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 届届毕业论毕业论文文 某厂高周波熔接机的危险源辨识 及事故预防 系 部 安全与环境工程系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专 业 安全工程 班 级 安本 班 完成时间 2011 年 5 月 摘 要 本论文主要对东莞雨佳雨衣制造有限公司高周波塑胶熔接机生产车间的高周波塑胶 熔接机进行研究 高周波熔接机是一种高频设备 它通过电子管自激振荡器产生高频电 磁场 使处于高频电磁场中上 下电极间的被加工塑胶件内部分子被极化而相互运动磨 擦自身产生热量 在模具的压力下达到焊接和熔接的目的 工人在运用该机器进行生产 过程中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 极易产生灼伤事故 造成工人的生理和心理伤害和公司的 财产损失 本论文首先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对高周波熔接机进行灼伤事故进行分析 辨识 存在的危险源 然后运用 LEC 评价方法对作业条件进行危险性分析 确定其作业条件危 险性等级 最后 参照事故树分析结果和危险性分析结论 从人 机 管理的角度提出 高周波熔接机事故控制措施 以将生产过程中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关键词 高周波熔接机 危险源辨识 灼伤事故 事故树 LEC 评价法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High Frequency Plastic Welding production machine of Dongguan Rainwear House Rainwear Co Ltd High Frequency Plastic Welding Machine workshops High frequency welding machine is a high frequency device that self excited oscillator through the tube high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 so that in the high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 the upper and lower electrodes of the plastic parts to be machined within the molecule is pol arized and mutually self motion heat friction in the mold under pressure to achieve welding and welding purposes When the workers in the use of the machine manufacturing process various factors can easily lead to burns accidents resulting in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arm workers and the company s property First the paper fault tree analysis of high frequency welding machine burns caused fault tree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s Then useusing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LEC risk analysi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ir level of risk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Finally from people machine management point of view put forward high frequency welding machine accident control measures that with the conclusion of risk analysis and fault tree analysis to production process of injuries and property losses to a minimum Key words High Frequency Plastic Welding production hazard identification burn accident FTA LEC evaluation method 目目 录录 1 前 言 1 2 高周波熔接机生产安全现状与分析 2 2 1 高周波熔接机生产车间简介 2 2 2 高周波熔接机简介 2 2 3 高周波熔接机生产安全现状及分析 3 3 危险源辨识方法 5 3 1 危险源概念 5 3 2 危险源分类 5 3 3 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 6 3 4 危险源引发事故机理 6 3 5 危险源辨识的原则和方法 8 4 高周波熔接机灼伤事故树分析 9 4 1 事故树 FTA 分析概述 9 4 2 确定顶事件 9 4 3 建造事故树 9 4 4 事故树定性分析 10 4 5 结构重要度分析 12 4 6 分析结论 13 5 高周波熔接机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 15 5 1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概述 15 5 2 高周波熔接机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16 6 高周波熔接机事故控制措施 18 6 1 减少操作员人为失误 18 6 2 设置安全防护与警示装置 18 6 3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20 7 结束语 21 参考文献 22 致 谢 23 附 录 24 0 1 前 言 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经济转型与社会变革时期 同时也正处于大规模 的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之中 总体讲 近年来 我国工伤事故及职业病情况略有好转 特别是 2003 年以来 事故率逐年略有下降 我国工伤事故及职业病情况虽略有好转 但 重大 特大事故频繁发生 全国平均每年发生一次死亡 10 人以上事故约 100 起 一次死 亡 3 人以上的事故每天都有发生 近年来 国家加大安全投入 同时也加大了监察力度 各地区 各部门 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和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和监察工作力度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认真开展安全 质量标准化工作 大力推广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经验 促进了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 稳定好转 全国各类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有所下降 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趋于好 转 部分行业和部分地区安全生产较为稳定 但是全国特大事故仍然多发 部分行业和 领域 部分地区事故总量 特大事故上升 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现阶段的安全生产形势恶化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一方面 改革开放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了工业企业 他们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安全生产意识不强 缺 乏基本的劳动安全卫生知识 操作技能低下 很容易遭遇事故与职业病风险 这是客观 原因 另一方面 不少三资企业 私营企业乃至一些乡镇企业 根本不考虑职工的劳动 保护问题 既不按规定对工人进行上岗安全培训 也不对职工告知生产作业现场危害及 防护 更不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工具及采取相应的安全生产措施 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 也对劳动者的劳动保护长期疏于管理 或者是将管理重点放在国有单位尤其是国有大中 型企业的安全生产上 对经济改革中出现的大量非公有小企业 乡镇企业缺乏安全监管 存在着劳动安全监察力量不适应非公有经济成分量大面广的矛盾 此外 在劳动力供大 于求的情况下 农民工 下岗职工及女工择业余地小 根本难以考虑就业环境及劳动保 护 本论文将主要对东莞雨佳雨衣制造有限公司啤机生产车间的高周波塑胶熔接机进行 危险源辨识 并做出合理的安全与效率兼具的安全人机工程学改造 以将生产过程中的 人员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东莞雨佳雨衣制造有限公司创建于 1989 年 是一家具有十几 年雨衣制造历史的独资企业 公司位于广东省重点工业重镇 东莞市长安镇 该厂属 于中小型企业 现有职工 300 多名 固定资产 500 多万元 是一家集产品开发 生产 销 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公司属台资企业 产品种类齐全 拥有各类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 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公司以生产 印染 制作雨衣等系列产品 产品远销欧美等西 1 方国家 2 高周波熔接机生产安全现状与分析 2 1 高周波熔接机生产车间简介 该车间全部机器都是高周波熔接机 拥有高周波熔接机 60 台 其中闲置机器 6 台 拥有操作工人 54 人 其中新招聘生手员工 14 人 车间正常工作时间为 8 小时 一般情 况下每天必须加班两个半小时 车间 9 10 11 月份为订单较多月份 4 5 6 月份为订 单较少月份 以下是该车间的工人年龄分布表和工作时间分布表 表 1 高周波熔接机车间操作工人年龄分部表 年龄段30 岁以上18 岁 29 岁 工人数10 人44 人 表 2 高周波熔接机车间工作时间分布表 项目正常工作时间正常加班时间忙时加班时间 工作时长八小时两个半小时四个半小时 工作时段 8 00 12 00 13 30 17 30 18 30 21 0018 30 23 00 2 2 高周波熔接机简介 高周波熔接机是一种高频设备 它通过电子管自激振荡器产生高频电磁场 使处于 高频电磁场中上 下电极间的被加工塑胶件内部分子被极化而相互运动磨擦自身产生热 量 在模具的压力下达到焊接和熔接的目的 其结构图见图 1 高周波机用到的高周波是 指频率大于 100Khz 的电磁波 该机器利用高频能量把两件或多件塑胶工件熔接起来 透 过高周波使物料生热及熔合在一起 经这种熔接方法而成的工件 坚固度和胶料本身的 坚固度一样 高周波机是塑料热合的首选设备 主要用于 各种聚氯乙烯 PVC 为主的 2 塑胶熔接 焊接 烫金等 吸塑包装 商标 文具 贴纸 塑料封面雨帆 雨伞 雨衣 皮包 铭牌 各种包装袋 手提软袋等的热合加工 各种凹凸开关的花纹图案 字母文 字的压制 高周波熔接机输出电力强大 机器振荡器所产生的周率 27 12MHZ 或 40 68MHZ 符合 国际工业波段标准 各种控制装置特殊电子线路 可避免不当操作 该机器具备高灵敏 火花保护装置 当火花产生时 可自动切断高周回路 使机件及物件损害降低 当电流 过高时 自动切断高压保证振荡管及整流器 图 1 高周波熔接机 2 3 高周波熔接机生产安全现状及分析 根据现场考察以及对车间班组长 员工的调查 高周波熔接机的安全生产现状如下 1 机器操作过程中主要事故类型 灼伤 工人踩下踏板开关 此时高周波熔接机 处于工作状态 被加工塑胶件在上 下电极间的高频电磁场中 其内部分子被极化而相 互运动磨擦自身产生热量 在模具的压力下达到熔接 但是如果此时工人的手或手的一 部分没有在踩住开关踏板前放到安全区域 也就是说如果此时手还停留在上 下电极间 的高频电磁场区域 那么铜制模具上放的夹模会产生跳火现象 高强度的高温火花会灼 伤手部皮肤 这种烧伤类似于电弧烧伤 电弧是一种空气导电现象 会放出很高的热量 温度达六千到八千度 同时产生耀眼的光 即弧光 弧光对皮肤伤害也很大 长时间暴 模具夹模 3 露在弧光下的皮肤会脱皮 电弧烧伤就是电弧对皮肤伤害的结果 2 事故发生频率 1 2 次 月 正常情况下 整个生产车间发生事故为每个月 1 2 次 其中 老员工发生事故较少 事故频率为一年 1 2 次 老员工工作经验较丰富 而 且年龄大都在 30 岁以上 心理状态比较稳定 所以事故发生率低 年轻员工或新招员工 发生事故较多 由于他们绝大部分处于 18 29 岁年龄段 性格较为急躁 工作时容易分 心 加上工作经验较少 操作不打熟练 所以事故率会较高 另外 订单多的月份 9 10 11 月 由于要干活而且往往需要长时间加班 加班四小时左右 见表 2 容易 疲劳 所以事故发生较多 平均事故发生为 5 6 次每月 其中较重灼伤 1 2 次 轻微灼 伤 4 5 次 订单较少月份 4 5 6 月 由于不用赶货 操作频率放缓 且加班较少 工 作时间工人精力充沛 所以事故发生较少 3 事故严重程度 根据伤亡事故统计国家标准 GB6441 1986 受伤害者的伤害程 度类别可分为三类 轻伤 损失工作日低于 105d 的失能伤害 重伤 损失工作日等 于或大于 105d 的失能伤害 死亡 发生事故后当即死亡 包括急性中毒死亡 或受伤 后在 30d 内死亡的事故 死亡损失工作日为 6000d 该车间发生事故主要为轻伤事故 具 体情况见下表 表 3 事故严重程度统计表 灼伤程度伤害情况误工时间治疗费用伤害程度类别 轻微灼伤主要为皮肤部分 伤害面积较小 1 3 天10 元 天轻伤 较重灼伤包括皮肤和肌肉甚至骨头 伤害面积较大 深度较深 4 10 天100 元 天轻伤 4 3 危险源辨识方法 3 1 危险源概念 危险源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危险源就是指危险的根源 包括危险载体和 事故的隐患 一般我们所说的危险源是指狭义的危险源 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 职业 病 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危险有害因素 其中危险因素主要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 而有害因素则是在一定时期内的累计作用 作为危险源 还具有三个基本要素 即潜在 危险性 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其中找出危险源的敏感触发因素 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 适当的控制 是降低事故发生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3 2 危险源分类 按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类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 发展中的作 用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 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1 第一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是指在生产过程中 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 能源 能量载体或危 险物质 由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我们知道 事故的发生就是能量的意外释放或者危险物质 的泄露 这些能量作用于人体且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最大值或者干扰人体与外界进行能 量交换的危险物质就是造成事故发生人员伤亡的直接原因 第一类危险源产生的根源是 能量与有害物质 系统具有的能量越大 存在的有害物质数量越多 系统的潜在危险性 和危害性也越大 2 第二类危险源 在正常情况下 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有效的约束或限制后 一般不会 发生意外释放 即不会发生事故 但是 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 到破坏或失效 故障 就将发生事故 这些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 失效的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 态和环境因素 但这些不安全因素最本质的原因还是管理的缺陷 因此第二类危险源主 要包括人 物 环境和管理四方面的因素 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的失误两方面的内容 人的不 安全行为即违反安全原则 规则 使事故有可能或有机会发生的行为 主要是由于人的 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而引起的不安全因素 人的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 5 标准 即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 人的失误可能会引起第一类危险源控制系统发生故 障 使屏蔽破坏或失效 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人的失误也可能会引起设备等物的故障 由于物的故障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人的不安全行为通过安全教育是可以控制甚至消除 而人的失误很难控制 只能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少失误发生的概率 物的因素 物的因素主要是指物的故障 物的故障是机械设备 设施 装置 元 部件等在运行或使用过程中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时而产生的现象 环境因素 人和物存在的环境 即施工生产作业过程所处的环境 会促使人的失 误或物的故障发生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噪声 振动 温度 湿度 照明等物理性因素 爆炸性物质 腐蚀性物质 可燃液体 有毒化学品 氧化物 危险气体等化学因素 细菌 病毒 植物 昆虫等生物性因素 社会环境 3 3 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 在高周波熔接机生产过程中 第一类危险源是固有存在的 机器运转必须用到电能 所以要完全消除第一类危险源是不可能的 要对高周波熔接机车间进行事故预防 主要 应该通过消除第二类危险源的途径来达到这个目的 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 共同作用的结果 两类危险源相互影响 相互关联 相互依存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 事故发生的前提 假设没有第一类危险源 就没有能量或者危害物质 更谈不上能量或 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 事故的发生也就无从说起 在事故发生时释放出来的能量是导致 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坏的能量主体 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 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 往往是一些围绕第一类危险源随机发生的现象 它们的出现决 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如果没有第二类危险源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 能量或者危险物 质也不会发生意外释放 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越频繁 事故发生的几率越大 两类危险 源共同决定危险源的危险性 因此 危险源辨识的首先是要辨识第一类危险源 在此基 础上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 3 4 危险源引发事故机理 1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是安全科学领域的基本理论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遵循这个理论 高周 波熔接机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也不例外 所谓事故致因理论 就是根据对典 型事故进行分析 找出事故发生的机理理论和模型 反应事故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其最 终目的是从理论上为事故的预防预测及安全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常见的事故致因 理论有海因里希的多米诺骨牌事故模型 事故因果连锁模型 轨迹交叉论 能量转移论 等 6 多米诺骨牌事故模型 多米诺骨牌事故模型是最早的事故模型之一 海因里希认为 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 个孤立的事件 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也就是说伤害事故与各原因事件 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 这一系列原因事件是指历史和社会环境 人的失误 人的不安 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发生事故 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 海因里希把这些原因 事件比做五个多米诺骨牌 依次连成一条直线 当其中一个多米诺骨牌倒下 就会自动 把它后面的骨牌击倒 最终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如果移去其中任意一块骨牌 则整个 连锁遭到破坏 事故过程中止 这为防止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但该模型 也有缺陷 它对事故致因连锁关系的描述过于绝对化 简单化 忽略了各原因事件之间 复杂的随机关系 即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存在不一定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事故因果连锁模型 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模型中认为安全管理是比较关键的因素 预防事故的发生仅仅 依靠先进的技术是不现实的 只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才能从根本上预防事故的发生 该模 型还从控制不足 管理 基本原因 起源论 直接原因 征兆 事故 接触 伤害 损坏损 失这个五个方面分别论述了事故模型 亚当斯的事故因果连锁模型是从致危因素的角度 进行研究 他认为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些致危因素是由企业 领导者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失误造成的 从更深一层解释了事故发生的机理 轨迹交叉理论 轨迹交叉论认为 事故的发生是由许多相互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 在事故的 发展进程中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二者的运动轨迹相互祸合 在一定的时 间和空间条件下 能量 逆流 于人体 进而酿成事故 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 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在这些原因背后 往往都是因为安全管理上的缺陷 这 才是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 在轨迹交叉论中 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占 据同样重要的位置 可以通过防止人和物两大轨迹的交叉 通过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 物的不安全状态来达到预防高周波熔接机生产事故的发生 能量转移理论 能量转移轮将伤害分为两类 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伤害极限能量引起的伤害 由 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的能量交换而引起的伤害 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是否会 引发事故 产生伤害 主要取决于所接触的能量值的大小 接触时间长短和接触频率以 及力的集中程度 系统安全理论 系统安全理论是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分析识别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 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危险性降低至最小 进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和功能内完成其 指定的功能并且达到最佳的安全水平 系统安全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观点 系统中存 在的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危险源以各种形式存在于系统中 只要系统存在危 7 险源就会存在 不可能彻底消除 系统中意外释放的能量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不能有效控制释放的能量则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系统安全理论强调的是事故预 防 对于新系统 主要是在开发设计阶段对危险源进行消除控制 由上述事故致因理论可以看出 事故发展过程不可能脱离其他因素单独存在 而是 与系统中的危险源 作业过程和安全控制过程共同作用的 3 5 危险源辨识的原则和方法 1 危险源的辨识原则 危险源辨识必须遵循四个原则 即科学性 系统性 全面性和预测性 2 危险源辨识方法 辨识危险源的方法很多 常用的有直接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 直接经验法是参 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依靠专业人员的经验和判断力对评价对象进行危险性分析的 方法 这种方法主观性比较强 对评价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 系统安全分析法则是 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的评价方法对系统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工作任 务分析 安全检查表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事件树分析 故障树分析等 系统安全分 析法能够更为全面科学地识别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 在施工现场将会越来越广泛的应 用 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分析现场施工人员工作任务中所涉及的危害 可辨识出有关 的危险源 安全检查表 运用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 对施工现场和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 检查 从而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是一种对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源实行严 格审查和控制的技术 它是通过指导语句和标准格式寻找工艺偏差 以辨识系统存在的 危险源 并确定控制危险源风险的对策 事故树分析 FTA 事故树分析是一种根据系统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事故结果 去寻找与导致事故发生相关的原因 条件和规律 通过这样的分析过程 辨识出系统中 导致事故发生的相关危险源 事件树分析 ETA 事件树分析是一种从初始原因事件起 分析各个环节事件 成 功 或 失败 的发展变化过程 并预测各种可能发生的结果的方法 是一种时序逻辑 分析判断方法 运用事件树分析方法 通过对系统各个环节事件的分析 即可辨识出系 统中存在的危险源 上述的几种危险源辨识方法各有特点 也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因此 要 全面系统地辨识施工现场中存在的危险源 单单一种辨识方法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综合 运用多种辨识方法 8 4 高周波熔接机灼伤事故树分析 我国目前采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 事件数 事故树 故障类型影 响分析因果分析图法 鱼刺图法 等 综合比较以上各种方法 下面将运用事故树法对 高周波熔接机生产进行分析 4 1 事故树 FTA 分析概述 事故树分析方法是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 事故树分析是一种图形演绎 方法 是事故事件在一定条件下的逻辑推理方法 它可以围绕某特定的事故作层层深入 的分析 在清晰的事故树图形下 表达系统内各事件间的内在联系 反映单元故障与系 统事故之间的逻辑关系 便于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 事故树分析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不仅可以分析某些单元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还可以 对导致系统事故的特殊原因如人为因素 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进行分析的过程是一个对 系统更深入认识的过程 要求分析人员把握系统内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弄清各种潜在 因素对事故发生影响的途径和程度 因而许多问题在分析的过程中就被发现和解决 从 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事故树分析法 把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 关系用一种称为事故树的树形图表示 事故树是由各种事件符号和逻辑门构成的 采用 的符号包括事件符号 逻辑门符号 转移符号三大类 4 2 确定顶事件 确定顶事件是指确定所要分析的对象事件 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分析其损失大小和事 故频率 选择易于发生且后果严重的事故作为事故的顶事件 在高周波熔接机生产车间中 人机系统中产生的主要事故为灼伤事故 因此将灼伤 事故作为顶事件 以此来找出其主要致因 4 3 建造事故树 根据车间生产特点及人机系统特点分析 列出事故树如下图 2 9 图 2 事故树图 4 4 事故树定性分析 根据事故树最小割 径 集最多个数判别法判断 图 2 所示的事故树最小割集多达 几十余个 因此可以考虑其对偶的成功树 即求其最小径集 从最小径集入手分析比较 方便 事故树变为成功树的方法是将事故树的所有与门变或门 或门变与门 为简单起 见 在下面的逻辑符号表达式中继续保留图 2 中原有的符号 转换后的成功树见图 3 所 示 10 图3 成功树图 据此可以写出由成功树所列出的结构逻辑函数表达式如下 11 14131211 107653219765321 876532110764321 97643218764321 14131211 1097653218765321 1097643218764321 14131211 10987653214109876321 1413121110987654321 1413121110987663211413121132 8710 XXXX 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XXXX 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 XXXX 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XXXXXXXXXMXXX XXXXMMM XXXXMM MMMT 由上述分析可知最小径集有8个 他们分别为 8764321 XXXXXXX 9764321 XXXXXXX 10764321 XXXXXXX 8765321 XXXXXXX 9764321 XXXXXXX 10765321 XXXXXXX 1211 X X 1413 X X 4 5 结构重要度分析 根据计算可知此事故树的结构重要度是 I 0 047619047619 1 疲劳的结构重要度是 0 047619047619 I 011 无劳保用品的结构重要度是 0I 015 12 无机器防护的结构重要度是 0I 0 028571428571 8 电压过高的结构重要度是 0 028571428571 I 0 028571428571 9 人手在电弧烧伤范围内的结构重要度是 0 028571428571 I 0 028571428571 10 灵敏火花保护装置失效的结构重要度是 0 028571428571 I 012 劳保用品失效的结构重要度是 0I 014 机器防护被破坏的结构重要度是 0I 0 035714285714 4 采取措施不力的结构重要度是 0 035714285714 I 0 035714285714 5 经验不足的结构重要度是 0 035714285714 I 0 047619047619 6 不注意踩下夹模压手的结构重要度是 0 047619047619 I 0 047619047619 7 人体不小心误碰夹模的结构重要度是 0 047619047619 I 0 047619047619 2 急躁的结构重要度是 0 047619047619 I 0 047619047619 3 安全意识淡薄的结构重要度是 0 047619047619 结构重要度顺序为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11 13 12 14 1 6 7 2 3 4 5 10 8 9 事件名称是 无劳保用品 无机器防护 劳保用品失效 机器防护被破坏 疲劳 不注意 踩下夹模压手 人体不小心误碰夹模 急躁 安全意识淡薄 采取措施不力 经验不足 灵敏 火花保护装置失效 电压过高 人手在电弧烧伤范围内 4 6 分析结论 从结构重要度顺序可以看出 在事故树中有与门关系的需多个条件同时存在才引发 上一级事件发生 这种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最小 如 从结构重要度分 8 X 9 X 10 X 析 可以知道基本事件 具有最大的结构重要度 都是发生灼伤事故 11 X 12 X 13 X 14 X 的重要条件和因素 这 4 基本事件包括含在 人 机 两者组成的 11 X 12 X 13 X 14 X 13 复杂大系统中其中的致因事件太多 各种基本事件导致事故发生的不确定因素太大 但 仍然可以看出人为因素是发生灼伤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高周波熔接机生产车间系统进行 事故树分析 针对这些基本事件 可以提出若干降低灼伤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对策和举措 14 5 高周波熔接机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 5 1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概述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 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方法 它运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 操作人员伤亡和风险大小 这三种因素是 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见表 4 E 人员暴露 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见表 5 和 C 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见表 6 但是 要取得这三种因素的准确数据 确是相当繁琐的过程 为了简化评价过程 可采取半定 量记值方法 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 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 D 见表 7 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即 D LEC 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用概率来表示时 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 0 而必然发生的 事故概率为 1 然而 从系统安全的角度考虑 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 所以人为的 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位 0 1 而必然要发生的事故想的分数定为 10 以此为 基础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为若干中间值 如下表 4 表 4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L 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完全可以预料0 5很不可能 可以设想 6相当可能0 2极不可能 3可能 但不经常0 1实际不可能 1可能性小 完全意外 2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E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 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越大 相应的危险性也越大 规定人员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 10 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 0 5 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 如下表 5 3 评价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C 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变化范围很大 所以规定分数值为 1 100 把需要 治疗的轻微伤害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 1 把造成多人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分数 规定为 100 其它情况的数值在 1 100 之间 如下表 6 15 表 5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 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 的频繁程度 10连续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 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 3每周一次 或偶然暴露0 5非常罕见的暴露 表 6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C 分数值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分数值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100大灾难 许多人死亡 或造成重 大财产损失 7严重 重伤 或较小的财产损失 40灾难 数人死亡 或造成很大财 产损失 3重大 致残 或很小的财产损失 15非常严重 一人死亡 或造成一 定的财产损失 1引人注目 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 生要求 4 危险等级划分 根据经验 危险性分值在 20 分以下为低危险性 这样的危险比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 去上班还安全些 如果危险性分值在 70 160 之间 有显著的危险性 需要采取措施整改 如果危险性分值在 160 320 之间 有高度危险性 必须立即整改 如果危险性分值大于 320 极度危险 应立即停止作业 彻底整改 按危险性分值划分危险性等级的标准如表 下表 7 表 7 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 D 值危险程度D 值危险程度 320极其危险 不能继续作业20 70一般危险 需要注意 160 320高度危险 需立即整改 20稍有危险 可以接受 70 160显著危险 需要整改 5 2 高周波熔接机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1 评价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L 根据高周波熔接机生产车间事故发生的现状调查 该设备事故发生频率较高 因此 可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L 赋值为 6 相当可能 2 评价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E 根据高周波熔接机生产车间事故发生的现状调查 该车间高周波熔接机存在一定成 16 都的安全保护装置缺陷 因此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较高 我们将人员暴露 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E 赋值为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评价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C 根据高周波熔接机事故发生的现状调查 相对来讲该机器造成的灼伤事故造成的人 员受伤程度较轻 财产损失较小 但不属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 因此 我们将发生事 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C 赋值为 3 重大 致残 或很小的财产损失 4 危险等级划分 根据上述分析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L 该事故发生频率较高 取 L 6 人员暴露于 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E 该车间高周波熔接机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保护装置缺陷 人 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较高 取 E 6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C 相对来讲该 车间造成的灼伤事故造成的人员受伤程度较轻 财产损失较小 但不属于基本的安全卫 生要求 取 C 3 D LEC 6 6 3 108 危险性分值 D 108 处于 70 160 之间 危险等级属于 显著危险 需要整改 的范 畴 17 6 高周波熔接机事故控制措施 6 1 减少操作员人为失误 由于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可靠性远比机电设备差 很多事故大多是因为人的失误造成 的 根据上述对车间安全检查以及安全分析发现 人为因素在高周波熔接机生产车间事 故中影响较为突出 因此 欲降低系统事故发生概率 必须减少人为失误 根据事故分 析 笔者提出以下事故预防措施 1 工人自觉佩戴劳保用品 如绝缘手套 2 对工人进行充分的高周波熔接机的安全操作知识 安全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3 对高周波熔接机操作工人进行生产安全态度教育 针对有些员工忽视安全 只 求工作效率的现象 4 以人为中心 改善高周波熔接机生产车间工作环境 为工人提供安全性较高的 劳动生产条件 例如 车间温度调节 冬天做好采暖工作 夏天做好防暑工作 一个舒 适的工作环境对安全同样尤为重要 5 合理地选拔和调配人员 例如 一些技术难度 操作熟练度要求较高的工序交 给车间熟手或者老员工完成 一些工序较为繁琐的工作交给年龄较大员工完成 因为他 们性格较稳重 而年轻员工更容易急躁 一些工序叫简单 操作较为容易的工作交给年 轻员工或新员工完成 等等 6 合理地分配加班时间 强多过高 时间过长的加班容易产生工人身体上的疲劳 和心理上的波动 因此车间应采取更人性化地加班安排方案 例如 加班轮流制 休息 轮流制 严格控制加班时长和强度 7 对高周波熔接机操作工人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活动 时刻给工人敲响安全 生产的警钟 培养和树立整个企业安全生产文化 8 加强高周波熔接机操作员作业中的巡视检查 监督指导 9 进行车间安全生产竞赛评比 奖励惩罚 6 2 设置安全防护与警示装置 要控制事故发生的概率 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是基础 根据上述对车间安全检查以及 安全分析发现 该车间高周波熔接机虽然配备了高灵敏火花保护装置 当火花产生时 18 可自动切断高周回路 使机件及物件损害降低 当电流过高时 自动切断高压保证振荡 管及整流器 但是 这一保护装置主要是为保护机件及物件的损害 而不能对机器操作 工人起到保护效果 事实上 该机器模具夹模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带有能量 工人手或 身体任何部位一旦靠近或接触此夹模都极有可能发生烫伤事故 所以说 对安全装置或 安全性能方面该机器是存在缺陷的 因此 完善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是该车间最为迫切的 任务 笔者提出改进方案如下 1 红外线感应保护 红外线感应保护是指通过红外线对射检测的原理 在设备某一部分设置一条无形的 保护线 当保护线被遮挡的时候 自动切断机器的电源 保护操作者不受伤害 将红外 线感应装置装在属于第一类危险源的模具夹模上 当机器工作时 只要红外线感应到处 于可能造成灼伤的机器危险区域的操作人员的手或者身体其他部位 那么 此时与机器 电源直接相连的感应器将迅速做出反应 切断电源 有效达到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 此 方案由于花费较高且设置较为复杂 故不作重点分析 2 危险区域绝缘保护 对危险区域做绝缘保护是比较容易实现且花费较低 成效较好的一种方案 以下将 对该方案作具体研究 绝缘材料选择 绝缘材料又称为电介质 其导电能力很差 工程上应用的绝缘材 料电阻率一般都不低于 m 选择的绝缘材料首先应具有较高的绝缘电阻和耐压强 7 10 度 并能避免发生漏电 击穿等事故 其次耐热性能要好 避免因长期过热而老化变质 此外 还应具有良好的耐潮性和较高的机械强度以及工艺加工方便等特点 绝缘保护装置绝缘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该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为第一类危险源的模 具夹模做一个绝缘保护套 鉴于机器生产特点 过大的保护套将影响机器的操作工艺以 及工人操作 因此 该绝缘保护套必须紧贴模具夹模外壁 根据现场测量 保护套厚度 在 3mm 7mm 之间不会影响到机器的操作工艺及工人操作 鉴于该特点 我们选用不饱和 聚酯树脂作为绝缘材料 不饱和聚酯树脂是化工原料的一种 常用于物体表面加厚 固 化 它是由不饱和二元酸和二元醇或者饱和二元酸不饱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的线性高分 子化合物 经过交联单体或活性溶解剂稀释成的具有一定黏度的树脂溶液 其工业性能 优良 可以在室温下固化 常压下成型 工艺性能灵活 特别适合现场制作玻璃钢制品 而玻璃钢是完全符合该机器绝缘要求的绝缘材料 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耐高温性能 耐电弧和耐振动性能 不易老化和防腐蚀性能 且适应广泛 价格较低 具体运用 在模具夹模表面涂上 5mm 厚的一层不饱和聚酯树脂 让其在室温下固 定成型为一个附着与模具夹模表面的玻璃钢绝缘保护套 从而减少机器本身不安全因素 导致的事故隐患 3 安全警示装置 安全警示装置选择红色警示灯 由于模具夹模处于操作者正前方且带电 因此我们 19 可以直接将警示灯连接在此夹模上 当机器通电运行时 模具夹模上警示灯亮 警示机 器危险部位处于危险状态 操作工人将手放入安全区域 6 3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1 建立和完善高周波熔接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例如 操作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高周波熔接机生产过程隐患整改制度和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安全检查制度 劳保用品管 理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 交接班制度 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职业卫 生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等等 2 制定 高周波熔接机生产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等有关防治职业危害的管理 制度 设立安全部 按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风电项目频率响应特性测试考核试卷
- 2025年建筑行业绿色建筑材料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医疗业务合作协议
- 2025年医疗行业新冠防控与其他传染病(流感、诺如)叠加应对资格考核试卷
- 2025年法官审判业务能力考试-医疗美容服务合同纠纷法律适用考核试卷
- 2025年中船凌久航信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德州乐陵市市直公立医院公开招聘备案制工作人员(30名)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2027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教育系统面向毕业生招聘教师145人(第一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重庆太平洋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招聘4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福建漳州景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编外人员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 巡检记录表巡检记录表
- 2023年度青春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 音乐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大气课设案例
- GB/T 23617-2009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 GB 17498.2-2008固定式健身器材第2部分:力量型训练器材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安全员之A证(企业负责人)【含答案】
- 二年级硬笔书法教学课件
- 部编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课件
- 配电线路巡视-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