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朝秦暮楚”是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的真实写照,与这一时期有才能的人得以重用有关的背景因素不包括 A. 政局动荡不安,战争频繁 B. 平等思想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C. 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D. 重视人才成为统治者的普遍政治倾向2“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史,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这句话出自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3“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D有教无类4“孟母三迁”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孟母的儿子后来成为了大思想家,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A提出了“仁”的学说 B主张以“法”治国C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被儒家学派尊称为“亚圣”5“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段对话表明孔子在政治上主张A.“有教无类”B. 贵贱有“序” C.“仁者,爱人”D.“克已复礼”6试找出下列人物中不同类的一项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荀子7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8、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十派” ,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 “劳苦人众的行动帮会”,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D 道、法、墨、儒9到山东旅游,导游会带我们去亚圣庙,“亚圣”的政治主张是A“仁爱待民,以德服人” B“兼爱非攻,互助互爱”C“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D“天道自然,无为而治”10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 A民贵君轻说 B人性本善说 C先义后利说 D浩然之气说11关于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仁”与礼的学说B注重政治和人事C开创私人讲学之风D敬重鬼神而近之12关于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和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A都是从本质上否定君主专制 B维护的阶级利益相同C产生的历史条件相同 D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13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14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所体现的进步意义主要是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有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A B C D15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与其“贵贱有序”的政治主张有矛盾的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学而不思则惘 D知之为知之16孔子说“ 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 B C D17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表明其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封建经济逐步兴起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社会长期动荡不安18孟子说:“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是对孔子思想体系核心部分的继承与发展其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有进步意义 客观地反映了战争频繁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土地的思想A B C D19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根据你的判断,下列孟子一书最可能招致明太祖不满的一句是A“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B“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C“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 D“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20某中学历史探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2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下列哪些思想主张在今天仍具积极意义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节用而爱人”“因材施教”“天人感应”A B C D22儒家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这些优秀传统包括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 贵贱有序 “仁”A B C D23儒家思想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他们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A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B渐进改良的历史观C蕴含人文精神的政治观D贵贱有序的阶级观24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持这一思想主张的有 韩非子 孟子 黄宗羲 伏尔泰A B C D25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26小明同学写关于民族精神方面的作文,可能引用下列哪句名言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7在山东某旅游点,导游在一处为“杏亭”的景点讲解:“春秋时期,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你联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C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28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在国际上提出了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倡议,受到国际舆论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好评。对于中国这一倡议的正确理解应是“和谐世界”的概念源于中华文化传统中“和”的精义 表达了中国政府对当今世界的深刻分析和战略选择 强调了文明的多样性,也赋予了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责任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美好的合作范式,并正面回应了“中国威胁论”A B C D29战国时的稷下学宫,历时150多年,因建于临淄城南的稷门而得名,齐统治者广纳各地文学游说之士,学土云集。稷下学宫的出现说明 A齐鲁大地有重视文化的优良传统 B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发展C儒家思想居主导地位 D齐鲁大地思想活跃、哲学家辈出30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聚在一起进行辩论,根据下列几段文字,判断哪些学派的思想家参加了这次聚会? “兼相爱,交相利”、“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 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町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A B C D 31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下列哪一主张对于当时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A.“兼爱”、“非攻” B.“法不阿贵” C.“民贵君轻” D.“以法为本”32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B主张统治者要有五种道德规范,得到百姓信任,实施仁政C主张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主张教育“有教无类”33成语“萧规曹随”反映的汉初主要的政治统治思想是A儒家的“仁政”思想 B道家的黄老之学 C墨家的“兼爱”思想 D法家的法治思想34董仲舒倡导的儒学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这在当时的进步意义是: A.使儒家思想得以发展完善 B.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C.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提供了依据 D.解决了人民的政治信仰问题35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下列各项对这一主张的理解与评议,正确的是西汉初期各学派仍很活跃 当时地方割据势力仍非常强大 主张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有利于封建大一统的局面的形成A B C D36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人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37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了经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 A“仁者,爱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C“性善论”的思想 D“大一统”的思想38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盲”。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39“双百”方针提出的根本目的是A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B倡导科技文化领域的自由开放C避免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D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40儒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学派的思想,到西汉中期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A它主张“仁政” B它主张“天人感应”C它融合了阴阳家及黄老之学 D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41西汉董仲舒对先秦儒学进行解释发展而形成的新儒家,有利于国家巩固和专制统治,其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家的基础是 A仁者爱人 B民贵君轻 C天人感应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2西汉时期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主要体现在鼓吹“天人感应”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宣扬“君权神授”强调“大一统”A B C D43有一说法是: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44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45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个时代的政治与同时代的文化密切相关,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智者学派的产生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B儒家思想的独尊导致了封建大统局面出现C罗马法的发展完善与罗马疆域的扩展相关联 D明末反封建民主思想折射出封建制度的衰落46最能体现“文化治国百代之业”的是A秦始皇焚书坑儒 B汉武帝独尊儒术 C唐太宗虚心纳谏 D成太祖大兴文字狱47“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48从成语典故、日常生活用语“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能看出下列各教派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的有(1)佛教 (2)道教 (3)墨家 (4)儒教A(2)(3)(4) B(1)(2)(3) C(1)(3)(4) D(1)(2)(4)49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万物皆只有一个一理 B确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50李贽说:“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此话的真实意图是A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应该继承 B对儒家思想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C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和否定 D强调个性,主张人性的解放51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A仁政思想 B伦理道德 C性恶论 D唯物思想52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 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倡导“经世致用”学说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 B、 C、 D、53、一个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英国人可以去法国欣赏印象派画展 去德国欣赏贝多芬作品音乐会通过电视观看第14届奥运会 去电影院观看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ABCD54中国古代教育完全成为政治附庸,成为培养封建官吏的工具是在A私学兴起后 B科举制度实行后 C八股取士后 D书院兴起后55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56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A日知录 B明夷待访录 C变法通议 D天下郡国利病书57下列作品体现浪漫主义风格艺术特征的是基督山恩仇记红与黑泉枪杀马德里市民蓝色的多瑙河小夜曲A B C D58明末思想家李贽说:“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其思想核心是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59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包括 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欧美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封建专制统治极端腐败 社会阶级矛盾非常尖锐A B C D 60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最近,由此形成的思想是A经世致用思想 B民贵君轻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民主共和思想61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A经世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工商皆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62秦琅玡刻石:“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与该主张相左的是:A宋明理学 B重农抑商 C工商皆本 D封建君主专职63王夫之提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批判“去人欲,存天理”,还要求富民大贾成为“国之司命”。这些思想主张A反映当时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B反映封建专制主义有所动摇;C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D反映工商业发展后市民的一些要求64下列关于儒学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朝董仲舒倡导的儒学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B唐太宗以儒为师,大办学校C儒学在宋代发展为理学,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D明朝李贽主张儒家经典为“万世之至论”65在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根本原因是A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 B封建专制统治的残酷压迫C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D士大夫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66“神州六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追溯历史,中国人最早探索航空事业,在这方面,成果历历可陈。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A汉朝 B唐宋 C元朝 D明朝67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造纸术68北宋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述海上航行情形“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由此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A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工具 B指南针在北宋主要用于迷信活动C北宋时期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 D萍洲可谈的作者发明了指南针69发明于11世纪的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传播作出巨大贡献的重要发明是 A指南针用于航海 B雕版印刷术的成熟 C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 D火药的广泛利用70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其中,指南针发挥的作用是A.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B.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D.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地理大发现71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A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C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72马克思把四大发明比作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法宝,其中被用作打开世界市场的法宝是A火药 B指南针 C造纸术 D印刷术73结合课文内容,看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 B影视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C影视艺术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D对所有人的日常生活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74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发明于汉朝的是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75下列科技成就属于宋元时期出现并深刻影响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是A造纸术 B灌钢法 C雕版印刷 D活字印刷术76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退 D经济停滞倒退77中国古代对外交通经历了由西北陆路转向东南海路的过程,并在15世纪初创造过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实现这一转变的根源是A北方始终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B资本主义在江南地区萌芽C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D.科学技术的进步78“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他的词A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 B善于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C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 D反映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7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以一段真实历史为背景,演绎一代英雄人物的故事,从而为历史演义小说树立了楷模的是A西游记 B喻世明言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80把李清照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和辛弃疾的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放在一类,下列正确的是A婉约词 B豪放词 C田园词 D都是名赋81、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几位思想家的共同或相似之处有都参加过反清斗争都对儒家传统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都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A、 B、 C、 D、82从宋代的瓦肆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 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要求 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 D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83郭沫若先生为某一历史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一历史名人是 A苏东坡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84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A B C D85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对明清社会的官僚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以及僵化的理学等,展开深入批判和揭露,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文学名著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86唐朝出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诗歌繁荣局面,主要是因为魏晋以来,诗歌创作渐趋成熟 民族屈辱和民族危机的影响 科举考试的推动作用繁荣的政治、经济条件实行的开放和多元政策A B C D87“求快活时非快活,得便宜处失便宜。说起那酒色财气四字中,总到不得那色字厉害,眼是情媒,心为欲种,起手时,牵肠挂肚,过去后,丧魄销魂。”从内容与风格可以研判这段文字应见于A唐宋古文 B元代杂剧 C明代话本 D清代批判小说88“桃园、千里走单骑、华容、走麦城”,这几个词语是从某名著中提取出来的,这部名著应该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封神榜89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 B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C驮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 D娱乐场所瓦子表演杂剧西厢记902005年10月31日,中国八大剧种-京剧、昆曲、越剧、豫剧、黄梅戏、河北梆子、川剧、粤剧的领军名家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历史性的首次同台演绎各自的经典名曲,被誉为文艺界的一大盛事。下面对其中四种剧种的描述正确的是A百戏之祖-京剧 中国国剧-昆曲 南国红豆-粤剧 巴蜀奇葩-川剧B百戏之祖-粤剧 中国国剧-昆曲 南国红豆-京剧 巴蜀奇葩-川剧C百戏之祖-川剧 中国国剧-昆曲 南国红豆-粤剧 巴蜀奇葩-京剧D百戏之祖-昆曲 中国国剧-京剧 南国红豆-粤剧 巴蜀奇葩-川剧91二百多年来,随着时代发展,京剧不断地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说明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C要明确区分新旧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衡器装配调试工团队目标认同度考核试卷及答案
- 锚链热处理工心肺复苏认证考核试卷及答案
- 离婚协议书违约责任范本
- 金属挤压工新生代员工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锁零件制作工沟通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中外合资公司劳动合同模板示例
- 四川省甘孜市2026届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劳动合同
- 2025合同范本租赁合同(标准文本)样本
- 2025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书范文
- GB/T 20863.2-2025起重机分级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
- 2025机采棉作业合同协议书范本
- 仓库安全培训课件
- 树木学试题及答案北林
- JG/T 368-2012钢筋桁架楼承板
- 兄弟之间宅基地互换协议书
- INVOICE商业发票样本格式
- 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课件)
- 文体与翻译公文文体科技文体
- SB/T 11004-2013电子提单(物权凭证)使用规范
- GB/T 14190-2017纤维级聚酯(PET)切片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