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韩非 以刑去刑 司法理念简析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崔永东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 资料图片 韩非是战国末期思想家和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的 孤愤 五蠹 说难 等十 余万言 受到秦王政的高度重视 其综合了前期法家商鞅的 法治 说 申不害的 术治 说和慎到的 势治 说 构建了一个以 法 为中心 法术势 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体系 对后世有着很大的影响 以严刑重罚达到 以刑去刑 提到韩非的司法观念 人们往往想到他的 严刑重罚 主张 但应该指出的是 他所 说的 严刑 并不是滥刑 随意轻重 司法没有任何标准可言 而 严刑 则是有标准的 强调严格依法论罪 当重则重 当轻则轻 当然 根据法家一贯的 轻罪重罚 立法原则 其所谓严刑是重刑前提下的严刑 或用一句通俗的话说 轻罪处较重的刑罚 重罪则处更 重的刑罚 韩非的司法观 提倡 重刑 但 重而不滥 是有规则和标准可循的 儒家力主 轻刑说 或称 宽刑 说 即量刑时能从轻则不从重 或者说对重罪处以较轻的刑罚 对轻罪则处以更轻的刑罚 儒家的 轻刑 亦非随意从轻 而是按照标准与规则处断 儒 家之所以力主轻刑 是基于一种 仁道 仁者爱人之道 的立场 或谓 好生之德 根 据这一立场 儒家认为法家的严刑实质上是重刑 而重刑是违反 仁道 的 因此 儒家 反对法家的重刑主义 韩非批评儒家提倡的宽缓之政 仁义之说 他说宽缓仁义之说是 不智 不明 之 举 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 犹无辔策而御悍马 此不知 智 之患也 以宽缓之 政治理急剧变动时代的民众 就好比没有缰绳和马鞭去驾驭凶悍的马匹 这是不明智造成 的过错 韩非曰 夫垂泣不欲刑者 仁也 然而不可不刑者 法也 先王胜其法 不听 其泣 则仁之不可以为治亦明矣 法治是仁义的对立面 仁义不可以为治 提倡仁义之政 是不明事理的表现 韩非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欲治者必恶乱 乱者 治之反也 是故欲治甚者 其赏必厚 矣 其恶乱甚者 其罚必重矣 今取于轻刑者 其恶乱不甚也 其欲治又不甚也 此非特 无术也 又乃无行 即想把国家治理好的人 必定厌恶混乱 混乱是治理的反面 因此 他主张凡是特别想将国家治理好的人 其奖赏必然优厚 他主张凡是特别厌恶混乱的人 其刑罚一定很严厉 现在主张轻刑的人 对混乱的厌恶程度肯定是不深的 治理好国家的 愿望肯定也是不强烈的 这种人不但缺乏治国之术 也缺乏必要的行动 这是韩非从政治态度上批评了所谓的 轻刑 说 认为凡主 轻刑 说者均属于 恶 乱不甚 厌恶混乱不强烈 因此他说这种人实质上并不是特别想把国家治理好 否则他 就一定会提倡严刑重罚 韩非不仅将提倡轻刑的人视为 治国乏术 之辈 还将其当成 行动上的矮子 加以嘲讽 反映了他对儒家的轻蔑 但韩非的主张也会在实践中产生严 重流弊 后来秦朝因 暴政 而亡证明了此点 根据韩非的重刑主义理论 对轻罪施以重刑 则人们不敢犯轻罪 轻罪不犯 重罪就 更不敢犯了 因此 他认为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 正明法 陈严刑 将以救群生之乱 去 天下之祸 并强调说 夫严刑重罚者 民之所恶也 而国之所以治也 哀怜百姓轻刑罚 者 民之所喜 而国之所以危也 就是说越是严刑重罚 老百姓就越不敢犯法 国家就会 因此大治 反之则导致国家危亡 战国时期 法家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商鞅曾说 行刑 重其轻者 轻者不至 重 者不来 是谓以刑去刑也 他强调对轻罪处以重刑 说人不敢犯轻罪 重罪就更不敢犯了 因此达到 以刑去刑 即以重刑的手段达到去除刑罚的目的 韩非对此论高度认可 公 孙鞅之法也重轻罪 重罪者 人之所难犯也 而小过者 人之所易去也 使人去其所易 无离其所难 此治之道 夫小过不生 大罪不至 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相反 如果 罪 重而刑轻 刑轻则事生 此谓以刑致刑 其国必削 韩非由此说 罚莫如重而必 使民 畏之 对犯罪的重罚和必罚 才能让民众敬畏法律 敬畏司法 韩非对严刑重罚问题的申论说得很直白 夫严刑者 民之所畏也 重罚者 民之所恶 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 设其所恶以防其奸 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吾以是明仁义 爱惠之不足用 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在他看来 严刑重罚能让人畏惧 仁义爱惠不 能禁恶 尽管此种理论在对待某些犯罪 性质恶劣而损失轻微的犯罪 如今日 偷井盖 之类 上也不无道理 但整体上看 因其过于迷信司法暴力而沦于 司法恐怖主义 一途 与儒家的 司法仁道主义 背道而驰 用 刑罚必信 树立司法权威 照韩非的说法 刑罚必须 有信 即该罚的一定要罚 不能因外部势力的干扰和司法 官的私情私欲使犯罪者逍遥法外 如果那样 就会动摇法治的根基与司法的权威 韩非说 言赏则不与 言罚则不行 赏罚不信 故士民不死也 不死 指不尽死 力 也就是说不忠诚于君主和国家 这也就意味着百姓对君主以及立法 司法产生了 信 任危机 韩非所说的 刑重而必 必于赏罚 赏罚不阿 等等 也是强调了刑罚的不可 避免性 正是基于赏罚必信的原则 韩非不赞成对犯罪者的赦免宽宥 他说 故不赦死 不 宥刑 赦死宥刑 是谓威淫 社稷将危 国家偏威 对犯罪的赦免宽宥 他认为会损害司 法的权威 甚至会给国家带来失信于民的风险 儒家则对此表达了不同的态度 认为赦免 宽宥犯罪者的举措体现了君主的仁恩浩荡 因此也会树立君主的威望 在韩非看来 对有罪的人必须进行惩罚 这是司法讲信用的表现 但如果宽宥罪犯 则会使司法失信 失信则败坏法治 他说 若罪人 则不可救也 救罪人 法之所以败 也 法败 则国乱 另外 他认为司法官员也不能使无辜的人受到追究 否则会导致民怨 沸腾 国家危亡 重不辜 民所以起怨者也 民怨 则国亡 又说 罚不辜之民 非 所谓明也 韩非说 故明君无偷赏 无赦罚 赏偷 则功臣坠其业 赦罚 则奸臣易为非 是 故诚有功 则虽疏贱必赏 诚有过 则虽近爱必诛 疏贱必赏 近爱必诛 则疏贱者不怠 而近爱者不骄也 这里有几点需注意 一是对有罪者赦免刑罚会刺激人们进一步犯罪 为非 二是对掌握司法权的人来说 无论犯罪者与自己是否关系亲密 都应该依法 论罪 这就进一步阐明了有罪必罚的理念 韩非认为 只有如此 才能取信于民 树立司 法的权威 韩非还批判了儒家的 教民怀惠 说 怀念君主恩德 他说 惠之为政 无功者受 赏 而有罪者免 此法之所以败也 法败则政乱 以乱政治败民 未见其可也 假如君主 为树立恩惠而免除有罪者的刑罚 就会使法治的威信败坏殆尽 并会导致政治的混乱 在良好的法治社会里 韩非认为 有功者必赏 赏者不得君 力之所致也 有罪者必 诛 诛者不怨上 罪之所生也 民知诛赏之皆起于身也 故疾功利于业 而不受赐于君 即有功的人一定会受到奖赏 但受赏的人不会感激君主 因为这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有 罪的人必然受到惩罚 受罚的人也不会怨恨君主 因为这是他自己犯罪造成的 民众皆知 受赏或受罚都是因自己的行为带来的 因此都积极于建功立业 而不寄希望于得到君主的 恩赐 这告诉人们 君主作为执法者 只能依法办事 无论是论功行赏还是论罪行罚 都 要按法律的规定操作 个人的好恶不能在这里起任何作用 韩非认为 法不信 则君行危矣 刑不断 则邪不能胜矣 法不信 是指立法 司 法没有威信 这对君主来说是很危险的 刑不断 是指执行刑罚不果断 因此也会导致奸 邪并出 犯罪滋生 有罪必罚 刑罚果断是君主树立威信的前提条件之一 以 虚静待令 提高司法官的道德修养 韩非认为 对于君主或掌握司法职权的人来说 必须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内在的自律 机制 要 虚静以待令 虚静 的意思是 去好去恶 即排除个人的好恶之情 不因私 情私欲干扰自己的理性判断能力 要冷静客观地从事司法活动 虚静以待令 是要求司 法官要以冷静的心态对待法令的实施 即客观地判断事物 依法从事司法审判活动 韩非 讲的 去私曲就公法 去私行行公法 之类的话 也是这个意思 既然法律是体现 公 义 维护 公利 的 司法就不容许私心私欲掺杂其间 如此才能实现法律的公正 韩非说 法不阿贵 绳不绕曲 法之所加 智者弗能辞 勇者弗敢争 刑过不避大 臣 赏善不遗匹夫 君主的刑罚果断必须建立在公正的前提下 公正的司法判决 使那些 受制裁者有智慧也不能辩驳 有勇气也不敢抗争 只能接受判决结果 此即公正司法的 力量 而公正司法的前提是什么 是司法官不得 释法用私 即放弃法律的公正原则而用 私心裁判 释法用私 的结果是法律秩序的破坏 即所谓 私者 所以乱法也 韩非讲的 故用赏过者失民 用刑过者民不畏 值得我们注意 这里的 用刑过 指 滥施刑罚 并非指用重刑 依法严格适用重刑 韩非并不反对 他反对滥施刑罚 因为这 是司法官私心膨胀 滥施淫威的表现 执掌司法权者能够心中 虚静 头脑冷静 就能明辨公私之分 必明于公私之分 明法制 去私恩 夫令必行 禁必止 人主之公义也 必行其私 信于朋友 不可为赏劝 不可为罚沮 人臣之私义也 私义行则乱 公义行则治 故公私有分 君主代表 公义 司法维护公义 君主只有明于公私之分 秉持公心从事司法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设备采购合同
- 2025关于合资企业的合作协议
- 物权法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基孔肯雅热知识测试试卷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合同范本
- 2025年统编版五升六语文暑假专项提升:扩句与缩句(有答案)
- 2025餐饮后厨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年卫星数据采集系统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氯金酸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漏洞扫描技术安全漏洞检测与预警系统研究
- 居家养老服务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
- 心律失常PPT医学课件
- 初中英语2023年中考专题训练阅读理解-记叙文篇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全套)
- 部编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解读
- 西宁金鑫气体有限公司湿法工艺生产溶解乙炔气项目环评报告
- 广东省工商局授权委托书格式
- 高中音乐-保卫黄河(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教学课件设计
- TCOS 014-2023 二氧化硅基气凝胶灭火剂
- 深圳大学 答辩3
- 2023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