贴制度绿色补贴制度 绿色补贴制度是指一国政府对某些绿色环保产业实施的财政资助措施 其 实质是出口国政府将计入成本之内的环境成本补贴给出口企业 不少发展中国 家用其鼓励本国企业鼓励削减污染 在发展中国家 由于大多企业无力承担环 境治理的费用 政府有时会给予这些企业一定的环境补贴 主要有专项补贴 使用环境保护基金 低息优惠贷款 然而 在实际操作中 发达国家常常会对 该种补贴征收反补贴税 其理由就是这种补贴违反了世贸组织关于鼓励自由贸 11 易的规定 2 3 3 绿色标志制度绿色标志制度 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及全球变暖的影响 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 因此绿 色标志制度开始受到各国关注 并且已有四十个以上的国家实施了绿色标志制度 如 日本的 生态标准 德国的 蓝色天使 加拿大的 环境选择 等 并且绿色 标志制度已经应用到了纺织品领域 如 欧盟制定的 生态标签 该标签目前在 欧盟已经有超过四十以上的纺织品企业参与认证 但实际上 生态标签 的申请 和认证条件非常严格 对纺织品分别进行了严格的检测 是目前绿色贸易壁垒的 手段之一 2 3 4 绿色法规绿色法规 目前绿色法规的实施已经被众多国家认同 很多国家也纷纷制定了自己的绿 色法规 很多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 在纺织品中禁止使用任何有害染料及含有可 致癌的芳胺类物质的染料 一旦检测出纺织品含有致癌物质或其他有害人体的 物质 所有的纺织品就地销毁 并向厂家进行索赔 欧盟理事会发布了 关于禁 止使用偶氮染料的指令 该指令的发布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产生了严重影响 由 于我国数批纺织品检测出含有偶氮染料被中止出口 降低了我国纺织品出口收益 八百万美元 2 4 相关国际组织及国家的规定相关国际组织及国家的规定 2 4 1 相关国际组织的规定相关国际组织的规定 2 4 1 1OEKO TEX Standard 100 OEKO TEX Standard 100 是 1992 年 OEKO TEX 国际环保纺织协会制定的 现在有 16 个检测协会 它们的主要任务是检测纺织品的有害物质已确定它们的 安全性 OEKO TEX Standard 100 现在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纺织品生态标志 OEKO TEX Standard 100 规定的标准是根据最新的科学知识 对纱线 纤维以 及各类纺织品的有害物质含量规定限度 只有按照严格检测和检查程序提供可 证明质量担保的生产商才允许在他们的产品上使用 OEKO TEX 标签 根据 Oeko Tex Standard 100 的需要 生产商只有进行了皮肤 PH 值 甲醛 杀虫剂 五 氯苯酚 重金属 氯化有机物载体 致癌物和潜在致癌物 敏感症诱导染料 12 以及色牢度 婴儿和初学走路孩子的产品还包括唾液和汗渍牢度 等方面的检测 后 才能允许产品印上该标志 该认证过程中所采用的高新技术 高灵敏的检 测设备 标准高 要求严 对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出口形成了严苛的限制 表不能粘贴 上面表明是第几部分的表几 如表不能粘贴 上面表明是第几部分的表几 如 1 11 1 下面著名出处 全文 下面著名出处 全文 同 图也是如此 以下不再修改 同 图也是如此 以下不再修改 2 4 1 22 4 1 2 ISO14000ISO14000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ISO14000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继 ISO9000 标准之后 推出的又一个管理标准 该标准是由 ISO TC207 的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制定 有 14001 到 14100 共 100 个号 统称为 ISO14000 系列标准 该系列标准融合了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经验 是一种完整的 操作性很强的体 系标准 包括为制定 实施 实现 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 策 划活动 职责 惯例 程序过程和资源 其中 ISO14001 是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 主干标准 它是企业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的依据 ISO14000 环境 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 目的是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 以 达到节省资源 减少环境污染 改善环境质量 促进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的目 的 ISO14000 系列标准的用户是全球商业 工业 政府 非赢利性组织和其他 用户 其目的是用来约束组织的环境行为 达到持续改善的目的 与 ISO9000 系列标准一样 对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即 绿色壁垒 促进世界贸易具有重大 作用 另一方面 它又形成了另一种壁垒 对那些信息不同 在国际市场上反应 缓慢的国家和组织造成实际上的贸易障碍 13 2 4 2 美国 欧盟 日本的规定美国 欧盟 日本的规定 2 4 2 12 4 2 1 美国纺织品的测试标准美国纺织品的测试标准 美国纺织品的品质测试标准主要有 AATCC 标准 美国纺织染色家与化学家 协会 ASTM 标准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 CPSC 美国联邦消费品安全委员会 和 FTC 强制性标准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另外美国对纺织品服装制定了许多技 术法规 纺织纤维产品鉴定法令 毛产品标签法令 毛皮产品标签法令 公平 包装和标签法 织物可燃性法规 儿童睡衣燃烧性法规 羽绒产品加工法规等 等 美国纺织染色家与化学协会 AATCC 部分检验标准 表不能粘贴 上面表明是第几部分的表几 如表不能粘贴 上面表明是第几部分的表几 如 1 11 1 下面著名出处 全文 下面著名出处 全文 同同 2 4 2 2 欧盟纺织品的测试标准欧盟纺织品的测试标准 欧盟没有专门的标准制定机构 CEN 欧盟标准化委员会 主要是贯彻国际标 准 协调各成员国标准并制定必要的 CEN 欧洲标准 CEN 标准大多数与 ISO 标 准相同 欧盟各成员国有自己的法规和标准 与欧盟统 的法令法规无论在技术要 求还是在条件上都稍有差异 英国作为现代纺织业发源地之一 其纺织标准体 系除了相当完善的英国标准 CBS 外 还有一套 BSBN 标准体系 德国标准 DTN 也 相当严峻和完备 目前的有害物质控制标准就来源于 DIN 标准 2 4 2 3 日本纺织测试标准日本纺织测试标准 日本对纺织品服装的品质非常 挑剔 进入日本的纺织品服装其贸易商 有一套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作为审核的依据 主要有三种规范 1 日本工业标 准 JISL 此法规规定了纺织品品质检测的各种标准及方法 有详细的安全 14 性和机能性标准 例如 JISL0217 条例中关于纤维制品的处理说明表示记号以 及其他表示方法当中对关于洗标图标 警告用语 规格尺码 组成表示和原产 地等规定的内容要求都有明确说明 2 产品责任法 P L 因产品的制造不良而 对消费者造成生命或财产损失时 该制造商应对此负责 当产品自身损坏时 对他人或物品未造成损害 则不予追究 因产品的制造或生产不良而引发的事 故对消费者产生损害时 在得到证实后 制造业者应予以赔偿 在产品质量不 良方面有设计上的问题 如素材 规格 加工等 制造过程中的问题 如因残留 物造成伤害或福尔马林药剂的残留对皮肤造成的损伤等 标示不清问题 如因 尚未注明注意事项及警告用语提醒消费者而造成消费者对此产品不了解所造成 的伤害等 3 产品品质标准制定 日本销售商 一般可分为大型百货公司 大卖场 连锁专卖店 邮购商和直接提供销售商货源的商社 一般销售商会根 据以上前两种法规和日本消费者对于商品的质量情况所投诉的各种问题 反映 至上游制造业 再整合制造业内部需求后 不断进行产品更新或将优良率提升 至一定的水准 日本还有多种纺织纤维和服装的标志 1 Q 标志 quality 日本的优质产 品标志 2 SIF 标志 财团法人缝制品检查协会 是对优秀制品认可和推荐的标 志 15 16 3 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和原因 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和原因 3 1 中国纺织品出口现状中国纺织品出口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纺织业得到快速发展 迎来了黄金时期 目前我国 棉纱 棉布 呢绒 丝织品 化纤产品和服装等主要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是纺织生产加工大国 但是 目前我国纺织加工仍以中低档产品为主 产品附 加值较低 而企业以中小型规模为主 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还有 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的纺织产业具有劳动密集 加工程度低等特点 是国际依存度较高的 产业 自 2001 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在国际化浪潮的冲击下 各国产业结构 贸易结构不断发生变化 我国纺织产品由于单纯追求价格优势而忽略了技术进 步 导致纺织品缺少名牌产品 产品质量难以提高 最终形成数量相对上升而 利润相对下降的局面 下面通过两幅图表了解一下我国纺织品出口近十年的出 口状况 3 1 1 出口数量逐年递增出口数量逐年递增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丝织物棉机织物亚麻及苎麻机织物总金额 2001 2014年中国纺织品出口金额 单位 百万美元 17 1234567891011121314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0 10 0 10 20 30 40 总金额增长率 2001 2014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长率 单位 近 15 年来 我国纺织品出口金额逐年上升 丝 棉 麻织物出口总额自 2001 年的 38 87 亿美元到 2014 年 166 29 亿美元 增长率为 327 根据中国 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 2014 年 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 2984 26 亿美元 同 比增加 144 36 亿美元 其中纺织品出口累计 1121 41 亿美元 同比增长 4 86 服装出口 1862 85 亿美元 同比增长 5 22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 2009 年我国经济大面积萎缩 国内许多纺织 企业被迫停产 纺织行业面临着 十年以来最严酷的寒冬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 口结束了十年的连续增长 与 2008 年相比下降 9 8 并首次出现负增长 3 1 2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 实施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丰富的纺织品生产原材料和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为 纺织业的成长提供了沃土 纺织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世界 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比重不断增加 1990 年所占比例为 7 95 到了 2007 年已 达到 29 41 增长了将近 4 倍 自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和世界纺织品出 口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是 我国纺织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比重 依然稳步增长 18 3 1 3 出口额占总货物出口额的比重逐年递减出口额占总货物出口额的比重逐年递减 虽然 2008 年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纺织品的出口 但统计数据 表明纺织品服装依然是中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 2014 年 我国货物出口总额 2 34 万亿美元 实现贸易顺差 3824 6 亿美元 其中 纺织品累计出口 2984 26 亿美元 占货物出口总额的 12 7 贸易顺差 2742 15 亿美元 占全国总贸易 顺差的 71 7 相比危机前水平 纺织品出口额占总货物出口额比重正在逐年 递减 但不可否认 纺织品仍然是我国贸易顺差的最大贡献者 19 3 1 4 对传统出口市场的依赖程度有所松缓对传统出口市场的依赖程度有所松缓 美国 欧盟 日本和中国香港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我国传统纺织产品 出口的主要市场 对四大传统市场的出口额多年来都占到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 额的 50 以上 海关数据显示 2014 年前三季度 我国纺织品对欧盟出口额为 460 06 亿 美元 同比增长 16 37 对美国出口额为 352 78 亿美元 同比增长 7 01 对 日本出口持续下降 今年前 10 个月 我国对日本家纺产品出口额为 25 5 亿美 元 下降 4 7 占出口总额的 10 8 此外 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中 家纺产 品对印度和泰国出口增长较快 出口额分别为 4 5 亿和 4 1 亿美元 分别增长 20 40 8 和 58 5 2015 年 1 12 月 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 2911 亿美元 其中 对 美国出口额同比增长 6 7 对欧盟出口额同比下降 9 3 对日本出口额同比下 降 11 6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对欧 美 日等传统市场 的依赖性有所减缓 而对如印度 泰国等新兴国家市场有较大增长 这有利于 分散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风险 减轻对传统市场的依赖程度 3 2 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加入世贸组织后 我国享受了许多优惠的关税待遇 但各种非关税壁垒尤 其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给我国纺织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带来巨大的阻碍 统计 数据显示 2000 年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 520 82 亿美元 2001 年锐减为 418 68 亿美元 除去市场因素之外 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绿色壁 垒 2001 年 10 月 因茄克拉链中重金属含量超标 30 万件出口欧盟的中国 茄克被迫回销 2001 年江苏省申澄集团出口德国的一批针织服装 也因重金属 含量超标 被中间商处 16 万美元的罚款 1998 年 上海向德国出口的男装内 衣 因含偶氮染料而被迫终止出口 减少外销额达 500 万美元 有一批出口日 本的印花布拖鞋 因染色严重 生产厂家只得整单重新生产 并赔偿日本客户 巨额损失 据统计 从 1997 1999 年 我国出口商品因 遭遇绿色壁垒的商品价值达 200 亿美元 2005 年 4 月 4 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决定自主启动对部分原产于中 国的棉制针织衬衫 338 339 棉制裤子 347 348 以及棉制和化纤制内衣 352 652 等三类纺织品自动发起纺织品特保调查 美国五家服装和纺织品贸 易协会以及工会组织 4 月 6 日联合向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请 要求限制中国棉和 人工纤维非针织衬衫 棉和人工纤维运动杉等 14 大类纺织品服装的进口 这些 产品占 2004 年美国进口中国纺织品服装总额的 8 1 据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 RAPEX 的调查数据显示 2010 年 欧盟对全球共发布召回通告 2008 起 其中对华 1149 起 纺织类产品共 304 起 占欧盟总通报数量 26 46 远高于 2008 年的 6 23 和 2009 年的 21 80 21 3 3 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 3 3 1 外部原因外部原因 1 金融危机过后 发达国家纷纷利用非关税壁垒行贸易保护之实 由于 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 在中低档纺织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竞争力高于发达 国家 美 日 欧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市场 我国常年的贸易顺差给国内 的纺织企业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也给进口国市场的纺织企业形成巨大的生 存压力 据中国海关统计 我国对日本 美国和欧盟的纺织品服装贸易顺差从 2000 年以来不断增大 因此各种形式的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发达国家越来越青睐 的贸易保护手段 2 国际社会对环境生态问题越来越关注 各国纷纷提高进口产品的安全 标准 并以这种 环境保护 名义在纺织贸易中引入所谓 环境条款 借以 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在本国市场的推广 从我国目前的纺织用化学染料的 生产使用状况来看 这些 绿色认证 越来越成为阻碍我国传统纺织 服装及 家居装饰用纺织品出口的 拦路虎 要提高纺织品出口综合竞争力 绿色环 保指标是首先要过的一道 槛 3 3 2 内部原因内部原因 1 中国纺织业生产工艺落后 存在较严重的污染问题 纺织产品生产过程中本身就会产生较多的污染物 作为纺织品原材料之一 的棉花 生长过程中需要施加大量的农药和化肥 可能造成水体营养化和土地 贫瘠 棉花中的农药残留物降解速度非常缓慢 可能通过皮肤进而对人体健康 造成危害 在纺织品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废水 废渣等都在一定程度上 对环境造成破坏 总之 我国的纺织技术水平仍较低 污染处理技术落后 存 在较严重的污染问题 缺乏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 我国迄 今为止还没有建立系统的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在该方面也缺少有经验的专 家 因此 在贸易摩擦中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 因此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 都要提高环保意识 建立一套高效的预警和反应系统以应对国外的绿色贸易壁 垒 打破壁垒 扩大出口 2 我国环境标准和认证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绿色环境标准体系比较混乱 既有国家标准 也有地方标准 没有 统一的部门协调机制 既有专业标准 也有企业标准 各种标准种类虽多但大 22 都水平较低 很难有效的指导纺织企业 3 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产品结构不合理 出口市场过分集中 导致我国纺织业对个别市场的依赖较强 容易造成纺 织品出口贸易的不稳定性 在出口产品中 价格中 低档的比重大 高档产品 少 服装类占多数 产业 装饰用较少 单一的出口结构极大地限制了出口规 模和市场的范围 4 绿色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绿色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4 1 积极影响积极影响 4 1 1 促进了中国纺织品绿色环境标准的建立促进了中国纺织品绿色环境标准的建立 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了压力 纺织 业要想有更好的发展 相关部门必须加快建立一套完整的绿色环境标准检测系 统 1997 年 5 月 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成立 统一部署实施 ISO 14000 系列标准的工作 1998 年发布了 GB T17592 GB T17593 GB T2912 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 重金属及甲醛的检测标准 2000 年 6 月 颁布了 生 态纺织品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2001 年 8 月颁布了 GB18401 纺织品甲醛 含量限定 目前 国内已有 200 多家企业获得了国际生态纺织标准 Oeko Tex standard 100 认证证书 并有 20 多家检验机构获得了出具禁用染料检验 报告的认证资格 4 1 2 促进了环境标志制度在中国纺织行业的推广促进了环境标志制度在中国纺织行业的推广 自 1995 年中国环境标志诞生至今 已制定了三种纺织类产品的环境标志 23 标准 即本色植物纤维纺织品 防蛀虫毛纺织品 真丝绸 类产品其中本色植 物纤维纺织品的技术标准参照欧盟的 Oeko Tex Standard100 编制的 并且给 本国众多中小纺织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现在已 经有很多企业申请并获得了 Oeko Tex Standard100 标志 由于这些企业 在生产过程中严格考虑到环境要求 虽然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均有所提高 但产 品的档次却明显提高了 在市场销售时 出现在高档商场的柜台上 并得到了 国外消费者的接受 4 1 3 增强纺织企业环保意识 有利于绿色纺织品服装的研发和生产增强纺织企业环保意识 有利于绿色纺织品服装的研发和生产 随着全球性绿色环保政策的制定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 不少纺织企业开 始寻求符合生态标准的绿色原材料 彩色棉就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 彩色棉 是一种新型的棉花 从种植到加工成产品 无需经过人工漂染 不形 成污染源 天然彩色 棉色彩自然 古朴典雅 质地柔软 富有弹性 穿着舒适 不仅色度 丰满 而且不会褪色 用它织成的布 不仅具有天然的性质 而且手感好 弹 性好 柔软性好 真正实现了从纤维 生长到纺织成衣全过程的 零污染 天 然彩色棉适合于制作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各种内衣 婴幼儿用品 妇女卫生材料 等 我国于 1994 年从美国引入彩色棉 在引进的基础上 四川省农科院棉花研 究所发明了 彩色杂交棉生产技术 应用此技术已育成杂交彩色棉品种 5 个 亩产量 95 kg 113 kg 其品质优于美 国最好的品种 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4 2 消极影响消极影响 4 2 1 进口国市场准入提高 出口增幅降低进口国市场准入提高 出口增幅降低 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 UNCTAD 统计 我国每年约有 74 亿美元的出口 商品因绿色贸易壁垒而受阻 其中纺织品是受影响最大的产品之一 我国的纺 织产品本身技术含量不高 面对发达国家在产品安全 环保 卫生等方面的严 格标准 一时难以适应 达不到这些市场准入条件 造成我国纺织产品在这些 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难以扩大 初口增速趋缓 24 4 2 2 出口成本增加 产品竞争力减弱出口成本增加 产品竞争力减弱 一些纺织企业为打开国际市场 不断改进生产工艺 耗费巨额成本开发绿 色产品 申请绿色标准认证 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生产为清洁模式 使产品更符 合发达国家的进口标准 这些成本将使我国纺织产品逐步丧失比较价格优势 4 2 3 贸易摩擦增加 企业风险加大贸易摩擦增加 企业风险加大 贸易保护主义国家经常使用绿色贸易壁垒保护本国的企业 单方面限制其 他国家的进口 从而引发引发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双边甚至多边贸易摩擦 随着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发达国家通过一系列的区域贸易自由化协议 将区 域外的产品排斥在市场之外 我国的纺织业的国际依存度较高约在 30 以上 因此 面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 我国的纺织企业的风险也将增加 5 中国纺织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中国纺织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5 1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战略化选择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战略化选择 5 1 1 科技战略科技战略 当前国际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我国也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口 号 纺织产业正朝着技术 知识 服务密集的方向发展 而我国的传统服装出 口只注重数量 盲目的追求扩大出口量 导致我国纺织产品频频遭遇 反倾销 和技术性贸易壁垒 因此 企业要具备长远的目光 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 业要加紧步伐 提高创新能力 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资力度 实施科技发展战 略 没有创新的企业是很难生存的 仅靠浅加工 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是不能 占领国际市场的 25 5 1 2 品牌战略品牌战略 在我国纺织品出口中 服装仍然是出口的主体 但我国的服装产品一个显 著特点是 大 而不 强 缺乏有知名度的自有品牌 事实证明 纺织企业 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批量出口策略已不适用 应把精力放在品牌建设 上 提高产品质量 进军高端产品市场 建立品牌效应 为打破 有规模 缺 品牌 的桎梏 我国已有一部分企业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我国的女士内衣品牌 婷美 早在一年多前就开始从各个方面提升产品品质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 态纺织品供应链 从而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通过了最严厉的国际 环保组织制订的 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准 的内衣产品 并顺利打入日本和欧美 市场 5 2 宏观层面宏观层面 政府的政策选择政府的政策选择 5 2 1 抵制新型贸易保护主义抵制新型贸易保护主义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大国形象也逐渐竖立起来 在国际贸易规 则谈判中我们应该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协商和制定 坚决 反对发达国家一支独大主宰贸易秩序 打破发达国家所制定的不合理的绿色贸 易壁垒 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的公平的贸易机会 作为 WTO 的成员国 我们 要充分利用 WTO 对发展中国家的 利益均享 共同但有区别 等优惠待遇 原则 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在贸易规则谈判中要求更多的发展中国家 应享的优惠待遇 联合更多的技术和资金 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污染处理技术和 环境保护能力 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建立更加公平的国际贸易秩序 5 2 2 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 在我国纺织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 信息匮乏 在国际化迅速推进的 时代里 信息的缺乏对企业来说是十分可怕的 国内纺织企业往往难以经受 突如其来 的打击而遭受巨额损失 例如美国纺织生产协会 ATMI 2002 年 9 月向美国纺织品生产执行委员会 CITA 递交了一份要求对从本国进口的 5 种纺织服装商品实行特别保障措施的申请 而国内的许多 企业对此却懵然不知 因此 加快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信息中心和数据 库 发布市场动态 完善市场信息 使企业能够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 洞察绿 26 色壁垒的变化态势 并接受专业的指导 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5 2 3 完善绿色纺织品生态标准及相关法规完善绿色纺织品生态标准及相关法规 提高我国纺织企业应对绿色壁垒的能力 首先要完善我国的环境标准和法 律法规 对企业形成强有力的监督网络 我国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 检疫总局于 2012 年联合发布了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缫丝工 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毛纺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和 麻纺工业水污染 物排放标准 等 4 项排放标准 共同构成纺织工业水污染物排放系列标准 新 标准自 2013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这些标准将为规范企业行为 提高企业产品质 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5 2 4 推进绿色纺织品服装产业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