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应用_第1页
纳米材料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应用_第2页
纳米材料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应用_第3页
纳米材料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应用_第4页
纳米材料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纳米材料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应用纳米材料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应用 纳米材料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应用纳米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纳米 高分子材料作为其中的重要分支 研发呈现出新的趋势 由于纳米材料具有许多新的特性 如特殊的磁学特性 光学特性 电学特性和化学活性等 利用纳米粒子的这些特性对高分子材料进 行改性 可以得到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这不仅使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更加优异 使其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微电 子 化工 国防 医学等各个领域 据估算 全球纳米技术的年产值已达到500亿美元 目前 发达国家政府和大的企业纷纷启动了发展纳米技术和纳米计 划的研究计划 美国将纳米技术视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 xx年年初把纳米技术 列为国家战略目标 在纳米科技基础研究方面的投资 从1997年的1 亿多美元增加到xx年近5亿美元 准备像微电子技术那样在这一领域 独占领先地位 日本也设立了纳米材料中心 把纳米技术列入新五年科技基本计划 的研究开发重点 将以纳米技术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与生命科学 信息通信 环境保护等并列为四大重点发展领域 德国也把纳米材料列入21世纪科研的战略领域 全国有19家机构专 门建立了纳米技术研究网 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际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 对社会的发展和生 存环境改善及人体健康的保障都将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某种意义上说 21世纪将是一个纳米世纪 由于表面纳米技术运用面广 产业化周期短 附加值高 所形成的 高新技术和高技术产品 以及对传统产业和产品的改造升级 产业 化市场前景极好 1纳米高分子材料的优势通常是将纳米微粒与聚合物基材进行复合 利用其特殊性质来开发新产品 这比研究全新的聚合物材料投资少 周期短 生产成本低 与普通改性材料不同 纳米粒子具有特殊的表面效应 体积效应 量子尺寸效应以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 这些效应的综合作用导致 了改性后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特殊性能 比如 纳米粒子巨大的比表面积产生的表面效应 可使经纳米粒子 改性后的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 热传导性 触媒性质 破坏韧性 等均与一般材料不同 有的材料还具有了新的阻燃性和阻隔性 2纳米微粒的改良方法纳米高分子材料被科学家称为强大的 混血儿 纳米微粒径小 表面积大 易于聚 为增加纳米添加物与聚合物的界面结合力 提高纳米微粒的均匀分 散能力 需对纳米粉末进行表面改性 主要是降低粒子的表面能态 消除粒子的表面电荷 提高纳米粒子 与有机相的亲和力 减弱纳米粒子的表面极性等 一般可采用6种方法对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 表面覆盖改性 利用表面活性剂覆盖于纳米粒子表面 赋予粒子表面新的性质 常用的表面改性剂有硅烷偶联剂 钛酸酯类偶联剂 硬脂酸 有机 硅等 机械化学改性 运用粉碎 摩擦等方法 利用机械应力作用对纳米粒子表面进行激 活 以改变表面晶体结构和物理化学结构 这种方法使分子晶格发 生位移 内能增大 在外力的作用下活性的粉末表面与其他物质发 生反应 附着 达到表面改性目的 外膜层改性 在纳米粒子表面 均匀地包覆一层其他物质的膜 使粒子表面性质发生变化 局部活 性改性 利用化学反应在纳米粒子表面接枝带有不同官能基团的聚 合物 使具有新功能 高能量表面改性 利用高能电晕放电 紫外 线 等离子射线等对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 利用沉淀反应进行表 面改性 利用有机或无机物在纳米粒子表面沉淀一层包覆物 以改 变其表面性质 以上方法中最简单和最常用的方法是添加界面改性剂 即分散剂 偶联剂等 分散剂能降低纳米粒子的表面能 改善填料的分散状况 但不能改善填料纳米粒子与基体的界面结合 偶联剂即可与基材 有强的相互作用 3纳米技术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广泛3 1纳米粉末填充复合材料的 应用普通填料加入到高分子材料中一般使拉伸强度明显降低 而采 用纳米粉末填充的复合材料 其拉伸强度却会有所增加 并在一定 范围内出现极值 如纳米SiO2填充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在Si O2体积分数为4 时达到最大值 研究表明 采用纳米CaCO3填充聚乙烯 复合材料的断裂延伸率提高 对于复合材料杨氏模量的影响也是如此 即微米级填料使杨氏模量 增长平缓 而纳米级填料则可使杨氏模量急剧上升 这是因为纳米 粒子表面原子比例高 易于与聚合物充分地吸附 键合 研究还发现 采用不同种类的纳米粉末混合填充聚合物 将使复合 材料的性能在某一点上出现极值 这是由于不同粒子的官能团种类 数目及表层厚度不同 在粒子与 基体作用的同时 粒子之间也相互吸附 从而表现出协同效应 例如 采用超微细CaCO3或滑石粉都会使冲击强度 断裂延伸率减小 但是两种粉末同时加入所产生的协同作用使得冲击强度和断裂延 伸率均增大 塑料的增韧增强改性方法较多 传统的方法有共混 共聚 使用增 韧剂等 无机填料填充基体 通常可以降低制品成本 提高刚性 耐热性和 尺寸稳定性 然而往往带来冲击强度和断裂延伸率的下降 往硬性塑料中加入橡胶弹性粒子 可以提高冲击强度 但拉伸强度 却下降 往高分子材料中加入增强纤维 可以大幅度提高其拉伸强度 但冲 击强度特别是断裂延伸率往往有所下降 近年来采用液晶聚合物对高分子材料的原位复合增强等 可使复合 材料的拉伸及冲击强度均有所改善 但断裂伸长率仍有所下降 纳米技术的出现为塑料的增韧增强改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和途 径 纳米粒子表面活性原子多 可与基体紧密结合 相容性比较好 当受外力时 粒子不易与基体脱离 而且因为应力场的相互作用 在基体内产生很多的微变形区 吸收大量的能量 这就使得复合材料能较好地传递所承受的外应力 又能引发基体屈 服 消耗大量的冲击能 从而达到同时增韧和增强的效果 例如 聚丙烯 PP 增韧增强改性以往多采用橡胶类弹性体共混合纤 维 填料的填充共混方式 近年来开始用纳米级无机填料填充聚合 物 1991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与三菱化学公司共同开发成功PP EPR 乙丙 橡胶 滑石粉纳米复合材料 克服了以往PP改性材料韧性增加而断 裂延伸率下降的缺点 它兼具高流动性 高刚性和耐冲击性 用于 制造汽车的前 后保险杠 并于1991年实现商品化生产 该材料被 称为 丰田超级烯烃聚合物 面对今后汽车的设计 制造向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丰田公司计划使 这种PP纳米复合材料成为汽车上统一使用的标准材料 丰田公司还计划将目前汽车上用的7种外装饰树脂材料和13种内装饰 树脂材料研究开发成纳米复合材料 目前日本已将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 食品包装 等 其他潜在的应用还包括飞机内部材料 电工和电子元件 防护 罩结构部件 制动器和轮胎等 目前国际上几乎所有的塑料行业都涉足本项目的研究发 研究内容 也扩展到各种聚合物体系 3 2汽车 舰船的表面涂覆的油漆主要是由氯丁橡胶 双酚树脂或者 环氧树脂为主要原料 在阳光的紫外线照射下很容易老化变脆 致 使油漆脱落 如果在面漆中加入能强列吸收紫外线的纳米微粒就可 起到保护底漆的作用 3 3以往橡胶改性多加入炭黑来提高强度 耐磨和抗老化等性能 但 这样处理后制品变成黑色 色彩单调 为了制成彩色橡胶 可将白色纳米粒子如纳米SiO2作补强剂或使用 纳米粒子着色剂 由于纳米SiO2是三维链状结构 将其均匀分散在橡胶大分子中并与 之结合成为立体网状结构 从而提高制品强度 弹性和耐磨性 w chemhello ello 3 4将纳米微粒分散到树脂中制成膜 可用作半 导体器件的紫外线过滤器 3 5由轻元素组成的纳米材料在航空隐身材料方面应用十分广泛 一些纳米复合粉体与高分子纤维结合 对中红外波段有很强的吸收 性能 对红外探测器有很好的屏蔽作用 3 6纳米材料对光吸收和对静电屏蔽的特性 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国防 上也有着很重要的应用前景 利用纳米复合粉添加的纤维制成军服 这种纤维不仅对人体释放的 红外线有很好的屏蔽作用 而且对人体红外线有强吸收作用 可以 增加保暖作用 减轻农服的重量 3 7在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 日本东京大学日前通过结合纳米级的微 小分子环和高分子材料开发出了凝胶状的新型医疗材料 这种新材料的可见光的通过率高达982 而且即使拉长8倍 材料也 能恢复原状 并不会受到任何破坏 这种性能优异的材料可望用来生产隐形眼镜以及其他医疗产品 而在医用化纤制品和纺织品中添加纳米微粒可以起到除味 杀菌 消毒的作用 4结语纳米材料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在高分子材料改性中有着非常广阔 的应用前景 对开发具有特殊性能的高分子材料有着重要的实际意 义 尤其是纳米粉末填充塑料体系表现出同时增强增韧的特性 为开拓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我国塑料进口量占国内总需求量的50 但同时又存在国产塑料产品 过剩的问题 这是因为国产塑料产品大多属于大品种用聚合物 具 有产品型号少 品位低的缺点 开发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并使之工业化应用 可以充分利用我国资 源优势 也是改造传统聚合物工业技术的最佳途径 具有巨大的市 场潜力 我国在纳米改性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研究方面才刚刚起步 相信在不 远的将来 纳米材料会进一步扩大工业化 并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 料领域 参考文献 1 Gleiter H On thestructure ofgrain boundariesin metals J Materials Scienceand Engineering 1982 52 91 102 2 卞明哲 纳米材料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 J 江苏 建材 xx 4 11 12 3 柯昌美 汪厚植 纳米复合涂料的制备 J 涂料工 业 xx 33 3 14 4 张浦 郑典模 梁志鸿 纳米TiO2应用于涂料的研究进 展 J 江西化工 xx 4 20 22 5 郭刚 汪斌华 黄婉霞 纳米TiO2的紫外光学特性 及在粉末涂料抗老化改性中的应用 J 四川大学学报 xx 36 5 54 61 6 Marye AnneFox Maria T Dulay Heterogeneous phototocatalys J Chem Rev 1993 93 341 357 7 P Stamatakis Optional ParticlesSize ofTitanium Dioxideand ZincOxide forAttention ofUltraviolet Radiation J JCT 1990 62 789 95 8 左美祥 黄志杰 张玉敏 纳米在涂料中的分散及改 性作用 J 应用基础 xx 29 1 3 9 杜振霞 改性纳米碳酸钙表面性质的研究 J 现代 化工 xx 4 42 45 10 黄妮霞等 纳米级对电磁波吸收效能研究 J 功 能材料 1999 11 张立德 牟秀美 纳米材料学 M 沈阳 辽宁 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