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时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件人民版_第1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时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件人民版_第2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时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件人民版_第3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时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件人民版_第4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时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件人民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知识点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背景 1 鸦片战争前夕 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制度的分解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3 从19世纪60年代起 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2 标志中国 的衰败 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手工棉纺织业 3 表现 1 农产品的 程度有一定发展 2 农村的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 城市手工业也受到沉重打击 3 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 4 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出现 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4 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 促进了近代 的兴起 商品化 民族工业 知识点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 原因 1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尤其是自然经济的破坏 2 洋务派创办近代 和民用工业企业的促进 2 时间 19世纪70年代前后 3 地点 上海 广东 天津等沿海地区 军事 4 途径 1 一部分中小地主 官僚 买办 商人 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 2 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 生产 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5 主要企业 1 1866年 铁匠方举赞 孙英德在上海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 2 1873年 陈启源在南海创办 6 特点 1 发展速度慢 甲午战争前 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两家 2 部门集中在 主要分布在缫丝业 棉纺织业 面粉业等 3 地点集中在沿海地区 机器 继昌隆缫丝厂 轻工业 知识点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 时间 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 原因 1 甲午战争后 列强大量输出 和增加商品输出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2 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 3 在民族危机刺激下 许多人呼吁 设厂自救 资本 实业救国 3 表现 1 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 后又创办轮船 面粉 冶铁 银行等企业 成为一代工商巨擘 2 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4 意义 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大生纱厂 图示巧记 列强经济侵略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关系 易错防范 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 1 近代 从生产力角度理解 指使用 机器 进行生产 2 民族工业 强调 民族性 指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而兴建的工厂制工业 3 近代民族工业 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 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工业 图示巧记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易错防范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 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 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属于封建性质的近代企业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 创办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 绝大部分产品销售于市场 是以利润 市场 价值规律为基础的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历史概念 实业救国 思潮 实业救国 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 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思想 实业救国论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 到了辛亥革命 1911 前后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论调 主题 1 自然经济解体的标志 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影响 史料探究 史料鸦片战争后 洋布 洋棉 其质既美 其价复廉 民间之买洋布 洋棉者 十室而九 造成 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 闽产之土布土棉 不能出口 近代经济研究 注 说明家庭棉纺织业破产 思考史料反映了近代经济出现的哪一现象 出现这一现象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现象 近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标志 家庭手工业破产 耕与织分离 2 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影响史料 思考图片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 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现象 中国农副产品大量出口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 3 列强经济侵略的影响 史料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 一方面 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 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 又一方面 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毛泽东选集 思考根据史料 分析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产生的双重影响 答案西方列强的入侵促进自然经济的解体 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为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史论形成 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1 原因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2 表现一方面 是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衰落 织 与 耕 的分离 小农经济结构开始瓦解 另一方面 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 如 经济作物的扩种和粮食生产的商品经济化 3 特点 1 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的冲击 2 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 3 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 因此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拓展延伸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 1 背景不同 前者主要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下产生 后者在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内部产生 2 生产组织方式不同 前者是工厂 后者是手工工场 3 生产规模不同 前者规模大 比较正规 后者规模小 稀疏而又微弱 4 结果及影响 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较大发展 并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和阶级结构 后者没有发展起来 影响甚微 主题 1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初步发展 史料探究 史料 陈启沅 岁甲寅 1854年 至南洋 遍游各埠 考求机器之学 壬申岁 1872年 返粤 在简村创设缫丝厂 名曰 继昌隆 出丝精美 行销于欧美两洲 价值之高 倍于从前 遂获厚利 摘自 南海县志 卷21思考继昌隆缫丝厂是什么性质的近代企业 这种经济形式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性质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原因 列强经济侵略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外商企业的刺激 洋务运动的诱导 2 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史料1895年12月 申报 刊出 论商务不宜掣肘 凡通商口岸 内省腹地 其应兴铁路轮舟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处 一体准民间开设 无所禁止 注 掣肘 原意指拉着胳膊 比喻有人从旁牵制 受干扰 思考史料反映清政府有何政策调整 有学者认为这一政策是 主观目的和客观影响相背离 的典型代表 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调整 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认识 主观目的是为了扩大税源 解决财政困难问题 但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3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及影响史料 注 注意观察商办企业 资本所占比重少 但企业数明显较多 思考史料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怎样的特点 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答案具有规模小 资金少的特征 影响 使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政治舞台 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终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而失败 史论形成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与特点1 条件 1 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 使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加速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 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条件 2 资本输出开始出现 外国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兴起 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起了诱导作用 2 特点 1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 分布地域极不均衡 2 一些官僚 地主 商人投资办厂 与封建势力关系密切 3 资本少 规模小 技术力量薄弱 与外国资本 洋务企业既有矛盾又有依赖关系 4 以轻工业为主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小 名家论史 观点 洋务运动 就其主观动机而言 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 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陈旭麓导读 旧轨 指的是封建制度 逸出旧轨的趋向 反映了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课堂小结 提示 1 买办拥有巨额资金 又同外商企业有较多的联系 从理论上讲 应该能够大大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买办收入的大部分被买办及其家庭浪费掉 消费之外的积累 大部分寄存或附股于外商企业 同外商资本合流 有少量转化为土地从事封建剥削 真正兴办中国近代企业的包括官督商办和商办企业 在19世纪后半期 更可以说是寥若晨星 屈指可数了 学习思考 1 买办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教材第32页 2 买办投资于近代工业 航运业始于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官督商办企业 据现有材料 1873年唐廷枢 徐润接办轮船招商局后 该局有徐润投资至少24万两 唐廷枢投资至少10万两 买办出身的陈树棠据称投资10万两 此外 大约还有郑观应的投资 上海机器织布局有郑观应 徐润 唐汝霖等人的股份 名为官督商办实际上是商办的矿业 如安徽池州煤矿 有徐润 杨德的投资 热河承平银矿有徐润 唐廷枢和李文耀的投资 买办投资于大型民族工业主要是在20世纪以后的事情 3 买办以其有较大的资金 又有兴办近代工业所必需的某些洋务知识 对于近代工业的创办有一定的贡献 2 在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阶段 为什么创办民族工业的多是官僚和地主 教材第32页 提示 1 地主 官僚和商人是最早与西方侵略者打交道的中国人 他们在与西方国家交往的过程中 深受各种不平等条约的刺激 既痛感于利润被侵略者所掠夺 又看到了中西之间的巨大差距 因此创办了一批近代资本主义民族工业 希望实现国富民强 2 他们把地租和高利贷剥削收入的一部分投资于近代工业 是因为新式工业能给他们带来比较优厚的利润 自我测评 教材第33页 1 连线搭配 2 了解张謇的人生经历 谈一谈你对 学而优则仕 的理解 提示1894年 光绪二十年 张謇参加会试 高中状元 按例授翰林院修撰 甲午战争爆发后 张謇力主抗战 甲午战争失败后 张謇愤于朝廷的 昏聩 同时又深忧于外国资本主义在内地设厂 将会导致 尽撤藩篱 喧宾夺主 的恶果 因此产生了 实业救国 的思想 先后创办了一系列工矿企业 教育等其他事业 从张謇的事迹可以看出 知识分子的最高使命是为国分忧 为国家强大而奋斗 不论是 为仕 还是 在商 最终目的 都是要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所学 材料阅读与思考 教材第33页 根据以上材料 你认为外国机制棉纺织品的输入对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提示19世纪70年代 外国资本主义加强了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原料掠夺 中国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