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练习及答案.doc_第1页
《与朱元思书》练习及答案.doc_第2页
《与朱元思书》练习及答案.doc_第3页
《与朱元思书》练习及答案.doc_第4页
《与朱元思书》练习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朱元思书练习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 一、积累整合。 1、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 缥碧( ) 轩邈( ) 泠泠( ) 嘤嘤( ) 鸢飞戾天( )横柯( ) 2、解释下列加点词。 一百许里( ) 急湍甚箭( ) 水皆漂碧( ) 负势竞上( ) 互相轩邈( )( ) 窥谷忘反( )疏条交映() 3、按原文填空。 1、总领全篇的句子是:。 2、点明作者浏览路线的句子是:。 3、从侧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 4、文中直接体现作者沉湎于山水生活的句子是:。 二、 思考与探究。 1、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水的什么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的什么特征? 2、本文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3、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4、文中直接描给急湍、猛浪的形象,使人恍若亲见的句了是什么?它使我们想起了李白的中描写江水的哪些句子? 三、课内练习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横柯上蔽()窥欲忘反()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 3、理解填空。 全文共三段,段是第一层,为总写,以一句作为全文的纲领,段是第二层,为分写,先写“异水”,以写水流舒缓处,以写水流湍急处。再写“奇山”以、等字,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再以,四种声音从听觉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记反”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一、略 二、1、消息:山高树多景美 2、总分的顺序写景先写江水之美,再写异水,最后写近岸群山之美。 3、如:听觉:泉水激石嘤嘤成韵。 视觉:负势竞上千百成峰。写出了大自然的美给人以和谐之美,同时也使大自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三、1、树枝 同返,返回。 2、略 3、第一段,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三段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竟、轩、邈;泉声、鸟声、蝉声、猿声。 4、表达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 四、1、漫上, 急流的水, 山峰寂静 2、略 3、C 4、B 八年级语文小测(第二周) 一、请给划横线汉字注音(16分) 翳( ) 绯红 ( )诘责( )不逊( )广漠( )黝黑( )滞留( )禁锢( )轩昂( )犀利( )侏儒( )( )酒肆( ) 尴尬( )( ) 文绉绉( ) 二、成语填空(14分) 油光可( )抑扬顿( )翻来( )去粗制( )造藏污纳( ) 郁郁( )欢( )立鸡群正( )危坐( )首低眉诚( )诚恐 无可( )疑( )然失色广( )无( ) 三、完成与朱元思书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2分) 风烟俱净( )一百许( )里 水皆缥碧 ( ) 猛浪若奔( )皆生寒树()互相轩邈( )( )蝉则千转()不穷 窥谷忘反( )横柯( )上蔽 经纶( )世务者 鸢飞戾()天者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5)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填空:(8分) (1)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的景色特点,概括为“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运用和的修辞手法,抓住“_”和“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紧扣_的特征,从 、 两个角度写景状物。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 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6、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2分)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下列与“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绝”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佛印绝类弥勒 C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4、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比喻 夸张 清澈 湍急 山高、树多、景美选择题:d c d D b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一、请给划横线汉字注音 翳y绯红 fi hn诘责ji z不逊b xn 广漠gung m黝黑yuhi滞留zh li愚蠢y chn器宇q y 禁锢jn g轩昂xun ng犀利x l侏儒zh r酒肆ji s尴尬gn g 奥秘o m 二、成语填空 油光可鉴yu gung k jin抑扬顿挫y yng dn cu深恶痛疾shn w tng j 文绉绉wn zhu zhu翻来覆去fn li f q 粗制滥造c zh ln zo 藏污纳垢cng w n gu郁郁寡欢y y gu hun鹤立鸡群h l j qn正襟危坐zhng jn wi zu 颔首低眉hn shu d mi 诚惶诚恐chng hung chng kng 无可置疑w k zh y 黯然失色n rn sh s 广袤无垠gung mo w yn 三、完成与朱元思书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8分) 风烟俱净( )一百许()里 猛浪若奔( ) 蝉则千转( )不穷 窥谷忘反( )横柯( )上蔽 经纶( )世务者 鸢飞戾()天者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4、填空: (1) (2)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的景色特点,概括为“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运用和的修辞手法,抓住“_”和“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紧扣_的特征,从 、 两个角度写景状物。(10分) 13、“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1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18、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 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2)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3)下列与“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绝”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佛印绝类弥勒 C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答案 1、pio xun mio lng zhun k yun l ln ku yng yn 2、消净,散净左右,上下飞奔的马通“啭”,鸟叫声通“返”,返回树木的枝干筹划,治理至 3、(1)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2)(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3)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会平息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4)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 4、(1)吴均 南朝 叔痒 (2)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比喻 夸张 清澈 湍急 山高、树多、景美 (3)书信 游记(写景)散文 骈文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天下独绝 山 水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8、清澈、湍急。 9、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0、寒 远上寒山石径斜。 11、D 12、从容出游,怡然自得;“千丈见底”;幽静(或:寂静、静等);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皆生寒树”。 13、“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1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或“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15、视觉 听觉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6、B 17、(1)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 世务者,窥谷忘反。(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18、(1)D (2)C (3)D 19、(1)作者对自由的渴望。(2)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 20、先总后分 21、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2、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1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B ) A风烟俱净(都)B一百许里(许多)C皆生寒树(都)D窥谷忘反(返回) 2下列句中加线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C) A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 C风烟俱净皆生寒树 D在昼犹昏有时见日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4对下面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A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B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C经纶世务:治理社会事务。 5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天下独绝。(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山和水两方面进行了描绘。 7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_清澈 湍急 。 8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共色:_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绝:_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缥碧:_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轩:_ 邈:_ (5)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泠泠:_ 11写出文中概括富春江山全貌的句子并翻译。 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_。 12文章理解。 (1)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从容出游,怡然自得(或:舒畅自如,游兴极浓等);的情态。(2)在分写“异水”时,用“千丈见底”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3)在分写“奇山”时,通过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幽静(或:寂静、静等)的特点。 (4)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泉抒情短论,含蓄表达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思想。 (5)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皆生寒树一句相照应。 13.翻译句子: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_。 14.翻译句子:争高直指,干百成峰。 _。 15.翻译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 _。 16.翻译句子: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_ 17.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梁(朝代)时期的吴均,(人名)字叔庠。 18.与朱元思书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时,抓住山奇(高、险)水异(清、急)的特点,反映出作者厌弃世俗,寄情山水,向往自然的生活情趣。 19.“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20.本文是从视觉和听(听觉)角度进行景物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用原文回答)的特点。 21.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 22.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用原文语句回答)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2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出了富春江的什么特点?由此你想到三峡的哪些句子? 写出富春江水迅疾凶猛;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4.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一、基础训练 1、注音写字 泠泠( )作响 嘤嘤()成韵 鸢飞戾天()()水皆缥碧( ) 经纶世务者() 互相轩邈( ) ( ) 经ln_世务 ku_谷忘fn_ 横k_上b_急tun_甚箭 在zhu_犹昏 风烟j_净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全、都)( 一样的颜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顺、随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快)(飞奔的马)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高远)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通“啭”鸟叫声)(穷尽)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平息)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筹划) (通“返”) 3、翻译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给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二、阅读与训练二、(一) 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梁的文学家吴均。 2、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怎样的?(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写出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和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 视觉方面:“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听觉方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4、全文共三段,一 段是第一层,为总写,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一句作为全文的纲领。第二段是第二层,三段为分写。先写“异水”,以_“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水流舒缓处,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水流湍急处。再写“奇山”,以负、 竞 、轩邈、 争、 直 字,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再以泉声、鸟声、蝉声、猿声四种声音从听觉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风烟俱净.有时见日。 1、理解填空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清(清澈),急(湍急)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用自已的话概括) 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山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_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百里,虽乘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