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基础知识大综合_第1页
林业基础知识大综合_第2页
林业基础知识大综合_第3页
林业基础知识大综合_第4页
林业基础知识大综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自然保护区相关知识自然保护区相关知识 一 一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 在一定条件下 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具有相 当的稀缺性和社会有效性 特点 整体性 有限性 地域性 变动性和稳定性 层次性与多用性 国际性 2 有限资源有限资源 可分为再生性资源与非再生性资源 可更新资源是指理论上可以持续利 用的 不可更新资源指储量有限 能被用尽的资源 无限资源 是指用之不尽的资源 如 太阳能 潮汐能 风能 海水等 3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 广义 人类社会以外的自然界 狭义 凡非人类创造的物质所构成的地 理空间 有别于城市 工矿区等社会环境 基本特性 地带性 自然区划重要依据 纬度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 4 4 自然保护自然保护 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进行全面的保护 使之免于遭到 破坏 自然保护目标 人类自身生存发展 5 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 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 布区 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 陆地水体或者海域 依法划出一定面 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6 自然保护区的结构自然保护区的结构 核心区核心区 它是自然保护区的精华所在 是被保护物种和环境的核心 需要加以绝对 严格保护 核心区的面积一般不得小于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缓冲区 缓冲区 是指在核心区外围为保护 防止和减缓外界对核心区造成影响和干扰所划 出的区域 实验区实验区 是指自然保护区内可进行多种科学实验的地区 旅游活动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指在全国或全球具有极高的科学 文化和经济价值 并经 国务院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8 地方级自然保护区 地方级自然保护区 是指保护对象能代表该地区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情况 并确有 保护价值的自然保护区 9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环境之间 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动相互作用 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10 生物圈生物圈 是地球上有生物分布的区域 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统一体 高度 复杂的有序系统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其结构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历史的演变着 并不 断趋于稳定的平衡 11 种群种群 是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总和 狭义 在一定空间中 能相互进行杂交 具有一定结构 一定遗传特性的同种个体总和 12 化学镶嵌体化学镶嵌体 不同植物种含有不同的次生化合物 化合物随物种的参差分布而彼 此镶嵌 形成的复杂体系 13 独立食物网独立食物网 食草性昆虫和食草性脊椎动物由于具备某种解毒机制 而对某些次生 物质产生了特化 表现为专食一种或数种植物的现象 植物的次生物质产生与动物的解毒机 制协同进化 2 14 协同进化食物网协同进化食物网 动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植物具有次生物质 动物由于具 有了解毒机制 表现为专食一种或数种植物 形成彼此共同进化的现象 15 可动连锁种可动连锁种 能够从群落中的某丛或某株植物向另一丛或另一株植物运动 从而 成为群落植物生存繁衍因素的动物种 16 核心共生种核心共生种 是指能够维持可动连锁种及多数其他动物生存的关键性植物种 17 最小生存种群最小生存种群 是指在遗传特性 环境因素和种群自身的随机变化存在的情况下 能够以 99 的概率存活 1000 年的最小种群 局限性 其他因子 生活史 自然资源的分布 遗传变异 群落共存 18 种群脆性分析种群脆性分析 是对物种种群的绝灭进行的系统和综合的分析过程 其目的是建 立最小生存种群 使该种群的绝灭危险减少到可接受水平 19 距离效应距离效应 由于不同种在传播能力上或定居能力上的差异和岛屿隔离程度相互作 用引起的现象 其迁入率随其与大陆种库的距离增加而下降的现象 20 面积效应面积效应 面积越大 种群越大 种的绝灭率随岛屿面积的减小而增大的现象 21 物种平衡数目物种平衡数目 当迁入率与绝灭率相等时 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时的物种数目 22 周转率周转率 平衡状态下 在数值上等于当时的迁入率或绝灭率的种类更新的速率 23 半岛效应半岛效应 群岛通常比同等大小的陆地具有更少的种 且物种的丰富度常从半岛 的基部到顶部呈下降趋势 24 样本效应样本效应 一个 10km2的保护区 开始时可能会失去 100km2的生境中所见到的每 10 个物种中的 3 个 这种最初的排除作用为样本效应 25 监禁种群监禁种群 濒临物种的恢复常将物种残存的个体人工饲养起来 待这些物种的数 量恢复到一定程度后 再考虑是否野化和放归自然 这样的种群 监禁种群特点 寿命长 死亡因素低 遗传衰退力大但潜力高 建群效应弱 野性 差 26 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 南迦巴瓦 云中的天堂 贡嘎 风停止了脚步 珠穆 朗玛 心灵的守望 梅里 雪神的仪仗队 黄山 上帝的盆景 稻城三神山 香格里拉的 地标 乔戈里 遥远的秘境 冈仁波齐 众神的居所 泰山 华夏的图腾 峨眉山 从盆地升向天庭 27 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中国最美的五大湖 青海湖 陆心之海 喀纳斯湖 上帝的调色板 纳木错 与神耳语的地方 长白山天池 盛怒之后的平静 风雅西湖 28 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 金沙江虎跳峡 长江三峡 怒江大 峡谷 澜沧江梅里大峡谷 太鲁阁大峡谷 黄河晋陕大峡谷 大渡河金口大峡谷 太行 山大峡谷 天山库车大峡谷 29 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 天山雪岭云杉林 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 尖峰岭热 带雨林 白马雪山高山杜鹃林 波密岗乡林芝云杉林 轮台胡杨林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荔波喀斯特森林 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林 蜀南竹海 二 知识点 二 知识点 1 1 自然资源按固定特色分 自然资源按固定特色分 有限资源 无限资源 2 2 自然资源分类 自然资源分类 耗竭性资源 有限 A 再生性资源 森林 作物 牧场及饲料 野生及家养动物 水产渔业 土壤 B 非再生性资源 金属和非金属矿物 煤石油等 3 非耗竭性资源 无限 A 恒定资源 太阳能 原子能 B 易误用及污染资源 大气 广义的自然风光 3 3 自然环境基本特征 自然环境基本特征 地带性 自然区划重要依据 纬度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经度 地带性 4 4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IUCN 世界自然保护大会 世界自然保护大会 WorldWorld ConservationConservation CongressCongress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UNEP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UNESCO 5 5 国际上的保护区类型 国际上的保护区类型 自然保护区 荒漠区 国家公园 自然遗迹 纪念 保护 区 生境 物种管理保护区 陆地和海洋景观保护区 资源管理保护区 6 6 自然保护区的评价标准 自然保护区的评价标准 典型性 自然性 稀有性 脆弱性 多 样性 面积的大小 科研的潜力 感染力 潜在的保护价值 有效性 7 7 自然保护区的分级 自然保护区的分级 世界级自然保护区 地方级世界保护区 8 8 自然保护区的命名 自然保护区的命名 1 双名制 国家级 省 地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方级 省 地名 自然保护区 2 三名制 省名 县名 保护对象名称 自然保护区 安徽扬子鳄自然保护区 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 9 9 生物圈进化的重大事件 生物圈进化的重大事件 1 单级生态系统 生命的产生 原始异养生物和原生环境 2 二级生态系统 20 亿年前绿色藻类产生 3 三级生态系统 4 人类产生 地球生物圈演化的质变 1010 种群脆性分析的三个方面 种群脆性分析的三个方面 PP 环境表现型 E 环境 生境数量 生境质量 PSF 种群的结构和适应性 PP 与 E 相互作用的产物 1111 两种灭绝的过程 两种灭绝的过程 确定性灭绝 森林砍伐和冰川作用 随机性灭绝 被削 弱的种群面临的绝灭危险将大大升高 种群越小这种随机性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越短 脆性 越大 1212 种群的绝灭过程分析 种群的绝灭过程分析 绝灭环 反馈环 反馈系统 环境变化 1313 环境随机性 环境随机性 N N 种群大小 种群大小 NeNe 有效种群大小 有效种群大小 r r 种群的增长率 种群的增长率 Var r Var r 种群增长率的变异 种群增长率的变异 D D 种群分布范围 种群分布范围 R R 绝灭环 环境干扰 绝灭环 环境干扰 Var r 的增大和 N 的偶然性减小 使种群在面对进一步的环 境干扰显得更脆弱 进一步导致 var r 增大 D D 绝灭环绝灭环 N 减小和 var r 增大改变种群的分布 斑块状分布 种群在空间分布上的 碎裂 对种群有许多不利因素 F F 环与环与 A A 环环 种群的 Ne 减小到足够严重的程度 2 个基于遗传学的绝灭环将被启动 它们都是遗传漂变增加和杂合性与遗传变异丧失的结果 1414 八个生物地理界 八个生物地理界 新北界 古北界 非洲热带界 印度马来亚界 新 热界 大洋洲界 澳洲界 南极界 中国 中国 之间 之间 为长白山为长白山 为台湾省 为台湾省 1515 中国保护区类型划分 中国保护区类型划分 三个类别九个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类 森林生态系 统类型 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 荒漠生态系统类型 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 海 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 野生生物类 野生植物类型 野生动物类型 自然遗迹 类 地质遗迹类型 古生物遗迹类型 4 1616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展示生态系统的原貌 物种基因库 科学研究的天然 实验室 公众教育的博物馆 旅游活动 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1717 自然保护区的优劣比较 自然保护区的优劣比较 自然保护区的范围 保护区的大小 物种越多 面 积越大 其他指标 物种数的大小 圆形保护区较其他形状好 一个大的保护区比其相 同面积的几个小的隔离状的好 小面积连接的比相同面积相分离的好 相近的比分离的疏远 的好 保护区划面积注意的问题 确定面积 最小 必须能维持群落类型 1818 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前提 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前提 是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时间需要满两 周年 是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一般要大于 10000 公顷 是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要有典型 意义或特殊价值 1919 自然保护生物学原理 自然保护生物学原理 伦理 规范 原理伦理 规范 原理 伦理基础 世界是相互依存的整体 由自然和人类组成 人类 是自然的一部分 所有的物种都具有固定的生存权利 可持续发展是所有社会和经济发展的 基本原理 伦理的原理 有机体的多样性是好的 生态复杂性是好的 进化是好的 功能原理功能原理 进化原理 核心是物种 物种是相互依存的 许多物种是高度特化的 关键种的灭亡会产生长远的影响 广泛适应性物种的引进可能会减少多样性 生态学原 理 生态和演替阶段持续的时间依赖其规模的大小 爆炸减少多样性 种群的存活能力依赖 其种群的大小 自然保护区对于大的稀有生物存在内在的失去平衡的危机 2020 物种与面积关系的解释 物种与面积关系的解释 3 3 种学说 种学说 生境多样性学说 物种丰富度与面积呈正相关 面积与生境多样性呈正相关 生境 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 被动样本学说 岛屿生物类群可看作是来自种源生物群落的子集或样本 物种丰富 度是取样面积和频度的函数 动态平衡学说 物种丰富度完全取决于迁入与绝灭 生物地理学理论主要内容 2121 自然保护区的经营管理发展过程 自然保护区的经营管理发展过程 四个阶段 法律保护阶段 保护区处于自然存在状态 保护阶段 法律上 管理上起保护作用 如雾灵山 乌岩岭和黑石顶等处于这一阶 段 保护与发展相结合阶段 由单纯保护向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保护与社会发展要求相结合阶段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山区半山区的开发 一个地区或一类资源的开发 22 自然保护区的设计原则自然保护区的设计原则 保护区面积越大越好 一个大的保护区比具有相同 总面积的几个小的保护区更好 对于某些特殊生境和生物类群 最好设计几个保护区 且 距离越近越好 自然保护区之间用通道相连 以增加种的迁入率 避免半岛效应 自然 保护区以圆形为佳 2323 岛屿化后果表现 岛屿化后果表现 样本效应的降低 短期的岛屿化效应 长期岛屿化效应 动物区系的崩溃 大多是体型大或高营养级的物种 岛屿化对策 斑状动态学 关注隔 离区内部的迁入与绝灭 确定 最小动态面积 进行更多研究 2424 物种进化趋势 物种进化趋势 物种的绝灭伴随着新种的产生 物种的形成需要最小面积 新种 形成的停顿 人类防止物种绝灭而采取的种种调解和措施理论上将成为新种形成的阻碍 2525 中国自然区系统 中国自然区系统 东北山地平原区 长白山 向海 扎龙 丰林自然保护区 蒙新高原荒漠区 巴音布鲁克 喀纳斯 雪岭云杉自然保护区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区 5 雾灵山 河北 猕猴北限 青藏高原荒漠区 珠穆朗玛峰 西南高山峡谷区 卧龙 唐家河 高黎贡山 九寨沟 白马雪山 贡嘎 墨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南西部山地 丘陵区 神农架 八大公山 梵净山 太白山 金佛山 衰牢山 华东丘陵平原区 鼎 湖山 万木林 格氏拷 武夷山 天目山 蟒山 华南低山丘陵区 西双版纳 大田 东寨港 五指山 26 人类控制生物圈的可能性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控制生物圈的可能性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对生物圈的适应 人不能脱离生物圈 人体及生理功能具有忍耐限度 地球臭氧保护作用 人体物质组成与环境的物质分布存在适应性 人对生物圈的改造 劳动改造物质存在形式 扩大对生物圈的适应范围 协调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自觉的调节与控制 人对生物圈的控制 逐步具备局部控制 确立正确的控制目标 建立社会生态系统稳定反应的优化结构 26 自然保护区管理上的几个认识问题自然保护区管理上的几个认识问题 保护与措施的关系 保护与措施的关系 保护自然综合体和自然资源 任其发展 原封不动的保护 或 保护中采取适当的措施 使自然综合体向一定的方向发展 两者如何理解 保护 认识 利用 采取一定适当的措施是有必要的 自然综合体出现演化衰退现象 人工恢复 原有植被 改变成风景林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综合体与重点对象的关系 既可突出重点 又有中心 或 侧重某一重点 会造成自然综 合体失去谐调平衡 保护重点对象的同时 考虑整体性是必要的 沃罗涅茨 河狸与狼 肯尼亚特沙伏国家公园 大象 人工去除 保护区不是 锁起来 考虑整体 进行必要的措施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林业名词林业名词 1 1 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 林木 林地以及依托森林 林木 林地生存的野生 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 2 2 森林 森林 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 是集中的乔木与其它 植物 动物 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并与环境相互影响 从而形成的一个生 态系统的总体 3 3 林木 林木 包括树木和竹子 林木 林木 是森林中所有乔木的总称 是构成森林的主体 它决定森林的外貌和基本特征 决定森林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是森林经营管理中的主要工作对象 根据经济价值和经营 意义分为主林木和次林木 主林木是指由主要树种所构成的林木 次林木是指由次要树种所 构成的林木 林木也泛指林内生长的乔木 下木 下木 林内灌木及当地条件下生长达不到乔木层的乔木种类的总称 是构成森林的植物 6 成分之一 下木能抑制杂草 为幼苗幼树遮阴 减少地表径流和蒸发 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强 森林的防护效能 4 4 林地 林地 包括有林地 疏林地 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 苗圃地 无立木林地 宜 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 5 5 有林地 有林地 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 1 1 乔木林地 乔木林地 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 通常高在 3 米以上 又可按高度不同 分为大乔木 中乔木和小乔木 由郁闭度 0 2 以上 含 0 2 的乔木树种 含乔木经济树种 组 成的片林或林带 连续面积大于 1 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2 2 竹林地 竹林地 由胸径 2 厘米 含 2 厘米 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 郁闭度 0 2 以上的林地 结婚祝福语 6 6 疏林地 疏林地 由乔木树种组成 郁闭度 0 10 0 19 的林地及人工造林 3 年 飞播造林 5 年后 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 41 79 的林地 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 但达到 该标准株数 40 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 7 7 灌木林地 灌木林地 灌木是指不具主干 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 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 3 米 由灌木树种 含经济灌木树种 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 2 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 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 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 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 40 以上 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 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 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 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 8 8 未成林造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 包括人工造林 3 年内 未成林地和封育 5 年内 未成林地 9 9 苗圃地 苗圃地 固定的林木花卉 育苗用地 1010 无立木林地 无立木林地 包括采伐迹地 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 1111 宜林地 宜林地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 包括宜林荒山荒地 宜林沙荒地 其他宜林地 1212 辅助生产林地 辅助生产林地 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 1313 林型林型 也叫森林类型 由树种组成和立地条件决定 是森林的自然分类单位 1414 森林分类 森林分类 森林分为以下 5 类 1 1 防护林 防护林 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林木和灌木丛 包括水源涵养林 水土保持林 防风固沙林 农田 牧场防护林 护岸林 护路林 2 2 用材林 用材林 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 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3 3 经济林 经济林 以生产果品 食用油料 饮料 调料 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 木 4 4 薪炭林 薪炭林 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5 5 特种用途林 特种用途林 以国防 环境保护 科学试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 包括国防 林 实验林 母树林 环境保护林 风景林 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 自然保护区的 森林 1515 森林起源 森林起源 亦称林分起源或林分成因 指森林形成的方式 也就是森林的繁殖方式 具体分为两种情况 林分最初形成时的起源 因起源于天然繁殖或人工种植 有天然林与 人工林之分 林木的形成 由于繁殖方法的不同 可将森林起源分为实生林和无性繁殖林 两类 7 1616 人工林 人工林 由人工播种 栽植或扦插而形成的森林 1717 天然林 天然林 由天然下种或萌芽 在没有人为参与的情况下而形成的森林 原始森林 原始森林 从来未经人工采伐和培育的天然森林 1818 次生林 次生林 是指原始森林或人工林经过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破坏之后 未经人为的合 理经营 而借助自然的力量恢复起来的一类森林 1919 植被 植被 各种各样的植物成群生长 种类聚集 群落交织 就像绿色的绣花被一样把 大地紧紧包裹起来 这一层生气蓬勃 千变万化的植物覆盖层 就叫做植被 植被指林地上的地衣 苔藓 草本植物 半灌木 小灌木和乔木的总称 是构成森林的 植物成分之一 能影响地表土壤 小气候条件 林木的更新和幼苗幼树的生长发育 2020 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 植被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拼凑 而是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 由一 定的植物种类结合在一起 成为一个有规律的组合 每一个这样的组合单位 就叫做一个植 物群落 2121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多种不同的动植物群落类型 数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森林是陆地上生物最多样 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自然综合体 所以保护 森林就是直接和间接保护生物多样性 2222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以及 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 生态环境亦可简称环境 2323 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是指运用生态系统原理 根据不同层次 不同水平 不同规模的生态建设任务 模拟设计最优化的人工生态系统 按模型进行生产 以取得预期 的最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424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是指从国土整治的全局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 以维持 和再造良性生态环境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为目的 在一个地域或跨越 一个地区范围内 建设有重大意义的防护林体系 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项目 并 管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 2525 林分 林分 森林的内部结构特征 即树种组成 林层或林相 疏密度 林龄 起源 地 位级和出材量等主要调查因子相同并与四周有明显区别的有林地 通常也泛指任一具体的长 有林木的地段 不同的林分 常要求采取不同的森林经营措施 一个林区的森林 可以根据树种组成 森林起源 林相 林龄 疏密度 地位级及其他 因子的不同 划分成不同的林分 2626 立木 立木 包含两层意思 形成森林主要部分的树木的总和 林地上未伐倒的生活 着的树木 2727 树种组成 树种组成 指森林中的林木是由哪些树种所组成的 2828 优势树种 优势树种 在一个林分内 数量最多的 一般指蓄积量所占的比例最大 的树种 2929 先锋树种 先锋树种 能在荒山瘠薄地等立地条件差的地方最先自然生长成林的树种 如马尾 松 油松 枫香 沙棘等 3030 纯林 纯林 也叫单纯林 是指由单一树种构成的或虽混有其它树种但其它树种的数量和 材积所占比例不到一成的林分 如落叶松纯林和杨树纯林等 3131 混交林 混交林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混交林 针叶树和针叶林 针叶树和针叶林 针叶树是裸子植物的树木 其叶多呈针状或鳞片状 种子一般裸露在 果鳞上 子叶多数 多为常绿高大乔木 树干圆满通直 树冠常为圆锥形 如落叶松 雪松 和云杉等 针叶林是指以松柏类为主的针叶树所构成的森林 8 阔叶树和阔叶林 阔叶树和阔叶林 阔叶树是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树木 其叶片一般较宽 有多种形状 种 子包被于果实中 具 2 枚子叶 落叶或常绿乔木 阔叶林是由阔叶树种组成的森林 如桦木 林 杨树林和桉树林等 针阔叶混交林 针阔叶混交林 由针叶树和阔叶树混和组成的森林 是温带湿润地区的优势植被 红松 阔叶混交林是典型的针阔混交林类型之一 3232 林相 林相 有两种含义 森林的外形 指林冠的层次 有单层林和复层林之分 森 林的林木品质和健康状况 林木价值高 生长旺盛称为林相优良 反之称为不良 3333 郁闭度 郁闭度 森林中乔木树冠彼此相接而遮蔽地面的程度 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 它 是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用十分法表示 以完全覆盖地面的程度为 1 分 为十个等级 依次为 1 0 0 9 0 8 0 1 简单地说就是林冠覆盖面积与地表面积的比例 树冠和冠幅 树冠和冠幅 树冠是指树木干部以上的全部枝 叶的的总体 冠幅是指树冠的最大直径 枝条盘数 枝条盘数 指树冠部分轮枝的层数 3434 林龄 林龄 是林分中林木的平均年龄 指林分与林木的年龄结构 可分为同龄林和异龄 林 林分内所有林木年龄完全相同 这种林分称为同龄林 如林分内林木之间的年龄相差不 超过一个龄级的称为相对同龄林 林木年龄相差一个龄级以上的森林 叫做异龄林 3535 龄级 龄级 指对林木按照林龄间隔一定的年限进行的分级 为简化森林年龄统计而划定 的林分年龄级 一般 天然林 慢生树种以 20 年为一个龄级 比较速生的树种和中生树种 人工林 以 10 年为一个龄级 速生树种 5 年为一个龄级 3636 龄组 龄组 对林木生长发育时期的年龄分组 有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 熟林之分 幼龄林 幼龄林 是森林生长发育的幼年阶段 指林分完全郁闭前的时期 通常指 龄级或 龄 级的林分 中龄林 中龄林 也叫壮龄林 指林龄为 龄级至不超过 龄级的林分 林冠郁闭后至林分成熟 前的时期 近熟林 近熟林 指生长速度下降 接近成熟利用的森林 通常指 IV 龄级的林分 成熟林 成熟林 指林木已达到完全成熟 可以采伐利用的林分 通常指林龄为 V VI 龄级的林 分 林木在生物学及工艺方面都已进入成熟 直径生长已非常缓慢或基本停止 过熟林 过熟林 指超过 VI 龄级以上的林分 自然稀疏已基本结束 林木生长停止 开始心腐 病虫害侵染 部分立木由于生理衰退而枯立腐朽 林分经济价值和有益效能开始不断下降 3737 土壤和森林土壤 土壤和森林土壤 土壤是指陆地上部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的表层 由矿物质颗粒 有机质 活的生物体以及生物活动产物 空气和水分共同组成 森林土壤是林地土壤的总称 由于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的不同 形成了不同的森林土壤 如在寒温带湿润山地针叶林下形成了棕色针叶林土壤 温带湿润地区针阔叶混交林下形成了 暗棕色森林土壤 在温暖带湿润地区以栎林为主的森林下则形成了棕壤土 3838 胸径 胸径 一般胸径指树木离地面 1 3 米处树干的直径 地径 地径 指树木离地面 20 厘米左右处树干的直径 平均胸径 平均胸径 一个林分或一批林木胸径的平均值 计算方法有平均断面积法 算术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 以优势树种的平均胸径作为林分的平均胸径 3939 坡度 坡度 坡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 按照角度大小 坡面可分为平坡 00 50 缓 9 坡 60 150 斜坡 160 250 陡坡 260 350 急坡 360 400 险坡 410 以上 坡向 坡向 山坡所面向的方向 向南的叫南坡 也叫阳坡 向北的叫北坡 也叫阴坡 坡位 坡位 山坡的部位 一般分为山顶 山坡上部 中部和下部 4040 蓄积量 蓄积量 是指一定面积森林 包括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和枯 立木林分 中 生长着的林木总材积 用立方米表示 主要是指树干的材积 4141 出材量与出材率 出材量与出材率 出材量是指实际采伐林分中生产的原条 原木 小规格材和薪材 的数量 不包括枝桠 树皮 伐根等 出材率是指出材量与采伐蓄积量的比率 它是反映森 林资源利用的重要指标 出材率高 表明林木资源利用好 反之 说明利用差 4242 总生长量 总生长量 指树木自生长开始至调查时整个时间内的生长总量 4343 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 是指全国或一个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它等于 有林 地面积 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 土地总面积 100 得出的数称森林覆盖率 4444 林木绿化率 林木绿化率 林木绿化率是指 有林地面积 灌木林地面积 四旁树占地面积 土地 总面积 100 4545 人工造林 人工造林 用人工进行植苗 播种等方法营造森林的工作 4646 四旁绿化 四旁绿化 指在宅旁 村旁 路旁 水旁植树 4747 立地条件 立地条件 是指造林地作用于森林植物的地形地势和气候 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综合 4848 适地适树 适地适树 就是要使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造林地条件相适应 以充分发挥其生 产潜力 使一定的营林地段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达到较好的生产水平 4949 全面整地 全面整地 全面翻耕整理造林地 彻底清除杂草 灌木 5050 撩壕整地 撩壕整地 又叫抽槽或沟带整地 是沿等高线从下而上开挖沟槽 把心土堆在下坡 筑成土梗的一种整地方式 5151 带状整地 带状整地 在所整地带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生草带 以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的整地 方式 5252 块状整地 块状整地 在种植点小块开垦 块与块的距离依造林的株行距而定 5353 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 栽植苗木使它生长成林的造林方法 是目前林业生产上最常用的造林方 法 5454 初植密度 初植密度 也叫栽植密度 是指人工造林和迹地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的株数 5555 直播造林 直播造林 是将种子直接播于造林地上 使其发芽生长成林的一种造林方法 5656 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 封育封育 指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 无立木林地 宜林地 灌 丛实施封禁 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 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 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 被 以及对低质 低效有林地 灌木林地进行封禁 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 以提高 森林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 5757 丘陵 丘陵 没有明显的脉络 起伏较小 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 200 米 5858 山地 山地 地势相对高起 表面起伏很大的地区 5959 低山 低山 海拔绝对高度 500 1000 米 相对高度 200 500 米的山地 6060 中山 中山 海拔绝对高度 1000 2000 米 相对高度 500 1000 米的山地 6161 高山 高山 海拔绝对高度 2000 米以上 相对高度 1000 米以上的山地 6262 黄壤 黄壤 在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 土壤中富含 铁的氧化物 故呈黄色或鲜黄色 土质粘重 酸性大 含有效磷少 10 6363 红壤 红壤 在暖湿气候和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 土中铁铝丰富呈红色 土 层中常有红 棕 黄 白交织的网纹 一般酸性强 有效磷少 剖面深厚 6464 紫色土 紫色土 在紫色砂页岩上发育起来的土壤 这种土壤的母质很容易风化 含矿质养 分较多 土层疏松 但易遭水土流失 土层浅薄 6565 石灰性土壤 石灰性土壤 含有碳酸钙或碳酸氢钙等石灰性物质的土壤 呈中性到碱性反应 含 矿物质养分丰富 但对磷酸的固定作用较强 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 石灰性强的土 壤在剖面中下部常形成石灰结核 石灰磬层等石灰集聚层 6666 石漠化 石漠化 指在热带 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 受 人为活动干扰 使地表植被受破坏 造成土壤严重侵蚀 基岩大面积裸露 石砾堆积的土地 退化现象 它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6767 石漠化土地 石漠化土地 指基岩裸露度或石砾含量 30 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土地 植 被综合盖度 50 的有林地 灌木林地 植被综合盖度 70 的牧草地 未成林造林地 疏林地 无立木林地 宜林地 未利用地 非梯土化旱地 6868 造林质量管理 造林质量管理 八率八率 指造林面积核实率 造林质量合格率 良种使用率 作业 设计率 幼林抚育率 林木管护率 检查验收率 资料建档率 目前要求造林质量管理 八 率 均为 100 面积核实率 调查小班的核实面积 调查小班的上报面积 100 造林质量合格率 调查合格小班面积 调查小班上报面积 100 良种使用率 调查造林使用良种的小班面积 调查造林小班面积 100 作业设计率 调查有作业设计的小班面积 调查小班面积 100 幼林抚育率 调查抚育合格小班面积 调查小班面积 100 林木管护率 调查有管护措施的小班面积 调查小班面积 100 检查验收率 调查检查验收的小班面积 调查小班面积 100 资料建档率 调查建档的小班面积 调查小班面积 100 6969 母树和母树林 母树和母树林 供采种的树叫做母树 很多母树生长在一起就叫做母树林 7070 优良母树 优良母树 指具有优良遗传品质的林木个体 7171 优质种源 优质种源 生长旺盛 干直 枝小和冠形紧凑 无病虫害的优势木 其比例占 75 以上的母树林称为优质种源 7272 林木种子园 林木种子园 是用有性法或无性法繁殖人工精选的个体或综合育种法培育的新品种 的植株而建立起来的林木良种繁育场 7373 采穗圃 采穗圃 对于容易扦插繁殖的树种 用被选优树的种条 插穗 建立的采穗圃 作为 往后常年采穗造林之用 它相当于种子园 只不过种条代替了种子 7474 主伐 主伐 在成熟林中以取得木材收获为主要目的的采伐 7575 抚育采伐 抚育采伐 根据森林生长和发育的规律 在不同龄期 伐除部分林木 为保留的林 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更好地发挥其有益的效能 7676 更新采伐 更新采伐 在森林的有益效能开始减退时所进行的一种采伐 这种采伐以不降低森 林有益效能为前提 以保护防护效能和特种作用持续稳定的发挥 7777 皆伐 皆伐 整个林分一次伐除 通过人工植树或天然下种 自临近林分或伐倒的树木 达 到更新目的 7878 择伐 择伐 把林分中部分适合和应该采伐的林木进行采伐的方式 主要用于复层异龄林 11 7979 渐伐 渐伐 把成熟林分的林木在一个龄级期内分两次或数次伐除 8080 疏伐 疏伐 在林木向高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所进行的抚育方式 伐去过密的树木中品质较 差的植株而保留较好的植株 以使林木形成良好的干形 并促进生长 8181 生长伐 生长伐 在林木生长最旺盛时期一直到主伐前一个龄级的阶段内所进行的抚育方式 目的是使林木得到更多营养空间以促进林木生长 提高木材产量和质量 卫生伐 卫生伐 为除去森林中不健康的植株而进行的抚育方式 8282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简称一类清查简称一类清查 即国家森林资源调查 在国家林业局组织下实 施 复查间距期为 5 年 其目的是通过查清全国或省 自治区的森林资源数量 质量及其消 长变化情况 为制定全国林业方针 政策 制定全国和各省区及大林区的各种林业计划 规 划和预测资源发展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这类调查以省 市 区或大林区为单位进行 8383 二类森林资源清查 二类森林资源清查 亦称森林经理调查 此类调查是根据国家林业局的统一部署 由省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地州市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在林业生产单位内进行 复 查间距为 10 年 其目的是为林业基层单位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 分析检查经营活动效 果 编制或修订森林经营方案及有关规划提供依据 这类调查的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要落实 到小班 其准确度优于一类调查 8484 三类调查 三类调查 即作业设计调查 是林业基层生产单位为满足伐区设计 造林设计和抚 育采伐设计而进行的调查 8585 森林抽样调查 森林抽样调查 对一定范围内的森林 应用数理统计学原理抽出部分样地进行调查 根据样地调查结果推算该范围内全部森林的数量和质量的方法 8686 森林区划 森林区划 为了便于森林调查和开展营林活动 按一定经营规模将林区划分成不同 森林经营管理单位的工作 8787 林班 林班 一种永久性的林地区划 为便于经营管理 把林地划分为许多林班 因经营 集约度的高低不同 林班的平均面积不一 由几十公顷到几百公顷不等 其界线或用人工伐 开 或利用山脊 河流 道路等自然地形线而形成 用号码或地名命名 8888 小班 小班 是指在森林调查规划设计时将森林按不同的权属 土地类别 起源 森林类 别 林种 优势树种组 龄组 郁闭度等级 立地类型 经济林产期 经营集约度等级 和林 业工程类别等划成不同的小区 每个小区称为小班 小班是森林区划的最小单位 8989 小班调查 小班调查 在小班范围内进行的测树因子 土壤植被 地形地势等调查项目 9090 标准地 标准地 用代表选样或随机 机械选样选取一定面积的林地作为调查样本 称为标 准地 9191 林业有害生物 林业有害生物 是指危害森林 林木和林木种苗正常生长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病 虫 杂草等有害生物 由于 森林病虫害 不能包括可对林业造成危害的杂草 软体动物 脊柱 动物和其他植物 近年来改称为 林业有害生物 9292 林业外来有害生物 林业外来有害生物 是指原产于国 境 外 传入我国后已经危害森林 林木和林木 种苗正常生长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病 虫 杂草等有害生物 9393 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是指在我国境内局部地区发生 危险性大 能随森林植物及 其产品传播 经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发布禁止传播的有害生物 9494 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是指在本省 自治区 直辖市 局部地区或国内其他地区 局部发生 危险性大 能随森林植物及其产品传播 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发布禁止在本辖区 内传播的有害生物 9595 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 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 是指依法必须经过检疫才允许调运的森林植物及其 12 产品 也包括根据疫情应实施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的包装材料 运输工具 土壤等 9696 产地检疫 产地检疫 是指国内调运 邮寄或出口的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 在原产地 进行的检疫调查 除害处理并得出检疫结果过程中 所采取的一系列旨在防止林业检疫性有 害生物传出的措施 9797 调运检疫 调运检疫 是指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在调出原产地之前 运输途中及到达新的种植或 使用地点之后 根据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的森检法规 由法定的专门机构 对应施检疫的森 林植物及其产品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措施 根据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调运的 方向 可将调运检疫分为调出检疫和调入检疫两部分 9898 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 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 是指那些为害严重 防治困难 能够给林业生产造成重大经 济损失的有害生物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名单由国家林业局发布 本省危险性林业有害 生物名单由省林业厅发布 9999 疫区 疫区 是指根据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 依照森林植物检疫 简称 森检 法规 按照法定程序划定 并且采取相应检疫措施的地区 疫区的划定 由省林业厅提出 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并报国家林业局备案 100100 野生保护动物 野生保护动物 是指珍贵 濒危的陆生 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 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我国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有 4 大类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分为两级 即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即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以前称三级保护野生动物 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 科学研究 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我国参加的有关国际公约和国际协定中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 101101 野生保护植物 野生保护植物 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长的珍贵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 济 科学研究 文化价值的濒危 稀有植物 野生保护植物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又 分为国家一级 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即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以前 称三级保护野生植物 102102 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 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 集中分布区 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 陆地水体或者海域 依法划出 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 区 含省 县级自然保护区 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要求在 15 万亩以上 省级自然保 护区在 10 万亩以上 县级自然保护区在 3 万亩以上 103103 自然保护小区 自然保护小区 是指对有典型性的森林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环境 珍稀动物繁殖 栖息地 珍稀植物生长繁衍地规划面积在 2000 公顷以内 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104104 森林防火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的五条标准 森林防火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的五条标准 一是各级组织机构落实 特别是市 县 乡三级森林防火指挥部 机构健全稳定 人员高效精干 二是责任到人 各 级地方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长是本地区森林防火的第一责任人 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 都要划 分森林防火责任区 签订责任状 并经常深入责任区督促检查 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森 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纳入当地林业发展总体规划 四是 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经费纳入地方财政算 五是一旦发生森林火灾 有关领导及时深入现场 组织指挥扑救 105105 森林火险天气等级 森林火险天气等级 森林火险天气等级 危险程度 燃烧程度 蔓延程度 一 没有危险 不燃烧 不蔓延 二 低度危险 难燃烧 难蔓延 13 三 中度危险 能燃烧 能蔓延 四 高度危险 易燃烧 易蔓延 五 极度危险 极易燃烧 极易蔓延 106106 森林灭火原则 森林灭火原则 实行 打早 打小 打了 的原则 实行保护人身安全第一的原则 统筹兼顾 牺牲局部 保存全局的原则 要积极扑救 不要消极防守的原则 集中优势兵力作战的原则 捕捉有利战机的原则 讲究经济效益的原则 107107 森林火灾分类 森林火灾分类 森林火警 受害森林面积不足 1 公顷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 一般森林火灾 受害森林面积在 1 公顷以上不足 100 公顷的 重大森林火灾 受害森林面积在 100 公顷以上不足 1000 公顷的 特大森林火灾 受害森林面积在 1000 公顷以上的 108108 原木材积表 原木材积表 以小头直径为标准测材积表 不带皮测量 一元立木材积表 一元立木材积表 为了查算一定树种的立木材积所编制的数表 按其性能和应用地区范 围的大小 分为地方材积表和一般材积表 地方材积表应用的地区范围较小 同一树种的 树干形状变异不大 因而只根据胸径一个因子编成 所以也叫一元立木材积表 109109 商品林 商品林 包含以生产用材为目的的林木和以生产竹材为主的竹林 商品材 商品材 一株树木或一个林分 经过采伐和造材之后 可以生产的经济材和薪材的总和 经济材和薪材之外的木材叫废材 在河南省一般情况下所说的商品材指的是达到一定规格的 经济材 110110 林权证 林权证 依照国家有关法规政策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向权属人颁发的代表林产 所有权的权利证书 林权 林权 森林资源的所有权 森林和林木权属的性质 主要分为国有 集体 民营三种 民营包括法人 非法人经济实体和自然人 111 111 造林 造林 植树造林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 它是培育森林的一个基本环节 种 植面积较大而且将来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 则称为造林 植树 植树 如果面积很小 将来不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 则称为植树 112 112 造林的几项基本措施造林的几项基本措施 适地适树 细致整地 良种壮苗 适当密植 抚育保护 工具改革以及可能的灌水 施肥 113 113 造林密度造林密度又叫初植密度 通常是指造林时单位面积 公顷或亩 上的栽植株数或种 植点数 114 114 飞机播种造林飞机播种造林 又叫飞播 是用飞机撒播林木种子的播种造林法 飞播的工效高 成本低 便于在边远及人口稀少的地区大面积造林 但这种造林技术比较粗放 应用时要注 意选择适宜的造林地和树种 飞播造林地要连片集中 植被覆盖度适中 土壤水分供应较充 足 飞播适用于中小粒种子 且发芽率较高 种源又较丰富的树种 如松树等 115 115 封山育林封山育林 是利用森林的更新能力 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 实行定期封山 禁止 14 垦荒 放牧 砍柴等人为的破坏活动 以恢复森林植被的一种育林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可分 为 全封 较长时间内禁止一切人为活动 半封 季节性的开山 和 轮封 定期分 片轮封轮开 这是一种投资少 见效快的育林方式 116 116 攀缘植物攀缘植物 自己不能直立生长 而以茎缠绕或借附属器攀缘它物向上生长的植物 117117 阳性树种 阳性树种又称喜光树种 要求在阳光较充足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的树种 阴性树种阴性树种也称耐阴树种 在庇荫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 118118 木本植物 木本植物的茎木质化 坚硬 直立 寿命长 能多年生长 而草本植物草本植物的茎是草 质的 茎 枝柔软 植株较小 一般为一年生或二年生 多数在生长终了时 其整体及地上 部分死亡 119119 常绿树 常绿树是指常年具有绿叶的乔木或灌木 落叶树落叶树指冬季树叶全部脱落的树木 120120 雌雄同株雌雄同株 在一株植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