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件(人教版):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 原电池 化学电源_第1页
201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件(人教版):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 原电池 化学电源_第2页
201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件(人教版):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 原电池 化学电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原电池化学电源 一 原电池1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2 工作原理 1 原理 在原电池中 的物质作为负极 向外电路提供 的物质作正极 从外电路得到 2 举例 3 原电池构成条件前提 有一个能自发进行的 反应 1 两个 的电极 2 将电极插入 3 用导线连接电极构成 想一想 上图中的盐桥有什么作用 答案 盐桥中的盐溶液是电解质溶液 该电解质与两个半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不能反应 盐桥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 阳离子移向正极 从而使两个半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连成一个通路 二 常见的化学电源1 一次电池 碱性锌锰干电池 1 负极材料是 正极材料是 电解质溶液是 溶液 2 电极反应负极 正极 2MnO2 2H2O 2e 2MnOOH 2OH 总反应 Zn 2MnO2 2H2O 2MnOOH Zn OH 22 二次电池 可充电电池 铅蓄电池 1 负极材料是 正极材料是 电解质溶液是 溶液 2 电极反应 放电时的反应负极 反应 正极 反应 充电时的反应阴极 反应 阳极 反应 3 燃料电池 1 工作原理 将 如H2 CH4等 和 O2 Cl2等 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 电极材料本身不包含 只是一个催化转化元件 工作时 燃料和氧化剂连续地由外部供给 在电极上不断地反应 生成物不断地被排出 2 优点 能量转化率高 可超过 污染少 被誉为 绿色 发电站 3 氢氧燃料电池总反应 2H2 O2 2H2O 碱性介质中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酸性介质中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想一想 回收废旧电池有什么意义 答案 一是可减少环境污染 二是回收利用 节约资源 答案 一 1 化学电2 1 较活泼电子较不活泼电子 2 ZnCuZn 2e Zn2 Cu2 2e Cu氧化反应还原反应ZnCu3 氧化还原 1 活泼性不同 2 电解质溶液中 3 闭合回路二 1 1 ZnMnO2KOH 2 Zn 2OH 2e Zn OH 22 1 PbPbO2H2SO4 2 Pb 2e SO PbSO4氧化PbO2 SO 4H 2e PbSO4 2H2O还原 PbSO4 2e Pb SO还原PbSO4 2H2O 2e PbO2 4H SO氧化3 1 燃料氧化剂 活性物质 2 80 3 2H2 4e 4OH 4H2OO2 2H2O 4e 4OH 2H2 4e 4H 4H O2 4e 2H2O 例1 2010高考 广东卷 23 铜锌原电池 如图所示 工作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正极反应为 Zn 2e Zn2 B 电池反应为 Zn Cu2 Zn2 CuC 在外电路中 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D 盐桥中的K 移向ZnSO4溶液 解析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 负极反应为 Zn 2e Zn2 正极反应为 Cu2 2e Cu 电池反应为 Zn Cu2 Zn2 Cu 故A错 B正确 原电池工作时 电子从负极沿外电路流向正极 由于左池溶液中阳离子增多 右池溶液中阳离子减少 为平衡电荷 则盐桥中的K 移向CuSO4溶液 而Cl 移向ZnSO4溶液 故C正确 D错 答案 BC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 正负极的判断 1 根据电子流动方向判断 在原电池中 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 电子流入的一极是正极 2 根据两极材料判断 一般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为负极 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3 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判断 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4 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5 根据现象判断 溶解的一极为负极 质量增加或放出气体的一极为正极 2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 如果题目给定的是图示装置 先分析正 负极和溶液中的电解质离子 再根据正 负极反应规律和离子放电规律正确判断出电极反应产物 然后结合质量守恒 电荷守恒书写电极反应式 依据两极电子得失守恒 由两电极反应式加和得总反应方程式 2 如果题目给定的是总反应方程式 可分析此反应中的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即分析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 再选择一个简单的变化情况去写电极反应式 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可直接写出或用总反应方程式减去已写出的电极反应式得出 3 对于二次电池的反应 需要看清楚 充电 放电 的方向 放电的过程应用原电池原理 充电的过程应用电解池原理 温馨提示 判断电极时 不能简单地依据金属的活动性来判断 要看反应的具体情况 在原电池Al NaOH aq Mg中 Al作负极 在原电池Al 浓H2SO4 Cu中 Cu作负极 知识关联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与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联系 1 2010 北京东城测试 有关下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 2Ag Cu2 2AgB 正极的电极反应是Ag e AgC Cu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Ag片上发生还原反应D 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 3 2gCu溶解时生成1 12LCl2 解析 原电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 2e Cu2 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时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 2e Cl2 根据电子守恒知 Cu 2e Cl2 n Cu n Cl2 3 2g 64g mol 1 0 05mol 在标准状况下 Cl2的体积为1 12L 但题目没有指明是否为标准状况 故D错 答案 D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例2 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 Fe 3Fe2 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A 正极为Cu 负极为Fe 电解质为FeCl3溶液B 正极为C 负极为Fe 电解质为Fe NO3 3溶液C 正极为Fe 负极为Zn 电解质为Fe2 SO4 3溶液D 正极为Ag 负极为Fe 电解质为CuSO4溶液 解析 本题考查原电池的设计 通过分析原电池的总反应知 氧化反应为Fe 2e Fe2 则负极材料为Fe 正极为活动性比Fe弱的金属 如Cu 或非金属导体 如石墨 还原反应为2Fe3 2e 2Fe2 则电解质溶液为Fe3 的溶液 故AB符合 答案 CD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 加快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例如 在Zn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使生成H2的反应速率加快 2 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3 用于金属的保护 使金属制品作原电池正极而得到保护 4 设计原电池 1 首先将已知的氧化还原反应拆分为两个半反应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 根据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特点 结合两个半反应找出正负极材料 负极就是失电子的物质 正极用比负极活泼性差的金属即可 也可以用石墨 及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的选择电解质溶液一般要能够与负极发生反应 或者电解质溶液中溶解的其他物质能与负极发生反应 但如果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个容器中进行 中间连接盐桥 则左右两个容器中的电解质溶液选择与电极材料相同的阳离子 如在铜 锌 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 负极金属锌浸泡在含有Zn2 的电解质溶液中 而正极铜浸泡在含有Cu2 的溶液中 电极材料的选择在原电池中 选择较活泼的物质作为负极 较不活泼的物质作为正极 并且 原电池的电极必须能导电 3 按要求画出原电池组装图 知识关联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与化学反应速率 氧化还原反应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联系 2 2010 福建泉州一中期末 可以将反应Zn Br2 ZnBr2设计成蓄电池 下列4个电极反应 Br2 2e 2Br 2Br 2e Br2 Zn 2e Zn2 Zn2 2e Zn其中表示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分别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解析 对于蓄电池 充电时的总反应为ZnBr2 Zn Br2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2Br 2e Br2 放电时的总反应为Zn Br2 ZnBr2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Zn 2e Zn2 答案 A 新型化学电源 例3 据报道 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氧燃料电池车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为运动员提供服务 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正极反应式为 O2 2H2O 4e 4OH B 工作一段时间后 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不变C 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H2 O2 2H2OD 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 产生2 24LCl2 标准状况 时 有0 1mol电子转移 1 化学电池与太阳能电池 1 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不是化学电池 2 判断一种电池的优劣主要看这种电池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输出电能的多少 比能量 或输出功率的大小 比功率 以及电能的可储存时间的长短 2 燃料电池与普通电池 1 燃料电池与一般化学电池的区别一般化学电池活性物质储存在电池内部 故而限制了电池的容量 燃料电池工作时不断地把还原剂 氧化剂从外界输入 同时电极反应产物不断排出电池 因此燃料电池可连续不断地提供电能 2 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写出正确的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改写燃料电池总反应 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一般较简单 由燃料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减去正极的电极反应式得到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知识关联 化学电源与电解池 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联系 3 2010高考 安徽卷 11 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 其基本结构见下图 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 2H2 O2 2H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B 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O2 2H2O 4e 4OH C 每转移0 1mol电子 消耗1 12L的H2D H 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 解析 本题以燃料电池为载体考查原电池原理 根据燃料电池的原理知 a为负极 b为正极 电子应该通过外电路由a极流向b极 A错 该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 故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O2 4e 4H 2H2O C项中没有告知标准状况 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D正确 答案 D 1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 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C 在原电池中 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 该电极被还原D 原电池放电时 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解析 本题考查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及工作原理 一般地 原电池的负极是较活泼的金属 正极是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 A错 原电池中 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 该电极被氧化 C错 原电池放电时 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 D错 答案 B 2 下图为一原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原电池工作时 总反应为 Zn Cu2 Zn2 CuB 原电池工作时 Zn电极流出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C 原电池工作时 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uSO4溶液蓝色变深D 如果将Cu电极改为Fe电极 Zn电极依然作负极 解析 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根据原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知 Cu作正极 电极反应式为Cu2 2e Cu 还原反应 CuSO4溶液蓝色变浅 C错 答案 C 3 2010高考 江苏卷 11 下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B 装置Y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2 2H2O 4e 4OH C 装置X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D 装置X Y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 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 解析 本题考查燃料电池 由原理示意图知 该装置系统存在太阳能 电能 化学能和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A错 装置Y为氢氧燃料电池 负极失电子 B错 装置X相当于用光能电解水 产生H2和O2 实现燃料 H2 和氧化剂 O2 的再生 C正确 在整个反应过程中 有能量的损耗和热效应的产生 不可能实现化学能和电能间的完全转化 D错 答案 C 4 有a b c d四个金属电极 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a b c dB b c d aC d a b cD a b d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原电池电极和金属的活动性的判断 首先根据原电池原理和实验现象判断电极名称 再根据原电池负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正极确定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中a为负极 金属活动性a b 中d为负极 金属活动性d c 不能构成原电池 b极有气体产生 c极无变化说明金属活动性b c 中d为负极 金属活动性d a 故答案为C 答案 C 5 铅蓄电池是化学电源 其电极材料分别是Pb和PbO2 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 工作时 该电池的总反应为PbO2 Pb 2H2SO4 2PbSO4 2H2O根据上述情况判断 1 蓄电池的负极是 其电极反应式为 2 蓄电池的正极是 其电极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