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反应热的计算和测定能源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盖斯定律1内容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都是_的。2意义_。3应用方程式反应热间的关系aABAB问题思考1盖斯定律的实质是什么?2在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时,如果热化学方程式方向改变时应做哪些调整?知识点二能源1概念能提供_的自然资源。2发展阶段_时期_时期_时期。3分类(1)化石燃料种类:_、_、_。特点:蕴藏量有限,且_再生。(2)新能源种类:_、_、_、_、_和_等。特点:资源丰富,_再生,没有污染或污染很小。4能源问题(1)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_,它们的蕴藏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2)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严重的_问题。5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1)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改善开采、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科学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一是保证燃烧时有_,如鼓入空气、增大O2浓度等。二是保证燃料与空气有_,如将固体_,使液体_等。(2)开发新的能源开发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的新能源。巩固提高一、反应热的计算1主要依据热化学方程式、键能的数据、盖斯定律和燃烧热的数据等。2主要方法(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_。(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画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能量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是什么?(3)依据反应物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计算H_。(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_有关,而与_无关。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_的。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时,关键在于设计反应过程,同时注意:参照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式(一般2至3个)进行合理“变形”,如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乘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求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H与原热化学方程式之间H的换算关系。当热化学方程式乘、除以某一个数时,H也应乘、除以某一个数;方程式进行加减运算时,H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且要带“”“”符号,即把H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书写时,H的符号也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在设计反应过程中,会遇到同一物质的三态(固、液、气)的相互转化,状态由固液气变化时,会吸热;反之会放热。(5)根据物质燃烧放热数值计算Q(放)_。典例导悟1已知:(1)C(s)O2(g)=CO2(g)H1393.5 kJmol1(2)H2(g)O2(g)=H2O(l)H2285.8 kJmol1(3)CH3COOH(l)2O2(g)=2CO2(g)2H2O(l)H3870.3 kJmol1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计算出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A244.1 kJmol1 B488.3 kJmol1C996.6 kJmol1 D996.6 kJmol1听课记录:变式演练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H125 kJmol13Fe2O3(s)CO(g)=2Fe3O4(s)CO2(g)H247 kJmol1Fe3O4(s)CO(g)=3FeO(s)CO2(g)H319 kJmol1写出FeO(s)被CO还原成Fe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_。典例导悟2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放热241.8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若1 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 kJ,则反应2H2(g)O2(g)=2H2O(l)的H_kJmol1,氢气的燃烧热为_kJmol1。二、实验探究中和热的测定1测定原理Hc4.18 Jg114.18103 kJg11;n为生成H2O的物质的量。2装置如图(在横线上填出仪器的名称)3注意事项(1)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及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_。(2)为保证酸、碱完全中和,常采用_稍稍过量。(3)实验中若使用弱酸或弱碱,因中和过程中电离_,会使测得数值_。典例导悟3(2011吉林一模)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 mL 1.0 molL1盐酸跟50 mL 1.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在大烧杯底部垫碎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用稍过量的NaOH的原因教材中说是为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试问:盐酸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 mL,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实验 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差(t2t1)/盐酸NaOH溶液平均值125.124.925.031.66.6225.125.125.131.86.7325.125.125.131.96.8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 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103 kJg11,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H_。(3)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会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4)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存在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溶液的步骤,若无此操作步骤,则测得的中和热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课后练习1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I2(g)H2(g)2HI(g)9.48 kJ()I2(s)H2(g)2HI(g)26.48 kJ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54 g I2(g)中通入2 g H2(g),反应放热9.48 kJ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反应()的产物比反应()的产物稳定D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低2 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H为()A1 780 kJmol1B1 220 kJmol1C450 kJmol1D430 kJmol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 kJmol1,冰中氢键键能为20 kJmol1。假设每摩尔冰中有2 mol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打破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Ka。若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则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向左移动,减小,Ka变小C实验测得环己烷(l)、环己烯(l)和苯(l)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 916 kJmol1、3 747 kJmol1和3 265 kJmol1,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D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H489.0 kJmol1CO(g)O2(g)=CO2(g)H283.0 kJmol1C(石墨)O2(g)=CO2(g)H393.5 kJmol1则4Fe(s)3O2(g)=2Fe2O3(s)H1 641.0 kJmol14在298 K、100 kPa时,已知:2H2O(g)=O2(g)2H2(g)H1Cl2(g)H2(g)=2HCl(g) H22Cl2(g)2H2O(g)=4HCl(g)O2(g) H3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H3H12H2 BH3H1H2CH3H12H2 DH3H1H25、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12.1 kJmol1;HCl(aq)与NaOH(aq)反应的H55.6 kJmol1。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A67.7 kJmol1 B43.5 kJmol1C43.5 kJmol1 D67.7 kJmol1题号12345答案答案【知识梳理】知识点一1一样2间接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热3.方程式反应热间的关系aAB ABH1aH2ABH1H2HH1H2知识点二1能量2柴草化石能源多能源结构3(1)煤石油天然气不能(2)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可以4(1)化石燃料(2)环境污染5(1)适当过量的空气足够大的接触面积粉碎成粉末喷成雾状问题思考1实质是能量守恒。2当热化学方程式的方向改变时,H的符号改变,大小不变。【巩固提高】一、2.(1)正比(2)反应热HE(生成物的能量)E(反应物的能量)(3)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4)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反应的途径相同(5)n(可燃物)|H|二、2.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3(1)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2)碱(3)吸热偏低典例导悟1B根据盖斯定律,将(1)2(2)2(3)得:2C(s)2H2(g)O2(g)=CH3COOH(l)H393.5 kJmol122285.8 kJmol1(870.3 kJmol1)488.3 kJmol1。2H2(g)O2(g)=H2O(g)H241.8 kJmol1571.6285.8解析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注意:化学计量数改变时,H也同等倍数的改变,故生成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写成:H2(g)O2(g)=H2O(g)H241.8 kJmol1或2H2(g)O2(g)=2H2O(g)H483.6 kJmol1等多种形式。36 g的水蒸气变成36 g液态水时放热36 g2.444 kJg188 kJ,所以2 mol H2燃烧生成2 mol H2O(l)时,H483.6 kJmol188 kJmol1571.6 kJmol1。氢气的燃烧热为1 mol H2燃烧生成1 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H285.8 kJmol1。3(1)偏小(2)56.01 kJmol1(3)偏小用醋酸代替盐酸,醋酸电离要吸收热量,造成测得中和热偏小(4)偏小解析(1)若因为有放热现象导致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减少了HCl的量,故测得的中和热会偏小。(4)小题也同理,不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溶液,也会造成HCl的量减小,测得中和热偏小。(2)温差(t2t1)应取三次实验的平均值6.7 来计算。H56.01 kJmol1。变式演练FeO(s)CO(g)=Fe(s)CO2(g)H11 kJmol1解析依据盖斯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FeO与CO反应方程式:FeO(s)CO(g)=Fe(s)CO2(g),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此反应可用题给的三个反应来表示:3(2),可得该反应的反应热:H3H1(2H3H2)3(25 kJmol1)(19 kJmol1247 kJmol1)11 kJmol1。【课后练习】1D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254 g I2(g)与2 g H2(g)反应生成的HI(g)小于2 mol,放出的热量小于9.48 kJ,A错;由反应()()可得()I2(g)=I2(s)35.96 kJ,因此,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35.96 kJ,B错;两个反应物的产物均为气态碘化氢,显然C错;由()可知,1 mol固态碘比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低,故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低。2B断裂1 mol SS键吸收能量280 kJ,断裂3 mol FF键吸收能量3160 kJ,则吸收的总能量为Q吸280 kJ3160 kJ760 kJ,释放的总能量为Q放330 kJ61 980 kJ,由反应方程式:S(s)3F2(g)=SF6(g)可知,H760 kJmol11 980 kJmol11 220 kJmol1。3B通过计算100%15%,A正确;加入CH3COONa固体CH3COOHCH3COOH平衡向左移动,减小,而Ka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a不变,B错误;通过计算C项正确;D项将选项中四个热化学方程式编号为、,则式式6式6式2,即39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主题公寓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离心泵CIP清洗系统升级趋势
- 2026届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第二中学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西南宁市广西大学附属中学2026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物理八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服务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 广告投影师在零售行业的应用案例及市场分析报告
- 旅游住宿业住宿设施智能化升级策略研究报告
- 物流无人机在快递企业自动化配送中的应用案例报告
- 单身消费者对定制餐食的接受度与消费意愿研究报告
- 空管三校联考复习题(DOC)
- 【小学美术】五上《第01课帕特农神庙》课件
- GB/T 27021.3-202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第3部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能力要求
- 勤俭节约主题班会课件
- GA 1010-2012看守所床具
-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定稿)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练习一》北师大版 (共10张PPT)
- 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套下载(全册)合集(含整理与复习)课件
- 《安徒生童话》读书分享名著导读ppt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10课 牛郎织女(一) 课后习题重点练习课件
- 第1章制图基础-金大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